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050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docx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管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

引言

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

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

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

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

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

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1.员工绩效考评的相关理论体系

员工绩效考评的相关理论体系企业制定了战略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

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

绩效考评:

收集、分析、传递有关个人的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1.1绩效考核重要性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评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企业考评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考评的质量。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业绩考评

  通常称为“考绩”,是对企业人员担当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工作结果的考察与评价。

1.1.2能力考评

  能力考评是考评员工在职务工作中发挥出来的能力。

1.1.3态度考评

  态度考评是考评员工为某项工作而付出的努力程度,比如是否有干劲、有热情、是否忠于职守,是否服从命令等。

1.1.4 潜力测评

  潜力相对于“在职务工作中发挥出来的能力”而言,是“在工作中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

具体而言,一个人要发挥能力,必须自身的能力结构合理,否则就会因为缺少某一方面的知识而阻碍其他已经拥有的能力的发挥。

1.2绩效考评的方法

1.2.1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是绩效考评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评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向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

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评人根据被考评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评成绩。

1.2.2目标考评法

目标考评法是根据被考评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评方式。

在开始工作之前,考评人和被考评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评的标准达成一致。

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评人根据被考评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评标准来进行考评。

目标考评法适合于企业中试行目标管理的项目。

1.2.3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相同职务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

在考评之前,首先要确定考评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

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评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

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评结果。

总数越小,绩效考评成绩越好。

1.2.4相对比较法

与序列比较法相仿,它也是对相同职务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

所不同的是,它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

两名员工比较之后,工作较好的员工记"1",工作较差的员工记"0"。

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成绩进行相加,总数越大,绩效考评的成绩越好。

与序列比较法相比,相对比较法每次比较的员工不宜过多,范围在五至十名即可。

1.2.5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是指由两名以上熟悉该员工工作的经理,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绩效考评的方法。

小组评价法的优点是运作简单,省时省力,缺点是容易使评价标准模糊,主观性强。

1.2.6重要事件法

考评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评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被考评人的优秀表现和不良表现,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

对普通的工作行为则不必进行记录。

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评结果。

该考评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

1.2.7评语法

评语法是指由考评人撰写一段评语来对被考评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评语的内容包括被考评人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优缺点和需努力的方向。

评语法在我国应用的非常广泛。

由于该考评方法主观性强,最好不要单独使用。

1.2.8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考评人的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考评误差。

根据正态分布原理,优秀的员工和不合格的员工的比例应该基本相同,大部分员工应该属于工作表现一般的员工。

所以,在考评分布中,可以强制规定优秀人员的人数和不合格人员的人数。

1.2.9情境模拟法

情境模拟法是一种模拟工作考评方法。

它要求员工在评价小组人员面前完成类似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活动,评价小组根据完成的情况对被考评人的工作能力进行考评。

它是一种针对工作潜力的一种考评方法。

1.2.10综合法

综合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各类绩效考评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提高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在实际工作中,很有企业使用单独的一种考评方法来实施绩效考评工作。

1.3绩效考评原则

实施绩效考评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公开性原则:

以让被考评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等事宜,提高考核的透明度。

客观性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开放沟通原则:

通过考核者与被考评者沟通,解决被考评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差别性原则:

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考核内容要有区别。

常规性原则:

将考核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成为常规性管理工作。

发展性原则:

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员和团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是惩罚。

立体考核原则:

增强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及时反馈原则:

便于被考评者提高绩效,考核者及时调整考核方法。

1.4绩效考评的作用

(1)为员工的薪酬调整、奖金发放提供依据

(2)为员工的职务调整提供依据

(3)为上级和员工之前提供一个正式沟通的机会

(4)让员工清楚企业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5)让员工清楚企业对他的期望

(6)企业及时准确的获得员工的工作信息,为改进企业政策提供依据

 2.我国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很多企业也利用到了绩效考核的结果。

但是,真正能够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的企业却比较少。

根据考核的效果,笔者将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分为三类:

2.1绩效考核制度走向规范化

我国企业已经慢慢和国际接轨,其绩效考核已经走向规范化,他们已经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了。

这类企业严格的来说已经由绩效考核走向了绩效管理,即有了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管理通常包括4个步骤:

与员工沟通企业的战略方向,达成共识;帮助企业各部门、员工明确业绩目标;通过绩效考核与资质(Competency)考核,向员工提供业绩结果与行为反馈;以薪酬激励手段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并作为企业战略方向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同时运用发展手段提高员工资质。

遗憾的是这类企业目前很少,像海尔这样的国际化企业可以归结到此类型。

2.2绩效考核制度走向体系化

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

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力求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来提高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

