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329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

2015年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

(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3),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4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

(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7)请完整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2.汉字有着独特的形体之美、意韵之美。

(4分)

(1)用正楷简体字,工整、美观地把下图书法作品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

(2分)

(2)有首歌中唱道: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这幅书法作品,从字体上看,有重心平稳、_________、分布均衡等特点,确实给人以歌里这样的启示。

(2分)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憧憬chōnɡ参差cān风雪载途zài 

相形见绌chù

B.扉页fēi 妖娆ráo叱咤风云chà 锲而不舍qiè

C.追溯shù馈赠kuì锐不可当dānɡ吹毛求疵chī

D.璀璨càn哺育bǔ 惟妙惟肖xiào 恪尽职守kè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烦躁 推崇 心旷神怡意想天开   

B.踌躇媲美谈笑风声 张皇失措

C.狡黠  阴霾 广袤无垠   应接不暇

D.和煦缜密人才倍出眼花缭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只要你用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她的神奇魅力。

B.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园成为鼓楼教育的特色。

C.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是否多阅读,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D.每年的植树节活动,旨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改善生态环境。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下面表格是对部分成年人近期汉字书写的抽样调查。

书写汉字的原因

比例

写信,写日记

12.7%

考试

53.4%

写名字,地址

25.5%

其他

8.4%

材料三:

下面表格是对某校九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

书写情况

比例

字迹辨识不清

15%

字迹潦草

35%

错别字较多

27.5%

字迹工整

15%

字体规范美观

7.5%

材料四:

下面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微博的两条评论。

@583358068: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我喜欢这个宣传口号,更喜欢这个节目!

希望央视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国学绽放光芒。

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有营养的节目了,祝福选手们!

@爱瞎想的孩子:

力挺这个节目。

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反映了什么现象?

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材料三】的表格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请你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两条好的建议。

(3分)

问题:

建议:

(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说举办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有哪些?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2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4分)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路出①寒云

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

【注解】:

①“路出”句:

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

人:

指诗人自己。

②客:

在外漂泊。

③风尘:

喻指社会动乱。

7.诗人以一个“_____”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2分)

8.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

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

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食客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④等。

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

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

客惭,自刭⑥。

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

①孟尝君:

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

②舍业:

舍弃家业。

③食客:

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

④文:

指田文,即孟尝君。

⑤存问:

慰问⑥刭:

jǐng,割脖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无贵贱一与文等()

(2)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3)遗其亲戚()(4)辍食辞去()

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两两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而屏

风后常有侍史环而攻之而不胜

B.遗其亲戚其真无马邪

C.以饭不等以塞忠谏之路也

D.以故倾天下之士荆之地方五千里

11.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

客惭,自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流动的汉字(节选)

是谁的目光,虔诚地聚焦在龟甲上,

扭动的符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一刻,你是一盏刚刚点亮的神灯,

笑容中,占卜到了希望。

泰山之巅,一个老人运笔如风,

圆润宛转的小篆若苍鹰飞动。

讴歌着一统天下的伟业丰功。

这一刻,你是一把倚天长啸的铁剑,

荡气万里,观者动容。

永和九年,一篇不朽的文字在兰亭诞生。

飘飘若游云,矫矫若惊鸿,

留给后世多少赞叹与吟诵。

这一刻,你是上苍赐予的一朵奇葩,

旷古绝今,笑傲江湖的飞龙。

13.诗歌第一节中加点的“刚刚点亮”有何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标题“流动的汉字”中“流动”一词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二十九中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中一举夺魁

3月1日-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在南京电视台如期举行。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南京市二十九中代表队披荆斩棘、力压群雄,在全市十六支参赛队中一举夺魁!

3月1日,十六支代表队通过抽签分四组进行角逐,赛制采用积分制,每组的前两名可以进入半决赛。

29中代表队最终以单场总分最高的成绩,顺利挺进八强。

3月2日上午,晋级的八支代表队分成两组进行半决赛。

赛题难度明显提高,对手实力更为强劲,而29中代表队表现依然抢眼,其中一位选手以十题全对的惊人战绩赢得观众一片掌声。

最终29中代表队毫无悬念地挺进四强。

当天下午两点,决赛在众人瞩目下开始。

29中代表队与南外等三所学校代表队展开了激烈比拼。

决赛采用淘汰制,参赛队员一旦答错即被淘汰。

当比赛现场只剩下29中和“南外”两支队伍时,场上的焦点全部集中到这两支参赛队小队员身上。

南外一名选手苦战三轮,却因把“戴罪立功”的“戴”字中间的“田”误写成“由”而遗憾败北。

29中代表队终于战胜劲敌,获得南京市汉字听写大赛的冠军!

