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558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头开始做面包.docx

从头开始做面包

从头开始做面包——面包新手攻略

(面包基础知识详解)

第一步、先从认识面粉开始吧!

做面包需要用高筋面粉,这是面包组织细腻的关键之一。

高筋面粉指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者,一般在11.5%以上,平均可以达到13%。

有TX说在超市买不到高筋面粉,我的意见是去大型的超市找找,或者干脆网购。

毕竟,做面包少不了它。

饺子粉不是高筋面粉——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我不知道关于“饺子粉就是高筋面粉”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但我知道它深深植根于很多TX的头脑里。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饺子粉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在10—11%之间,达不到高筋面粉的标准,仍属于中筋面粉的范畴。

但是,它是中筋面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粉类,所以,是在没有高筋面粉的情况下,可以用它代替,作为权宜之计。

如何判断面粉的筋度呢?

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抓一把面粉,用手捏紧成块状,松开手,如果面粉立刻散开,就证明筋度很高。

如果面粉还保持为块状,则证明筋度很低。

第二步、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面团的搅拌

有一个说法:

面包制作过程中,正确的发酵影响了面包质量的90%。

对此我深不以为然。

在我看来,面团的搅拌与面团的发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影响着面包的成败。

注意了!

对面包搅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于你制作出成功的面包!

 搅拌,就是我们俗称的“揉面”,它的目的是使面筋形成,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我必须说一下面筋形成过程以及它在面包制作中所起的作用:

面筋是小麦蛋白质构成的致密、网状、充满弹性的结构。

面粉加水以后,通过不断的搅拌,面粉中的蛋白质会渐渐聚集起来,形成面筋。

搅拌的越久,面筋形成越多。

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产生的空气,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经过烤焙以后,蛋白质凝固,形成坚固的组织,支撑起面包的结构。

所以,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面包的组织是否够细腻。

面筋少,则组织粗糙,气孔大;面筋多,则组织细腻,气孔小。

这也是为什么做面包要用高筋面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质,才能形成足够多的面筋。

 要强调的是:

只有小麦蛋白可以形成面筋,这是小麦蛋白的特性。

其他任何蛋白质都没有这种性质。

所以,只有小麦粉有可能做出松软的面包。

其他黑麦粉、燕麦粉、杂粮粉等等,都无法形成面筋,它们必须与小麦粉混合以后,才可以做出面包。

有些烘焙师会使用100%的黑麦粉制作面包,但这种面包质地会十分密实,因为没有面筋的产生,无法形成细腻的组织。

(有TX曾经问:

我往中筋面粉里加点蛋白质,它会不会变成高筋面粉?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

除非加入小麦蛋白,加入其他诸如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任何蛋白质,都不会对面筋的含量产生影响。

 搅拌的过程:

揉面是个很辛苦的工作。

为了产生足够多的面筋,我们必须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气。

从不同的面包需要揉的程度不同。

很多甜面包为了维持足够的松软,不需要太多的面筋,只需要揉到扩展阶段。

而大部分土司面包,则需要揉到完全阶段。

什么是扩展阶段和完全阶段?

通过不停的搅拌,面筋的强度逐渐增加,可以形成一层薄膜。

取一小块面团,用手抻开,当面团能够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强度一般,用手捅破后,破口边缘呈不规则的形状,此时的面团为扩展阶段。

继续搅拌,到面团能形成坚韧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使捅破后破口因为张力也会呈现光滑的圆圈形。

这个时候的面团就达到了完全阶段。

关于什么样的面包需要揉到怎样的阶段,每个方子中都会有说明,根据方子进行操作即可。

如果用机械搅拌,则搅拌过度也会是一个常见的情况。

面团揉到完全阶段以后,如果仍继续搅拌,面筋会断裂,面团变软变塌,失去弹性,最终会导致成品粗糙。

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搅拌过度。

 如果是手工揉面,有没有什么技巧?

