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8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docx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方立天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要着重探讨中华文化及其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我们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什么关系?

我们研究这么一个主题,就是要着重探讨传统文化的构成、它的内涵,从形成和内涵当中来探讨它的核心。

我们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的结合是我们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跟国民素质、跟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呢?

从什么角度去探讨、研究传统文化跟现代化的关系?

我们认为大概是要找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要分析这些核心的内容,传统文化核心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要比较准确地把它找出来,然后来探讨它跟我们国家提高国民素质的关系。

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种观念,价值观是根本的,也就是说世界观、人生观最后要体现在价值观上。

价值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我们认为从哲学层面来看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主体有什么优长,理想怎么实现?

这是从哲学层面讲价值的含义。

价值观当中最根本的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智慧、理想、才能的体现,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这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观点、观念、学说。

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以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国民素质这些都是相近的概念,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根本性的、实质性的问题。

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哈比森,他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

资本、资源都是经济当中被动的因素。

人力、人才是主动的因素。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国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我们要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的自然环境、它的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

我们都知道,大概在公元前6、前5世纪的时候,在东亚,在我们这个土地上就形成了道家、儒家等学说,在南亚印度有佛教,在地中海一带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这就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哲学系统。

我们的中华文化是生长在这么一个环境,就是在东亚的大陆,在公元前6、前5世纪的时候,大体是在一个3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是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

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理环境,东边是海洋,西北、西南都是高山峻岭,它内部的幅员非常纵深、非常宽广。

这一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比较分明,与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很不一样。

另外,除了黄河流域以外,长江流域土地也是非常肥沃的,气候也很温和。

应当说我们国家中原一带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发源地,当然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不是一个,其次就是长江流域,还有其他地区。

中国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最初是集体耕作制,到了战国的时候发展为家庭耕作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是一个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根据、客观的基础,也可以说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同时,文化的产生需要有文化人,需要有知识分子,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由宗法贵族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士,有文士、武士、隐士、方士等等,他们在春秋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当时很多诸侯国家都引进这些人才来进行变法。

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

这些士,也即知识分子,发挥了知识的优势,从事教育,培养弟子。

学校都是官办的,。

原来在商周时代上学,“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末期,由孔子首创私学,这就是说,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使古代的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把教育推向了民间。

另外和私学兴起的同时,古代一些君主还创办了许多文化学术中心,聘任各个学派的大师不治而议论,他们不直接参加国家政府的治理工作,只是专门议论、专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发展国家。

当时像中原这一带,现在的河北、山东、河南一带都有这样的学术中心,特别是像山东的曲阜,还有河北的邯郸都是当时一些很有名的文化学术中心所在地。

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大大推动了各地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兴盛。

这种兴盛最集中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因为诸子最集中的时间是在战国时期,所以也称为战国诸子。

这些诸子就天道、人道、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当时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在这3家当中,儒家跟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道家也很重要,但是道家是个隐士之学,它没有列到显学的范围里面。

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百家,后来西汉的时候,司马谈就把它概括为6家,以后又有人把它概括为10家,还有更多的,有的说诸子有1000多家,如189家的说法,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刚才我们前面讲的3家。

在这3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道家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传统。

可以说《周易》,就是《易经》,它是把人本主义传统跟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这两个传统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传统的影响和作用。

中华文化后来当然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

根据我们学哲学的人的观点,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观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就文化形态来说,刚才我们提到有儒家、道家。

在汉代,大概在西汉末东汉初印度的佛教传到了中国内地。

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佛教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来说,是个异质文化。

中华民族已经有儒家、道家学说,佛教要进来,当然会遇到很多阻力,有很多障碍。

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基督教从唐朝就传到了中国,但是它没有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佛教是融到了传统文化里面了。

后来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儒释道,释就是佛教,儒道佛3家是传统文化的3大组成部分。

那么佛教之所以能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本主义传统、自然主义传统虽然符合了中国人的需要,但是它还有缺陷,那就是说对人生的烦恼、痛苦,特别是人的死亡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探讨的很少。

大家都知道,人如果没有死亡,人生就没有意义,生与死是相联系、相对应的,没有死亡,就不用探讨人生的理想意义的问题,因为他一直活下去的。

正因为有死亡,我们要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方面,可以说佛教恰恰弥补了中华文化的缺陷,它起到了补充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佛教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

解脱主义,就是解脱烦恼、痛苦,解脱生死问题,这也是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的。

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释道3家所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这3家从实质上来说,探讨的就是人的问题,人生的问题。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人学。

因为就儒家来说,它主要是探讨为人之学,怎么做人?

