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135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17世纪文学.docx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按道理讲,应该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更加的斗志来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教会。

但是历史大发展往往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向前推进。

从整个欧洲来看,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封建教会的斗争发展室不平衡的。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始。

资产阶级处死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宣布成立共和国。

然而后来王政复辟,几经周折,资产阶级发动政变,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这次并不彻底的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然而,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达到了最高峰。

法国结束了胡格诺战争(1562-1598),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到路易十四时期最为鼎盛,这位在位72年的“太阳王”,将自己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公开宣布“朕即国家”。

当时,资本主义势力逐渐成长壮大,君主实际上充当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表面上的调停人。

一方面,王权利用资产阶级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则依附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于是,法国经济日益繁荣,在欧洲大陆处于领先地位。

     其他国家封建势力加强,尤其是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深重灾难,它利用宗教裁判所、禁书、火刑等来迫害新思想家,阻挠改革。

又利用耶酥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历史的车轮并不是永远向前的,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就出现了政治经济上的大倒退。

     与历史情况相一致,各国文学也呈献出复杂的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仍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走向衰落,风行一时的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

     关于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词源,众说不一。

一般认为它是由西班牙语巴罗珂(barroco)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用来称呼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珍奇、奇妙的意思,引申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术语最早是指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建筑的特点,这种建筑打破了匀称、平衡、合理的规则,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引起一种运动、豪华的视觉幻象及激情、神秘的戏剧性效果。

巴洛克精神体现在绘画上是感情的夸张、比例的失调、对照的强烈和形象上的扭曲。

在音乐上则是赋格曲,或称遁走曲,给人以一种流动不定、错综复杂、华丽绚烂的感觉。

可见,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是华丽、扭曲、刺激,反映一种紧张不安的精神状态。

而这种精神状态恰是社会生活动荡的集中体现。

     在文学上,巴洛克文学表现了一种病态的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

它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和顶礼膜拜。

在艺术上,采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夸张的忧郁;又用雕饰的辞藻、谜语似的比喻来玩弄风雅。

     巴洛克文学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班牙,然后传到英、法等国。

意大利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以长期在宫廷服务的马里诺(Marino,1569-1625)为首的这一派作家,迎合贵族阶级的需要和趣味,擅长抒情诗和神话题材的长诗,堆砌典故,绮丽浮华。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贡哥拉派,贵族神父贡哥拉(Gongora,1561-1627)创造出一种华丽而冷僻的诗歌语言,被称为夸饰主义。

另一位西班牙作家卡尔德隆(Calderon,1600-1681)是西欧最著名的巴洛克文学家,写有200余部戏剧,代表作《人生如梦》描写暮色苍茫、荒山阴暗的时刻,悬崖塔楼之中,不幸的人们受命运的驱使,演出了一连串的悲剧,他们哀叹人生是罪过、如梦幻,此外,作品宣扬了基督教思想和王权主义,充分体现了巴洛克的典型风格。

(《文学史》63页)

在法国,巴洛克文学经兰蒲绮夫人的沙龙而风行一时。

在英国,有以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1571-1631)为代表的玄学派。

在德国,格里美尔斯豪森(Grimmelshausen,1622-1676)的小说《痴儿西木传》(Simplicissimus)是一部影响较大的巴洛克作品,小说描写主人公西木在底层社会流浪的屈辱经历,以及他最后皈依上帝、告别苦难人间的结局。

其中穿插了许多幻想的情节、夸张的故事,很有特点。

英国清教徒革命文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

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他们把剧院也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台沉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1弥尔顿(1608—1674):

《文学史论》74页

英国诗人,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

他在政治上是激进派,宗教上属于独立派。

革命期间,他写了很多政论文,批驳国内外反对派对革命的污蔑和攻击。

他的文学代表作是晚年写的三部长诗:

《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继莎士比亚之后最有名的英国诗人。

晚年失明。

《失乐园》(1667)根据《圣经》题材改编,诗中塑造了撒旦形象,他是世界文学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

