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9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8年11月,一条微信刷了屏:

毛乌素沙漠快要成“森林”啦!

在中国的沙漠中,毛乌素沙漠是降雨最多的,夏季暴雨次数则占到了全年总次数的80%以上。

下图是毛乌素沙漠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夏季多暴雨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形陡峻 B.冷锋影响 C.河流经过 D.海拔较高

2.毛乌素沙漠变“森林”的主要工程措施,可能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实施生态移民 C.设置草方格沙障 D.跨流域调水

【答案】1.B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及其防治。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毛乌素沙漠位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不大,A错误。

河流和海拔对暴雨的形成影响不大CD错误。

夏季北方多冷锋还来暴雨,B正确。

【2题详解】

植树造林属于生物措施,A错误。

实施生态移民不属于工程措施,B错误。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属于工程措施,C正确。

该地没有跨流域调水工程,D错误。

【点睛】荒漠化治理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消除荒漠化危害,重建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荒漠化的人工技术措施通常被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措施、机械措施和化学措施,其中生物措施应用最为广泛。

生物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植被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最终达到防止风沙危害,治理和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有效实现生态护坡。

广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高峰丛深洼地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区之一。

低洼地在当地人称为“弄”。

下图是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与当地地貌的成因最相似的是()

A.山西的汾河谷地 B.陕西的华山西峰 C.内蒙古的沙丘 D.新疆的雅丹地貌

4.组成“弄”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片麻岩

【答案】3.D4.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岩溶地貌为流水侵蚀形成。

山西的汾河谷地和陕西的华山西峰都属于断层结构,内力作用形成,AB不符。

内蒙古的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C不符。

新疆的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与岩溶地貌都属于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D符合。

【4题详解】

该岩溶地貌有地下河且形成了钟乳石,应为石灰炭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正确。

【点睛】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如紫云英、苜蓿、草木樨等。

绿肥作物的种植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方式。

完成下列小题。

5.浙江省的一些茶园在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空气湿度,改变茶园气候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保持土壤酸性,减轻寒潮危害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

6.按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间种方式属于是()

A.技术装备 B.生产技术

C.耕作技术 D.种植方式

【答案】5.D6.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题详解】

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

绿肥作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D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选B。

【6题详解】

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这种栽培方式叫间种。

故按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间种方式属于种植方式,D正确。

德国北部是冰川沉积的平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读德国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7.根据德国北部的自然条件,推测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8.鲁尔区兴起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水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捷

③煤炭丰富④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7.B8.D

【解析】

本题考查德国的农业和工业。

7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德国北部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但热量不足,不适合种植业发展,适宜发展乳畜业,B正确。

【8题详解】

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利用当地便利的水陆运输、靠近法国的铁矿及欧洲广阔市场发展起来的。

②④正确。

选D。

云南大理的海东新城(洱海东侧)山多地少。

在未来规划中,将充分利用山地特色,打造大理城市的空间、功能以及发展模式,实现“既是城区,也是景区”的建设目标。

完成下列小题。

9.海东新城规划,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 B.RS和GIS C.RS D.GPS和RS

10.关于大理市的空间形态和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团聚状:

气候 B.之字形:

河流

C.条带状:

地形 D.棋盘式:

交通

【答案】9.B10.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和城市形态。

【9题详解】

在未来规划中,将充分利用山地特色,打造大理城市的空间、功能以及发展模式,要了解山地特色需用要RS,城市规划需把山地特色与城市空间布局等重叠分析,需用到GIS,B正确。

【1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理市的城市受山地的限制,主要沿洱海沿岸分布,呈带状,C正确。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2011-2016年,美国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读美国2011-2016年美国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教育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D.政治因素

12.加利福尼亚州,目前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工业社会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11.B1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和区域发展阶段。

【11题详解】

随着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及东北部环境的污染,美国西部和南部为美国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人口从东北部迁入西部和南部,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B正确。

【12题详解】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故处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C正确。

【点睛】不论是过去几个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口向新大陆的迁移,还是如今人口频繁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因此经济因素是世界各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湄南河是泰国第一大河,自北而南纵贯泰国全境。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那空沙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热量丰富 C.河流交汇 D.人口密集

14.泰国湾地区的风暴潮多发。

按成因分类,风暴潮属于()

A.海洋灾害 B.气象灾害 C.水文灾害 D.地质地貌灾害

【答案】13.C14.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海洋灾害。

【13题详解】

曼谷处在河口处,地形平坦,为泰国首都,人口密集,热量与那空沙旺相差不大且纬度更低,故ABD不是那空沙旺的优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那空沙旺位于河流交汇处,C正确。

【14题详解】

由气压、大风等气象因素急剧变化造成的沿海海平面或河口水位的异常升降现象,称为风暴潮。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上的灾害,属于海洋灾害,A正确。

【点睛】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独块石头,凸起在荒漠之中。

岩石没有裂缝和断隙,顶部圆滑光亮,四周有一些自上而下的沟槽和浅坑,每当暴雨倾盆,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完成下列小题。

15.艾尔斯巨石附近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16.根据所学知识和当地环境,推测艾尔斯巨石表面沟槽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流水侵蚀 B.风化侵蚀 C.碰撞挤压 D.人为破坏

【答案】15.B16.B

【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和外力作用。

【15题详解】

艾尔斯岩石处在荒漠之中,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B正确。

【16题详解】

艾尔斯岩石处在荒漠之中,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流水侵蚀可能性较小,A错误;处在板块内部,不是碰撞挤压形成,C错误。

艾尔斯巨石表面沟槽的形成与当地环境有关,故不是人为因素,D错误。

荒漠地区风化侵蚀作用强,B正确。

观察显示,格陵兰岛西南部的德尔塔省,由于某些原因,一条河流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速度越来越快。

完成下列小题。

17.图中河流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破坏加剧 B.全球气候变暖

C.海浪沉积加剧 D.海平面下降

18.上述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差异性 B.地方性

C.整体性 D.普遍性

【答案】17.B18.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7题详解】

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地貌,其面积增大是泥沙沉积量增大的结果。

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