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22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docx

第十三节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第十三节2017年宁南山区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A组总结

一、试验目的

根据宁农种管函[2017]25号通知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宁夏主要农作物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新近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其利用价值,开展本组试验。

二、试验概况

(一)试验品种

参试品种14个:

XM833、宁玉266、机玉22、玉研520、宁玉735、H117、强盛51、宁玉218、九圣禾422、昊玉22、种星618、宁禾1664、潞研1502、先正达408(对照)。

参试品种除对照外均采用密码编号。

(二)承试单位及试验负责人

承试单位6个:

固原市种子管理站、隆德县种子管理站、盐池县种子管理站、彭阳县种子管理站、同心县种子管理站、西吉县种子管理站。

(三)试验设计及试验执行情况

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5行区,行长8米,行距0.5米,小区面积20平方米,小区实收中间3行(面积12平方米),密度4500株/亩;重复间走道1.0米,品种间不留走道,四周走道1.5米,四周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行。

各试验点均能按照方案进行试验,在试验执行中均按要求进行了整地、播种、肥水管理、收获和考种等措施,保证了试验的顺利实施。

试验点前茬为玉米、马铃薯;生育期灌水0~6次,播种期4月19日~4月24日,收获期9月24日~10月16日。

西吉点试验由于政府规划,6月12日将试验全部强制拆除,该点试验报废。

三、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固原:

春季降水正常,播种时土壤墒情适中,出苗较整齐,出苗后降雨稀少,不利于幼苗生长,特别是拔节至开花期持续20多天30℃以上高温干旱,为当地历史罕见,虽及时进行喷灌补水,但由于蒸发量过大,参试品种不同程度出现萎蔫状态,植株生长严重受阻,株高普遍低于正常年份,对参试品种开花授粉影响较大,灌浆期又遇十多天连阴雨,气温较低、寡照,对产量影响较大。

彭阳:

玉米种植后,遭遇连续低温天气,出苗延迟。

出苗后受低温天气影响,生长缓慢,苗弱。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间,又遇高温干旱天气,35℃高温天气持续13天,致使参试品种植株叶片过早变干,受粉不良,严重影响各品种产量正常表现。

9月份玉米成熟期阴雨天气较多,各参试品种成熟期推迟。

隆德:

玉米出苗期连续低温降雨,出苗期延迟。

5月12~15日连续5天3~10度低温,苗期生长缓慢。

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无有效降雨,7月中旬连续10天高温干旱,玉米正处抽雄、吐丝授粉期,使得玉米抽雄散粉、果穗灌浆受到影响,对产量影响大,8月19~30日连续降雨,降雨量达142.5mm,成熟期推迟。

同心:

4月21日播种,各参试品种均能达到全苗,前期雨水较往年多,利于参试品种出苗、全苗。

玉米全生育期内气温比往年偏高,降水偏多,对玉米的出苗及营养生长十分有利,六月、七月、八月中上询持续高温对授粉有影响,八月下旬连续阴雨天达十天,影响玉米的灌浆,全县粘虫大发生,但对试验影响不大,后期没大风天气,所有参试品种未见倒伏、茎折现象发生,玉米全生育期内无大自然灾害天气。

盐池:

玉米试验生育期间5~9月份共降水292.3mm,较去年多31.4mm,主要表现5月份雨水少17.6mm,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上旬没有有效降雨,干旱严重,8月份降雨量122.5mm,较历年多55.4mm;5~9月份平均温度20.48℃,比历年平均温度高0.94℃;日照1307.3小时,比历年平均少50.4小时。

初霜期10月11日,终霜期4月21日。

今年对玉米试验影响较大的:

一是7月7日至13日连续7天出现大于35.0℃的高温,11日最高气温达38.7℃,破盐池有气象观测记载以来的极值。

二是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上旬连续干旱,此时正是玉米雌穗分化阶段,个别对高温敏感的品种表现花棒多,结实率降低。

9月份降雨较少有利于玉米后期灌浆成熟。

四、试验结果分析

本年度参加试验的14个品种产量均参加方差分析,试验产量采用“区试99”进行统计分析,病害、倒伏、倒折汇总采用各点最高级别,其它性状采用平均数法进行汇总。

统计分析表明,各参试品种较对照先正达408均增产,增幅0.59%~11.34%。

综合各品种的产量、熟期、抗逆性、抗倒性、抗病性、适应性等结果,根据品种试验的相关标准,对试验品种做出评价。

(一)试验质量分析

本组试验参试点5个,统计分析表明,误差变异系数在0.329%~10.480%之间,说明各试验点试验精度较高,试验数据准确可靠。

隆德沙塘和固原中河的CV%值和RLSD0.05%值均最小,说明这两个试点的试验精度及品种比较精度均好于其它试点。

CV%值和RLSD0.05%值均较高的是同心丁塘,说明该试点的试验精度及品种比较精度均不如其它试点。

(二)方差分析

产量结果方差分析,参试品种环境、品种、互作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各品种遗传差异明显,试验点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品种在各试验点适宜度不同,说明该组试验试验点布局和田间设计合理,可以进行产量多重比较。

(三)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昊玉22、玉研520、种星618三个品种变异系数CV%较小,变幅为6.281%~8.874%,表明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小,静态稳定性好;机玉22CV%相对较高,为18.890%,表明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稍大,静态稳定性较差。