撒旦是超人,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

他是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诗人把他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的典型来刻画。

《失乐园》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

《复乐园》(1671)是弥尔顿的另一篇重要史诗,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

诗人把耶稣塑造成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形象。

耶稣具有和作者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

”史诗的主题是教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以便把自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

弥尔顿的两部史诗,特别是《失乐园》,是古典史诗的最后一部杰作。

西方古典史诗从荷马史诗开始,形成了写英雄史诗的传统。

《失乐园》直接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的传统。

它不仅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德。

它标志着英雄史诗的结束。

黑格尔在《美学》中总结史诗,提出史诗在18世纪被小说替代。

西方史诗自弥尔顿之后让位于小说。

欧美小说继承了史诗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史诗。

悲剧《力士参孙》(1671)采用圣经题材。

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和号召。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过着痛苦的奴隶生活,但他并不甘心屈服。

他渴望斗争和复仇的时机。

在他做了长久的准备以后,终于打倒了敌人,获得了自由。

这首诗号召年轻的一代要以参孙为榜样,把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下去。

忠实地表达了双目失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

第二节古典主义文学

1、法国文化的崛起:

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仅仅产生了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长篇小说《巨人传》。

然而在17世纪,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由意大利转移到法国。

它领导了古典主义运动,在18世纪领导了启蒙运动,以后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中,它都处于显赫的地位,以至到了20世纪,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派别,都首先在法国产生,法国一直处于西方文化的中心地位。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是近代欧美文学的第二次思潮,古典主义盛行于法国,而后在西欧各国广为流行,它是17世纪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

2、法国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classicism)含有“学古”与“法上”两层意义,取法于古代上流作品,一直是各个时代古典主义的基本信念。

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突出特点,古典主义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看作是艺术创作的理想模式,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因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法国古典主义是法国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它是在君主专制制度的孵育下形成的,它为君主专制政体而创作,并受君主专制政体严格的监督。

16世纪,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路易十四有“太阳王”的称号,他统治的时代是君主专制鼎盛的时期,他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巩固王权。

《十五讲》133页。

①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②建立绝对王权。

③控制文学艺术,设立法兰西学士院。

法兰西学士院是1634年在首相黎世留的亲自敦促和庇护下成立的,学士院的院士成了文艺界中央集权统治的代表。

为了使院士的身份成为社会上作家和学者羡慕追求的对象,政府规定院士的名额固定为40名,给他们以“不朽者”的称号,非得有一个院士死后,才能由其他院士共同选举另一人来补充。

这种制度一直维持至今。

法兰西学士院有很强的性别意识,院士都是男性。

1980年3月6日,法兰西学士院投票选举一名新院士,以递补已故法国作家罗歇•卡约瓦(1913—1979)空出的席位。

选女院士的阻力很大,最后以出席人数35人的20票通过,接纳女作家、翻译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尤尔瑟娜尔(1903—)为新院士,这是具有345年历史,被称为“男性俱乐部”的法兰西学士院第一次接纳女院士。

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由法兰西学士院最年轻的院士,《费加罗杂志》专栏作家让•多尔梅松(1925—)多方奔走策划,最后成功。

C推崇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一种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认识论学说,又称唯理论,它与经验论相对立。

它是17世纪法国的主导思潮。

在17世纪,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两大学派,英国经验派和大陆理性派。

英国经验派包括16—18世纪的培根、霍布斯和洛克,他们坚持外部世界是经验的基础,属唯物主义经验论者。

贝克莱和休谟否认经验源于外界,认为外界是感觉或表象的总和,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

大陆理性派是指17—18世纪欧洲大陆上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等唯理论者的统称。

他们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强调只有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认为真理的标准是观念的清晰明白。

法国思想界推崇理性主义,社会上流行的思想意识是尊重理智,皈依理性,注重系统,推崇法则。

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伦理道德的建设,都是从理性主义出发。

理性主义源于古希腊,推崇理性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为了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独断性,又主张用理性来衡量世界的现象,用理性来探索宇宙的真理,这替自然科学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17世纪的法国思想界继承了这两个时代的精神,拜倒在理性之前。