它提倡仁爱,那是讲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它主要是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去提升自己的理想。

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是从平凡的活动当中,怎么能够提升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即实现人生的理想,这是儒家思想。

道家讲自然,讲自然主义传统,这个自然,就是要顺其自然的意思,要合乎自然本性。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一定意义上也可说要合乎自然的规律。

道家提出了这么一个传统,这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个生命哲学,也是讲人的问题。

怎么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呢?

道家认为那就要合乎自然。

佛教不同,佛教讲出世,应当说佛教是个宗教,我们刚才讲的道家、儒家,它是人文。

所以中国是个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家,跟印度那个宗教国家不一样的。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它的一些宗教领袖比政治家地位要高。

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人文的传统。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里面很多内容实际也是讲做人的问题,特别是传到了中国以后,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是有区别的,当然它有共同性,它们都是佛教。

中国佛教相对印度佛教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禅宗,实际上禅宗把成佛的理想由彼岸世界移到了内在的主体世界里面来,它宣扬即心即佛,你的心、你的思想,与佛不相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意识觉悟了,那就是成佛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就是由神转到了人,转到觉悟的人。

另外,在我看来,中国佛教的第二个创造,就是现在讲的人间佛教,我们已故的赵朴老就提倡这个。

台湾地区佛教也是提倡这个,两岸佛教都提倡这个。

人间佛教就是认为,通过佛教道德的弘扬以及其他思想的弘扬,能够使人间成为净土。

从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当然它有出世的一面,当然它是个宗教,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受到中国的儒道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人文色彩,它也很重视做人的问题。

这是从我们的文化的核心,各个学派的思想核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确是以人学为中心的。

另外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墨子,以后的孟子、韩非,以及汉代的董仲舒、王充等等都是提倡为人之学,都是提倡通过为人,进而能够为家、为国做贡献。

中华文化提倡的,实际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念。

另外一个方面,文化和民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呈现了不同的文化。

不同民族文化体系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认为最主要就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像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中国文化它就比较重视做人,重视和他人的关系,重视和自然的和谐,这就是它的价值观念。

西方就不是这样,印度也不完全是这样。

现在我们一些记者招待会,西方国家元首,包括小布什总统在清华的演讲,他们都是要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要推行他们文化的核心内容。

所以,今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的较量。

所以我们东方、东亚地区形成的、我们中国形成的价值观念,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它的内容、内涵是怎么样的?

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我们下面还要探讨的问题。

二、人生价值观的要义

人生价值观念,是在人生的一些基本矛盾基础上形成的。

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他的最基本性的、普遍性的矛盾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有三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就是人与自我的矛盾。

我们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矛盾,比方我们的现实状况与理想追求,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们的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要处理好这些矛盾。

第二个矛盾就是人和他人的矛盾。

因为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社会当中存在,他有家庭关系。

在一个单位,他有一个工作关系,有同志关系。

再推广就是还有民族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这就是由人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派生出来的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又一类矛盾。

第三个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因为人是生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当中,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自然养育了人类,但是如果我们人类过分地去征服、去破坏自然,自然可能就要报复人类。

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我们天天可以感觉到的,像遇有沙尘暴,每个人的心情是会不太好的,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类矛盾当中,我们也可以把人与他人的矛盾展开为人与他人的矛盾、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的矛盾。

所谓价值观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问题。

通过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就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所讲的三类矛盾,或者四组矛盾,分四个问题来讲。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归根结底可以说就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

“人格”是现代的用语,古代没有“人格”两个字,古代叫人品。

什么样的叫做具有崇高的人格?

怎样能够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

这是古代思想家经常热心讨论的一个中心性的问题。

特别是儒家,也还有道家。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这样的名言:

匹夫不可在这方面,“三军可夺帅也,夺志也。

”是泛称军队,“匹夫”就是指的男子“三军”古代的诸侯大国里可以有三个军。

汉,男子汉他有独立意志,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独立意志,独立的人格,这对做人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孟子也说:

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夫。

”大丈夫的人格是怎么样的呢?

就是要始终在任何情况下,在富贵情况下、在贫贱情况下、在威武的压力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人格。

自己的意志不能动摇,这很重要。

现实生活当中也表明他这种说法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道家也提倡要有崇高的人格,但是道家是从一种自然主义思想脉络里来讲这个问题,“至人神庄子这样说:

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所谓至人,道家系统讲的至人,就是思想道德境界很高的人,那很神妙,一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境界很高的人,很神妙。

就是大泽,大的草泽都焚烧了,他都不受影响。

河就是黄河,汉就是汉水,沍就是冻了,结冰。

黄河汉水冻了,他也不受影响。

这是说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的精神和自主的精神。

庄子还主张提倡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这样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主张人跟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价值的高低区别。

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境界,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也去体会,那就是说要超越自我,与天地同在,这是极高的一种精神境界。

上面所讲的孔孟庄子他们关于人格价值追求的一些主张,对后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的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穿衣,但是我们还要过一种精神的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怎么样?

