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32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鉴定技术实训.docx

《中约鉴定技术》

实训指导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二00七年五月

22

实训项目一 根类药材性状鉴定训练

【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项目,掌握常用根类药材的识别及其鉴别要点。

【实训内容】

1.常用根类药材的识别训练及鉴别要点归纳。

2.牛膝与川牛膝、木香与川木香的性状区别。

【实训准备】

1.材料准备

(1)常用根类药材:

黄芪、甘草、党参、牛膝、川牛膝、白芍、赤芍、木香、川木香、丹参、山药、桔梗、苦参、银柴胡、北沙参、南沙参、地榆、续断、胡黄连、远志、知母、骨碎补、羌活、苍术、重楼等常用根类药材。

均要求药材完整,特征明显。

(2)刀片、手持放大镜。

2.实训分组:

原则上要求每人一组。

【实训步骤】

1.常用根类药材识别训练及性状鉴别要点归纳。

2.易混药材性状鉴别

(1) 牛膝与川牛膝

(2) 木香与川木香【实训提示】

1.常用根类药材识别训练及性状鉴别要点归纳:

(1) 何首乌:

注意表皮颜色、横切面的“云锦花纹”、粉性等。

(2) 白芍:

注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气味等。

(3) 防己:

注意形态(弯曲处深陷横沟而成的结节状的瘤块样)、质地、断面(颜色、粉性、放射状纹理)、气味等。

(4) 板蓝根:

注意根头部大小、叶柄残基、疣状突起、气味等。

(5) 黄芪:

注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皮部与木部颜色、气味等。

(6) 甘草:

注意外皮颜色、断面颜色、气味等。

(7) 苦参:

外皮反卷,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极苦。

(8) 北沙参:

注意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

(9) 南沙参: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及纵沟。

顶端具1或2个根茎。

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

无臭,味微甘。

(10) 赤芍: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现裂隙。

(11)木香:

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皱纹、纵沟及侧根痕,有的可见网状纹。

质硬,难折断,断面较平坦,棕色至暗棕色,散有棕色点状的油室,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

(12) 川木香:

表面土黄色,黄竭色或灰竭色,外皮易脱落,可见丝瓜络细筋脉。

表面具纵皱纹。

(13) 丹参:

注意表面、质地、断面皮部与木部颜色及导管颜色与排列方式等。

(14) 桔梗:

注意表面(颜色、横长皮孔样斑痕、芦头、芦碗)、质地、断面“金井玉栏菊花心”、气味等。

(15) 党参:

注意根头部“狮子盘头”、质地、气味等。

(16) 续断:

表面有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形成层略呈红棕色,木部淡褐色或灰绿色。

(17) 丹参:

注意表面颜色。

(18) 骨碎补:

根茎扁平条状,常弯曲,有分枝。

(19) 苍术:

“朱砂点”断面可析出细针状结晶。

2•易混药材的性状鉴别:

(1) 牛膝与川牛膝:

注意观察比较二者的形态、表面、质地、横切面(筋脉点的多少与排列方式)、气味等。

(2) 木香与川木香:

注意观察比较二者的表面(有无纤维束构成的网纹,能否撕裂)、质地、断面油室情况、气味等。

【实训思考】

有人不小心将牛膝与川牛膝混在一起。

二者功效应用何不同?

如何处理?

【实训体会】相邻组间相互交流以上药材的识别体会。

【实训测试】

方法一、本实训项目涉及药材识别过关考试。

要求每种药材的识别在 10秒

钟内完成。

可随机抽考学生,亦可安排邻组学生相互考核。

方法二、教师将本实训项目涉及的易混药材混合后,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挑选并识别。

通过随机抽考学生实施。

实训项目二 根及根茎类药材性状鉴定训练

【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项目,掌握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性状鉴定要点

【实训内容】

1.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识别训练及鉴别要点归纳。

2.黄苓等30味药材的来源、入药部位及性状要点。

【实训准备】

1.材料准备

(1)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

黄苓、防风、白芷、玄参、郁金、麦冬、香附、半夏、天南星、白及、川芎、柴胡等常用根类药材。

均要求药材完整,特征明显。

(2)刀片、手持放大镜。

2.实训分组:

原则上要求每人一组。

【实训步骤】

1.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识别训练及鉴别要点归纳。

2.根茎根茎类药材与伞形科类药材有何共同特点?