有的。

每一个人在揉面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技巧。

以前没有搅拌机出现,那时候的面包师是将面团放在石台上,将身体贴近石台,用身体和臀部的力量帮助揉面,而那个时候的面包师体型也往往十分彪悍。

家庭制作不需要揉那么大量的面团,会轻松许多。

揉面的力度与速度是关键。

加快揉面速度往往可以使揉面时间大大缩短。

此外,还可以使用摔、打、擀等等方式。

但总之,揉面是个力气活儿。

有些配方的面团含水量十分大,非常粘手,用手揉是十分困难的。

这时候可以借助擀面杖来搅拌,但会非常费力气。

因此,即使你喜欢并且坚持用手揉面,但买一个面包机帮助你也是必要的。

 揉面的其他林林总总:

揉面的目的除了让面筋产生,还为了让酵母、油脂、糖等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混合材料也是揉面的一部分。

关于这一点,有很多TX都在使用后油法,即先将除黄油以外的材料揉成面团,揉到起筋后,再加入黄油。

事实上,先期加入黄油更有利于油脂在面团中的均匀分布,有一个方法可以一试:

就像做奶香小酥饼使用的打发黄油方法一样,将黄油、糖、鸡蛋等材料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分或其他液体材料,稍稍搅拌后,最后加入面粉和酵母,揉成面团。

各种甜面包都非常适用这种方法,可以创造更均匀的乳化体系。

 第三步、最重要的步骤之二——面团的发酵

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简单的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

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

发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

发酵不足,面包体积会偏小,质地也会很粗糙,风味不足;发酵过度,面团会产生酸味,也会变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发酵、中间发酵与二次发酵:

除非时间非常仓促的时候,我们可以搅拌好面团,整形进行一次发酵后烤焙,其他时候,都需要进行二次发酵。

因为一次发酵的产品,无论组织和风味都无法和二次发酵的产品相提并论。

在专业领域,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有两个专门的词汇来体现它们的区别(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制作中,我们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面包,是两次发酵做出来的就可以了。

长时间的发酵会增加面包的风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发酵,通过低温长时间发酵,得到别具口感的面包。

但冷藏发酵有一个缺点,就是发酵时间不易控制,容易导致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

在现代这个缺点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将冷藏发酵与中种法结合,单纯的冷藏发酵方法则不再使用。

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会再详细做一篇关于中种法的博文。

第一次发酵,怎么判断已经发酵好了呢?

普通面包的面团,一般能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在面团上戳一个洞,洞口不会回缩。

(如果洞口周围的面团塌陷,则表示发酵过度)。

发酵的时间和面团的糖油含量、发酵温度有关系。

一般来说,普通的面团,在28度的时候,需要1个小时左右即可。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则要相应缩短或延长发酵时间。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我们需要给面团减减肥。

把变胖的面团排气,让它重新“瘦”下来,然后,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圆球状,进行中间发酵。

中间发酵,又叫醒发。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整形。

因为如果不经过醒发,面团会非常难以伸展,给面团的整形带来麻烦。

中间发酵在室温下进行即可。

一般为15分钟。

中间发酵完成后,我们可以把面团整形成需要的形状。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决定了你做出来的面包是不是够漂亮。

每款面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据方子来操作。

要注意的是,整形时候一定注意将面团中的所有气体排出,只要有气体残留在面团中,最后烤出来就会变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发酵(又叫最后发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

为了保持面团表皮不失水,同时要具有85%以上的湿度。

很多TX问我怎么保持这个温度和湿度条件。

工业制作有专门的发酵箱。

而家庭制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尽力创造类似的环境:

将面团在烤盘上排好后,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盘开水,关上烤箱门。

水蒸气会在烤箱这个密闭的空间营造出需要的温度与湿度。

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当开水逐渐冷却后,如果发酵没有完全,需要及时更换。

最后发酵一般在40分钟左右。

发酵到面团变成两倍大即可。

第四步、接近成功了——烤焙

 烤焙之前,为了让烤出来的面包具有漂亮的色泽,我们需要在面包表面刷上一些液体。

这些刷液有水、牛奶、全蛋液、蛋水液或者蛋黄液。

根据不同的刷液,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

比如水,主要用来刷硬皮面包的表面;而全蛋液,则适合大部分甜面包。

具体的刷液,在方子中会给出来。

将最后发酵好的面团入炉烤焙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用力触碰面团,这个时候的面团非常的柔软娇贵,轻微的力度也许就会在面团表面留下难看的痕迹,要加倍小心。

烤焙的时候,根据食谱给出的温度与时间即可。

注意观察,不要上色太深影响外观。

第五步、面包的保存很多TX可能都忽略了这一点。

刚出炉的面包非常的松软,但是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变硬。

——其实,只要经过正确的步骤做出来的面包,都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松软,如果你的面包在几个小时以后就变硬了,也许该想想是不是制作方法上出了问题。

面包一般室温储藏即可。

如果你想保留较长时间,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回炉烤一下即可恢复松软。

但是——千万不要放入冷藏室!