我们应当怎么来处理?

古代思想家认为衣食是礼仪的基础,物质生活是一种基础,这个基础是不能否定的。

另一方面又强调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

包括后来宋代理学家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消灭了,人照样吃饭、穿衣,这个不在“灭人欲”范围内。

指的是一种超越精神生活“灭人欲”要求的那种物质生活追求。

在人与自我关系当中,我们刚才讲它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正确地对待生命。

人的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中,生命是很重要的,所以儒家是主张保生命,一个人要保生命。

道家还主张顺其自然,保全生命。

但是在我们的先人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跟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比较起来,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更重要。

如果为了国家、人民、民族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人格价值。

所以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都是这个意思。

古人还看到了人的死亡跟“不朽”的关系问题。

就是人死亡以后怎么样才能够永远存在的问题。

“不朽”因为人都要死亡,那么死亡以后,人是不是还有可以值得以后的人永远敬仰的东西?

有没有不朽的东西?

这方面《左传》里有这样的记载,认为人虽然有死亡,但是死而不朽,他的精神、他的功业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样的说法,这就叫作,“立德、立言”“立德”就是树立人格道德榜样;“立“三不朽”就是要立功、:

功”,“立言”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就是建功立业;就是你有新的思想言论,家的发展。

古人认为道德、功业和言论这个价值是很重要的,这叫作“三立”。

人要在“三立”方面都有贡献,或者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出贡献,这样人虽然死亡了,但他又是不朽的。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像孔子孟子他们都是不朽的,到现在我们都要纪念他们,甚至于还要学习他们的某些思想。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他有人生四境界的学说,每个人不一样的,有四种境界。

他说第一种境界叫自然境界,什么叫自然境界呢?

自然境界是适应人的生物本性、生理本性的要求,吃饭、穿衣,还有繁衍子孙等等,还有适应世俗习惯,这个叫自然境界。

第二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是功利性的,就是追求个人的私利。

有些人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对我有没有利,这是第二境界。

第三个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它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我做的事情是为了对国家、社会有利。

第四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人是天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归根结底要和天统一起来。

这一思想境界,应当说是更高的一个境界,我们想问题、处理事情是从人与整个自然统一的角度来思考。

人生有四种境界,应当说后面这两个境界都是很高的境界。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就是人际关系、人伦关系、群体关系。

在这方面古人认为人和别的动物不一样,人是有义的,是讲道义的,所以人能够组织起来成为一种群体。

人的体力可能不如有的动物,但是人能够驾驭动物,能够组织群体,能够组织社会,能够按照职份、按照道义来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那么人与人有哪些关系呢?

最早提出人与人的关系的是孟子,他认为有五类关系,那就是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朋友关系,其中长幼关系就包括了兄弟关系。

所以后来又演变为“五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

这五种关系是由十种角色组成的,所以古人又提倡“十义”,就是十种道德规范,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

根据《礼·礼运》上的记载,所谓“十义”叫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十个不同的角色应当具有的道德规范。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像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都是各有权利和责任的,像“忠”,臣对君要忠,但君一定要“仁”,君是仁的,所以臣要对君尽忠。

如果君不“仁”,他不是仁君,那臣就不一定“忠”了。

儿子对父亲也不是一种绝对的服从关系,父要慈爱然后子要孝,这个和汉代以来一方绝对地服从另一方又不同,所以、、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三纲”“五常”“十义”古代学者在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和规范方面,所提出的准则和规范最重要的有“仁、礼、和、义、信”这几个范畴。

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范畴的意义:

1.。

字好像是两个人那样,从字的造型里可以看到它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仁”“仁”的。

大家都知道,“仁”就是泛爱众,要爱大众,要爱孔子有个很重要的定义,就是爱人,他人,要相爱,人与人之间要相爱。

在孔子看起来,爱人的内容有两条根本性的原则,第一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一条是消极性的,你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立”“达”就是显

第二条是积极的,就是自立,达,你想立的,你自己追求的、要实现的东西,也要帮助别人达到。

现在国际上宗教界也在探讨普世伦理,全世界人类能不能有一个基本的伦理规范,有没有?