【实训提示】

1.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识别训练及鉴别要点归纳:

(1)黄苓:

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断面黄色。

(2)防风:

蚯蚓头、蓑衣头。

(3)白芷:

横长皮孔,气芳香。

(4)玄参:

纵沟,断面黑色,焦糖气。

(5)郁金:

卵圆,扁,灰褐色,断面角质样。

(6)天冬:

长纺锤形,半透明,粘性,中柱黄白色。

(7)麦冬:

纺锤形,两端略尖,断面黄白色,中柱细小。

(8)香附:

环节,有棕色毛须,气香。

(9)半夏:

歪嘴子,麻纹身,基部钝圆。

(10)天南星:

扁球形,顶端有凹陷茎痕,面粉性。

(11)泽泻:

椭圆形,横向环状浅沟,底部有瘤状牙痕。

(12)白及:

羊角状分枝,表面同心环。

(13)川芎:

不规则结节拳形团块,轮节顶端凹陷,味麻舌。

(14)延胡索:

扁球形,黄色,网状皱纹,顶端凹陷茎痕,断面蜡样光泽。

(15)莪术:

长卵形,体重,环节突起,断面蜡样。

(16)三棱:

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体重。

【实训思考】

以上药材的性状鉴别各有什么特征?

【实训体会】相邻组间相互交流以上药材的识别体会。

【实训测试】

方法一、本实训项目涉及药材识别过关考试。

要求每种药材的识别在 10秒

钟内完成。

可随机抽考学生,亦可安排邻组学生相互考核。

方法二、教师将本实训项目涉及的易混药材混合后,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挑选并识别。

通过随机抽考学生实施。

实训项目三 大黄、甘草的显微鉴别

【实训目的】

1.熟悉大黄、甘草的来源、性状鉴别

2.掌握大黄、甘草的显微粉末鉴别方法【实训内容】

1•大黄、甘草的显微粉末鉴别方法方法。

2•比较大黄、甘草粉末的显微特征。

【实训准备】

1.材料准备

(1)大黄、甘草的粉末

(2)显微镜、载玻片。

2.实训分组:

原则上要求每人一组。

【实训步骤】

1.做大黄、甘草粉末的透化装片、清水装片。

2.显微镜观察特征。

3.绘制粉末显微图。

【实训提示】

1.大黄的粉末主要特征为:

淀粉粒单粒类圆形、长圆形,草酸钙簇晶,导管网纹。

2.甘草的粉末主要特征为:

晶鞘纤维,淀粉粒多见,草酸钙方晶,导管缘纹【实训思考】

1•大黄的粉末显微特征为:

淀粉粒、草酸钙方晶,导管,晶鞘纤维,。

2•甘草的粉末显微特征为:

晶鞘纤维、淀粉粒,。

3•比较大黄、甘草粉末显微图的区别与联系?

【实训体会】

相邻组间相互交流以上药材的识别体会。

【实训测试】

绘制大黄、甘草的粉末显微图。

实训项目四 半夏、黄连的显微鉴别

【实训目的】

1、 熟悉半夏、黄连的来源、性状鉴别

2、 掌握半夏、黄连的显微粉末鉴别方法【实训内容】

1、 半夏、黄连的显微粉末鉴别方法方法。

2、 比较半夏、黄连粉末的显微特征。

【实训准备】

1.材料准备

(1)半夏、黄连的粉末

(2)显微镜、载玻片。

2.实训分组:

原则上要求每人一组。

【实训步骤】

1•做半夏、黄连粉末的透化装片、清水装片。

2.显微镜观察特征。

3.绘制粉末显微图。

【实训提示】

1.半夏的粉末主要特征为:

淀粉粒单粒类圆形、半圆形、多角形,草酸钙针晶,导管螺纹或网纹。

2.黄连的粉末主要特征为:

石细胞黄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

【实训思考】

1•半夏的粉末显微特征为:

石细胞、草酸钙、导管。

2•黄连的粉末显微特征为:

石细胞、淀粉粒。

3•比较半夏、黄连粉末显微图的区别与联系?

