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230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docx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

福建省福州的鼓山与佛教文化

 

  序

  鼓山,海拔925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

位于山腰海拔455米处的涌泉寺,前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风景秀美。

鼓山是福建省省会—福州南面的天然屏障,是福建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又是福建省十大名刹之一、为福州五大禅寺之首。

  (五大禅林的其他四个是:

怡山的西禅寺、雪峰的崇圣寺、北峰的林阳寺、连江百洞山的青芝寺。

最后一个,又一说是象山的崇福寺)

  涌泉寺在佛教界,虽不如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为大智文殊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大愿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大悲菩萨道场)那么有名,但其历史之久,香火之旺,神灵之显,却是名扬八闽,遍及东南亚,因此才能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1987年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填潭建寺。

因寺前曾有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涌泉寺。

宋咸平二年(999),真宗赐额“鼓山白峰涌泉禅院”。

明永乐五年(1407),成祖赐名“涌泉寺”。

永乐六年(1408)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两次毁于大火,寺内建筑所剩无几。

万历四十七年(1619)至天启七年(1627)间重建。

清顺治、康熙年间又经修缮扩建。

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赐御书“涌泉寺”匾额。

至今高悬寺门上方。

  涌泉寺目前的建筑,多属明、清两朝以后重建和扩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格局,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

计有大小殿堂25个,占地16650平方米,整座寺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院建筑群。

  鼓山涌泉寺主要特色有:

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数量繁多,体例周全;藏经丰富,有宋刻《金刚经》一部(全国仅存宋刻两部),御赐佛经十三橱,佛经木刻雕版,全国最多;血写经书,数量繁多;高僧牙舍利,弥足珍贵;千年铁树,年年开花(铁树在过去,因人们对它缺少认识,不知道它需要某种元素才能开花,因此铁树开花,在古时候就成了非常稀罕的现象);佛教名人,层出不穷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了,迫切想了解当地风土民情的愿望大大增强,拜访和了解名山大川的机会不断增多。

如果作为生活在福州的人,对本土的著名旅游胜地、佛教圣地,对佛教这种世界性的宗教文化,缺少基本的了解,或者人云亦云,那么对这些难得的旅游资源,以及对佛教这份颇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的认识,就容易失之偏颇和遗憾了。

  其实“佛经”(即释迦牟尼成佛后,把悟化到的道理传播给世人的教诲,人们又把它称之为“言行录”)到现在仍是最浩大的文学总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中唯一与世无争的宗教,对世间三分之一人群的哲学观影响是巨大的;况且“天下名山僧占多”,五大禅林都位于福州相关的名山上,鼓山就是其中的名山之一,因此想了解它的人就一定更多了。

  可是许多人,包括福州人却不一定了解鼓山,经常有人上了鼓山,认为没啥好玩的;甚至有人认为佛教是虚幻的,或者是神秘莫测的。

此种种现象,不仅应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说法,而且也反映了许多人对这些方面知识的欠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了。

  古人言“境由灵著,地以人传”,希望能够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这份本土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为满足大家想了解此方面知识的愿望,经过长期的收集、积累,参考了有关史料、地方志、文献、传说,尤其是参考了释永庵(俗名王绍春)师父编印的关于“鼓山风光”的小册子,历经数年,整理出本系列文章,以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一、“鼓山”的得名

  鼓山,其实是屴崱峰、白云峰、狮子峰、钵盂峰、卓锡峰、香炉峰、石伞峰……等山峰的总称,方圆数十平方公里,最高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大顶峰”)海拔969米。

  从涌泉寺后北行,迂回曲折约五里,至白云峰顶,此地又名“小顶峰”,有一巨石,形状如鼓,每当风雨大作,其颠簸有声,如击鼓,“鼓山”据说由此得名;又说山形如鼓,且与“旗山”相对,(因有“旗鼓相当”一词的说法,又有郭璞的“迁城记”称:

右旗左鼓,全闽二绝)所以叫“鼓山”。

  白云峰的山脚峰坡处,海拔455米处,有一座千年古刹,名叫“涌泉寺”。

它可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齐名,素有“闽刹之甲”的称誉。

福州人常常说“去鼓山”,其实说的就是去鼓山的“涌泉寺”。

   鼓山诸峰,名胜古迹,约有160景,岩、亭、题刻,不下千处。

  二、上山的石板古道

  “涌泉寺”建成后,菩萨非常显灵,盛极一时,故而香火极其旺盛,据说最兴盛时,僧众达一千多人,香客不断,远近闻名。

现在“香积厨”、“餐香堂”中还保留有宋景佑年间(1034—1036年间)用铜铁合金铸造的四口大锅,最大的一口直径167厘米,深80厘米,可容20担水,一次可以煮500斤大米,供千人食用,还可以见到数个洗米用的大石槽,此即为人丁兴旺的佐证。

