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2567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docx

读我国与能源消费结构图

赵化中学校2013-2014上学年度

地理必修3第一学月测试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湿地区B.行政区C.热量带D.自然带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3.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D.春小麦、棉花、梨

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

C.水

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5.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使什么

A.纬度位置的差异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D.水量差异

6、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从北到南居民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的原因

A.降水量B.热量C.气温D.土壤

7.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限制,人们利用改造自然能力低下,耕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地势平坦,土质黏重②河流、湖波分布广泛

③土地肥沃④土地教分散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研究中,下列属于

8.长江流域1998年夏秋发生罕见洪水,对长江流域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做到

A.洪涝灾害的监测B.三维坐标的确定C.人口查询D.劳动力查询

9.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有拥有手机

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

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座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10.如果将GIS技术用来检测森林火灾的原因,可以

A.预测、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所在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查明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灾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24-25题。

11.甲地以

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8—11题。

 

13、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A.内蒙古、甘、藏、青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

14、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

15、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6.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

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7.下列关于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

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

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

D.修建雨林公路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18.热带雨林遭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海平面上升B.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

C.某些地区降水异常D.紫外线增多

19.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

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

旺盛

20.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    

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

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21.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每年有大量的氧通过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

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

用。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22.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2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1~12题。

24.图中表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5.属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发展炼焦业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6.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B.煤—电—铜

C.煤—焦—化D.煤—铁—钢

27.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

A.梯级开发B.横式开发C.纵式开发D.全面开发

28.墨累---达令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土地的重复使用C.森林砍伐D.工业的扩张

29.田纳西河流域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其降水冬春多,夏秋少,而农业发展用水集中在夏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A.修建水库B.修改船闸C.北水南调D.南水北调

30.山西省是水资源缺乏地区,要实现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在解决水资源问题采取的措施

A.万家寨引水工程B.三峡工程C.二滩水电站D.南水北调工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题10分)

31.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

例。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及TVA制定的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3分)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提示:

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答出三点即可)(3分)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32.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

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

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2)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2)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4分)

 

(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何影响?

(2)

 

33.2008年9月23日宁夏各界人士在银川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

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2分)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2)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2分)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举例。

(4)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工业基地的步伐。

材料二、山西能源基地的能源转换图和山西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是我国煤炭探明储量最丰富的省区,制约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因素是?

(1分)山西煤炭的特点?

(2分)

 

(2)为了提高山西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山西能源的外运量,主要采取了那些措施?

(4分)

 

(3)简要阐述山西能源输出方式的主要特点。

从环境效益方面分析山西煤和输电的利和弊.(4分)

 

27.答案:

(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

(或:

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等是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

(2)相似之处:

①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28.

答案:

(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成

(2)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3)180万7.5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

(4)公路的铺设,有利于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随着大规模农场和牧场、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造纸厂、炼铝厂的建立,雨林破坏加剧。

29.解析:

本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为背景,考查荒漠化的类型、成因与防治。

(1)、

(2)题,Q、R两地都处于西北地区,R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是由于受地形、水源等因素的影响,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的产生。

第(3)题,草方格沙障既能减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水分蒸发。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为省区的分界线,同时它还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而又可推断出它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结合初中知识,可知其还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答案:

(1)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

(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4)①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⑤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任答3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