冷藏室的温度会使面包中的淀粉加速老化,极大缩短面包的保存期。

烘焙小贴士---说说烘焙里常用的那些糖

砂糖,粗砂糖,绵白糖,糖粉?

刚接触烘焙的人,别说复杂的琳琅满目的奶制品,单是这糖,就能让人犯迷糊。

这几种糖,都是烘焙里常见的糖。

说起糖,这是烘焙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原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说说这几种糖的区别的同时,我们先说说糖在烘焙里所起到的作用。

糖,不仅仅是甜味剂,它在烘焙的过程里,悄悄地发生着一些神奇的变化,带来很多奇妙的结果。

不信?

往下看:

 一、糖具有吸水性,在烘焙里加入糖不仅可以改变口感,也可以加强水分的保持。

二、糖可以加强防腐效果。

含糖量越高的配方,保质期越长。

三、糖具有焦化作用。

含糖量越高的配方,烘烤的时候越容易上色。

四、糖可以改善面团的结构,改变面团的延展性。

五、糖可以使蛋白的泡沫更加稳定。

所以制作戚风蛋糕的时候,在蛋白中加入足量糖有助于作出品质稳定的蛋糕。

六、糖是酵母的主要作用对象。

为什么在面包里加入了糖却也不一定甜?

因为糖在发酵过程中被酵母分解了哈。

七、一般来说,如果减少配方里糖的用量,有可能要提高烘烤温度,并延长烘烤时间。

 烘焙里,糖的种类很多,今天主要把最常用到的几种介绍一下哈:

 白砂糖:

通常我们说的细砂糖或者粗砂糖,都属于白砂糖。

这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糖。

事实上,白砂糖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成许多等级,如粗砂糖、一般砂糖、细砂糖、特细砂糖、幼砂糖等。

在烘焙里,制作蛋糕或饼干的时候,通常都使用细砂糖,它更容易融入面团或面糊里。

粗砂糖一般用来做糕点饼干的外皮,比如砂糖茶点饼干、蝴蝶酥。

粗糙的颗粒可以增加糕点的质感。

粗砂糖还可以用来做糖浆,比如转化糖浆。

粗砂糖不适合做曲奇、蛋糕、面包等糕点,因为它不容易溶解,易残留较大的颗粒在制品里。

   参看下面的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较粗的砂糖,而第二张图里的砂糖颗粒明显细得多,更适合用在糕点里。

 

绵白糖:

绵白糖,顾名思义,是非常绵软的白糖。

之所以绵软,是因为其含有少许转化糖,水分含量也较砂糖高。

在北方的超市里,绵白糖和白砂糖一样常见。

那么,绵白糖在烘焙里处于什么地位呢?

一定程度上来说,绵白糖的颗粒较细,可以作为细砂糖的替代品。

不过,也因为绵白糖的性质与白砂糖有些许差别,所以表现在糕点里的特性也会有一定差别。

别担心,大多数时候,使用绵白糖代替细砂糖,不会对成果造成多大的影响。

曾经有很多人担心用绵白糖代替细砂糖是不是会不太好,需要放心的是,对于家庭烘焙来说,它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要小的多。

 糖粉:

糖粉,从名称也可以很容易看出来,指的就是粉末状的白糖。

市面上出售的糖粉,为了防止在保存的过程中结块,一般会在糖粉里掺入3%左右的淀粉。

糖粉根据颗粒粗细的不同,一样有很多的等级。

规格为“10X”的糖粉是最细的。

一般用的较多的是6X的糖粉。

糖粉的用处很大。

可以用来制作曲奇、蛋糕等,更多的时候,它用来装饰糕点。

在做好的糕点表面,筛上一层糖粉,外观会变得漂亮很多。

也用来制作糖霜、乳脂馅料,如制作姜饼屋的时候的蛋白糖霜。

糖粉颗粒非常细小,很容易与面糊融合,对油脂有很好的乳化作用,能产生很均匀的组织。

所以在做曲奇饼干的时候,使用一些糖粉,能让曲奇饼干的外观更加美观,保持清晰的花纹。

很多人问:

配方里的糖粉可不可以用砂糖代替?

