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503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小枕头教案

篇一: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动动小身体

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

幼儿园逐月计划

单位:

佛山市历下区天真幼儿园

班级:

小(a)班

教师姓名:

陈老师

所在学科:

音乐科(第3教研组)

二0一四年七月至二0一四年十二月

主题一:

【奥尔夫音乐教案】

计划时间:

3周

第一周(2014年八月日--八月日)

上午备课格式:

星期二8月日上午

一、晨间活动:

二、早操活动:

三、教育活动:

活动一:

音乐领域《动动小身体》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

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准备:

铃鼓、图谱、

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

"(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

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

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

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3、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

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

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

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1.2.3等等)

★活动反思:

活动二:

语言领域《轻轻地》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培养环保意识。

2、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并会说话运用。

3、认识汉字"轻轻"、"慢慢""跑"。

(三)活动准备:

1、汉字卡:

《轻轻地》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小狗,小兔头饰

(四)活动过程:

巩固练习:

(1)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字宝宝,每个字宝宝都有名字,它叫什么?

(老师和幼儿共同复习一遍)我们给它们找伙伴吧,和它找一样的小伙伴。

(从诗歌中找出和字宝宝一样的字)

(2)摸字:

字宝宝都有了伙伴它们很高兴,要和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开始吧。

(3)送字宝宝回家:

字宝宝很累了,我们送他们回家好吗?

这些字宝宝很调皮,你要叫着他的名字才肯回去。

(将字卡送到乐园里)

活动结束:

好了,字宝宝都回家了,我们用英语和它说再见。

小朋友别忘了,要时常来看看它们,好吗?

1.2.3.(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1.2.3等等)★活动反思:

四、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还是户外自由活动《活动名称》)

玩法:

扩充备课:

第一周(2014年8月日--2014年8月日)

星期二2014年8月日下午

一、生活活动指导:

二、区域活动:

(一)材料投放:

(二)活动过程:

(三)指导重点:

三、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蹦蹦跳》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玩法:

(四)指导重点:

【以上需备课老师自定义计划完成】

篇二: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卡农练习──小星星

奥尔夫音乐教案:

卡农练习──小星星

活动缘起:

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中最为重要的是元素性音乐教育。

我们尝试运用包含各种音乐元素性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激发幼儿的潜质,把拥有音乐元素性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到各种活动之中。

我们也重视按照音乐的元素和音乐作品本身的结构来安排活动,例如:

孩子们进行提高幼儿听力方面,我们经常做一个叫做《乘电梯》的游戏──用音乐的上行和下行表示电梯的升降,小朋友听到音乐后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表示电梯上升和下降的肢体动作。

卡农练习中轮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重视匀速的节奏,充分体现了奥尔夫音乐中元素性、开端性的理念。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更注重轮唱的特点来安排活动环节。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

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

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

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习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

(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

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

(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

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习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

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

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

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

(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习。

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

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习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习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习(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

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习来理解轮流含义。

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

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

听卡农曲

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

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

"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

"一个小朋友提出:

"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

教师回应说:

"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

"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

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

"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

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

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

"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

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习做了又一次铺垫。

如果教师急功近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

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

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

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习部分。

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

篇三:

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

集体课

教学对象:

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

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

150分钟

教具:

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

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

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

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

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

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

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和回旋曲形式出现。

4、声势练习

节奏练习(5)

土豆土豆丝丝xxxxxx

土豆土豆片片xxxxx

土豆丝土豆片xxxxx

土豆丝片xxxx

声势练习一:

用声势律动练习,稳定拍子感(10)

1、先做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连续做)

2、加音乐《奥尔夫音乐》,跟着音乐节拍做

3、变换动作顺序

4、加休止变换

声势练习二:

(60)

1、学习声势节奏

2、卡农练习

3

、曲式结构练习

4、《握手舞》声势

5、创编声势

三、学习柯尔文手势:

(20)

1、音阶练习柯尔文手势

2、练习用柯尔文手势表演乐曲《雪绒花》xx

3、用柯尔文手势即兴创编:

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即兴创编,四人一组,每人创编一句,其他人唱出唱名。

四、歌曲创编:

(20)

1、学习二声部乐句。

2、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进行演唱。

3、选一首诗歌,创编成三拍子歌曲,以回旋曲的形式进行表演。

五、奥尔夫器乐介绍(20)

播放奥尔夫乐器视频

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

2、1992年成立了奥尔夫教育学会的机构

3、全国有千所幼儿园引入了奥尔夫艺术教育研究会的音乐教程。

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困难:

1、与中国的教学体制不相符合

2、奥尔夫教师素质要求高。

【课堂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元素性的节奏、元素性的舞蹈动作、元素性的词曲关系和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构成。

他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声势动作去表现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拘一格、内容丰富、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篇四: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妹妹背着洋娃娃

歌词:

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娃娃哭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

2、学习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动作

材料准备:

洋娃娃、手鼓

活动过程:

一、节奏问好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伸出你们的手和老师问个好。

小朋友们好

二、律动

接下来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动动我们的小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小膝盖在哪里?

