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17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一中【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无丝分裂中(  )

A.无染色体的复制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D.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2.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A.间期或末期

B.前期或中期

C.中期或后期

D.后期或末期

3.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癌变是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过程

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4.图表示人体内红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其中④过程中会出现核糖体丢失,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存在细胞的增殖

B.②过程中部分细胞出现染色体加倍,后期会出现基因重组

C.③过程细胞核消失,形成的细胞仍能合成蛋白质

D.④过程形成的红细胞与蛙的红细胞一样能进行无丝分裂

5.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出各种组织或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万能细胞”。

如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细胞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是其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B.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原因是它们各自的遗传物质不同

C.组织细胞的衰老受基因调控,但细胞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D.组织细胞的凋亡也受到基因的调控

6.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B.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C.细胞坏死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与细胞凋亡无关

7.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

正常细胞随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不断缩短,当缩短到临界值,细胞失去分裂能力,最终衰老和死亡。

端粒酶可有效保证DNA复制后端粒对应片段不变短,但在一般的体细胞中端粒酶的基因不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的细胞端粒酶会表达,保证癌细胞的增殖不受端粒变短的影响

B.颤藻细胞DNA每复制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

C.人体内正常细胞中存在与端粒酶形成有关的基因

D.人体内不同细胞端粒的长度可能不同

8.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的正常体细胞及其卵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B.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C.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9.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

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

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10.水稻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抗病(E)对感病(e)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HhEe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杆抗病:

矮杆抗病:

高杆感病:

矮杆感病=3:

3:

1:

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

A.HhEeB.hhEeC.hhEED.hhee

11.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照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为()

A.1/2B.1/4C.1/8D.1/16

12.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

B.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13.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

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A.白眼雌蝇×白眼雄蝇B.杂合红眼雌蝇×红眼雄蝇

C.白眼雌蝇×红眼雄蝇D.杂合红眼雌蝇×白眼雄蝇

14.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B.某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性别比例为1:

1,原因是含X的配子:

含Y的配子=1:

1

15.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两条链间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通过氢键连接

B.mRNA与t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C.细胞中同一种tRNA可转运不同的氨基酸

D.细胞中一个DNA分子可转录出不同的RNA

16.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碱基对构成DNA分子基本骨架B.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C.DNA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靠氢键相连D.DNA是双螺旋结构

17.若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的鸟嘌呤占18%,那么这个DNA分子的腺嘌呤比例是(      )

A.18%B.36%C.64%D.32%

18.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B.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C.②过程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一些非蛋白质(如固醇类等)的合成不受基因的控制

19.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同一植物的各种细胞中,a、b、c基因都一定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D.基因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改变,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2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翻译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B.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密码子决定

C.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则tRNA也有20种

D.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密码子一定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21.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可促进DNA螺旋化)的活性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①~③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利福平能抑制DNA的转录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

22.下列有关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分裂都伴随着DNA复制

B.真核与原核生物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C.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储存于细胞核中

D.转录和翻译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

2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D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组成

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C.一个基因的两条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进行转录

D.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24.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核酸分子的复制都是边解旋边复制B.逆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C.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上述过程的发生场所均为细胞核

25.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二、综合题

26.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期细胞,图中有DNA分子_____个;在其上一个时期有四分体______个。

(2)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对。

丙图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__和_______。

(3)该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

(4)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a→b可表示DNA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27.番茄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的,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红果×黄果

392

404

红果×黄果

605

0

红果×红果

1233

408

(1)番茄的果色的遗传符合_____定律,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

_______;实验二:

______;实验三:

_______。

(3)若取第3组F1代所有红果植株与黄果植株杂交,则所有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下列表格表示实验结果。

P

红眼(♀)×白眼(♂)

灰身(♀)×黑身(♂)

F1

红眼

灰身

F2

红眼∶白眼=3∶1

灰身∶黑身=3∶1

(1)由F1可知,果蝇眼色的______是显性性状。

(2)F2的红眼果蝇中,性别比例为雌:

雄=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性别比例为雌:

雄=______。

(3)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让F1个体雌雄相互交配得F2。

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灰身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__。

29.I.下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和B是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酶。

II.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上图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___。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三、实验题

30.结合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实验包括以下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叫作无丝分裂。

【详解】

A、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都不变,B错误;

C、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相同,C错误;

D、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而有丝分裂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为1∶2,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则不存在染色单体,该细胞可能处于前期和中期,B正确。

故选B。

3.C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癌变导致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代谢增强,细胞周期缩短。

【详解】

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DNA经复制后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质的DNA复制后不能均分,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没有增减,正确;

C、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过程,错误;