15.结合全文说说文中“披荆斩棘”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

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

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

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

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为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

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

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

就是在笑。

一些书法家把一个繁体的龙字写得象一条龙在飞舞,活脱脱是一幅写意的国画。

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

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

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

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

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

为什么?

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

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

一首好诗,不但意境要美,而且要有音律美。

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

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

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领略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

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

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

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

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6.短文共介绍了汉字四个方面的美学价值,作者为什么首先介绍汉字结构之美?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

(2分)

链接材料:

“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刘湛秋《我爱你,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8.对以上三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诗人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深情地表达了对《兰亭集序》的赞叹、崇敬之情,表达对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B.【材料二】中“挺进”、“劲敌”等词语,表达准确,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可读性的特点。

C.【材料三】中画线句是作者通过举例子和打比方,生动具体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体现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D.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传承、汉字的研究等内容,阅读这些材料是为了让我们体味汉字之美,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2分)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

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根笔直的椽子像伞架般张着,一头的翠绿盖在这些椽子上。

陕北柳是极普通的树。

陕北的河道渠沟山坡崖畔处处有她的身影。

她不似江南垂柳般婀娜,不像塞外白杨般挺拔,不及黄山松之长青,不如曲阜柏之长寿。

然而,她是一棵母亲树。

她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出力流汗耗费心血,直到老朽成一桩枯木,也要再挣扎出一丝绿……

带着妈妈的血肉和体温,她出嫁了。

她从母亲的身上被直接砍割下来,削得只剩一根直杆时,嫁给了河边的泥土。

她赤条条地安家,光溜溜地奋斗,从滴血的伤口上生根,从裸露的肌肤上萌芽,在第一个冬天来临之前,努力长成了树形。

摇摇摆摆度过冬春,她开始第一次梳妆。

她将几枝倔强的小辫冲天扎起,辫梢的绿就如花般散开。

那冲天的小辫,完全是一位女性为了一生的繁衍而孕育出的生命的胚胎。

长到五岁时,冲天的小辫儿变成了硕壮的椽子,浓密的绿已经在为怕晒的懒狗和反刍的老牛遮阳。

毛驴靠在她身上蹭痒她不恼,山羊抵在她身上磨角她不烦,她早已成熟得像陕北的母亲们那样,过早地开始履行生育的天职,开始承受生活的苦累。

她努力将树枝向上竖起,为的是让阳光更近地温暖每一张叶;她拼命把树根向下扎去,为的是让水分更近地滋润

每一丝须。

她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很快就用阳光雨露喂养出第一茬茁壮的孩子。

送子出征或送女出嫁是激动人心的。

第一批椽子成熟了,她颤抖得摇落了一树黄叶。

那个季节,主人已收获了当年的所有谷禾豆薯,正等着用这些粗壮的椽子,给他第三个儿子的新窑洞制作雕花的窗棂和添置待客的炕桌。

她为自己孩子成材而自豪,为能给主人带来幸福而骄傲。

她时时都在想着报答主人的养育之恩,她面对利斧颤抖,是分娩前的阵痛和离别时的酸楚,但她的心里是甜的。

从献出第一茬椽子开始,陕北柳再也没停歇过。

每隔三五年,她就几根、十几根、几十根

地将椽子呈奉给主人。

于是,主人家房里屋外门前院后便处处是柳制的家什——门窗箱柜、米仓面囤、扁担水桶,甚至于黄牛的犁杖、绵羊的圈栏、猪娃的食槽……年轻的主人变成耄耋老人时,陕北柳再也无法计算出在自己的身体上,究竟砍割了多少椽子。

她忘光了多少个夏,炸雷在头顶霹响,洪水在脚下吼叫;她记不起多少个冬,狂风从身上抽过,大雪向肩头压来。

炸雷烧焦了她的梢,洪水冲露了她的根,狂风抽断了她的枝,积雪压弯了她的身,但她始终坚持着。

因为在她的早已老朽的身体上,正擎托着几十个嫩绿而茁壮的孩子……

陕北柳终于老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她的树身

甚至枯朽得不能成为引火的木柴,只能慢慢腐朽成一块泥土,最终融入陕北的黄土地。

黄土地上的陕北柳,她就像我们黄土地下的母亲们一样,养育了那块黄土地的一切,却唯独没有养育

她自己……

19.本文形象地描绘了“陕北柳”生命成长历程,根据文意完成填空。

(2分)

插杆生根————奉献椽子——

20.文章第二段为什么写到江南垂柳、塞外

白杨、黄山松、曲阜柏树?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赏析词句。

(4分)

(1)第五段两次写柳树“颤抖”,第二次的“颤抖”与第一次的“颤抖”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六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炸雷烧焦了她的梢,洪水冲露了她的根,狂风抽断了她的枝,积雪压弯了她的身,但她始终坚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将陕北柳喻为“母亲”。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请以“从未如此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透露学校、个人信息。