适应度是各品种超过平均产量的环境数占总环境数的百分比,反映了品种基本的广适性,适应度越大,品种的广适性越好,XM833、昊玉22、种星618、潞研1502、玉研520、宁玉218、强盛51、宁禾1664等品种的适应度均超过60%,说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五、品种意见

(一)试验2年,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种3个:

种星618、玉研520、昊玉22。

1、种星618:

2016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41天,与对照先正达408同期;生长整齐,株型紧凑,株高280cm,穗位高110cm,双穗率7.0%,穗长20.1cm,穗粗5.0cm,秃尖长0.2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43.8粒,单穗粒重235.0g,百粒重39.5g,出籽率86.4%,穗型筒形,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抗病,丰产性好。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39天,与对照先正达408同期成熟。

株型紧凑,株高288cm,穗位高108cm,双穗率6.0%,无空杆,穗长18.8cm,穗粗5.0cm,秃尖长0.7cm,穗行数14-20行,行粒数36.4粒,单穗粒重210.2g,百粒重35.7g,出籽率85.4%,穗长筒型,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

2016年区域试验6点5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83%,平均亩产808.9kg,较试验平均值增产4.9%;2017年区域试验5点均增产,增产点次100%,平均亩产873.4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11.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1.2kg,平均增产8.2%。

2、玉研520:

2016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41天,与对照先正达408同期;生长整齐,株型紧凑,株高228cm,穗位高68cm,无双穗,穗长18.3cm,穗粗5.2cm,秃尖长1.2cm,穗行数18-22行,行粒数33.8粒,单穗粒重213.0g,百粒重35.5g,出籽率84.5%,穗型筒形,白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抗病,丰产性好。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38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早熟1天。

株型紧凑,株高262cm,穗位高84.0cm,双穗率3.0%,无空杆,穗长17.0cm,穗粗5.0cm,秃尖长1.1cm,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3.1粒,单穗粒重188.3g,百粒重35.2g,出籽率82.1%,穗短筒型,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

2016年区域试验6点5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83%,平均亩产793.4kg,较试验平均值增产2.9%;2017年区域试验5点4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80%,平均亩产848.0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8.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20.7kg,平均增产5.5%。

3、昊玉22:

2016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41天,与对照先正达408同期;生长整齐,株型紧凑,株高272cm,穗位高102cm,双穗率24.1%,倒伏率0.9%,穗长18.5cm,穗粗4.7cm,秃尖长1.4cm,穗行数12-18行,行粒数37.8粒,单穗粒重188.5g,百粒重32.6g,出籽率85.5%,穗型筒形,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抗病,丰产性较好。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36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早熟3天。

株型紧凑,株高261cm,穗位高104cm,双穗率8.0%,无空杆,穗长16.4cm,穗粗5.2cm,秃尖长0.4cm,穗行数14-22行,行粒数32.5粒,单穗粒重196.1g,百粒重35.9g,出籽率81.9%,穗短筒型,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

2016年区域试验6点5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83%,平均亩产836.7kg,较试验平均值增产5.4%;2017年区域试验5点4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80%,平均亩产846.7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8.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1.7kg,平均增产6.7%。

(二)试验1年,继续试验的品种7个:

XM833、强盛51、潞研1502、宁禾1664、宁玉218、九圣禾422、宁玉735。

4、XM833: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38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早熟1天。

株型紧凑,株高273cm,穗位高102cm,双穗率5.0%,无空杆,穗长19.9cm,穗粗5.3cm,秃尖长0.9cm,穗行数14-20行,行粒数39.7粒,单穗粒重201.1g,百粒重33.0g,出籽率84.0%,穗长筒型,红轴,籽粒半马齿型,黄色,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5点均增产,增产点次100%,平均亩产862.6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10.0%,极显著。

5、强盛51: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40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晚熟1天。

株型紧凑,株高289cm,穗位高109.0cm,双穗率6.0%,无空杆,穗长19.6cm,穗粗4.9cm,秃尖长1.1cm,穗行数14-20行,行粒数37.7粒,单穗粒重207.0g,百粒重37.5g,出籽率84.5%,穗长筒型,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5点均增产,增产点次100%,平均亩产844.2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7.6%,极显著。

6、潞研1502: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40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晚熟1天。

株型紧凑,株高259cm,穗位高96.0cm,双穗率5.0%,空杆率2.0%,穗长18.6cm,穗粗4.9cm,秃尖长0.4cm,穗行数14-20行,行粒数36.2粒,单穗粒重205.4g,百粒重33.9g,出籽率84.9%,穗长筒型,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田间生长整齐,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丰产性较好。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5点均增产,增产点次100%,平均亩产839.3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7.0%,极显著。

7、宁禾1664: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37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早熟2天。

株型紧凑,株高250cm,穗位高90.0cm,双穗率3.0%,空杆率2.0%,穗长17.9cm,穗粗5.1cm,秃尖长0.7cm,穗行数14-20行,行粒数36.8粒,单穗粒重193.6g,百粒重32.9g,出籽率86.3%,穗长筒型,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5点均增产,增产点次100%,平均亩产837.2kg,较对照先正达408增产6.7%,显著。

8、宁玉218:

2017年区域试验生育期138天,较对照先正达408早熟1天。

株型紧凑,株高285cm,穗位高99.0cm,双穗率6.0%,无空杆,穗长18.3cm,穗粗5.0cm,秃尖长1.0cm,穗行数12-20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