文艺复兴是理性与热情相提并论。

17世纪法国是重理性轻热情。

路易十四建立绝对王权,意味着对一切生活领域,包括经济和精神领域的全面控制。

个人的首创精神、个人自由的任何表现,都受到绝对的压制。

服从国家,履行对国家的义务,是个人的最高美德。

这时的个人,已不再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由人,而是从属于规范和法则的人。

约束力和限制力表现为无个性的理性形式,个人应当服从理性,应当按照理性的要求去做。

理性主义哲学正好适合当时政治的需要,为君主专制效劳。

法国理性主义代表是笛卡儿(1596—1650),他是17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代表著作《论方法》(1637),它是理性主义的结晶。

著名的哲学原则:

“我思故我在”。

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表达了人的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有意识才有存在,是西方自我意识自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作用,歌颂理想人之后的一个巨大发展。

20世纪瓦雷里:

“宇宙说:

人思故我在”,更强调了意识的重要。

20世纪扬波•萨:

“我思故我选择”,这都源于“我思故我在”。

在认识论上,笛卡儿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把“理性”置于最高位置,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他说:

“不管醒着还是睡着,永远只听从于理性的证明。

”从理性出发,他认为艺术应该符合“明白与确切”的标准,制定严格的法规。

艺术创作应提倡理性,抑制情感冲动,为理性主义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基础。

 

②悲剧:

代表作家是高乃依和拉辛。

他们的悲剧代表正统的古典主义,是具体化的贵族意识,具有贵族倾向。

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着重表现在他们的创作中。

彼埃尔高乃依(PierreCorneille1606-168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诺曼底省鲁昂城的一个长袍贵族家庭,父亲是法官,任鲁昂森林水泽特别管理。

高乃依在耶酥会主办的中学度过了六年时光,深受天主教的影响,为他后来的作品涂上了一层宗教的底色。

中学毕业后,他攻读法律,获得了学士学位,又在各法院见习了四年。

当时的鲁昂是法国戏剧出版和演出的中心,高乃依在环境熏陶下,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见习的第二年,他的第一个喜剧《梅丽特》问世,这是根据作者本人中学时代初恋失意的切身经验改编的。

此剧被搬上巴黎的舞台,获得了成功。

外省青年在巴黎崭露头角,使高乃依坚定了献身戏剧事业的信心。

此后,他的父亲为他买下了鲁昂王家水泽森林事务律师和法国海军部驻鲁昂律师这两个职位,使他过上了悠闲舒适的生活,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

他接连写出了七部作品,但视野都局限在巴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喜剧题材仅仅囿于爱情的范围,人物则带有纯理性的特征,成就不高。

可是这些作品已经引起了当权的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注意,被吸收进他的五人创作班子写喜剧。

黎塞留提供给高乃依的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职位--1500里弗尔的优厚年金,涉足上流社会的机会,王家的扶植,近在咫尺的舞台。

高乃依怀着庆幸的心情,参加了按黎塞留的意图所进行的两个剧本的写作。

然而由于他那不羁的性格,不久就与黎塞留发生龃龉,退出了写作班子,开始了他真正的戏剧创作生涯。

他在悲剧方面的首次尝试,是运用神话题材写成的《美狄亚》,失败后,他转向历史题材。

1636年,他的悲剧《熙德》上演,轰动了巴黎,被认为是法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之作。

     高乃依借鉴了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熙德的青年时代》,但他大大简化了原作的情节,把重心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物的内心体验,将悲剧主题集中到责任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熙德》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卡斯第王国的塞维尔城,主人公是贵族老臣杰葛之子罗狄克,他爱上了高迈斯伯爵的女儿施曼娜。

