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281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docx

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

 

2006年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

3、有利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

4、有利于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初中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二、命题原则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体现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2、注意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即在出本学科的试题时,可以有机地渗透其它学科内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4、命题要符合学科特点。

文科严格控制客观题的比例,提高客观题的效度;理科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外语加强对听、说和阅读能力的考查。

5、科学命题,不出偏题、怪题和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

试卷结构力求简约。

题量适度。

三、命题主要依据和范围

1、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学科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英语以新《大纲》为主要依据,认真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和国家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大纲》)的精神。

2、各学科均以我市统一使用的、学生现用的教材为命题范围。

3、理化实验操作测试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4、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本《考试大纲》即为命题依据,但教师在教学时应全面讲授,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试题的难度和题型

1、2006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6科试题的难度和要求将与2005年大体相同,历史学科试题难度与2005年中考历史试题相比略有提高。

详见各学科要求。

2、初三的政治、历史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

3、各学科试卷均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各学科的要求分述如下。

语文

、考试依据: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若取材于课本,不超出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的范围。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包括字词、语句和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要记忆的内容

1、精读课文的内容(以教参建议精读的篇目为准)

拼音

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的课文

现代诗文(课本规定的部分):

①生命的意义②春③天上的街市④毛泽东词二首⑤七律长征⑥故乡

古诗文(《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课本规定背诵的部分)和34首古诗词)

名言名句(取自课文和《语文读本》(1-6册)的“附录”)

(二)、表达应用

能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辨析、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能根据情境缩写、仿写、扩展语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要能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1、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以不低于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理解常用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了解常用虚词的主要用法。

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能把握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5、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口语交际

教材中12个“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均为考查范围。

通过设置口语交际情境,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作文

只考1篇,不限文体。

具体要求是: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明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五、综合性学习

教材所编12个语文实践活动、10个专题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体验、感受。

六、课外读物

教材中“名著推荐阅读”中推荐阅读的6本书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有未阅读原著,落实课文阅读要求。

七、几个具体问题

1、试卷可设2段文言文阅读,1段取自下列课文: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三峡》《赵普》《爱莲说》《晏子使楚》《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陋室铭》《活板》《口技》《送东阳马生序》《扁鹊见蔡桓公》《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核舟记》《陈涉世家(片段)》《捕蛇者说(片段)》《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出师表》《邹忌讽齐王讷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论语〉八则》;1段选自课外的浅易方言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设2段现代文阅读,均取自课外。

古诗词欣赏限于《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

2、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卷(选择题)分值控制在总分值的10%左右。

数学

命题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华东师范大学版七至九年级数学教材命题。

试题要体现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教育性、发展性,同时尽量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注意数学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命题坚持能力立意。

试题在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试题在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注意通过开放性与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试题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关怀,杜绝繁、难、偏、旧题。

二、命题范围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华东师范大学版七至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依据命题,华东师范大学版七至九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课题学习可作为命题的相关素材,不作知识性要求。

三、试题结构

试卷分

卷和

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其中

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计36分;

卷题型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填空题8题,每题3分,计24分,解答题10题左右,共90分。

代数、几何、统计所占比例约为65:

55:

30。

四、试题难度

易:

中:

难题分值之比约为6:

3:

1。

英语

一、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理解、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对听力、语篇的考查,注重语法运用考查。

设置一些学以致用、图文并茂的试题,考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语言基本功。

适当考虑学科渗透。

为衔接高中英语学习做好准备。

二、命题依据

以国家教育部新制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和JEC课本为依据命题,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导向。

三、命题要求

1、全卷150分(含口语等级测试10分)。

笔试卷面140分,分I卷、II卷。

I卷题型为选择题,占90分;II卷为非选择题,占50分。

试卷最后得分不出现0.5分。

2、考试时间:

100分钟

3、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为5:

3:

2,总难度系数为0.64左右。

4、针对教材词汇量增大的实际情况,在试卷上要求写出的单词均为大纲要求掌握的单词(即不带任何符号的单词)。

语法项目须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重在考查语法在情境中的运用,其中新大纲规定的定语从句,仅限在阅读理解的行文中出现。

四、命题说明

在2005年中考题型的基础上,拟作一定调整:

1、听力测试(20分):

形式两种:

对话理解(15分)和短文理解(5分)。

其中对话理解含一个回合和多个回合的对话。

所有选项均为“三选一”;听力内容一律听两遍,听力开始加简短说明,稳定考生情绪,再静等信号开始;听力语速每分钟110个词左右,各题之间均有相应的间隔时间。

2、选择填空(15分):

保证一定的知识覆盖面,重在考查知识的灵活运用。

3、完型填空(15分):

共15小题。

阅读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文章语句通顺、意思完整。

4、阅读理解(40分):

共四篇文章,20小题,“问题”采取“四选一”的形式,文章选材体现一定的梯度,考查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推理判断概括的能力。

5、词汇应用(10分):

10小题,每题1分。

用括号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内容涉及词形变化、动词时态语态填空等。

(对每空一词不作要求)

6、完成句子(10分):

根据所给汉语,完成英文句子。

(对每空一词不作要求)

7、缺词填空(10分):

根据短文内容及所给首字母填写所缺单词,一空一词。

8、短文改错(5分):

对短文中标有题号的每一行进行改错(每行均有一个错误)。

改正要求如下:

若该行多一个词:

把该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若该行缺一个词:

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若该行错一个词:

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9、书面表达(15分):

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文字、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短落。

字数要求80词左右。

全卷题型列表如下(命题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题量和分值作微调)

题号

题型

分值

题量

1卷选择题

(90分)

1

听力理解

20分

20小题

2

选择填空

15分

15小题

3

完型填空

15分

15小题

4

阅读理解

40分

20小题

2卷非选择题

(50分)

5

词汇应用

10分

10小题

6

完成句子

10分

4至5小题

7

缺词填空

10分

10空

8

短文改错

5分

5小题

9

书面表达

15分

1题

合计

140分

物理

一、试卷分值、结构:

试卷分

卷和

卷两部分内容,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其中

卷为选择题,占22%;

卷为非选择题,占78%。

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为填空、作图、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应用。

二、命题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为依据命题,认真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试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对物理过程和方法的考查;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考查学生基本的物理素养,注意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想象力和应用物理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简单生产、生活、科技等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重视对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三、难度:

试卷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约为6:

3:

1。

化学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6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将继续遵循“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等“五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

试卷会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体现知识融合,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引导科学探究,凸现学科特色,着眼终身发展。

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改革理念。

试卷继续重视考查基础知识,避免繁、难、偏、旧,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重视考查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现实性;关注学科间的有机渗透,适当兼顾考查其他学科应该掌握的知识,体现综合性;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科体系,强化实验考查,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

二、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2005年印刷)

三、试卷结构和题型

考试分为实验操作考查和书面考试

(一)实验考查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有关实验考试的多个主题和物理实验一起让学生抽选;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具体实验评分细则,考查结果分为三至四个等级,满分10分,将另外计入总分。

(二)书面考试

试卷的结构和题型:

2006年的泰州中考化学试卷仍由I卷和II卷组成。

书面考试分值仍为100分。

其中I卷34-40分,为选择题(包括多项选择题);II卷66—60分,为非选择题。

II卷为填空、实验、探究、简答、推断、信息、综合、计算等题型的组合。

同2005年试卷形式相似,各大题只说明答题要求,具体题型不再标出。

试卷版面和信息量:

2006泰州市中考化学笔试卷版面仍为16K8页,考试时间仍为90分钟,为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准确答题,阅卷时将继续实行奖励分1-2分。

试卷难度分布:

为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2006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的整卷易、中、难题占分比约为5:

4:

1。

难度系数将控制在0.65左右,与2005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的实际难度相当(0.655)。

考查内容比例:

由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2006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是按五个一级主题划分的,约为:

科学探究25%、身边的化学物质35%、物质构成的奥秘10%、物质的化学变化15%、化学与社会15%。

2006年命题还会兼顾学科体系的内容比例。

考试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准。

因此,广大教师仍然要认真研究和学习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活用材教,而不能死教教材。

思想政治

一、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目标是:

注意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考查考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分析理解和认识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成长过程应当关心并能够理解的现实问题、相关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信息的能力,以及评价社会领域中有关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意义的能力。

