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025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docx

单招分类考试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1

单招(分类考试)重点知识回顾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φ⊆A;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

交、并、补.

交:

AB⇔{x|x∈A,且x∈B}

并:

AB⇔{x|x∈A或x∈B}

补:

CUA⇔{x∈U,且x∉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

p或q(记作“p∨q”);p且q(记作“p

∧q”);非p(记作“┑q”)。

1、“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

若P则q;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P则┑q;逆否命题:

若┑q则┑p。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

(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

①偶函数:

f(-x)=

f(x),②奇函数:

f(-x)=-f(x)

②判断方法步骤:

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

f(-x);d.比较

f(-x)与f(x)或

f(-x)与-

f(x)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

⑴若当x1

⑵若当x1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a>1

0

 

 

 

4.5

 

4

 

3.5

 

3

 

2.5

 

2

 

1.5

y=1

1

 

0.5

 

-4-3-2-11234

 

-0.5

 

-1

 

4.5

 

4

 

3.5

 

3

 

2.5

 

2

 

1.5

y=1

1

 

0.5

 

-4-3-2-11234

 

-0.5

 

-1

(1)定义域:

R

性质

(2)值域:

(0,+∞)

(3)过定点(0,1),即x=0时,y=1

(4)x>0时,y>1;x<0时

0

,(4)x>0时,01.

(5)在R上是增函数

(5)在R上是减函数

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图象

 

yy=logaxa>1

 

Ox

 

x=1a<1

 

性质

(1)定义域:

(0,+∞)

(2)值域:

R

(3)过点(1,0),即当x=1时,y=0

(4)x∈(0,1)时y<0

x∈(1,+∞)时y>0

x∈(0,1)时y>0

x∈(1,+∞)时y<0

(5)在(0,+∞)上是增

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⑴对数、指数运算:

 

aras=

 

ar+s

loga(M⋅N)=logaM+logaNM

(ar)s=ars

logaN=logaM-logaN

logMn=nlogM

(ab)r=arbr

aa

a

⑵y=ax(a0,a≠1)与y=logx(a0,a≠1)互为反函数.

第三章数列

1.⑴等差、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an+1-an=d

an+1=q(q≠0)

an

递推

公式

an=an-1+d;

an=am-n+md

an=an-1q;

an=amqn-m

通项

公式

an=a1+(n-1)d

an=a1qn-1(a,q≠0

1)

中项

公式

A=a+b

2

G2=ab

前n

项和

S=n(a+a)

n21n

S=na+n(n-1)d

n12

⎧na1(q=1)

S=⎪a(1-qn)a-aq

n⎨1=1n(q≥2)

⎪1-q1-q

重要性质

n+m=p+q则

an+am=ap+aq

am⋅an=ap⋅aq(m,n,p,q∈N*,m+n=p+q)

(2)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

an

第四章-三角函数

=⎧s1=a1(n=1)

⎩sn-sn-1(n≥2)

一.三角函数

1、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

360°=2;180°=;

180

1rad=π°≈57.30°=57°18ˊ;1°=

π≈0.01745(rad)

180

注意:

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2、弧长公式:

l

=|α|⋅r.扇形面积公式:

s扇形

=1lr=1|α|⋅r2

22

3、三角函数:

sinα=y;

r

cosα=x;

r

tanα=y;

x

4、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正弦、余割

余弦、正割

正切、余切

α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sinα=tanα

cos

 

sin2α+cos2α=1

6、诱导公式:

sin(2kπ+x)=sinxcos(2kπ+x)=cosxtan(2kπ+x)=tanxcot(2kπ+x)=cotx

 

sin(-x)=-sinxcos(-x)=cosxtan(-x)=-tanxcot(-x)=-cotx

sin(π+x)=-sinxcos(π+x)=-cosxtan(π+x)=tanxcot(π+x)=cotx

sin(2π-x)=-sinxcos(2π-x)=cosxtan(2π-x)=-tanxcot(2π-x)=-cotx

sin(π-x)=sinxcos(π-x)=-cosxtan(π-x)=-tanxcot(π-x)=-cotx

7、两角和与差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

tan(α-β)=

tanα+tanβ

1-tanαtanβ

tanα-tanβ

1+tanαtanβ

8、二倍角公式是: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

1tan

辅助角公式asinθ+bcosθ=

sin(θ+ϕ),这里辅助角

ϕ所在象限由a、b的符号确定,ϕ角的值由tanϕ=b确定。

a

9、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

0

π

6

π

4

π

3

π

2

π

2

sinα

0

1

2

22

32

1

0

-1

cosα

1

32

22

1

2

0

-1

0

tanα

0

33

1

3

不存

0

不存

cotα

不存

3

1

33

0

不存

0

10、正弦定理

a=

sinA

b

 