杰葛是昨天的英雄,高迈斯是今天的好汉,二人都为朝廷重臣,这桩婚事可谓门当户对。

不幸的是,有一天,国王要为王子挑选一个师傅,杰葛被选中。

高迈斯心生嫉妒,激动中打了杰葛一个耳光。

蒙受奇耻大辱的杰葛年高体迈,力不从心,便要求儿子罗狄克为自己报仇雪恨,以挽回家族的荣誉。

罗狄克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二者不可得兼,左右为难中,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但又怕落个怯懦的坏名声。

最后,他还是以责任为重,与高迈斯决斗,并杀死了对方。

施曼娜得知父亲的噩耗,十分悲痛,她尊重罗狄克为责任而战的行为,但她自己也将为荣誉而承担自己的义务,于是她立即来到王宫,要求国王处死罗狄克。

罗狄克当夜来到施曼娜家中,请求心上人杀死自己,好使他的痛苦得到解脱。

施曼娜心中矛盾重重,终于不忍心杀死爱人,她让罗狄克尽快离开。

罗狄克回到家中,向父亲表示,作为儿子自己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可是自己为此失去了爱情,他要以死殉情。

正在此时,摩尔人偷袭塞维尔城,四处一片混乱,危急时刻,罗狄克以国家为重挺身而出,带领军队英勇抵抗,结果大胜而归,成了民族英雄,被誉为“熙德”,也就是首领的意思。

国王故意捉弄施曼娜,佯称罗狄克已经阵亡,施曼娜当即昏死过去。

而醒来知道真相后,她仍按照封建义务行事,要求所有的武士与罗狄克决斗,许诺说谁赢了她就嫁给谁。

国王依照旧日风俗,只允许进行一次决斗,于是,一直在追求施曼娜的桑士站了出来,向罗狄克挑战。

在决斗以前,罗狄克与施曼娜诀别,表示为了使她替父报仇的愿望得以实现,他将挺胸迎向剑锋而不加抵抗。

至此,施曼娜不得不吐露真情,用爱情激励他他只能打胜不能打败。

决斗结束,罗狄克赢得了胜利。

国王当众宣布,施曼娜属于罗狄克,并开导施曼娜要以国家为重,与罗狄克化干戈为玉帛。

最后,国王让罗狄克继续拿起武器,把战争推进到摩尔人的国家去,去做他们的“熙德”。

     此剧的内容耐人寻味,主要的戏剧冲突是罗狄克与施曼娜的冲突,而冲突的核心是情与理、即爱情与责任的矛盾。

冲突的结果表达了高乃依、或曰整个古典主义戏剧所要表达的主题--爱情服从于责任。

罗狄克为了维护家庭荣誉不得不去杀死爱人的父亲,在两难选择中,理智战胜了感情。

封建道德观念和个人幸福之间的矛盾同样也存在于施曼娜心中,一方面她出于义务不得不向国王控告自己的恋人,另一方面又越来越深地陷入爱情之中。

而所有的矛盾都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王的权力高于一切的原则下得以解决:

国王是理性原则的体现,他明辨是非、体贴下属,在他的调解下,已经成为民族英雄的罗狄克与施曼娜终成眷属,这一结局既肯定了理性的胜利,也满足了个人的幸福。

   《熙德》在巴黎的成功是空前的,因为剧中的诗句极为优美,对法语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致于有“美得象熙德一样”的成语在法国流传。

它被认为是法兰西戏剧的光荣,并迅速风靡整个欧洲。

可是,作品的成功激怒了黎塞留,他本就对高乃依退出写作班子而心怀不满,更何况《熙德》使他亲自主持编写的一出喜剧黯然失色,加之他严禁决斗,而《熙德》中偏偏屡次写到决斗;当时法国和西班牙战争正酣,《熙德》里偏偏赞扬西班牙的民族英雄,这所有因素加在一起,便引起了学院派人氏对高乃依的围攻,他们无理责难高乃依抄袭别人,不遵守“三一律”,用高压迫使作家就范。