  五代时涌泉寺设田4800亩,光绪年间,官定涌泉寺划界“附近四十里均属鼓山”(即涌泉寺),至解放前仍有良田500多亩,可见当时涌泉寺规模之大。

  涌泉寺香火如此炽盛,引起其他派系(佛祖在世说法时,印度还没有纸张,所以当初只能用口耳相传的办法传承佛祖的教诲。

在这过程中,因人们识见和观想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佛教的八大派系:

如佛教有小乘、大乘两大派。

小乘教有“宗俱舍论”和空宗的“成实论”。

大乘教有“三宗论”:

“净土宗、律宗、密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等等)的妒忌与不满,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福州人素有“兴鼓山,败西禅”、“兴鼓山败雪峰”之说,指的就是这么回事。

  因此有人(据民间传说是西禅寺的和尚头)就想以风水术破之,于是等到当时主持寺庙的法力高深的神晏法师,需外出云游三年之际,假与鼓山临时当家亲善,殷勤献策,建议把当时通往寺庙的羊肠小道(大约是指现在沿公路上去3里的非常崎岖的山道)改建成较为平缓的石板大道,以利香客及寺庙人员来往,对鼓山的香火旺盛一定大有好处云云,并且主动表示愿意出资修建。

  临时当家以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却把神晏法师临走前“三年中不要妄动寺庙”的叮嘱给忘了,他一应允游说者,对方就赶紧动手,用整块长形条石,两旁衬以鹅卵杂石,把石板大道修建成蟒蛇形状,蜿蜒七里余,蛇头直取涌泉寺。

  涌泉寺临时当家,开初没有察觉出此路所暗含的杀机,谁料自石板道修好后,寺内僧众莫名其妙的陆续生病、死亡、失踪,这引起了其他僧众和香客的莫名恐慌,香火直落而下。

据说三年后神晏法师云游归来时,寺内僧众只剩下80多人。

这些反常引起当家和尚及其他在寺僧众更加惶恐不安,但他们又不明就里,因此显得非常无奈和惴惴不安。

  三年后神晏法师云游归来,乘船从闽江顺流而下,至南麓山脚,望见山上新修的石板路乃蛇甲形状,心知大事不好,忙抢上山,询之,并且告知临时当家,此路为“蛇抢燕窝”,故而才有那些莫名的灾祸,立命在离寺几十步远的山门后,埋入镌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取打蛇打七寸之意,以截断蛇首,使蛇不能继续作祟;又在沿途石道中间盖了几座亭子,取斩蛇数段之意;还在第五亭前,相当于蛇的要害处,打造两座石塔以镇之。

  这条石板大道,原来共有石阶2145级(现在因为修建成登山道,所以许多石阶已不可见了),总长约7里。

每登数级就有一小段平坦的路,每隔一里左右就建有一个亭子。

  下面分别介绍福州鼓山上山的几座亭子:

  “闽山第一亭”是根据朱熹题书“闽山第一”四个字作为横额的,这个亭子不是上面所说的神晏法师修建的上山第一亭,现在这个亭在山麓的xiè廨(可是按照当地人的读音为xià,通“下”)院前面。

  过廨院,就是“东际桥”,桥上盖亭,叫“东际亭”,过这个亭,才是真正登山道的开始,现在这个亭被围在索道站内。

  过东际亭,登阶93级,到“仰止亭”。

这个亭久废待修。

乾隆时的福州太守李拔曾题有《仰止题》一诗:

云霄有路重重,今古几人景从?