为此,将注意强调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部分题目同时注意体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考查能力要求是:

1.再认或再现所学知识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

2.理解相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3.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4.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5.正确评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正确地自我评价。

6.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应简约、合理,根据学科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

试卷阅读量要控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注意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

试题的表述形式应规范,使用语言要简洁、连贯、无歧义,图文匹配,插图准确。

不出偏题、怪题,尽量少出纯记忆性试题。

1.答卷方式:

开卷、笔试。

考试时所带资料不加限制。

2.题型及分数比例: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别占40%和60%。

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含组合式选择);非选择题包括简答、辨析、分析说明等。

试题难易比例:

难题、中等难度题和容易题的比例大体为1:

2:

7。

3.组卷:

试题排列为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全卷中以热点及其他实际问题为材料载体,以及考查知识跨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将在50%以上,并注意体现研究性学习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

三、命题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遵循教育部所明确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命题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要提高命题的科学性,保证命题的质量。

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试题所涉及的材料,设置的情境及设计的问题等,根据学生成长要求、阅历实际和认知特点,注意结合当代社会重大时事政治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选择和确定。

四、考查的知识范围

“《思想政治》考查范围”制定依据是:

国家教育部2001秋季修订的“课程标准”,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以及一年来的重大时事政治【截止时间为2006年5月底】。

有关教材内容包括第三、四、五册的部分知识要点,其中第三、四册部分参照本届初三学生在初二时所用教材确定。

本“考查范围”明确的要求应是确定初中学生毕业考查目标的基本依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注意全面落实有关教材的所有内容,以期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确保“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列入考查知识范围的重大时政复习讲义,将于2006年4月底前编发【2006年5月份的时事政治由各学校自行收集整理】。

平时的时事政策教育,应按原省教委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关规定,以《时事》杂志(《时事报告》中学生版)及《半月谈》等报刊为依据组织实施。

【特别提示】由于2007年中考所依据的新《课程标准》各部分内容穿插安排在三个年级教材之中,因此,2007年中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将涵盖三个年级的教材内容,请各地及早作相应的准备。

附:

列入泰州市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

第 三 册

1、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明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理解)

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思想教育和舆论监督,也要靠法律制约。

(理解)

3、结合对古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理解,联系实际说明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运用)

4、联系实际说明我国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并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意义。

(理解)

5、列举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几部法律法规的名称。

(识记)

6、简要说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理解)

7、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教育保护的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运用)

8、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理解)

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识记)

10、联系实际谈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认识和体会。

(运用)

11、违法行为要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种类。

(识记)

12、以是否触犯刑律为根据,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

13、刑罚的目的,以及打击违法犯罪的意义作用。

(理解)

14、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识记)

15、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识记)

16、我国宪法、国旗法分别对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的有关规定。

(识记)

第 四 册

17、人身权利包括的具体内容。

(识记)

18、列举实例表明,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

(理解)

19、父母和子女未履行家庭关系中的法定义务要受到道德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识记)

20、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老人义务的认识。

(运用)

21、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适龄儿童和少年须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

(识记)

22、列举实例表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理解)

23、简要分析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运用)

24、列举事实,表明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运用)

25、列举事实,表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理解)

2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自由权利。

(识记)

27、简要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理解)

28、我国宪法对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的规定。

(识记)

29、列举实例,表明必须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理解)

30、列举实例,表明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是无上光荣的。

(理解)

31、诉讼的三种类型及我国相应的三个诉讼法律的名称。

(识记)

32、用事实表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理解)

33、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理解)

34、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识记)

35、举例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广泛和真实的。

(理解)

36、列举事实,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要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

(理解)

第 五 册

37、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识记)

38、从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方面说明生产力的含义。

(理解)

39、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理解)

40、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识记)

4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

(理解)

42、分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说明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理解)

43、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识记)

44、引用有关资料和实例,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运用)

45、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识记)

46、“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

(理解)

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阶段。

(识记)

4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识记)

49、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运用)

50、简要说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理解)

5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识记)

5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理解)

53、在我国现阶段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具体要求。

(理解)

5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识记)

5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理解)

56、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现阶段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理解)

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识记)

5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识记)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点。

(理解)

60、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

(理解)

61、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运用)

6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