高乃依只好回到故乡,搁笔三年,最终不得不屈服,从此不仅在题材上转向古代,创作上再也不敢违反三一律,而且在创作倾向上也渐趋保守,失去了反映现实的热情。

     1640年,高乃依创作了一部完全遵守古典主义规范的悲剧《贺拉斯》,还违心地写了一篇肉麻的献词呈献给黎塞留,自此以后,古典主义在专制政权的支持下取得了文坛的统治地位。

     在《贺拉斯》这部作品中,仍是以忠君爱国的天职与个人感情的矛盾为主题,主张用理性战胜感情,歌颂为民族事业而大义灭亲的高尚精神。

悲剧发生在古罗马,罗马与阿尔巴的战争已延续多年,最后双方决定,各派三员大将以定胜负。

罗马选出的贺拉斯三兄弟迎战阿尔巴的库里阿斯三兄弟。

经过浴血奋战,只有贺拉斯家的一人得以生还,其余五人全部阵亡。

胜利归来的贺拉斯受到姐姐的指责,因为她已经与库里阿斯兄弟三人中的一个订了婚,在悲痛中,她不觉诅咒了祖国罗马。

贺拉斯出于义愤,当场杀死了姐姐。

贺拉斯为此受到审判,父亲为他出庭辩护,因为他的爱国热情,贺拉斯终于被无罪开释。

在这部剧中,封建义务高于一切,个人感情丝毫没有容身之处。

 

     当时的法国社会风云变幻,黎塞留和路易十三接连去世后,枢机主教马萨林接任首相,皇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随后是路易十四的上台。

高乃依在复杂的宫廷矛盾中频频成为牺牲品,在创作上也江河日下,晚景颇为凄凉,终在78岁时辞别人世。

而无论如何,高乃依通过他一生的30余部剧作奠定了古典主义戏剧的坚实基础,永远为法国人民所铭记。

     如果说高乃依奠定了古典主义戏剧的基石,那么使古典主义戏剧最终走向成熟的则是另外一个后起之秀--让拉辛(1639-1699)。

      拉辛出生在闭塞的小市镇上一个寒微的公务员家庭,家门不幸,三岁上父母双亡,家中负债累累。

幼年的拉辛跟祖母长大,10岁时随姑母、一个虔诚的让森派信徒进入了让森派的大本营波尔-罗雅尔修道院,在教会学校里免费读书。

让森派作为天主教内部的反对派历来受到迫害,拉辛在这里多年的学习生活使他受到深刻的影响。

由于师长们熟悉古希腊悲剧,拉辛耳濡目染,尤为喜爱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19岁时,他不顾家人和师长的劝告,做了一个世俗的人,进入巴黎的学校攻读逻辑学。

然而,他钟情的并非逻辑而是文学,在此期间认识了拉封丹及一些喜剧演员,后来又结识了布瓦洛,并被引荐给国王路易十四。

从21岁开始,拉辛写了几首诗歌歌颂路易十四,颇受文坛领袖的赏识,从此与拉封丹、布瓦洛、莫里哀往来频繁,渐渐侪身文坛。

1664年,拉辛写出了第一部悲剧,开始了真正的文学生涯,而使他一举成名的则是三年后的杰作《安德洛玛刻》。

这个五幕悲剧轰动了巴黎,其盛况令人想起《熙德》的成功。

   《安德洛玛刻》的情节取材于古希腊的故事,荷马的《伊利亚特》、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妇女》、赛奈克的同名悲剧都曾讲述过这个悲剧,但是拉辛的处理与众不同。

在剧中,主人公安德洛玛刻是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尔之妻,特洛伊战争使赫克托尔战死,她和儿子被送到爱庇尔,成了阿喀琉斯之子、国王庇吕斯的奴隶。

国王爱上了美丽的女俘安德洛玛刻,一再推迟和斯巴达公主、海伦之女爱尔米奥娜的婚期。

爱尔米奥娜曾和自己的堂兄、阿伽门农之子奥莱斯特热恋,只因庇吕斯为她的家族报了仇,这才被许配给庇吕斯。

这时,奥莱斯特作为希腊特使来到爱庇尔,传令庇吕斯交出安德洛玛刻和她的儿子,意在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庇吕斯以此要挟安德洛玛刻,许诺说只要她答应自己的爱情,就会保护她们母子。

