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李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236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路难李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路难李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路难李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路难李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路难李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路难李白.docx

《行路难李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路难李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路难李白.docx

行路难李白

行路难李白

篇一:

行路难(三首全)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行路难》三首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阅读李白的三首《行路难》,应抓住一个中心主题、主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目录:

《行路难·其一》赏析、《行路难·其二》赏析、《行路难·其三》赏析。

【《行路难·其一》原文】

《行路难·其一》

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

1《行路难》:

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

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

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

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物。

直:

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

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

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

据《宋书·宗悫传》载:

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

渡过。

6飡:

通“餐”。

7羞:

通“馐”。

8直:

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其一》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其一》讲解】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

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逐句理解:

(1)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象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

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3)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4)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

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

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行路难·其一》点评】

《行路难》是古乐府旧题,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悲哀。

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本想有所作为,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朝廷。

组诗《行路难》就写在离开长安时,这是第一首。

友人盛情地为李白设下宴席,美酒佳肴摆了满桌。

诗人本应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却因为政治理想破灭,使他食不甘味,于是推开杯盏,扔下碗筷,抽身而起,拔剑四顾,内心一片茫然。

他想横渡黄河,因有坚冰封冻,不能实现;他想攀越太行,又因大雪封山,无法攀登。

这是用自然界道路的艰险,象征仕途的艰险、人生的艰难。

但失望之中总会有希望,他又想到曾经在碧溪垂钓的吕尚和做梦经过日月旁边的伊尹,这就表示对自己政治前途仍旧抱有希望。

但是美好的憧憬毕竟不是残酷的现实,希望的渺茫不禁使他连声感叹歧路之多、行

路之难,不知自己何去何从?

最后,积极入世的精神战胜了歧路徬徨的苦闷,他用昂扬激越的调子对前途作了乐观的展望: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巨浪,鼓满云帆,飘洋过海。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调的抑扬和形象的跳跃适应感情的发展变化。

开篇对送别盛宴的描述,语言夸饰、笔势飞扬;到了停杯投箸、拔剑顾盼之时,情调顿时转低;待到冰塞河川,雪满太行,情调继续走低;随后的碧溪垂钓,乘舟梦日,则给人绝处逢生之感,情调也随之一转;后来诗人发出歧路徬徨的喟叹,情调则又转为低沉;直到结尾诗人自信必有远大前程,情调才升到最高潮。

情绪的高低变化使得诗歌带有一种疾缓有致的节奏,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气势如虹!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是短篇七言诗歌,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的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朋友对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的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诗人巧妙的运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刚刚慨叹,又恍然神游于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他也想拥有这样的待遇啊!

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剧变化交替。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是何等的心情啊,是何等的激昂啊!

想想也是,诗人多么想大展宏图,急于追求自己的未来。

最后两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复杂的感情变化描写,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追求,展示了诗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首诗十分整齐,押韵,而且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增强了表达效果。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平仄的交替运用,前呼后应,层出不穷,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同时“行路难,行路难”的反复使用,不仅毫无累赘,反而增强了气势,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

总之李白的《行路难》像以往那样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风格飘逸自然。

尤其显示出作者的高的思想境界,在反映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的同时,又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这是我们青年学生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在欣赏一首佳作时,更不能忘了从中学习一些重要的东西。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行路难·其一》阅读理解】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

篇二:

《行路难》李白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第9道题。

(6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作用是什么?

(3分)

9.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

(3分)参考答案:

8.(3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9.(3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

?

”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篇三:

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积极用世,执著追求

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樽:

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

一斗酒值十千钱。

形容酒美价贵。

斗:

古代一种容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dàn)。

珍馐:

名贵的菜肴。

直:

同“值”。

箸(zhù):

筷子。

茫然:

若有所失的样子。

塞(sa):

堵塞。

垂钓碧溪:

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钓鱼,周文王外出打猎遇见了他,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边:

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

不久他就受到汤的重用。

歧路:

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长风破浪:

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南朝宋时宗悫(qua)少年有大志。

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

渡。

【译文】

金杯里的美酒,一斗要十千钱,玉盘里的珍贵的菜肴,也值一万钱。

我放下杯和筷,不能下咽,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却茫茫然。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

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

行路难啊!

行路多难!

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正解】

天宝元年,42岁的李白在道士吴筠的推荐下奉诏入京,本想有所作为,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朝廷。

组诗《行路难》就写在离开长安时,这是第一首。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

而面对美味佳肴,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远大理想无法实现。

此时坐在宴席上的李白忽然想起了吕尚垂钓的故事和伊尹梦日的情景,又增添了以后返回长安的希望,认为有朝一日会像吕尚、伊尹那样,在闲居之时忽然被皇帝重用,以实现“天生人我才必有用”的理想抱负。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当诗人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感到很迷惘,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矛盾,都闪现于诗人脑海中:

今后的路又在哪里呢?

最后两句,于积淀之中的火山爆发一般,横空出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乐观处世的态度。

全诗集中表达诗人感叹人生中的坎坷,而又从中得到人生哲理,即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情怀。

也从侧面突出他对压抑人才的社会的反抗,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

【抠字眼】停、投、拔、顾,写出了作者的忧郁与苦闷。

在这里,对于“停”字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李白心情极坏,把酒杯摔碎了;第二种是李白苦闷忧愁,把刚刚到嘴边的酒杯又放下了。

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较为贴切。

冰塞川、雪满山,借景抒情,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

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会有时,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

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始作文。

胸怀大志,豪爽自负,喜剑术。

性格傲岸奔放,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约束;虽满怀才志,却不步科举入仕之途;蔑视权贵,尤其不把有权势的宦官放在眼里。

他一生负志漫游,吟诗四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他的诗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楚辞》以及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内容上主要表现为祖国山川的热情赞颂;向往着光明和自由;对统治集团的蔑视和鞭笞。

艺术上吸取了古乐府健美、真挚、明朗的特色,结合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形成自己清新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

以古风为佳,变擅长五、七言绝、律。

【诗人小故事】铁杵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

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

“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

”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

”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

李白忍不住又问:

“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

“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

”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

“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

“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

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

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

“对呀!

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

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

”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

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

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

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

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

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

信上写着:

“先生喜欢游玩吗?

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先生喜欢喝酒吗?

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

”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

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

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

“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

我就是汪伦。

”汪伦接着便解释说:

“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了,哈哈大笑。

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

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

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

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

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

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

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

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

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

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

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

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