不到上头不住,山前遥见云封。

  再上216级,为“洗心台”,旁有巨岩如人心,其下泉声潺潺,意为人在此洗净心肠,去除邪念,方可登临佛家圣境。

  又上157级,即“石门亭”,俗称“头亭”。

据说旁边才是已废的“听涛观瀑亭”原址;又有人说“石门亭”就是“听涛观瀑亭”。

现在看到这个亭的匾额上就写着“听涛观瀑亭”。

在此如遇风雨大作,可听到松涛阵阵,观赏到亭右侧的岩瀑飞流,因而名之。

此即为镇蛇第一亭。

  由石门亭拾阶而上,登257级,就到了“乘云亭”,俗称“水云亭”,初名“梯云”,因旁有泉,所以又叫“灵泉”。

继续上行,沿路有石刻,如:

王用文的“乘云”、黄廷勋的“仰涛”、高鹊桥的“小鼓”,此亭即为镇蛇第二亭。

  再上422级,到“合珪亭”,因旁边有两石如合珪(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器物),故名,又因登山到此已至半山,所以又称“半山亭”。

此即为镇蛇第三亭。

  从半山亭上行147级,路旁有一岩石,上刻“路通仙苑”,从这里的小径北上,可达著名的“十八洞景”。

(“十八洞景”还可以从另外的路径进去)

  再上行284级,有岩刻“桃岩洞口”,由此小路东去,可到桃岩洞、桃岩精舍等处。

  再上91级就是“茶亭”,又叫“圆通庵”,可惜原址已经被风雨侵蚀,早已废弃,现在在旧址右边建有“观音亭”。

旧亭址旁有福州人耳熟能详的“欲罢不能”(清乾隆壬午福州太守李拔)的题字,还有“宜勉力”(清光绪辛卯周宝臣)的题字,都意在勉励人们已经到此了,就要继续努力攀登,不可放弃。

此即为镇蛇第四亭。

  (李拔登临此处,欲罢不能的民间掌故:

福州太守李拔一日忽发与民同乐之情,率民众登山,可能是平时少有锻炼之故,登临到此时,已经大汗淋漓,气喘不止,想作罢又舍不得,且于民众前丢面子,因此题字自勉)

  到此寺庙钟声渐闻,说明涌泉寺离此已经不远了,因此登山者,每每闻之,都会振作精神,继续攀登。

过茶亭,继续登阶328级,达“松关亭”(现在旁边有服务部、餐厅等),亭旁两侧各有新修石径,分别通往“八仙岩”、“葛仙居”等“十八洞景”景点。

  至此道路渐趋平坦,夹道青松苍翠,旧称“万松关”、“万松湾”,周围颇多摩崖石刻,如:

“高山仰止”、“今古名山”、“一壑风烟”、“白云苍海”、“惠风和畅”等,还有一些诗刻。

服务部下方的“望奎楼”下的一笔“寿”字,常常为人所临拓。

  松关亭后,秦如chī篪的一笔“虎”,写得很活,以至成真。

传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此虎便会活了,常常出来伤害周围的百姓和牲畜。

群众追之,至此竟现出一“虎”字,群众乃知此“虎”活转了,为了防止虎再伤人,于是在字的旁边,围筑石墙以圈之,自此,此虎不再伤人了。

这个传说大概是为了说明这个字写得活罢了。

  从此处至更衣亭前,还有戴定邦的一笔“龙”、一笔“虎”,更是虎踞龙盘,跃然于石上。

林可桐刻录文天祥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的手书,很有气势。

光绪丁酉卧云法师的口书(即把笔含于口中书写)的“静气养神”,如钢刀细凿,力透石背,非常难得。

  从服务部前行几十步,就是第五亭:

“更衣亭”,亦称“王审知更衣亭”,此亭原称“观化亭”。

亭名改称,此中还有一段传说:

  唐末王审知与其兄王潮奉唐末朝廷之命入闽,王潮因不适应此中潮湿气候与水土,不到两年就死了,埋在惠安到泉州之间的“土山”。

王审知续位,大力开发闽地,为闽地百姓做了大量好事,被五代的梁朝廷任命为“开闽王”。

梁开平年间,闽王大兴土木,填潭造寺,到闽侯雪峰寺,请来神晏法师到鼓山住持。

  但是王审知因公务繁忙,自从寺庙建好以后,许久都不得空上山朝拜。

一晚办公至深夜,他踱步至署衙前(即今十九中旁的“庆成寺”),抬首望见长庚星旁,大约于现在鼓山第五亭附近,有闪光数丈,上烛霄汉,其迹似觉颇近,有一个极亮的夜明珠熠熠闪光,连续几个晚上都是如此。

闽王颇觉奇怪,派校尉循迹侦之。

校尉返回复命,曰:

“东门外鼓山,人迹罕至之处,有僧闭目枯坐树上,不食不喝,远近无知之者,口中自念偈语。

”闽王顿悟,曰:

“此为善知识者,奉佛命提醒我,勿怠慢了念佛之事矣,我当往见之。

”于是第二日速速备办了香花、水果、香烛之类,前往参拜。

攀至现在的第五亭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倚石小憩,起而于此亭内更衣,准备入寺拜谒佛祖。

后来闽王及众香客上山,都于此亭内更衣,然后入寺,以示对佛祖尊敬。

  为了纪念闽王开发闽地及建造涌泉寺的功德,后人遂将此亭改名为“更衣亭”。

清代的杨庆琛还有对联记载此事:

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

  今日登山,在此更衣仍然有意义,因为高处不胜寒,每升高百米,温度大约降低一度,登山者不但要换掉汗湿的衣裳,而且还要添衣,此处就成为更衣的好去处。

  此处有清乾隆福州知府李拔的“毋息半途”,说的是登山不可半途而废,学习也不可停滞不前;有咸丰元年林秉淳所书“眼底浮云”;同治guǐ癸亥年林可桐、杨豹所书的“新路须平”;还有清代道光丙午秋杨庆琛的题咏:

“石鼓名山法席开,更衣亭外见楼台。

一声钟罄碧云寨,人自万松深处来”;有形如和尚,安详面壁的“佛”字摩崖石刻等等。

  过松湾,下石阶80级,穿公路,迎面就是“石鼓名山”大牌坊了。

  穿过牌坊,不远就到了“山门亭”和“驻锡亭”。

山门亭石柱上有中国百对名联之一:

“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细观此地,此联充分利用了这里的地理特点,又利用双关的手法,巧妙撰写的一副对联,真是恰如其分,令人叫绝。

  跨过山门,进入甬道,一会儿可以看见右边一道粉墙月门上的横匾上,题写着“兰花圃”,为朱德委员长的亲笔手书。

朱德委员长游鼓山时,伫立此地,细观一会儿,突然指着一棵大樟树上说:

那里有一棵兰花。

因此人们才发现鼓山原来也有兰花,于是将之命名为“鼓山兰”,并且继续扩大培养之。

  沿石砌甬道,穿过“万福来朝”木山门,(其背面题写着“回头是岸”。

意即世间各种福气都潮涌于此,来向佛祖圣地朝拜;进入这里,就进入了幸福的佛教圣地。

可是跨出这个山门,意味着你跌回到茫茫红尘的苦海之中了,所以这是告诫你,回头才是幸福的彼岸。

)过“海天砥柱”门亭,就到了涌泉寺广场,巍峨的涌泉寺巍然屹立在面前,广场边前侧有口方形“罗汉井”。

涌泉寺胜迹

三、“燕窝宝地”——涌泉寺

   涌泉寺建筑构思独特,整个寺院依山领傍势,建在山峰的颌处,堪舆行家称为“燕窝穴”,使得寺院藏而不露,所以,游人无论是步行、乘车,还是坐缆车,都看不到寺院,即使进了山门,仍见不到规模宏大的涌泉寺,素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说。

   因为涌泉寺寺庙建于屴崱峰、白云峰、狮子峰、钵盂峰、卓锡峰所形成的“盆地”中心,准确的说,是前临香炉峰,后倚白云峰的坡脚,即风水学上所说的“燕窝宝地”,所以从福州城远望,是看不见涌泉寺的;可是寺庙又处在白云峰的坡脚上,所以就看不见白云峰本身了。

   涌泉寺现有占地二十五亩。

   涌泉寺的前身是“华严堂”,是在唐建中四年(783年)开建的;而建造涌泉寺是在梁开平二年(908年),至今(2006年)已经有1098年的历史了。

如果从唐建中四年,建“华严寺”到现在(2006年),涌泉寺则已有1223年的历史了。

现在,人们都把唐建中四年(783年)建“华严堂”,作为涌泉寺创建之始。

   白云峰下,涌泉寺所在地,原是一个深潭,相传古时有“毒龙”居之,每当风雨之时,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

唐建中四年,有个官员(从事)叫裴胄,认为“神物所居,宜盖寺镇之”,就请来灵峤禅师到此念“华严经”驱龙,龙被赶走后,裴胄就奏请朝廷在此建寺,赐名“华严堂”,但当时规模较小。

因灵峤禅师诵《华严经》驱龙,此寺遂名“华严堂”,可是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堂被毁了。