奥,对的,用小手拍一拍小膝盖,我们的小肚子在哪里?

在这里,用小手拍一拍。

我们的小肩膀在哪里?

用小手拍一拍。

小脸蛋在哪里,小脸蛋要轻轻拍。

小脑袋在哪里。

小脑袋也要轻轻拍。

双手交叉画一个大圆,小手叉腰,低头,看老师,抬头,看老师,看左边,看老师,看右边,看老师。

小脑袋转一圈,换个方向再转一圈。

双手交叉画一个大圆,我们把小手放前面,和老师一样,交叉打开,交叉打开,交叉打开,交叉打开,耶······那我们现在一起和老师做律动《闪烁的小星》。

音乐响起的时候和老师一起来晃动我们的身体。

(放音乐)

三、学习新的曲目

1、引题我们小朋友做的真棒呀!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谁?

奥,它是洋娃娃,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洋娃娃对不对?

它是小朋友的好朋友,它有着大大的眼睛,很漂亮。

2、串讲歌词老师的妹妹也有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妹妹很喜欢这个洋娃娃。

有一天天气很晴朗,妹妹决定带着娃娃到花园里看花,于是她背起娃娃,来到花园里,可是娃娃不高兴,哭着要找妈妈。

把妹妹急的不知要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树上的小鸟看见了,觉得妹妹很好笑,就哈哈的笑了起来。

3、闭眼听歌好了,我们的故事讲完了,老师把小妹妹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老师看看谁的小眼睛没有闭上啊?

好的,我们小朋友的眼睛都闭上了,接下来请小朋友听歌。

(放音乐,闭眼听一遍)

音乐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把眼睛睁开吧,我们闭眼睛听音乐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加仔细认真的听音乐,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4、念唱歌曲现在呢,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把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拍拍手,念歌词。

小朋友,手起,(边拍手边说)妹妹背着洋娃娃,小朋友说。

(小朋友说)走到花园来看花,小朋友说。

(小朋友说)娃娃哭了叫妈妈,小朋友说。

(小朋友说)树上小鸟笑哈哈,小朋友说。

(小朋友说)收,老师说收的时候啊,就是,(小声的说)嘘,没有声音。

好,那我们现在跟着音乐拍拍手,手起。

小朋友们非常棒,刚才我们学习过歌词了,这次呢,老师要邀请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了,手起。

5,乐器演奏:

刚才小朋友们唱的非常好,老师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了,首先让我们听一听。

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啊?

我们一起数

123把它请出来吧!

1,2,3咚咚。

我们看看他有一个圆圆的大脸蛋,旁边还有一个洞洞。

它的名字叫手鼓。

小朋友们说,手鼓,手鼓。

好我们一会请小朋友把拇指放进洞洞里,其余四指握住鼓边。

小鼓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来演奏了!

咚,咚,咚。

(边拍边唱)妹妹背着洋娃娃

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个一个的到老师这里领乐器,领到乐器的小朋友要和老师说什么?

(谢谢)不用谢。

好,拿到乐器的小朋友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吧!

好收!

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奏一下!

让我们听听音乐。

(放音乐)手起,刚才我们小朋友演奏的非常好,下面请小朋友到老师这来演奏。

好演奏完我们要鞠躬说谢谢。

小朋友们演奏的真棒。

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给老师送回来吧!

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要怎么说呀。

(不用谢)

6、体态表演我们背着洋娃娃去花园里散步,小朋友,随着音乐跟着老师走。

(表演歌曲内容,背着娃娃走,用脚打节拍。

)小朋友我们唱歌给洋娃娃听吧。

小朋友注意了,当歌词唱到娃娃哭了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双手握拳放在眼睛上做哭的表情,歌词唱到叫妈妈的时候,小朋友双手放在嘴边喊妈妈。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妹妹背着洋娃娃》的音乐,也学会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妹妹背娃娃的表演,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棒,今天这节课就结束了,我们要说再见了,小朋友们再见!

篇五:

小班奥尔夫教案)

活动名称:

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

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

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

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

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

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

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

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

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

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

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

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

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

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

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

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

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

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

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

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

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

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

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

溜冰状;断奏:

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

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

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圆滑:

摇奏;断奏:

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

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

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