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3篇.docx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3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3篇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3篇
TeachingplanofhistoryandSocietyVolume1ofjuniorhighschool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3篇
前言: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
【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2、篇章2: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3、篇章3: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篇章1: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
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
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
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五、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
预备课1课时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2课时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2课时
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课时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二课自然和环境2课时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2课时
探究课从地球仪上看世界1课时
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3课时
第二课山川秀美3课时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3课时
探究课游历华夏1课时
第四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2课时
第二课以山为邻2课时
第三课傍水而居2课时
第四课草原人家2课时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2课时
第六课文明的中心——城市2课时
探究课来自家乡的报告1课时
篇章2: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改的基本思路为指导;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部总体教学计划,结合本年级教学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教育目标,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特拟定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800余人,都是从小学升上初中的新生。
从年龄结构方面看,学生的年龄偏小,认知水平与小学生差别不大,在适应新的初中生活方面还要有一定的磨合期;从知识结构方面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比较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看,不少学生来自非课改地区,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起始年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
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世界大洲大洋的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城镇的发展。
主要特点是:
1、教材内容的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着重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素养,注意知识的有机整合,大胆处理和创新教材,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
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五、预期目标:
1、所有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2、课堂创新,高效,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亲近自然、建设和谐社会的情感;
4、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力争使本学科成为优质学科,学生成绩优秀,不出现低分现象,培养高分层。
六、实施措施:
1、掌握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落实课改精神,创新课堂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良好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3、以学案教学为主,本期学案力争超过教案的三分之一,少讲多读,精讲多练;
4、加强教学研究,进行内容整合,减轻学生负担;
5、辅差帮困坚持不懈,确保无人掉队。
6、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7、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生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七、教学评价:
1、评价目标:
学生能力是否提高;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评价方法:
活动法、观察法、项目评价法、自评法
3、评价过程:
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按期积极参与的程度和能力的体现作出评价。
八、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篇章3: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改的基本思路为指导;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部总体教学计划,结合本年级教学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教育目标,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特拟定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人今天任教七年级(8)(9)(10)班,共有学生135人,都是从小学升上初中的新生。
从年龄结构方面看,学生的年龄偏小,认知水平与小学生差别不大,在适应新的初中生活方面还要有一定的磨合期;从知识结构方面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比较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看,不少学生来自外地,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起始年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
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及村落城镇的发展。
主要特点是:
1、教材内容的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着重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2、培养学生素养,注意知识的有机整合,大胆处理和创新教材,具有直观性和趣味
四、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
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
五、预期目标:
1、所有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2、课堂创新,高效,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亲近自然、建设和谐社会的情感;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力争使本学科成为优质学科,学生成绩优秀,不出现低分现象,培养高分层。
六、实施措施:
1、掌握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落实课改精神,创新课堂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3、以案例教学为主,本期案例力争超过教案的三分之一,少讲多读,精讲多练;
4、加强教学研究,进行内容整合,减轻学生负担;
5、辅差帮困坚持不懈,确保无人掉队。
6、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7、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生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七、教学评价:
1、评价目标:
学生能力是否提高;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评价方法:
活动法、观察法、项目评价法、自评法
3、评价过程:
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按期积极参与的程度和能力的体现作出评价。
--------DesignedByJinTai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