   约过百二十年,梁开平二年(即908年),王审知入闽成为开闽王后,在开发闽地之时,亦大兴土木,填潭建寺。

建寺初时,由于地处盆地,地下泉涌不断,地基无法打造,传说就是毒龙居住时钻成无底洞造成的,以至开闽王的国库亏空,只好暂时停建。

后一高僧梦见佛主托附,自愿捐出头颅奠基,泉涌乃止,统归于现在广场前的“罗汉井”涌出,寺才建成。

为了纪念这位高僧,寺乃取名为“涌泉寺”。

   又一说,建寺时,泉涌乱喷,有一高僧走到现在罗汉井处,手指地上,口中念咒,泉水就从此处涌出,不再乱喷,寺乃建成。

   其实涌泉不断,是地理上的原因,因为此处就位于盆地中央,周围各个山峰的水流都灌注于此,而且原先此处就是一个深水潭,打造地基时,泉涌不断就是很正常的了。

   寺庙建成后,据志载:

涌泉寺住持从五代神晏至清朝的遍照禅师,已历经七十二代方丈。

明清以来,住持涌泉寺的名僧大德辈出:

先有永觉、为霖(道pèi霈);后有古月、妙莲;近代有虚云、圆瑛诸大和尚。

清朝末年,妙莲法师为修寺出洋募化,在菲律宾槟城建极乐寺,为鼓山廨院。

   古月禅师住持涌泉寺期间,带领僧人将寺庙修缮一新,盛极一时。

   1929年,近代名僧虚云法师受林森等人的邀请,任涌泉寺住持,率领僧众,重振宗风。

首先革除挂名职事,建立禅堂规则,恢复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四班首及维那等首领执事。

其次,创办鼓山佛学院,请慈舟法师主讲,造就僧伽人才。

第三,整理涌泉寺所藏佛经经版,编《鼓山经板目录》。

虚云法师还亲临禅堂与僧人一起“坐香”,“讲开示”,并带领僧人植树造林,参加生产劳动。

   宋朝时,宋真宗赐额“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涌泉寺”。

   期间涌泉寺几经兴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和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涌泉寺两次遭受火灾(雷击和香火焚烧),殿堂残存无几。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建,后几度扩建,才形成今天规模。

   目前的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

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

整座寺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一组错落有序的汉地寺院建筑群。

   现在看到的“涌泉寺”的大部分建筑,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

门上横匾“涌泉寺”三字,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完成时,“御笔钦颁”的(即康熙亲笔书写后,颁发给涌泉寺的),至今高悬在寺门上方。

   由于历代帝王的提倡和推崇,作为“闽刹之甲”的涌泉寺不断发展,兴盛,五代时涌泉寺设田四万八千亩,光绪年间官定“附近四十里均属鼓山”,至解放前,仍有良田五百多亩,收租谷十几万斤。

   涌泉寺天王殿前石柱上的两副对联,精练的概括了涌泉寺的历史和地理特点。

第一副:

面对香炉,不用隔江招手;背临屴则,请看顽石点头。

   另外一副石柱联:

尘外不相关,几阅沧海,几桑田;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

   四、涌泉寺的“三宝”与“三铁”

   涌泉寺有“三宝”(陶塔、雕版、血经)、“三铁”(铁树、铁锅、铁丝木),价值连城。

  涌泉寺前的“千佛陶塔”

  “千佛陶塔”烧制于宋代元丰五年(1082年)。

东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宝塔”(庄严劫指过去佛之意),西边一座称“贤刼千佛宝塔”(贤劫即现代佛之意)。

双塔均用陶土分层烧制,塔身施釉,呈棕褐色,砌叠而成。

八角九层,座径1.2米,高6.83米,底基为石砌之台,塔身仿木构楼阁形式,共贴佛象1078个,故名“千佛陶塔”。

八角塔檐塑有僧人、武将72尊,悬挂陶钟72个,塔座上塑莲花瓣、舞狮、侏儒,并刻铭文,记述建塔时间和匠工姓名。

1972年由市郊梁厝乡龙瑞寺迁移到这里。

   陶塔高大精美,为国内稀有,是研究宋代陶瓷艺术和建筑特点的实物佐证。

该塔保存至今924年,为我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两座陶塔国内罕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涌泉寺的一大宝。