sinB

=c

sinC

=2R(R为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c2=a2+b2-2bccosC,

b2=a2+c2-2accosB,a2=b2+c2-2bccosA.

面积公式:

S=1ah

 

=1bh=1ch=1absinC=1acsinB=1bcsinA

∆2a

2b2c222

y=sin(ωx+ϕ)

 

y=cos(ωx+ϕ)ω≠

T=2π

11.或

(0)的周期ω.

12.y=sin(ωx+ϕ)的对称轴方程是x=kπ+π(k∈Z

2

 

),对称中心

(kπ,0);y=cos(ωx+ϕ)的对称轴方程是x=kπ(k∈Z),对称中

心(kπ+1π,0);y

2

=tan(ωx+ϕ)的对称中心(kπ,0).

2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向量的基本要素:

大小和方向.

(2)向量的长度: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3)特殊的向量:

零向量a=O⇔|a|=O.单位向量a为单位向量⇔|a|=1.

(4)相等的向量: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

⎧x1

⇔⎨y

=x2

=y

⎩12

(5)相反向量:

a=-b⇔b=-a⇔a+b=0

(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b.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7).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

几何方法

坐标方法

运算性质

向量的加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

a+b=(x1+x2,y1+y2)

a+b=b+a

(a+b)+c=a+(b+c)

AB+BC=AC

向量的减法

 

三角形法则

a-b=(x1-x2,y1-y2)

a-b=a+(-b)

AB=-BA,

OB-OA=AB

 

数乘向量

1.λa是一个向量,满足:

|λa|=|λ||a|2.λ>0时,λa与a同向;

λ<0时,λa与a

异向;

λ=0时,λa=0.

 

λa=(λx,λy)

 

λ(μa)=(λμ)a

(λ+μ)a=λa+μa

λ(a+b)=λa+λba//b⇔a=λb

向量的数量

a∙b是一个数

1.a=0或b=0时,

a∙b=0.2.

a≠0且b≠0时,

ab=|a||b|cos(a,b)

a∙b=x1x2+y1y2

a·b=

︱a︱·︱b︱cosθ.

a∙b=b∙a

(λa)∙b=a∙(λb)=λ(a∙b)

(a+b)∙c=a∙c+b∙c

2

a=|a|2即|a|=x2+y2

|a∙b|≤|a||b|

(8)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λb

或x1y2

(9)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x2y1=0

 

x1x2

+

y1y2

0≤θ≤180°,

附:

三角形的五个“心”;重心:

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

|b|=

2+y2∙

2+y2

外心: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

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垂心:

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旁心:

三角形一内角的平分线与另两条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一点.

(11)△ABC的判定:

c2=a2+b2⇔△ABC为直角△⇔∠A+∠B=π

2

2

c2<a2+b2⇔△ABC为钝角△⇔∠A+∠B<π

c2>a2+b2⇔△ABC为锐角△∠A+∠B>π

2

(1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

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

 

1.几个重要不等式

第六章-不等式

(1)a∈R,a2

∈R)

≥0,a≥0

当且仅当a=0,取“=”,(a-b)2≥0(a、b

(2)a,b∈R,则a2

+b2

≥2ab

x

(3)a,b∈R+,则a+b≥2;

a2

(4)

+

b2

2

≥(a+b)2;

2

⑸若a、b∈R+,,则a2

+

b2

≥(a+b)2(a,b∈R)2

2ab≤

a+b

≤a+b≤

2

(a,b∈R+);

2、解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

ax>b(a

≠0)

a>⎧b⎫

 

⎧b⎫

①0,⎨xx>a⎬②a<0,⎨xx

⎩⎭⎩⎭

(2)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

+bx+c>0,(a>0)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一、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1.两点间距离:

若A(x1

y1

),B(x2

y2

),则AB=

2.平行线间距离:

若l1:

Ax+By+C1

=0,

l2:

Ax+By+C2=0

则:

d=

注意:

x,y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3.点到直线的距离:

P(x,y),l:

则P到l的距离为:

d=

Ax+By+C=0

 

⎧y=kx+b

4.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F(x,y)=0

消y:

ax2

+

bx+c=0,务必注意∆>0.若l与曲线交于A(x1

y1

),B(x2

y2)

则:

AB=

 

(x,y

=

),B(x,y)

 

⎧x=

 

x1+x2

2

5.若A11

22,P(x,y),P为AB中点,则⎨

y+y

⎪y=12

⎩⎪2

6.直线的倾斜角(0°≤α<180°)、斜率:

k

=tanα

7.过两点P(x,y

 

),P(x,y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k=

y2-y1.

 

(x≠x)

111

222

x2-x112

8.直线l1与直线l2的的平行与垂直

(1)若l1,l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

①l1//l2⇔k1=k2②l1⊥l2⇔

k1k2=-1

(2)若l1:

A1x+B1y+C1

=0,

l2:

A2x+B2y+C2=0

若A1、A2、B1、B2都不为零

①l//l⇔

A1=B1

≠C1

;②l⊥l⇔AA+BB=0;

12

222

121212

9.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方程

斜截式:

y=kx+b

点斜式:

y-y

=k(x-x)

两点式:

y-y1

=x-x1

 

(x≠x

y2-y1

x2-x1

12)

截距式:

x+y=1

ab

一般式:

10.圆的方程

Ax+By+C=0

(其中A、B不同时为零)

(1)标准方程:

(x-a)2

+(y-b)2

=r2,

(a,b)--圆心,r--半径。

(2)一般方程:

x2

+

y2+Dx+Ey+F

DE

=0,(D2+E2

-

4F

>0)

(-,-2

)--圆心,

2

半径r=

2

特例:

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是:

x2+y2=r2.

⎧x=a+rcosθ

注:

圆的参数方程:

⎨y=b+rsinθ(θ为参数).

特别地,以(0,0)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为

x2+y2

 

=r2

⇔⎧x=rcosθθ为参数)

⎨y=rsin(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给定点M(x0,y0)及圆C:

(x-a)2+(y-b)2=r2.

①M在圆C内⇔(x0-a)2+(y0-b)2r2

②M在圆C上⇔(x0-a)2+(y0-b)2=r2

③M在圆C外⇔(x0-a)2+(y0-b)2r2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圆C:

(x-a)2+(y-b)2=r2(r0);直线l:

Ax+By+C=0(A2+B2≠0);

圆心C(a,b)到直线l的距离d=.

①d=r时,l与C相切;

②dr时,l与C相交;

③dr时,l与C相离.

一、椭圆

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

1.定义Ⅰ:

若F1,F2是两定点,P为动点,且PF1

(a为常数)则P点的轨迹是椭圆。

+

PF2

=2a>

F1F2

x2

2.标准方程:

a2

+y2=

b2

 

(a>b>0)

y2+x2

a2b2

=1(ab0)

2

长轴长=2a,短轴长=2b焦距:

2c准线方程:

x=±a,

c

离心率:

e=

二、双曲线

c(0e1)

a

焦点:

(-c,0)(c,0)或(0,-c)(0,c).

1、定义:

若F1,F2是两定点,则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

2.性质

PF1

-

PF2

=2a<

F1F2

(a为常数),

x2

(1)方程:

a2

-y2=

b2

(a>0,b>0)

y2-x2=

a2b2

(a>0,b>0)

a2

实轴长=2a,虚轴长=2b焦距:

2c准线方程:

x=±c

e=c

 

2a2

 

2b2

 

离心率a

.准线距c

(两准线的距离);通径a.

参数关系c2=a2+b2,e=c.

x2y2b

(2)若双曲线方程为a2-b2=1⇒渐近线方程:

y=±ax

⑶等轴双曲线:

双曲线x2-y2=±a2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

程为y=±x,离心率e=.

三、抛物线

1.定义:

到定点F与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即:

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1)。

2.图形:

3.性质:

方程:

y2

=2px,(p>0),p--焦参数(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焦点:

p

(,0)

2

,通径AB

=2p;

准线:

x=-

p;离心率e=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