而对亡夫忠诚不渝的安德洛玛刻拒绝了他的要求,一怒之下,庇吕斯决定第二天就和爱尔米奥娜结婚,而将安德洛玛刻母子交给奥莱斯特。

为了保护儿子,安德洛玛刻假意答应了庇吕斯结婚的请求,准备一俟宣布他们正式结婚,庇吕斯承诺了保护她儿子的义务后,她就立即自杀以保贞节。

对国王一往情深的爱尔米奥娜妒恨交集,唆使奥莱斯特杀死庇吕斯。

而当国王被刺身死后,爱尔米奥娜又懊悔不已,自杀在庇吕斯身前。

奥莱斯特受此刺激也发了疯,安德洛玛刻则幸免于难。

     在悲剧中,交织着四个人物的爱情纠葛,国王庇吕斯、特使奥莱斯特、公主爱尔米奥娜在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中,置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个人道德于不顾,都做了情欲的牺牲品,完全到了不择手段、丧心病狂的地步,唯有安德洛玛刻清醒、理智,做到了理性与情感的统一,也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继《安德洛玛刻》之后,拉辛又连续创作出了多部有影响的剧作,由于他的成就,1673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第二年又当上了路易十四的顾问。

虽然如此,因为他进步的立场,他不断遭到以红衣主教的近亲为首的一伙贵族的欺辱。

在1677年,他的又一部杰作《费德尔》上演,反动势力定下剧场的全部座位,到时不来看戏,又安排另一位作家写成同名剧《费德尔》,企图以对台戏的形式压制拉辛。

拉辛愤而搁笔,退出文坛和社交界长达12年之久。

   《费德尔》的故事取材于欧里庇德斯的悲剧《希波吕托斯》,但拉辛对传统题材进行了古典主义美学意义上的改造。

费德尔是雅典国王岱赛的继妻,她爱上了前妻的儿子希波吕托斯王子。

岱赛离家外出,杳无音信。

王子不堪后母虐待,想要远走他乡。

费德尔一直把深情埋在心中,恰此时,传来国王已死的消息。

费德尔在保姆的怂恿下,向王子吐露了真情。

但王子另有所爱,拒绝了费德尔。

费德尔羞愧之中,想要自杀,但被保姆拦住。

这时,国王意外地回来了,费德尔本想向国王忏悔,无意中听到王子爱着别人,顿时妒火中烧,她再次听从保姆的教唆,同意让保姆向国王诬告说王子调戏王后。

国王盛怒之下,乞求海神惩罚儿子,海神果然显示神威,夺去了王子的生命。

消息传来,费德尔追悔莫及,服毒自杀,临死前向国王忏悔了自己的罪孽。

   在这部戏剧中,拉辛从正面抨击情欲的罪恶,在作者看来,之所以酿成悲剧,是因为费德尔的情欲战胜了理性,而所谓理性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

但尽管拉辛揭露了贵族的荒淫无耻,还是对费德尔的爱情寄予了一丝同情。

   拉辛的剧作,严格恪守三一律,他用很多技巧避开了三一律的弊端,而发挥其长处,整部戏冲突激烈、结构紧凑、毫无枝蔓。

另外,拉辛的人物塑造既不违反古典主义要求人物以一种性格为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人物以多重色彩,使人物具有丰满性。

再者,拉辛擅长心理刻划,写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丝丝入扣、极为细腻,这方面是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代表。

   拉辛后来被封为法兰西史官、国王侍臣、国王私人秘书等职,只在1689、1691年应路易十四宠姬曼特侬夫人之请,写了两部以圣经为题材的戏剧,《以斯帖记》和《亚他利雅记》。

从这两部剧作可以看出,拉辛虽然韬光养晦,内里依旧充满激情。

   1699年,拉辛逝世。

与高乃依一样,作为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人物,他永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高乃依(1606—168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