但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和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

此种情况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存在,因此它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2.3绩效考核的利用出现失误

第三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成了走过场或者是对绩效考核的利用严重失误。

这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有可能是过程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步骤,或某些步骤存在严重的失误。

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根本没有绩效标准,有些企业没有利用结果,将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类型的绩效考核工作正在减少,在某些国有企业和一些制度不健全的家族企业还存在着此种情况。

2.4现阶段绩效考核制度的模式

我国企业较为典型的绩效考核模式通常包括:

工作分析,目标、标准设定与管理,绩效考核过程管理和绩效反馈等几个步骤。

工作分析是收集数据对一项特定的工作的实质进行评价的系统化的过程。

包括职位描述和工作规范以及协作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协作关系明确地规定了员工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清晰划定了员工的工作范围。

工作定义确定了员工的职责,即哪些是他们应该做的以及他们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

3.中小企业考绩制度存在的问题

 3.1、没有重视工作分析

在我国企业中,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岗位职责模糊。

这样,一是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从而岗位目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评;二是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

结果,在其它表现差不多、工作任务也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没有被评为优秀。

工作分析本应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第一个主要环节,但我国很多企业远还没有做到如此,在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情况下,绩效考核标准很难科学的设计,考核结果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2、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

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设计不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和标准没有量化等形式。

第一、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没有绩效考核标准就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印象或感觉。

第二、以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

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评价标准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

第三、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

工作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

从而评价者可以随意给个分数或者考核结果,有时难以避免渗透一些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

这样的标准所得的考核结果就失去了意义。

第四、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

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

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

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不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

第五、工作绩效评价如果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使实际绩效相对于标准的进展程度或者标准的完成情况是可以衡量的。

可以衡量的绩效标准既包括数量上的标准,也包括质量上的标准,如秘书的打字速度从数量上是每分钟多少个,从质量上应规定差错率是多少。

不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3.3、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信息面太窄

对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只有唯一的评价者即员工的顶头上司。

由于单个人不可能完全得知考核对象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单个考核者很难得出客观可靠的结果。

第二类是有多个评价者但分工不清。

对于员工的考核,企业的每层上级都有权修改员工的考评评语,各层领导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这样容易产生多头考评的弊端。

最终以最高领导人的评定为准。

一方面,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感到自己没有实权而丧失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员工也会认为直接上级没有权威而不服从领导,走“上层路线”,使企业内的正常指挥秩序遭到破坏。

此外,考评结果的最终裁决权掌握在最高领导者手中:

很多情况下,考评结果最终会送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去审批。

结果,实际上是把员工对考评结果可能存在的不满转嫁到最高领导人身上,现实中员工对企业领导人的不满大多数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样可能会造成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威信的丧失。

  3.4、绩效考核没有反馈,结果没有合适利用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根本没有多少考核信息可以反馈。

绩效考核工作本应着眼于员工能力的提高及潜能的发挥,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是十分公开的才对。

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长期的封闭式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从事的考核工作成为走过场,没有得出有用的考核结果。

员工根本不知道应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进工作。

第二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黑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和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争议。

第三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原有的绩效考核主观色彩极浓,缺乏可以随时公开的客观资料,或者由于主管不愿与员工面对面地检讨,往往是将考评表格填完之后,就直接送到人事部门归档。

这样,员工不知道自己业绩的好坏,不仅成为滋生“干多干少一个样”思想的温床,也无从改进绩效。

从而,绩效考核也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激励和改进作用。

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通过各种资料、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评价等流程,会产生各种中间考核资源和最终考核结果,这些信息本可以充分运用到人事决策、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薪酬管理以及人事研究等多项工作中去。

4.对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4.1、科学的进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绩效考核不可或缺的前提,它可以确定绩效标准,然后把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与理想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绩效考核。

在设计绩效考核表之前,要对所要考核的员工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查阅其岗位说明书,也可以让其填写岗位调查表或采取访谈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工作量如何、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态度等等。

了解这些,在编制绩效考核表时考核者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会走过场。

由于企业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工作分析结果。

为了使考核更客观,需要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不是全公司上下只用一张考核表。

岗位不同,需要考核的要素就有所不同,采用一张考核表,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然,也不能一个岗位设计一张考核表,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也不利于比较员工之间的相对位置。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把公司所有岗位划分几大类型,比如,管理类、科研类、后勤服务类等。

这样得到的考核分数既有绝对值,又有在本类岗位的相对位置,便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总之,工作分析可以是绩效考核的前提也可以说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一部分。

4.2、明确定义合理的绩效标准,选择搭配合理的考核方法

绩效标准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是重要一环,却常常被人忽略。

工作分析明确了该做的事情,而绩效标准说明其必须达到的程度。

二者合起来才能把对员工的要求解释清楚。

根据不同的绩效标准,考核者还要科学的搭配绩效考核方法。

  明确的设定绩效标准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引导员工的行为达成既定的工作标准。

国际知名的专家、美国管理协会会长杰姆士?