我一般都不会推荐这么做。

糖粉也可以自己在家里用食品料理机研磨。

把白糖用食品料理机的研磨杯磨成粉末就是糖粉了。

自己磨的糖粉可以根据用量随磨随用,不需要添加淀粉。

不过如果要把磨好的糖粉保存起来,就需要加入3%的玉米淀粉防止结块了。

红糖:

红糖有时候也会被称为红砂糖。

不过除了个别的品种(如demerarasugar),红糖并不像白砂糖那样干爽的颗颗分明,而是有些润润的质感。

它除了含有蔗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糖蜜、焦糖和其他杂质,具有特殊的风味。

不同品种的红糖颜色深浅不一致,颜色越深的,含有越多的杂质。

红糖的风味特别,所以经常用来制作一些具有独特风味的糕点。

比如燕麦葡萄饼干等。

如果烘焙配方里有提到“黄糖”、“黑糖”等,这些都属于红糖的范畴,只是加工制作方法和杂质含量有少许不同。

木糖醇:

最后,顺带一提大家最关心的“无糖”点心。

“无糖”点心里使用的最多的甜味剂,就是木糖醇了。

它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不引起龋齿,热量比糖低,所以非常受欢迎。

如果你想制作“无糖”点心,那么,把配方里的糖换成木糖醇就可以了。

木糖醇的甜度与白糖近似,基本可以等量替换,对于不喜欢太甜的人来说,还可以减量使用。

但必须注意的是,木糖醇毕竟不是糖,不具有糖的普遍特点。

因此,用木糖醇代替糖以后,做出的点心肯定会有所差距。

至于会有什么不一样,大伙儿回过头去对照一下我开篇的时候提到的糖的几个作用,应该可以心里有数了哈。

另外,木糖醇成人每天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50克。

黄油、奶油、植物黄油---你分清楚了么?

如果你看到我的配方中写着“黄油”,而步骤图里拿的包装上却写着是“奶油”的话,请不要有疑问,想弄清楚它们的关系,记住最简单的一句话:

“黄油就是奶油。

”如果你希望了解的更详细一点儿,请继续往下看。

黄油,英文名为butter。

它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油脂,所以,有些地方又把它叫做“牛油”。

黄油中大约含有80%的脂肪,剩下的是水及其他牛奶成分,拥有天然的浓郁乳香。

黄油在冷藏的状态下是比较坚硬的固体,而在28摄氏度左右,会变得非常软,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搅打使其裹入空气,体积变得膨大,俗称“打发”。

在34摄氏度以上,黄油会溶化成液态。

需要注意的是,黄油只有在软化状态才能打发,溶化后是不能打发的。

黄油有无盐和含盐之分。

一般在烘焙中使用的都是无盐黄油,如果使用含盐黄油,需要相应减少配方中盐的用量。

但是,因为不同的含盐黄油产品里的盐含量并不一致,而且,根据黄油用量的多少还有计算上的麻烦,所以不推荐在烘焙中使用含盐黄油。

那么,黄油为什么又叫奶油呢?

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国家标准里,它就叫做奶油(请参考GB5415-1999)。

而黄油,我们可以理解为民间的叫法,并非为官方认可的。

因为黄油这个词在民间比较通用,大家理解起来也容易,所以,我的所有配方里,仍然使用了“黄油”这一词。

然而,这就产生了问题。

因为在我们大家通俗的说法里,“奶油”指的是裱花奶油,比如生日蛋糕上涂抹的那种,在我们的概念里,才叫做奶油。

但实际上,这种裱花用的“奶油”在国家标准里叫做“稀奶油”,英文名是Cream,商品名一般为“鲜奶油”(其中又可以分为淡奶油与浓奶油)。

所以,除非那种很不专业的网友配方,你见到的任何配方里,只要是“奶油”二字,不用怀疑,它指的都是黄油。

(这里一定要分清楚,“淡奶油(或稀奶油)”和奶油完全是两种东西!

)但不论是哪种中文名,英文名都是“BUTTER”。

所以,如果在购买黄油的时候怕买错,只要看英文名是“BUTTER”就没错了。

  接下来,该说说植物黄油了。

植物黄油的英文名是margarine,它的其他中文名称很多,比如人工奶油、人造黄油,以及音译的玛琪琳、麦琪林等等。

看到这么多名字如果觉得有点儿“晕”了,那么,记住它的英文名吧,这样就不会买错了。

植物黄油顾名思意,并非真正的黄油。

它是将植物油部分氢化以后,加入人工香料模仿黄油的味道制成的黄油代替品,在一般场合下都可以代替黄油使用。

而且,因为是人造的,所以,它拥有很灵活的熔点。

不同的植物黄油,熔点差别很大。

先回顾一下黄油的熔点吧。

大概34度左右,28度的时候非常软,0-4度冷藏的时候非常硬。

但植物黄油则大大不同。

根据不同的品种,有的即使冷藏也保持软化状态,这类植物黄油适合用来涂抹面包;有的即使在28度的时候仍非常硬,这类植物黄油适合用来做裹入用油,用它来制作千层酥皮,会比黄油要容易操作的多。

如果你问:

植物黄油既然这么多好处,是不是可以完全代替黄油了呢?

