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080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

1.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等。

所有的细胞都有膜结构;ATP是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细胞中既有DNA,又含RNA,DNA是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几乎所有生物都是供用一套密码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2.【解析】图示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故为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故A、D错,转录是核糖体沿mRNA移动,故B错,选C。

【答案】C【试题点评】本题以基因表达的过程为考点,考查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难度适中。

基因表达是安徽理综的高频考点,2011年考过,但考查的方式不一样,学生只要抓住知识点,就能游刃有余,自如应对。

3.精析:

本题考查酶的概念、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等。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少数酶是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和非必需氨基酸(12种)两大类,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内合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但如果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则由其组成的蛋白质就不是同一种蛋白质。

答案D

4.本题A(41.13高考)

5.解析:

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K+,与根成熟区的根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的;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属蒸腾作用,与生物膜无直接关系。

答案C

6.解析: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ATP,为主动运输过程。

只有K+与图乙符合,Na+在细胞外的浓度大于细胞内,胰岛素通过胞吐运输到细胞外,CO2的运输不需要载体和ATP.答案B

7.解析:

洋葱表皮细胞刚放入KNO3溶液时,会因细胞液浓度小于KNO3溶液浓度经自由扩散失水,同时,细胞经主动运输吸收K+、NO

,使细胞液浓度增大。

随细胞液浓度增大至一定程度时,细胞又会从外界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D

8.解析: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二阶段发生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光合作用的光反作用阶段发生和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进行,因此C错误;只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答案A

9.解析:

A点光照强度为零,

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释放到细胞外,对应图②;AB段

(不包括A、B两点),光照强度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但是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于图①;B点时,细胞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对应于图③;B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大,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既来自于线粒体,也来自于外界,对应于图④。

答案B

10.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

为保证淀粉液在特定温度下被淀粉酶催化分解,必须先使淀粉液和淀粉酶溶液具有相同的温度,再将二者混合;要使淀粉充分分解,还需要在同一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再添加碘液,检测淀粉是否分解。

答案C

11.

 

对照。

答案:

D

12.C(13高考43.10)

13.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考查识图能力、理解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

00(甲曲线的a点)和18:

00时左右,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

00之前,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故选项A错误;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

00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故选项B错误。

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H]和ATP的速率减慢。

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故选项C错误。

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之故;甲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14.解析: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将细胞相互分开,同时盐酸还会影响染色过程,所以在染色之前应先漂洗,故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水解实验材料,DNA与甲基绿结合,不是吡罗红,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致使失活,C正确;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要求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盐酸会杀死细胞,所以不可使用,D错误。

【答案】C

15.解析:

根据图二曲线的DNA含量变化可知b阶段正在进行DNA的复制,该阶段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最低,很容易发生突变,因此也是诱变育种过程中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

图一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可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

该图中的细胞含有8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另外一条链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故细胞中含放射性的DNA占总DNA的100%。

根据图二曲线中mRNA的含量变化可知,a、c阶段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时期。

根据图二曲线的DNA含量变化可知,d阶段才能观察到图一所示的图像。

答案:

B

16.解析: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F1基因型为AaBb,其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F1的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显显∶显隐∶隐显∶隐隐=1∶1∶1∶1。

答案:

B

17.解析:

紫色素的产生是一个有序的代谢过程,只有形成了蓝色中间产物,才能形成紫色素。

bbDd植株只开白花。

BbDd自花传粉,后代中紫色∶白色∶蓝色为9∶4∶3。

Bbdd与bbDd杂交,后代中紫色∶蓝色∶白色为1∶1∶2。

答案D 

18.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乙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

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ddRr,不能稳定遗传;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自交可得到高秆易感稻瘟病和矮秆易感稻瘟病的植株,都不符合生产要求。

答案:

B

19.解析:

孟德尔科学设计实验程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发现问题,获得数据;“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测交实验和结果”是验证假说;“分离定律的本质”是发现规律。

答案D 

20.解析:

假设南瓜的瓜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F2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为9∶6∶1可推测F2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为:

扁盘状∶圆形∶长形=A_B_∶(A_bb+aaB_)∶aabb=9∶(3+3)∶1,扁盘状南瓜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

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的比例及对应的表现型有:

(1)基因型全为AaBb,表现型全为扁盘状;

(2)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为扁盘状∶圆形∶长形=1∶2∶1;(3)基因型为AaBb∶Aabb=1∶1,表现型为扁盘状∶圆形=1∶1;(4)基因型为aaBb∶aabb=1∶1,表现型为圆形∶长形=1∶1。

答案:

C

21.解析: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进行了DNA的复制,所以在着丝点分裂之前,染色体数目、DNA数目都相同,在减一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以及部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A、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加倍,而减一后期只是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没变,两个过程的DNA数目没变化,C正确;有丝分裂的末期,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个染色单体分成的两个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分裂结果是两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分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减半,DNA分子数目都减半,二者DN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

答案:

C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关染色体行为和DNA数目变化规律的内容,考查两种分裂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考查学生对两种分裂方式的识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解析:

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错误;乙图细胞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比为2∶4∶4,此时可能处于减Ⅰ前、中期、后期或有丝分裂前、中期,如果处于减Ⅰ后期,细胞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不发生分裂,C错误,丙图中C组细胞染色体为4N,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联会并产生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D错误。

答案:

B

23.解析:

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号可能携带致病基因,A错误;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B正确;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而7号带致病基因,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8号的基因型为2/3AA或1/3Aa,10号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结婚后所生孩子患病(aa)的概率为1/4×1/3×2/3=1/18,C错误;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D错误。

答案:

B

24.C(46.2)

25.C(46.1)

26.D(47.1)

27.解析:

环丙沙星的作用是抑制细胞DNA解旋酶的活性,而DNA的复制(a)需要解旋酶,利福平通过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转录过程(b)。

红霉素能抑制翻译过程(d)。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通过抑制与肽聚糖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tRNA共有61种。

由RNA到DNA需要逆转录酶。

28.解析:

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判断单倍体不是看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而是看发育的起点。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多种,如低温、秋水仙素处理等。

答案:

D

29.解析:

①→②过程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⑥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①的变异原理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⑦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⑥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是萌发的种子,因为单倍体高度不育;④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

答案:

D

30.解析: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包括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①和④符合拉马克的进化理论。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积累就可以产生新的生物类型,所以②③⑤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答案B

3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两亲本杂交时,应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所以甲为母本。

(2)AA与Aa杂交的子代基因型应为Aa,表现为红花。

(3)杂交组合♂YYRR×yyrr♀的子代理论上应全部为YyRr(黄色圆滑),若出现皱粒(rr)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一为母本去雄不彻底,发生了母本自交,从而产生yyrr(绿色皱粒)个体。

二可能是父本的RR突变成Rr,与母本rr杂交后出现rr的个体。

(4)对于能自花传粉的植物来说,鉴定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若待测个体基因型为YYRR,则子代全部为黄色圆滑;若基因型为YyRR,则子代黄圆∶绿圆=3∶1;若基因型为YYRr,则子代黄圆∶黄皱=3∶1;若基因型为YyRr,则子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答案:

(1)甲

(2)红(3)绿色 基因突变(4)种植豌豆种子,自花传粉,观察子代性状表现子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圆滑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接近3∶1子代中黄色圆滑∶黄色皱缩接近3∶1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黄色皱缩∶绿色皱缩接近9∶3∶3∶1

3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叶片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3)明确实验设计目的是什么,光合产物输入的场所不仅仅只有棉铃,还可以是遮光的叶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知识,还涉及实验设计的部分知识。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NADPH和ATP,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图1中去除棉铃的百分率为“0”时,为空白对照,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中的淀粉和蔗糖等有机物的含量增加。

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图2则说明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5)去除棉铃以后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是自变量,因变量是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大小。

遮光处理的目的是为未遮光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提供一个转移的场所,避免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如果此时检测到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说明未遮光的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遮光的叶片中去了,从而证明了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答案:

(1)[H]/NADPH 叶绿体基质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 输出量(4)抑制

(5)未遮光的 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

33.(16分)

(1)1/2

(2)aaXbXb0(3)该隐性性现状具有该隐性性状个体的性别比例

如果该隐性性状的雄性个体多于雌性个体

(4)①杂合子隐性纯合子②与多只白色雌性个体交配

③后代棕色与白色相等后代白色多于棕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