   藏经殿中的雕版与血经

   寺内藏经阁,保存明以来佛经雕版万块,成为涌泉寺的第二大宝。

藏经阁内存有明版《南藏》、《北藏》、清版《龙藏》等,计20346册。

还有用“贝多罗”树叶制成的巴利文南传佛经七种和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书写的经书657册,此为涌泉寺的第三宝。

   藏经二万多册,血书价值连城

   藏经殿为清顺治十六年所建,清康熙重修,保存至今。

   殿里保存了清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以及清乾隆七年(1742年)起收存的“赐御藏”十二橱,以及《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书本藏》、《日叙本藏》等九千部,共20346册佛教经书。

血写经书657册。

   血写经书,乃光绪丙午卅一年端午,比丘华能刺臂血,由信士王谷楷书《大乘般若波罗密多经》全部;以及乙亥仲冬,定慧大师刺血,由克定法师楷书《佛说四十二章经》。

   用鲜血楷书这么多的佛经,需要很长时间,并且需要提供大量的鲜血,这就要求供血者长期不吃盐,血才不会凝固,便于书写。

能提供这么多的血,其价值实在是非朱砂可比,其意志之坚定,发心之可贵,实在令人钦佩!

   藏经殿另收藏缅甸贝叶经七册(贝叶经,乃在贝叶上绘制罗汉像,刻佛主教诲等等;还有经书雕版1375块,数量为全国之最;同时还保存了来自缅甸的释迦牟尼白玉卧佛像(是按释迦牟尼圆寂时形状雕刻而成的卧佛像)。

   还有舍利塔一座,里面的玻璃瓶内原来储有78粒椭圆形小珠子,系高僧精、气、神凝结而成的宝物,火化后拾得。

据说与佛有缘者,会因个人缘份深浅不同,可以见到不同的色彩、光亮,形状等,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了,现在只剩下三粒。

   涌泉三铁

   涌泉三铁是寺里的又一特色。

一是大雄宝殿内三圣像前安放着一张铁丝木供桌,据说遇火不燃,入水不濡,遇阴则潮;二是方丈室前有三株千年铁树,两雌一雄,灵气独钟,雌树黄花如绒球,雄树花型似绒塔;别处铁树罕见开花,唯这三株年年开花,真是奇观,游人可饱眼福。

三是寺僧斋堂香积厨中,有一口大铁锅,口径达1.67米,深0.80米,煮一次饭需放5包大米,1吨水,可供千人食用,是世上罕见的“大锅饭”,饭熟后,锅底沉结一层锅粑,酥香可口,是涌泉寺的特产之一。

   五、天王殿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原为两层,上为罗汉阁,下为金刚殿。

梁淳熙六年(1180年)改名“飞锡阁”。

明永乐六年(1408年)被雷击烧毁,明宣德八年(1432年)按原样重建。

明二十一年(1542年)又被香火烧毁,明崇祯七年(1634年)重建为殿,经清乾隆前后几次大修,又于光绪三十四年(1808年)重建,保存至今。

   门上横匾“涌泉寺”三字,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完成时,“御笔钦颁”,并悬挂在重修后的天王殿门眉上。

   “天王殿”系汉地佛教三座主体建筑之一。

殿内左右两厢塑有四尊巨型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在佛教中亦称:

东西南北四天保卫者,也就是寺院的护法者。

中国民间又根据其形象特征,认为其分别蕴含着“风调雨顺”之意,这种说法均取谐音双关命名之。

   “风”持宝剑者,其剑锋芒毕露。

“调”弹琵琶者。

“雨”撑伞者。

“顺”捉蛇者,扯直其身。

(蛇亦被视为邪恶之物)

  (据闽侯县昙石村“珠岩寺”载:

这四人曾助纣为虐,后被姜子牙收服,指派为护佛法的保卫者。

但此说法仅据参考。

   位居天王殿正中间的是弥勒佛,他是佛主释迦牟尼的接班人。

佛主预言,世间如何事物均会生老坏灭,佛法灭度,重新得到弘扬之时,弥勒菩萨将在这个世界成佛说法。

因是佛主的接班人,他先到“第一线”做接待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他大肚宽肠,嘻笑待人,意在广求四方布施。

据说他是浙江宁波人,民间又称他为“布袋和尚”。

   清人王庭珍曾为弥勒座写了一付对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来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衣檀樾信心时,用何物供奉;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这个对联把求取施舍,说得很是诙谐、委婉、动人。

   弥勒佛背后是韦驮佛,他身穿甲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