理论上也许是的,但实际却是不可能的——这也许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植物黄油的第一个弱点就是香味和口感差。

人工香料又怎么能比得上黄油的天然香味?

而且,它的口感吃起来让人觉得不舒服。

所以,如果想要作出档次高的西点,烘焙师们仍然坚持使用黄油。

植物黄油的第二个弱点更为致命,植物油经过氢化后,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早期人们对反式脂肪酸认识不够,所以植物黄油应用比较广泛。

但随着现在研究的深入,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越来越被认识到,尤其对心血管的危害极大。

所以,能不用植物黄油,还是不要用好了。

植物的,不一定是健康的:

)顺便说一句,那种在冷藏状态下仍然比较软的植物黄油,是不能用来做千层酥皮的,否则,必将漏油漏得一塌糊涂。

 最后,再介绍一下“牛油”这个名字。

前面提到,它是“黄油”的另一种叫法。

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名字。

因为还有一种从牛脂肪里提炼出来的油脂,也叫做牛油(类似于从猪肥肉里提炼的猪油)。

但是,这种牛油口感是很差的,一般不用来食用。

所以,在我们西点配方里,如果你看到“牛油”这个名字了,指的还是黄油。

手工面包第一步---揉面发酵步骤图(超详细)

根据面包的配方不同,所用的材料会有所差别,但基本上一般的面包揉面过程,都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1、用配方分量内的一半温水溶解酵母(如配方使用120克水,则用60克水溶解酵母)。

 2、称量好面粉、糖、盐、奶粉等干性材料的重量,并拌匀。

然后加入溶解酵母的水、另一半水、打散的鸡蛋等除黄油以外的配料。

3、用力揉成面团,并把面团放在案板上。

这个时候的面团会很粘手,表面也很不光滑。

但是要坚持揉下去,不要轻易添加面粉。

4、如果面团粘在案板上,可以用塑料刮板把粘在案板上的零碎面团铲起来,重新揉到大面团里去。

TIPS1:

如果采用新鲜酵母制作面包,则必须先用温水将酵母溶解,才能使酵母活化。

如果采用快速干酵母来制作,原则上可以省略这一步骤,把干酵母直接添加到面粉里,因为快速干酵母可以不经过活化过程而直接使用。

但为了保险,也为了让酵母充分发挥活性,建议还是把快速干酵母也先用温水溶解再使用。

TIPS2:

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所以不建议把配方里的水分一次性加入,而根据面团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这也是为什么不用全部的水来溶解酵母的原因。

TIPS3:

刚开始的面团会很粘,塑料刮板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把粘在案板上的面团铲下来。

 TIPS4:

建议使用塑料或金属案板,一是它们和木案板比起来更不易粘,二是木案板的材质很容易滋生细菌,在上面反复揉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卫生。

5、揉着揉着,面团会渐渐变得有弹性,表面也变得光滑起来,而且,随着面筋的形成,面团也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粘手了。

TIPS:

家庭手工揉面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揉,可以摔,可以扯,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快速不断搅拌面团,让面筋不断生成。

 二、摔面团。

并不是对所有面团管用,有些比较硬或者特别稀得面团不适合这种方法。

6、揉到一定程度以后,尝试着抻开面团。

这时候的面团不太容易抻得很薄,抻得稍微薄一点就会被扯出很多裂洞。

这个时候就可以加入黄油了。

TIPS:

黄油会阻断面筋的形成,所以,我们先将面揉到面筋形成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黄油,可以让我们的揉面变得更容易,这种方法叫做“后油法”。