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C。

4.C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人体内红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其中①表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②表示红细胞增殖;③表示细胞核丢失;④过程中会出现核糖体丢失。

【详解】

A、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有核红细胞,因此①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存在细胞的增殖,A错误;

B、②为细胞增殖过程,方式为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加倍,但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重组,B错误;

C、③过程细胞核消失,形成的细胞仍含有核糖体,因此仍能合成蛋白质,C正确;

D、④过程形成的红细胞已经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再增殖,D错误。

故选C。

5.D

【分析】

由图示可知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实现自我更新,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过程产生各种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凋亡和衰老均受基因的调控。

【详解】

全能性是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

干细胞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并未发育成完整生物个体,因此,不能体现其细胞的全能性,故A错误;

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细胞核遗传物质并未改变,它们形态结构不同,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B错误;

组织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调控,衰老的细胞会有如下特征:

水分减少,代谢减慢;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细胞体积变小,线粒体减少;核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故C错误;

组织细胞的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过程,故D正确;

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

关于全能性的定义,重在理解其内涵,注意细胞具有全能性和细胞能体现全能性的不同;细胞生长、衰老、凋亡、癌变均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基因调控过程。

6.A

【详解】

细胞凋亡是细胞经历的正常的生命历程之一,而细胞坏死虽包括在细胞死亡的范畴之内,但属于细胞的意外死亡,不受机体遗传机制控制。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通过细胞凋亡被机体清除。

故选A

【点睛】

7.B

【分析】

1、原核细胞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2、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正常人的受精卵中含有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则体细胞中也含有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但该基因不能表达,所以染色体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导致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

【详解】

A、癌变的细胞具有无限分裂能力,因此端粒不会变短,由此推断端粒酶会表达,A正确;

B、端粒是染色体的一部分,原核细胞(颤藻)没有染色体,B错误;

C、正常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都含端粒酶形成有关的基因,C正确;

D、不同细胞的分裂次数不同,端粒的长度就不同,D正确。

故选B。

8.A

【详解】

A、水稻的正常体细胞及其卵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均具有全能性,A项正确;

B、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项错误;

C、玉米种子是植物的幼体,萌发长成新植株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C项错误;

D、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属于细胞分化,没有体现细胞全能性,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D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样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0.B

【分析】

【详解】

高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高杆:

矮秆=1:

1,说明亲本为测交类型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Hh×hh;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抗病:

感病=3:

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综合以上可知,亲本水稻的基因型是HhEe×hhEe,故B正确。

【点睛】

本题关键能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

11.D

【详解】

将问题分解成一对相对性状来分析,其中Aa×AA后代中AA概率为1/2,Bb×Bb后代中BB概率为1/4,Cc×cc后代中Cc概率为1/2,将三对相对性状组合分析,结果为1/2×1/4×1/2=1/1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B

【分析】

摩尔根将该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从这一实验他们推断,白眼基因是隐性的,亲代白眼雄果蝇是隐性纯合子,红眼雌果蝇是显性纯合子.F1代的红眼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代,F2代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是3:

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于是,摩尔根得推论,眼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颜色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D正确。

【点睛】

易混点:

萨顿只是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推论,没有用实验证明;而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13.C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果蝇眼色的遗传为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受A和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雌果蝇有:

XAXA(红眼)、XAXa(红眼)、XaXa(白眼);雄果蝇有:

XAY(红眼)、XaY(白眼)。

【详解】

A、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后代雌雄均为白眼,所以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

B、XAXa(杂合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可判断子代白眼的一定为雄性,但后代雌雄均有红眼,所以不能判断子代红眼果蝇的性别,B错误;

C、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后代雌性是红眼,雄性是白眼,所以可以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

D、XAXa(杂合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后代雌雄均有红眼、白眼,因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进行解题。

14.A

【分析】

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如果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但是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

A、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A正确;

B、某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但在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并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人体正常的体细胞中也含有性染色体,C错误;

D、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性别比例为1:

1,原因是含X的雄配子:

含Y的雄配子=1:

1,D错误。

故选A。

15.C

【分析】

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种tRNA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被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详解】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的,其中A与T之间两个氢键,G与C之间三个氢键,A正确;mRNA与tRNA都是通过转录形成的RNA,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中一个DNA分子可转录出不同的RNA,D正确。

故选C。

16.A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

【详解】

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A错误;

BD、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螺旋形成双螺旋结构,BD正确;

C、DNA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靠氢键相连形成碱基对,C正确。

故选A。

17.D

【详解】

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配对可得,A=T、G=C,若鸟嘌呤G占18%,则C占18%;进一步可计算出腺嘌呤A=1/2×(1-2×18%)=32%,所以本题选D。

【点睛】

18.B

【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