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329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docx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一、栽培要求

  1.温度

  多肉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它们并不是只怕冷不怕热,而是因种类不同和分布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对温度有多样性的要求。

  根据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把多肉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三个类型:

  

(1)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龙舌三属、丝兰属、大戢属(少数种例外)、龙树科、夹竹桃科(棒棰树例外)、国章属、马齿苋属和芦荟属的大部分种类要求较高的温度。

大致在气温12—15摄氏度时刚开始生长,低于这一温度,则生长停滞,冬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

每年的4—5月和10—11月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2)大多数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番杏科中一些肉质化程度不高的草本或亚灌木、景天科的大多数种类、百合科的十二卷属、萝摩科的大部分种类、夹竹桃科的棒棰树、马齿苋科中回欢草属的大叶种,它们的最佳生长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夏季生长迟缓,但休眠不很明显或休眠期较短。

冬季如能维持较高温度也能生长,但其耐寒性较差。

番杏科大部分肉质化程度较高的种类、马齿苋科回欢草属中具纸质托叶的小叶种、景天科奇峰锦属和青锁龙属的“冬型种”、百合科的大苍角殿和曲水之宴、百岁兰、佛头玉、龟甲龙等,均为“冬型”种,生长季节为秋到莅年春。

冬季应维持较高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12摄氏度以上。

夏季有长时间的休眠,通常气温达到28摄氏度以上时即进入休眠阶段。

  2.光线

  光是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

由于光照强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除少数生长在热带丛林中的附生种类外、原产地大多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多肉植物,对光照要求比较高。

  在栽培实践中,栽培者对光线的控制较难掌握。

这是因为光线不象温度、湿度,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进行监控;同时,光线又常常和温度发生矛盾,特别是在仙人掌类和其他科多肉植物混栽一室的情况下,更难控制。

因此有条件的栽培者起码应将夏季休眠的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类分棚栽培管理,最好还将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和陆生类型的分开管理。

有些专家建议:

在温室中可通过观察某些“指示植物”来判断光线的强弱,若裸萼球属的瑞云,它在光线过强时表面红褐色,过弱时呈绿色并且球体长高,而在生长点处呈绿色,外缘略呈红褐色时说明光线适中。

  3.水分与空气湿度

  虽然多肉植物中的大多数种类都能耐较长时间的干旱,不会因短期的无暇照顾而干死,但决不是说它们不需要水分。

因为这类植物的原产地并不是终年无雨的,相反地有时候雨还下得很大。

只是那儿旱季比较明显,每年总有一段时间很少下雨或不下雨,这时候这类植物就处于休眠状态。

而当雨季来临,它们迅速恢复生长,这时候对水分的要求还是较高的。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采用盆栽方式栽培这类植物,盆栽时植物的根不可能伸展得很远,不可能象原产地那样从大范围的土层中吸收水分供其生长需要,因此对盆栽植株,必须经常补充水分,特别在生长旺盛期更是如此。

但在休眠阶段它们通常对水分的要求较低,适当地干燥还有利植株抵抗寒冷,因此对于冬季休眠的种类,通常采取干燥的方式越冬。

  根据种类、株形、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

附生类型的种类对水分的要求比陆生类型的高,幼苗阶段比生长已基本停带的大球要求更多的水分,叶很多很大的多肉植物比株形矮小、非常肉质化的种类需水更多。

我国栽培者常把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嫁接在附生类型的砧木——量天尺上栽培,对水分的要求应根据砧木的需要给予满足。

  除了根部需要吸收水分之外,空气湿度也相当重要。

原产热带雨林的附生类型的种类,自然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

一些冷性沿岸沙漠降雨量不大,但空气湿度很高,因而原产这些地区的种类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

南美潘帕斯草原区生长的种类,因当地雨水相对较多,杂草灌木丛生,而这些种类本身较矮小,因而经常是在相对封闭、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生存,它们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就比较高。

我国栽培者对原产这一地区的种类和量天尺作砧木的植株采用相对密闭的栽培法,在一定的生长期内可达到生长快、表皮颜色富有生气的效果。

  除了这些特殊生境条件下原产的种类需要较高空气湿度外,其他大多数种类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并不太高,但还是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