不过,如果在一开始就加入黄油,可以让黄油在面团里分散得更均匀。

所以,各有利弊。

但是家庭手工揉面非常费力气,更建议采用后油法。

7、把已经软化的黄油加入到面团里,并且用力的把黄油揉到面团里面去。

8、一开始面团的样子会有点“惨不忍睹”。

但随着揉面的进行,黄油渐渐就会被面团吸收了。

9、坚持揉下去,面团又变得光滑而充满弹性了。

10、适时的检测面筋的强度。

把面团小心地抻开,看看是否可以形成一张薄薄的薄膜了。

11、看看图片里的情况。

这时候面团已经可以形成一层薄薄的薄膜。

但是薄膜并不是特别坚韧,还是比较容易破裂。

破裂的洞口呈不规则的形状,而不是光滑的圆形。

这个时候面团就达到了扩展阶段。

如果做大部分的甜面包和调理面包,这个阶段就可以停止揉面了。

比如蜜豆墨西哥、芝士肉松面包、热狗面包等等。

  12、揉到扩展阶段以后,如果继续揉面,面团会达到完全阶段。

这个时候,面团可以抻开非常坚韧的薄膜,即使用手指捅,也不太容易捅破,如图所示。

13、即使把薄膜捅破了,破裂的洞口也会呈现非常光滑的圆孔。

完全阶段的面团,可以用来制作大部分的土司。

如高级奶香土司,奶油白土司等。

揉到完全阶段以后,就不要再继续揉面了,否则,如果揉过头,面筋会断裂,面团失去弹性,变得粘软,一扯就断。

用揉过头的面团做面包,面包的体积小,孔洞粗糙,口感差。

 14、把揉好的面团放进大盆里,表面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放在室温下进行第一次发酵。

 15、发酵时间随温度而定,温度高则发酵时间短,温度低则发酵时间长。

28度左右,大概1个小时,面团可以完成发酵。

 16、判断发酵是否完成的标准:

面团发酵到原来的2-2.5倍大,用手指蘸上面粉,用面团顶部捅一个窟窿。

拔出手指后,插出的孔洞既不塌陷,也不回缩,而是保持原状的话,发酵就完成了。

 17、把发酵好的面团挤出空气,根据配方的要求分成所需的份数,放在室温下醒发15分钟左右,然后,就可以根据各配方的具体情况,进行整形、第二次发酵、烤焙了。

 TIPS1 揉面到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我没有列出来。

因为根据实际情况、面团配方的种类、含水量、揉面的力度速度的不同,揉面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就像大家经常交流的,有人揉了1个小时才揉好,有人却只要十几二十分钟。

 TIPS2此文是纯手工揉面的步骤图。

不少同学为了省力,购买了面包机或者厨师机来帮助揉面,使用机械揉面的流程大致是一致的,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面团的薄膜。

揉好了面,就赶紧开始制作自己理想中的面包吧!

 

烘焙爱好者的必修课----无敌详细的【千层酥皮】做法

  【千层酥皮面团】

配料:

低筋粉220克,高筋粉30克,黄油40克,细砂糖5克,盐1.5克,水125克,黄油180克(裹入用)

制作过程:

1、准备好原料2、面粉和糖、盐混合,将40克黄油放于室温使其软化,加入面粉中。

3、倒入清水,揉成面团。

水不要一次全部倒入,而需要根据面团的软硬度酌情添加。

4、揉成光滑的面团。

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松弛20分钟。

5、把180克裹入用的黄油切成小片,放入保鲜袋排好。

6、用擀面杖把黄油压成厚薄均匀的一大片薄片。

这时候黄油会有轻微软化,放入冰箱冷藏至重新变硬。

 

7、把松弛好的面团取出来,案上施一层防粘薄粉,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擀成长方形,长大约为黄油薄片宽度的三倍,宽比黄油薄片的长度稍宽一点。

8、把冷藏变硬的黄油薄片取出来,撕去保鲜袋。

9、把黄油薄片放在长方形面片中央。

10、把面片的一端向中央翻过来,盖在黄油薄片上。

11、把面片的另一端也放过来。

12、这样就把黄油薄片包裹在面片里了。

13、把面片的一端压死,手沿着面片一端贴着面皮向另一端移过去,把面皮中的气泡从另一端赶出来,避免把气泡包在面片里。

14、手移到另一端时,把另一端也压死。

15、把面片旋转90度。

16、用擀面杖再次擀成长方形。

擀的时候,由中心向四个角的方向擀,容易擀成规则的长方形。

17、擀好以后的长方形如图。

18、将面皮的一端向中心折过来。

19、将面皮的另一端也向中心翻折过来。

20、再把折好的面皮对折。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轮的4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