讨论很长时间了。

其中有的学者就提出来,孔夫子的这个话可以作为基本伦理的条款,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也有这样的主张,孟子认为你如果不能够做到爱人,人家也不会爱你,不尊敬你,所以儒家提倡“仁爱”。

我们可以想像,一个国家、民族,人与人之间都能这样做,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它可能是非常和谐的。

还有墨家,墨家提倡“兼爱”,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它主张“兼爱”,这个“兼爱”和儒家有等差的爱、有等级的爱是不太一样的。

儒家的爱是由亲近的关系,然后推到更广泛的、其他的人的关系。

墨家主张“兼爱”,要求把别人的家庭看作像自己的家庭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跟都是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体“仁爱”“兼爱”现,但是这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性的,墨家是讲广泛的“兼爱”,但是,我们又可以这样考虑,很可能,墨家的“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种观念,和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位的那种社会结构是不太一致的,所以墨家的衰亡也不是偶然的了。

2.。

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是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礼”“礼”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准则、道德规范。

古代非常重视“礼,孔子这样讲,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就“无以立”,起码的礼都不懂,这个人就不可能自立。

以孔子又把“礼”跟“仁”联系起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要约束自己,要符合“礼”,这样来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

“仁”跟“礼”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形式跟内容的关系。

“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是的实质内容。

对做了总“仁”“礼”荀子有一篇文章叫《礼论》,“礼”结,他对儒家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治理国家是“治之经,礼与刑”,治理国家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礼”,一个是“法”。

如何治理好国家呢?

一方面要讲“礼”,一方面要讲“法”。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种思想对韩国、日本影响都很深的。

本来我们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学校师生之间的礼都比较淡了,这对我们国家以及政府机关、上下级的关系,都不是好事。

我们当然要讲平等,平等是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但是礼要不要?

很可能有“礼”比没有“礼”要好得多。

3.。

就是和谐。

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古代探讨两个很重要的范和”“和”畴,那就是“和”跟“同”,与“同”的关系与区别。

“和”古代很早在中国哲学史上就发生了“和同之辩”,辩论“和”跟“同”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

所谓“同”就是同一,相同。

所谓“和”就是不同的东西的平衡。

古人认为“和”能够产生不同东西,不相同的东西的平衡、和谐,能产生新的事物。

,就是重复,它不能产生新的事物。

所以中国“同”相同的东西,古代主张“和而不同”。

孔夫子有个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是否追求和谐看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根本的思想分野。

孔夫子还讲这样的话:

和无寡,“均无贫,安无倾。

”,就无贫;,就是没有凝聚“均无贫”平均了的话,“和无寡”寡就是指的人口很少,力,老百姓都不跟着你了,“安无倾”安全的话就不会有和则人家都会凝聚在你的周围;,危险。

孔子有个学生叫作有若,“礼之用,”他说了这样的话:

和为贵。

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肯定了“和”的价值。

根据我们学者的想法,比方说我们跟西方文化的关系,我们主张和而不同。

所谓和而不同,就是能够把各种文化的优长综合起来为自己所用。

孟子也有重“人和”的名言,大家都很熟知了,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齐心协力、团结合作。

在孟子看起来,这三个因素当中,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很重要,很可能他讲的是一个真理。

如果以和为价值取向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很有意义的。

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对立和斗争,这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面对的。

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斗争的结果一般可以说有这么几个结局:

一种结局就是两者同归于尽,第二种结局就是一方压倒另外一方,第三种结局就是双方和解而两利。

所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不同的矛盾,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

4.。

本来是适宜的意思,引申为公正。

“义”“义”适合情况,我们老百姓希望做官的人第一条就是公正,清廉与公正。

5.。

就是诚实、守信用,古人认为这是朋友之间应当遵守的一个基本道德“信”“信”规范,实际上在经济生活当中也应当是这样。

这是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看法,是古人的一些生存智慧。

(三)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我们中国是有这么一个优良传统的,有个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传统的内容是什么呢?

就是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和保卫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古人很多都是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一个人要爱国,要爱民族。

孔夫子有这样的话“微管仲,。

是假如没有,管仲是古代很有名的一个政治吾其被发左衽矣”“微”家,和是一样的,就是衣服的衣襟,孔“被”“披”“衽”有的少数民族衣襟是往左边开的。

夫子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可能也是衣襟往左边开了。

这是表现了这么一种深层的意思,就是孔子主张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独立。

至于像屈原、范仲淹,乃至顾炎武,他们都有很多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那是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的言论。

大家可能都知道,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我们、匹夫有责”古代都提倡“忠”“忠”。

的含义,就是要尽心尽责,但是到了汉代以后这种意义转变为为国君尽忠了,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