2015年山东省滕州市卓楼中学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10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

(2)玉垒浮云变古今(3)问渠那得清如许

(4)谈笑有鸿儒住来无白丁(5)再而衰,三而竭(6)草色入帘青(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每句1分,错、漏、添字均不得分。

2.(4分)

(1)(2分)(抄写工整规范得1分,工整规范、美观得2分)

(2)(2分)示例:

字形端正;笔画平正;结构匀称;比例适当(写出一点得2分)

3.(2分)D

4.(2分)C

5.(2分)D

6.(8分)(3分)反映出许多成年人长期不手写汉字,产生“提笔忘字”的现象(1分)。

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生活中需要手写汉字的机会减少(2分)。

(2)(3分)问题:

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1分)。

建议:

学习语文,要重视字词学习,准确掌握汉字的形与义;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多练字,使自己的书写工整美观(2分)。

(3)(2分)可以唤醒大家对汉字书写的关注,提醒大家要多练习手写汉字了,规范书写;有利于孩子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可促进汉字文明的传承;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答对两点得2分)

二、阅读(42分)

(一)(4分)

7.(2分)悲掩泪

8.(2分)诗人写故乡衰草遍地,寒云笼罩、暮雪纷飞,渲染了送别时苍凉萧瑟的环境氛围,烘托对友人伴寒云而去以及在乱世之中后会无期的悲伤之情。

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景致相融合,更增添感伤悲凉之情。

(二)(12分)

9.(4分)

(1)一样

(2)派(3)赠送(4)停止

10.(2分)D

11.(3分)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

那个门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

12.(3分)

(1)舍弃家业给门客的优厚待遇

(2)对待门客不论贵贱,一律同等对待。

(3)善待门客家人(了解门客家庭情况,派人慰问他们的父母)。

(答对一点1分)

【译文】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这些人都归附了孟尝君。

孟尝君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

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无论富贵贫贱一律与田文相同。

孟尝君每当接待门客,与门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门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门客父母的住处。

门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门客父母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孟尝君曾经招待门客在夜间吃饭,有个门客被灯光遮住了。

这个门客很恼火,认为自己的饭食和别人不一样,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

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门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

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

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

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三)(14分)

13.(2分

)一是说明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二是生动地说明甲骨文如一盏灯,开启了中华文明之门。

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14.(2分)从全诗看“流动”,体现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表现了汉字文明、文化、历史的传承);“流动”还意味着汉字生命力永无止境。

(答对一点得2分)

15.(3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角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劲的对手。

16.(2分)结构美是汉字美的底蕴和基础,所以最先介绍。

在此基础上介绍汉字的意象美音律美和动感美,更全面地表现汉字的美学价值。

17.(2分)说明汉字的意象之美,因为这些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

18.(3分)B

(四)(12分)

19.(2分)长枝成椽(茁壮成长);腐烂入泥(枯朽老去)(

20.(3分)将陕北柳与其进行对比(1分),烘托出陕北柳的普通平常(1分);更突出陕北柳一生都在生儿育女,不断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特点(1分)。

21.(4分)

(1)(2分)第一次“颤抖”是骄傲和自豪,第二次“颤抖”是痛苦又是甜蜜的。

(第二次“颤抖”答出“分娩前的阵痛和离别时的酸楚,她的心里是甜的”也可)

(2)(2分)运用排比,多方面表现了陕北柳经历了无数磨难(1分),“始终坚持”更表现柳的顽强不屈(1分)。

22.(3分)因为陕北柳与母亲有以下相似点:

一是普通平凡辛勤劳碌(繁衍后代);二是顽强,任劳任怨;三是不计自己得失,乐于奉献。

所以把陕北柳比作母亲。

(答出陕北柳特点,一点1分)

三、写作(50分)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一)作文等级评分要求。

分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评分。

评分程序是先整体评定基础等级,再评定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40分)

从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项目

卷类

内容

结构

表达

一类卷(40-35分)

中心非常明确

内容具体充实

观点准确鲜明

结构很完整

条理很清楚

分段很恰当

文体规范

语言通畅

没有语病

二类卷(34-28分)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观点准确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分段恰当

文体规范

语言通顺

语病较少

三类卷(27-21分)

中心较为明确

内容较为具体

观点基本准确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分段基本恰当

文体基本规范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数量较多

四类卷(20-14分)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观点不准确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分段不恰当

文体不够规范

语言不够通顺

语病较为严重

五类卷(14分以下)

全文中心错乱

内容不合题意

观点态度错误

无结构

少段落

不成篇

文体不合规范

语言极不通顺

语病非常严重

2.发展等级(10分)

只要具备下列四点之一,即

可赋发展分:

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二)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扣1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l分,最多扣2分。

4.作文总分不得超过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