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384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docx

K12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

  人们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来确定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它们的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有规律地变化。

  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边连续的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面叫莫覆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面。

根据这两个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内部圈层及其特征:

  名称

  深度

  主 要 特 征

  地壳

  由各种岩石组成

  各地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平均6千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 幔

  上地幔

  自上而下,铁镁含量增加

  上部有一软流层

  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

  铁镁含量继续增加

  温度、压力、密度继续增加

  呈可塑性固体

  地核

  外 核

  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

  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接近液体

  内 核

  固体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结构特点

  厚度不均:

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

  双层结构:

上层叫硅铝层,含硅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叫硅镁层,铝的成分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在地壳中普遍存在。

  2.地壳中的矿物

  矿物的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重要的造岩矿物

  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

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钛相反:

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3.岩石和矿床

  岩  石

  矿  床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

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分类

  ①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前者如花岗岩,后者如玄武岩

  ②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①内生矿床,主要由岩浆活动形成

  ②外生矿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③变质岩,主要由变质作用形成

  4.物质组成和循环:

  物质组成

  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三.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其能量又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类型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

  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向平坦

  内、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2.地壳运动的类型:

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

  运动性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张裂成海洋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质构造: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

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褶皱:

  成因

  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

  ①岩层形态: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②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③地形表现:

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基本形态

  向斜

  ①岩层形态: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②岩层新老关系:

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

  ③地形表现:

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

  成因

  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

  基本  形态

  地垒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

  ②地形表现:

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

  地堑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

  ②地形表现:

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四.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

  年代和创立者

  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

  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海底扩张说

  年代

  20世纪50年代

  证据

  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基本内容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地。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在接受了大陆漂移说关于大陆运动的观点、吸收了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结合新的科学成果后,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基本论点

  ①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④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

  ③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④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火山、地震、地热的活动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