特别是当持续无雨,连续刮干热的西南风时,如果不采叶的多肉植物会落叶。

在栽培繁殖的某些阶段,如种子萌芽时,幼苗阶段,扦插生根期都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

在盛夏高温期,温室需要加强通风以利降温,这时空气湿度就会显得不足,冬季加温时也会使整个温室或温室的局部区域空气湿度降低,因而都必须予以补充。

空气湿度过低还会诱发红蜘蛛大量繁殖,对植株造成危害。

但空气湿度过高,又会孽生病害、介壳虫,还会导致一些刺的色彩褪掉,因而空气湿度的调节应根据种类、气候、生长阶段来进行,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管理措施带来的影响。

  4.空气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新鲜空气。

在原产地,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在旷野中,在没有污染的新鲜空气中健康的生长。

夏季,仙人掌属、天轮柱属的种类在露地栽培的效果明显地比在温室内好。

一些附生类型的种类可放在室外荫棚内种植,长势也非常好。

  多肉植物中很多种类因其不耐强阳光直晒和雨淋的特性。

不得已在温室中长年栽培。

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新鲜空气的重要性。

事实上许多栽培者对一些用薄膜罩起来密闭栽培的种类,在傍晚时也要除掉薄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夜间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可补充新鲜空气。

  夏季特别是江南的梅雨期如不注意通风换气,很容易诱发病害和红蜘蛛。

对夏季休眠的种类,通风就更有必要。

土壤中的空气对根系的生长和植株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栽培多肉植物的培养土决不能过与粘重,平时还要勤松土以利透气。

  5.土壤

  

(1)基本要求:

和很多人想像的正相反,多肉植物对土壤的要求相当高,决不是随便弄点什么土或砂子就可以种好的。

所谓要求高并不是指土壤肥份越高越好。

而是必须根据种类的不同习性和要求来配制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土。

  多肉植物对土壤的基本要求是:

疏松透气,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质,颗粒度适中,没有过细的尘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数种类可以为微碱性)。

  各个类型的种类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如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要求疏松透气,腐殖质多呈弱酸性的土壤,最好不要含砂子、石砾和石灰质材料。

而一些原产石灰岩地带的种类,如仙人掌科的月华玉属、白虹山属、岩牡丹属,番杏科的天女属和肉黄菊属,要求疏松透气、富含钙质的土壤。

量天尺,仙人球(草球)和生长快的仙人掌属、天轮柱属种类,要求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而生石花等小型种类,培养土中不应含过多的腐殖质。

目前常见栽培的种类中,除原产加勒比海诸岛的花座球属种类外,土壤中均不能含有盐分。

  

(2)常用材料:

只要能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均可作为配制培养土的材料。

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砂:

应不含盐分,没有太细的沙尘,最好经淘洗、晒干后备用。

颗粒度0.2—2毫米。

国外专家对砂的要求很严格,日本专家主张用溪流上游的砂:

而欧美专家主张用石英矿砂,因矿砂没有经过水流冲刷,颗粒形状不规则,更有利于透气。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取材不易,因而目前很多栽培者都尽量少用砂,而用砾石、珍珠岩来代替。

  ②园土(壤土或砂壤土):

栽培蔬菜或露地花卉的土壤,其颗粒度中等,排水、保水性都好,有一定的腐殖质。

缺点是草籽多,也可能含病菌和虫卵。

因而使用前要先暴晒或蒸气消毒,再过筛。

一般采用两次过筛,先用粗筛过筛(粗筛眼为2毫米),将粗土弃之不用或垫放在大盆底部,后用细筛(细筛眼为0.2毫米)除去微尘。

  ③基肥:

据日本专家推荐,可用牛粪2份、豆饼或菜饼2份、草木灰1份、贝壳粉或鱼骨粉2份、人粪尿干2份、骨粉1份混合后堆放半年,晒干备用。

  ④腐叶土:

可用菜皮、枯枝落叶、豆壳豆萁等粉碎堆制而成,常用来代替园土。

  ⑤泥炭:

腐殖质多但分解慢,不易成粉状,理论上是安全而长效的培养土材料。

但市售泥炭质量良秀不齐,有的泥炭不但肥力差而且浇水后常在盆中粘结成大团块,使根难以扎下去。

  因此要选购经过试用质量可靠的泥炭。

  ⑥草木灰和锯屑:

草木灰不能过度燃烧,应用黑色的不用灰白色的。

锯屑不能用松木的,锯屑要粗,最好经堆放。

  ⑦石灰质材料:

常用的有贝壳粉,蛋壳粉和陈灰墙屑,这对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及番杏科天女属、肉黄菊属种类尤为重要。

  ⑧轻质材料:

包括碎椰壳、蛭石、珍珠岩及台湾常用的蛇木屑(树干破碎而成),常作扦插介质。

在新引进的植株发根时也可以用砂子混入培养土,以防止土壤板结。

  除上述常用材料外,各地栽培者根据基本要求和取材方便,还常使用火山灰、塘泥、煤球灰、醋渣、苔藓、谷壳灰等,都是很好的培养土材料。

  (3)配制方法:

根据种类的多样性,多肉植物的培养土配方非常多。

国外有些专家甚至针对一些主要的种类,每一种都制定一个配方,起码也是一个属有一个配方。

这对于一般花卉生产者和爱好者来说显然很难做到,一般栽培者只能使用适应性较广的配方。

较通用的配方有欧美各国常用的约翰·英纳斯2号培养土,日本专家在培养土方面也有很细致的研究,下面列举一些日本常用的配方:

  ①腐叶土3份,粗砂5份,谷壳炭和贝壳粉各1份(第一园艺株式会社)。

  ②腐叶土3份,粗砂5份,木炭屑1份,石灰质材料1份(真鹤仙人掌园)。

  ③砂7份,基肥2份,木炭屑1份,适用地栽植株(松居谦次)。

  ④腐叶土3份,砂6份,腐熟干牛粪少量,石灰质材料少量(龙胆寺雄)。

  ⑤腐叶土5份,砂5份,基肥2份(芳明园)。

  ⑥砂10份,基肥(含钙)2份,适用生石花等番杏科小型种类(芳明园)。

  美国一位专家推荐一种很独特的配方:

先按体积比取腐叶土、山泥、砂各1份混合,其中腐叶土规定用山毛榉、橡树等阔叶树叶沤制,山泥规定用阳坡的,砂要用石英矿砂。

然后在4.546升(1加仑)

  混合土中加入4匙骨粉,3匙石膏、1匙过磷酸钙。

  我国栽培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地取材,也有不少好的配方,常用的有:

  ①园土2份,腐叶土2份,粗砂2份,石灰质材料1份,谷壳炭1份。

适用于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和茎多肉植物。

  ②园土2份,腐叶土1份,粗砂2份,小陶粒、碎木屑、石灰质材料各1份,适用于高地性小型球类和茎干类多肉植物。

  ③园土、腐叶土各3份,粗砂2份,骨粉和草木灰各1份,适用于附生类型种类和叶多肉植物。

  ④砂2份,园土2份,蛭石1份,适用于生石花等小型种类。

  无论哪种配方,使用前都要消毒。

消毒方法有蒸气加热和药物消毒两种。

蒸气加热即保持土温70摄氏度2小时或土温90摄氏度1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药物消毒时,可用杀螟松、马拉松等杀虫剂和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等杀菌剂。

配制的浓度可比平时使用稍浓些,至少用一种杀虫剂和一种杀菌剂分别喷布后用薄膜覆盖一天后使用。

如在使用前再混入一定量的呋喃丹,对预防介壳虫和鼠妇的危害有一定效果。

  6.栽培设施与花盆、工具

  

(1)栽培设施:

我国大部地区都不能终年在露地栽培这类植物,因而必须有栽培设施。

常用的栽培设施有温室、温床和薄膜大棚,家庭栽培一般可用玻璃温箱。

除了供参观的大型展览温室外,一般温室不宜过个高。

以最高处2—2.2米、最低1.6—1.7米为宜。

矮温室不但经济,且升温、降温快,易造成昼夜较大的温差,在冬天无加温设施的情况下,在屋顶用覆盖物保温较方便。

同时较矮的温室还有一个优点,即植株离顶盖玻璃近,光线充足,栽培效果较好。

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栽培矮小的种类可以采用更矮的温室,在中间的走道处挖深50—70厘米,以便于人走动操作,摆盆株的砂床几乎是贴近地面。

这样温室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