【实训体会】

相邻组间相互交流以上药材的识别体会。

【实训测试】

绘制半夏、黄连的粉末显微图

实训项目五 根类药材识别强化训练

【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项目,掌握常用根类药材的识别及其鉴别要点。

【实训内容】

1.常用根类药材的识别训练及鉴别要点归纳。

2.牛膝与川牛膝、木香与川木香的性状区别。

【实训准备】

1.材料准备

(1)常用根类药材:

黄芪、甘草、党参、牛膝、川牛膝、白芍、赤芍、木香、川木香、丹参、山药、桔梗、苦参、银柴胡、北沙参、南沙参、地榆、续断、胡黄连、远志、知母、骨碎补、羌活、苍术、重楼等常用根类药材。

均要求药材完整,特征明显。

(2)刀片、手持放大镜。

2.实训分组:

原则上要求每人一组。

【实训步骤】

1.常用根类药材识别训练及性状鉴别要点归纳。

2.易混药材性状鉴别

(1) 牛膝与川牛膝

(2) 木香与川木香

(3) 南沙参与北沙参

【实训提示】

1.常用根类药材识别训练及性状鉴别要点归纳:

(1) 何首乌:

注意表皮颜色、横切面的“云锦花纹”、粉性等。

(2) 白芍:

注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气味等。

(3) 防己:

注意形态(弯曲处深陷横沟而成的结节状的瘤块样)、质地、断面(颜色、粉性、放射状纹理)、气味等。

(4) 板蓝根:

注意根头部大小、叶柄残基、疣状突起、气味等。

(5) 黄芪:

注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皮部与木部颜色、气味等。

(6) 甘草:

注意外皮颜色、断面颜色、气味等。

(7) 苦参:

外皮反卷,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极苦。

(8) 北沙参:

注意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

(9) 南沙参: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及纵沟。

顶端具1或2个根茎。

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

无臭,味微甘。

(10) 赤芍: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现裂隙。

(11) 木香:

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皱纹、纵沟及侧根痕,有的可见网状纹。

质硬,难折断,断面较平坦,棕色至暗棕色,散有棕色点状的油室,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

枯骨状。

(12) 川木香:

表面土黄色,黄竭色或灰竭色,外皮易脱落,可见丝瓜络细筋脉。

表面具纵皱纹。

(9) 丹参:

注意表面、质地、断面皮部与木部颜色及导管颜色与排列方式等。

(10) 桔梗:

注意表面(颜色、横长皮孔样斑痕、芦头、芦碗)、质地、断面“金井玉栏菊花心”、气味等。

(11) 党参:

注意根头部“狮子盘头”、质地、气味等。

(12) 续断:

表面有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形成层略呈红棕色,木部淡褐色或灰绿色。

(13) 丹参:

注意表面颜色。

(14) 骨碎补:

根茎扁平条状,常弯曲,有分枝。

(15) 苍术:

“朱砂点”断面可析出细针状结晶。

2•易混药材的性状鉴别:

(1) 牛膝与川牛膝:

注意观察比较二者的形态、表面、质地、横切面(筋脉点的多少与排列方式)、气味等。

(2) 木香与川木香:

注意观察比较二者的表面(有无纤维束构成的网纹,能否撕裂)、质地、断面油室情况、气味等。

(3) 南沙参与北沙参:

注意观察比较二者的形态、表面、质地、横切面、气味等。

【实训思考】

有人不小心将牛膝与川牛膝混在一起。

二者功效应用何不同?

如何处理?

【实训体会】

相邻组间相互交流以上药材的识别体会。

【实训测试】

方法一、本实训项目涉及药材识别过关考试。

要求每种药材的识别在 10秒

钟内完成。

可随机抽考学生,亦可安排邻组学生相互考核。

方法二、教师将本实训项目涉及的易混药材混合后,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挑选并识别。

通过随机抽考学生实施。

实训项目六 茎木、树脂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