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278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3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docx

诗四首三案电子表格教案人教版八上

课题:

30诗四首第一课时

主备人:

(董建军)

集备时间:

2016年月日

课型:

(阅读)课

授课时间:

2016年月日

温馨提示

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感悟诗意理解诗情。

 

2.运用联想想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即目标1、2

难点:

目标2

学生活动

练案

教师活动

聆听、背诵进入情境。

 

订正预习,听记笔记。

 

可以指明学生上黑板写字、注音,或结合PPT指明学生朗读字词,解释词语。

 

按老师要求和指导反复诵读

 

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选两位同学交流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找一句自己认为“富于情趣”的诗句写出赏析,并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展示。

示例: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诗人不是“月照而归”而是“带月而归”,这是一幅何等温馨的月夜归耕图啊!

“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讨论后明确:

这里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

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诵读、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电子)

一、情境导入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学习诗歌:

《归园田居(其三)》

一、导入

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却又是位不称职的农民,他热爱生活但是却远离世俗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他就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渴望美好生活曾用自己文章构设自己的理想王国——世外桃源。

一起背诵《桃花源记》。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三)》。

二、交流预习

1、交流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草木长、荷锄归、荒秽

荒秽(huì):

杂草。

带月:

顶着月亮。

荷(hè)锄:

扛着锄头。

道狭(xiá):

道窄。

沾(zhān):

沾湿。

但使:

只要让。

愿无违(wéi):

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三、朗读诗歌

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一些应注意的词语: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2.要求学生用“/”给《归园田居》(其三)一诗划分节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相结合,如“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

3.教师多媒体播放示范朗读(或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读,订正不恰当的读音和节奏。

4.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四、赏读诗歌

1.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活动一:

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教师提示:

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

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二:

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找一句自己认为“富于情趣”的诗句写几句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活动三: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教师可提供另外两首田园诗帮助学生理解。

多媒体显示: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生读诗,教师点拨:

《归园田居》(其一),开头几句追述往事,不胜懊悔。

头两句点明归隐田园的根本原因。

接着把官场视为“尘网”,说自己误落其中,好像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

“开荒”以下十二句,诗人着重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最后两句,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达了他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憎恶之情。

这是点睛之笔。

诗人之所以要把农村描写得如此恬静舒适,是因为要反衬出他对仕途生活的厌恶。

《饮酒》(其五)写他怎样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全诗着力表现了悠然自乐的隐居生活,显示了诗人超然于尘俗之外的志趣,也透露了对污浊仕途的厌恶。

4.指导学生再读诗歌,读出情感、韵味,尝试背诵。

五、总结,作业布置。

集备重

难点的

突破

 

 

板书

设计

归纳

反思

 

负责人

签字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教学处

课题:

30诗四首第二课时

主备人:

(董建军)

集备时间:

2016年月日

课型:

(阅读)课

授课时间:

2016年月日

温馨提示

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感悟诗意理解诗情。

 

2.运用联想想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即目标1、2

难点:

目标2

学生活动

练案

教师活动

笔记、积累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整体感知诗意,并选择一联诗句写出子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小组交流后再在全班展示。

 

展开想象,描述画面。

小组交流,全班选两位同学描述诗中的画面,其余同学点评。

 

各自选择一个角度分别写赏析,并交流展示。

同时做好笔记。

(电子)

学习诗歌:

《使至塞上》

一、导入

PPT出示资料一:

边塞诗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交流预习

PPT出示资料二:

知人论世——王维与《使至塞上》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流连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

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

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诗人经历仕途挫折之后,他逐渐发现了社会的不平。

他晚年对社会的恶浊采取鄙视的态度,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他皈依佛教,信奉禅理。

朝夕徘徊于山水之间,通过对自然美的刻画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的艺术特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三、读懂诗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选择一首意境雄浑开阔的古曲作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2.活动一:

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选择其中一联写出你理解的诗意。

教师提示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疏通诗句。

候骑:

读hòujì,骑马的侦察兵。

“骑”在古代用作名词时读jì,意为“骑马的人,骑兵”。

教师最后PPT出示诗句理解示例: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天的上空。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辽远空旷的天地间一缕白烟从远处的烽火台上直上云霄。

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一轮圆圆的落日西垂天边。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1)学生朗读诗歌。

(2)活动二:

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颈联四句诗表现的画面。

PPT出示想象画面示例:

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

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四、赏析名句

活动:

诗中哪些诗句是既写景也抒情的?

找出来选择其中一联,从语言、意境和抒情角度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可作提示: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2.苏轼盛赞味“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中你能发现他诗歌的这一特点吗?

3.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从诗中描绘的一些典型的景物中体会到的。

PPT出示赏析示例

示例一: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炼字非常准确。

示例二:

一个“直”字,表现了一缕“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用一“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示例三: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

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示例四: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激愤和抑郁、惆怅。

 

五、总结、布置作业

集备重

难点的

突破

 

 

板书

设计

归纳

反思

 

负责人

签字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教学处

课题:

30诗四首第三课时

主备人:

(董建军)

集备时间:

2016年月日

课型:

(阅读)课

授课时间:

2016年月日

温馨提示

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感悟诗意理解诗情。

 

2.运用联想想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即目标1、2、3

难点:

目标2

学生活动

练案

教师活动

聆听背诵,进入情境。

 

交流,笔记

 

按要求反复诵读,说说诗意。

按要求品读诗歌回答问题

明确:

1.首联叙事,紧扣诗题。

交代此行的目的。

写景的句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写了渡过荆门后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2.拟人。

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

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3.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当堂诵读

 

可以随同老师的导入共忆文人墨客对岳阳楼的抒怀之句。

进入情境。

 

交流,笔记

 

按要求朗读

 

笔记

 

明确:

概括:

景悲——己悲——国悲

当堂诵读默写。

(电子)

一、学习《渡荆门送别》

(一)导入

大家一定还记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吧?

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这首诗融写景与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还读过哪些描写乡愁的诗?

一起来背背。

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走进另一位大诗人的心灵世界,欣赏其描摹美丽景色同时,体验他对故园之思的情怀。

(二)资料交流

1.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

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

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拓展〗:

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2.《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三)读诗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用现代汉语说说诗意。

(四)品诗

1.首联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3.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五)总结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情结合,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

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六)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二、学习《登岳阳楼》

(一)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结合多媒体图片)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

(显示课题)

(二)资料交流(PPT出示):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三)读准诗歌

按照以下步骤及要求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

2.请一个学生朗读。

【读准字音:

旌,徙】

3.齐读诗歌。

4.明确诗歌节奏。

5.学生根据PPT的节奏划分自由朗读。

6.学生齐读,要求读出停顿。

(四)读懂诗歌

1.解释:

帘旌、徙倚、凭危、吊古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意。

3.PPT显示诗歌大意,学生齐读

(五)读透诗歌

1.找诗眼。

2.“悲”在何处?

(品析诗句,朗读相辅,明确重读字)

3.圈点出品析得出的重读字,结合停顿,明确诗歌感情基调,配乐朗读诗歌。

(六)挑战自我

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诗歌《登岳阳楼》

E、与杜甫《登岳阳楼》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总结,作业布置。

集备重

难点的

突破

 

 

板书

设计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悲:

景悲己悲国悲

归纳

反思

 

负责人

签字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教学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