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231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docx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想一想,填一填.

考查目的:

利用直观图呈现用加法算式引出减法算式,考查对加减法逆运算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想加算减法”的一种退位减法.

答案:

 11 13

      2  4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在这只出现部分数字,只要求列出两道算式,让学生根据提示列式,为新知巩固奠定基础.这类习题与教材的上册一图四式相呼应,便于学生理解.

二,圈一圈,算一算.

考查目的:

让学生结合直观图形先10个圈一圈,再算剩余数.让学生感受“破十法”的应用,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先圈10个中的9个,剩余的图形与右边图形组成的数就是结果.

三, 

11-9=        14-9=        15-9=        17-9=    

11-1-8=     14-4-5=     15-5-4=     17-7-2= 

考查目的:

脱离直观图,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破十法”和“平十法”两种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带来的正确和快捷,以便自己在计算时选择熟练方法计算. 

答案:

第一行结果依次为:

2,5,6,8;第二行结果依次为:

2,5,6,8.

解析:

根据上下两组算式,让学生比较,体会算法多样化,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

让学生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学生看图列式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集合思想的意识.

答案:

17-9=8,14-9=5

解析:

题1用总数17去掉右边外面的9个,得到左边篮子里8个;题2用总数14枝减去右边外面的9枝就得到右边盒子里还有5枝.此题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跳木桩.

考查目的:

让学生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逐渐熟练新旧,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可结合白兔和灰兔两行的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答案:

白兔的四道题结果依次为2,4,6,8;灰兔的结果依次为3,5,7,9.

解析:

在计算的时候让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的变化规律.

六,解决问题.

电车里坐了18人,到前方站下车9人,车上还有多少人?

考查目的:

通过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出算式.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18-9=9,15-9=6

解析:

题1结合生活中坐车的情境,用原车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题2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情境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用总数15条减去吃掉9条,就是剩下的6条.让学生理解求比原来少的数一般的计算方法.

考查目的:

让学生读懂信息和问题,根据理解,通过画出直观图帮助解决,发现其中的规律.此题与教材中的思考题相似,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思维得到提升.

答案:

9个

解析:

10个三角中间有9个间隔,能摆9个圆.此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次进行理解,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第2课时)

···

一,圈一圈,算一算.

考查目的:

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感受“破十法”的思维过程.

  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先圈10个中的8个,剩余的个数与右个数合成的数就是结果.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目的: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离开直观图的引导,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十几减9,8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对于减法算式中部分变化规律的理解.

  答案:

  解析:

此类题型是学生初次接触,让学生理解题意,体会呈现算式的多样化,也为后面进行退位减法表做准备.

三,看图写算式.

                        

  考查目的:

利用直观图写出加,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巩固“想加算减法”的基本思路.

  答案:

解析:

看图写算式.渗透“想加算减法”的基本算理,第二题中两个加数相同,减法算式只能写一个.

四,在○里填上“>”“<”或“=”.

  考查目的:

练习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答案:

解析:

此题是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层思考,先算出算式中结果,再比较.此题增加了思考的难度.

  五,解决问题.

考查目的:

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一个条件需要学生从图中获取,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答案:

17—8=9(人),口答略

解析:

让学生根据情境,理解与问题相关数学信息,感受运用数学的乐趣.

六,填一填.

   

考查目的:

用代入法解决带图形的算式问题,初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答案:

4  6   10   10

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但是要让学生理解题意,感受符号感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首先要把图形转换成数字,再来计算出得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第3课时)

···

一,算一算,照样子写一写.

  考查目的:

通过计算感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答案:

解析:

通过前2组题的计算,发现两个数的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数学规律.

二,小鸽子送信.(连一连)

考查目的:

在巩固计算的同时,初步渗透差相等算式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根据算式的得数把信连在相应的信箱上,同时明白连在同一信箱上的两个算式也存在相等的关系.

  三, 13—6—4=          14—7—5=           12+5—8=

        12—8+6=         13—8—2=           9+4—7=

        15—7—3=          8+4—7=           6+6—8=

    考查目的:

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答案:

解析:

建立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意识.学生计算时可分两层思考,先算第一步,记住答案直接计算,或者把第一部答案写在下面再计算.根据学生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而定.

四,给小动物的卡片上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

考查目的:

通过计算的结果,比较算式的大小,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答案:

12—8  < 12—7  < 14—8  < 16—9  < 15—6

解析:

先算出得数,再进行比较,特别是在排队时要仔细审题,是把算式排队,不是把结果排队.

五,植物园的花开放了.

考查目的:

用表格的形式提供数据信息,分析信息找到解决策略,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培养读懂表格,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解析:

用已开的朵数—采摘的朵数 = 还剩的朵数

六,解决问题.

考查目的: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14—6=8(只),14—8=6(只)

解析:

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并收集信息,让学生体会收集的信息不同,提出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也会不同.

  七,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考查目的:

通过练习发现规律,进一步探究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

解析:

此题让学生明确在减数相同的情况下,被减数大,差就大;被减数相同的时候,减数大,差反而小的数学规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第4课时)

···

一,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

学会看列减法算式的图,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答案:

12—5=7,11—3=8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12朵花,从中去掉5朵,还剩7朵.在计算12—5=?

时,只要想:

5与几合起来是12,就可以了.

二,小蚂蚁回家.(连一连)

考查目的:

综合性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序性.

答案:

解析:

先计算出每只蚂蚁身上算式的得数,在按照从左往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连线.

三,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

读懂图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答案:

12—4=8(人),11—2=9(个)

解析: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然后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再说一说要求什么,最后列式计算.

四,

考查目的: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答案:

14—5=9(筐)

解析: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明白用总的数量减去运走的筐数就是还剩下没有运走的筐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五,填表.

考查目的:

通过表格的形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由于所求的数量关系不相同,解决策略也就不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答案:

略.

解析:

“苹果”是已知原来与卖出的数量,求还剩余数量,用减法计算.“菠萝”是已知卖出和剩下的数量,求原来数量,用加法计算.“桃子”和“香蕉”都是已知原来数量与剩下数量,求卖出数量,用减法计算.

六,把5,6,7,8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考查目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答案:

(答案不唯一)

     6+7 — 5=8                  5+8 — 6=7

     6+7 — 8=5                  5+8 — 7=6

     7+6 — 5=8                  8+5 — 6=7

     7+6 — 8=5                  8+5 — 7=6

解析:

上面算式是两个数相加后再减去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在这四个数中找一找,可以发现6+7=5+8 .根据这个等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填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第5课时)

···

   一,接力赛.

考查目的:

通过接力赛的形式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答案:

解析: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出前一个得数,再用这个得数和后一个继续进行计算.

二,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

图示应用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用精彩的图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答案:

13—5=8(个),14—6=8(个),

     14—5=9(本),13—4=9(颗).

解析:

已知和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

三,一共有17个水果.

考查目的: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17—9=8(个),17—7=10(个)

解析:

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收集的信息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第一小题是把图分成左右两部分,用总共的减去左边的就是右边的;第二小题是把水果分成苹果和梨子两种,用总共的减去苹果的个数就等于梨子的个数.

四,解决问题.

  

(1)草地上有12只兔子,5只鸡.跑走了6只兔子,还剩几只兔子?

                      

考查目的: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无关,这时要选择与数学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

答案:

12—6=6(只)

解析:

第一小题要求兔子还剩几只,与鸡的只数无关,所以“5只鸡”是个多余信息.

  五,公共汽车上一共有18人,到站后有9人下车,同时又有7人上车,现在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