海耶士曾说过:

“如果您切实地与您的下属一齐建立起绩效标准,并且说明了您对他们的要求,那么即使您从不考核他们,也仍然是桩值得的事;因为大多人都会想做好工作使上司能接受。

”第二,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科学的设计绩效考核标准使得每位员工心里有数,指导自己的绩效与标准的差别,这样利于个竞争机制的形成。

第三,奠定公平考核员工的基准。

除非建立清楚的绩效标准,考绩常因感觉与主观的看法而流于偏颇。

不管考绩作业所用的方式与表格设计有多好,要做好有效的考绩,最重要的就是明白阐释主管的要求如何,而绩效标准就是达到此目的的最佳途径。

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工具是绩效考核工作成败的关键,根据上面分析,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存在一些缺陷。

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考核者需要做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匹配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当然,大部分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考核。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企业是将几种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

比如关键事件法,可以作为图表尺度评价法的补充。

绩效考核方法是由工作分析的结果所确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也要实行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

4.3、合理的选择考核者和考核信息

在选定考核人员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原则:

一是考核者要有代表性。

根据360度考核法,对员工考评需要有各方面的代表参加。

例如应有上级、同级、下级和客户代表。

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对其绩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

二是选定的考评人员必须具有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工作阅历和广博的理论知识,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考评工作,避免掺杂个人好恶、以偏概全,并要在考评工作方面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以保证考评工作的规范化,避免因考评人员的工作作风,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考评效果。

三是考核人员各方所占的权重要恰当。

在评价的过程中,员工的顶头上司所占的权重应该是最大的,假如员工有几个上司,综合几个上司的意见可以改进员工的绩效考核质量。

员工同事可以观察到其上司无法观察到的某些方面,经研究表明,同时评价对员工的发展计划制定很有效。

员工的下级直接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领导风格、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被考核者个人的发展。

而员工的自我评价也不能忽视可以减少员工对考核的抵触作用,但要提防他自我评价过高。

360度绩效考核法中还有来自客户的评价。

员工绩效考核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很多评价者往往在信息不齐的情况下而做出考核结果。

考核一般从成绩、工作态度、工作适应性和能力四个方面获取信息。

成绩包括质量、数量、教育、指导和创新、改善等因素。

工作态度评价有纪律性、协调性、积极性和责任感四方面内容。

工作适应性则根据学习效果原理,主要有工作成绩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等。

对于能力评价者需要从知识、技能、理解、判断、决断、应用、规划、开发、表达交涉协调、指导监督方面获取信息。

当然,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有不同的信息的侧重,获取的信息需要与标准相符合。

  4.4、进行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

不懂沟通的经理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再完美的考核制度都无法弥补经理和员工缺乏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

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够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

沟通应该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

考核者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开始就应该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在整个考核流程中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联系,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指出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被考核者可以陈述意见,提出自己的困难以及需要上司解决的问题。

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类。

正式是事先计划和安排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有经理参加的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

非正式沟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闲聊、走动式交谈等。

在实际应用时最好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沟通方式。

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应该包括观察与讨论两个步骤。

观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或报告、会议等来进行,管理学中叫做“走动管理”;讨论则需考核人员预备考核者通过实际的交谈与沟通。

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时及时肯定成绩,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达到一种激励作用,以使其更努力地工作。

结论

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

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施绩效考核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能够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组合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各种设计、运作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予以正视、分析并解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明贤;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暨南大学;2005.1.12

[2].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17

[3].邬烈岚.企业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研究.上海:

同济大学,2006.1.1

[4].加里肯尼斯.绩效考评.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6

[5].陈小钢.基于流程优化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暨南大学,2007.1.14

[6].王雪.层次分析法在绩效考评指标权重设定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8.23

[7].王海云.企业内部的绩效考评导向.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年02期

[8].宋玉可.绩效考评方法的整合.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9].AnnealandIndustrialManagement,2009.NewYork:

PitmanPublishingCorporation.

[10].AlfredE.Kahn,2009.TheEconomicsofRegulation:

PrinciplesandInstitutions.TheMITPre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