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54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docx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

吴义雄:

“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

作者:

文章来源:

《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点击数:

 490更新时间:

2014年12月10日

摘要:

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发行的《中国丛报》,发表了关于台湾的系列文章和报道,为西方读者建构了台湾的形象,体现了西方在荷兰人“失去”台岛后依然长期存在的“福摩萨情结”。

这些文章和报道就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但都坚持殖民扩张时代西人关于台湾历史的观念和认识,试图否认台岛与大陆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

该刊主要运用反映西人观点的西文文献,对中文文献的运用与解读服从于作者的论述需要。

 

关键词:

福摩萨情结台湾形象中国丛报传教士蓝鼎元

 

“福摩萨”(Formosa)起初是葡萄牙人对台湾岛的称呼,意为“美丽之岛”。

这个词自大航海时代开始在西方人当中流行,在很长时间内,是他们对于这个岛屿的正式称谓。

即使在了解到中国人称此岛为“台湾”后,他们仍长期称其为“福摩萨”。

这并非仅仅因为他们惯性地沿用一个为其所喜爱的名称,还因为他们不愿割舍这一名称所包含的历史情感。

荷兰人被郑成功驱逐后,西方人对这个“美丽之岛”的关注未曾中断。

他们强调荷据时代在台湾史上的地位,对这一时代的结束和中国政府治理台湾的现实甚为不甘,期待着再次改变台岛政治局面的机会。

这种长期持续存在的观念或情感,笔者认为可以称之为“福摩萨情结”。

17世纪以降,西方人与这个“美丽之岛”之间发生的种种纠葛,说明这一情结具有复杂的内涵。

 

鸦片战争前后,在中西关系发生彻底转变之际,台湾再次成为西人关注的对象。

发行于华南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TheChineseRepository)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台湾的文章和报道,这些文章和报道很清楚地体现了“福摩萨情结”的内涵。

《中国丛报》由美国来华传教士裨治文(ElijahColemanBridgman)、卫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创办,1832-1851年发行于广州及澳门、香港。

这份刊物具有基督教背景,但其主要内容却以中国研究为主,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对近代西方学界具有长期影响。

《中国丛报》发表的有关台湾问题的研究文章或时事报道在30篇(则)左右。

这些文字为西方读者提供了台湾历史与现状的相关知识和信息,由此建构了台湾的形象。

现在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了解19世纪西方人对台湾认识的程度和方式,进而了解近代以来西方有关台湾的论述的历史渊源。

 

《中国丛报》发行的时间,距荷兰人被逐出台湾近200年。

在这期间,西方人与台湾岛的直接接触不多。

故该刊的作者和编者,除了当时得到的一些时事消息外,只能依据历史上形成的文献。

相关文献可以分为三类:

历史上形成的关于台湾的西方文献;反映台湾历史与现状的中文文献;1840年后西方人重新接触台湾后形成的文字材料。

在建构台湾形象的过程中,作者和编者如何运用这些材料?

本文所谓的“福摩萨情结”又是如何影响了该刊编撰取向的?

运用这些资料,《中国丛报》向19世纪的读者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台湾?

这些都是本文希望加以讨论的问题。

 

一、基于西文文献的台湾史论述

 

在《中国丛报》有关台湾问题的论述中,台湾历史是其谈论较多的话题。

该刊对台湾问题的讨论基本上都以台岛的历史为背景。

史第芬的《福摩萨》和郭士立的《弗朗索瓦·范伦丁福摩萨评论集萃》这两篇长文,可以代表当时西人对台湾史的认识水平。

 

史第芬(EdwinStevens,1803-1837)是美国人。

他于1832年来华,为外国在华海员提供宗教服务,1835年成为美部会在华传教士。

他的这篇题为《福摩萨》的文章主要叙述台湾200余年的历史。

史第芬在文中引用了多种文献,也明确标示了引用的段落,但大多未说明所引文献的出处。

只有少数地方提到了早期台湾历史记述者的姓名及其作品,如尼霍夫(JohanNieuhoff)的航行记。

 

他的叙述基本上建立在西文文献的基础上,而极少征引中文史料。

这篇文章在谈到台湾早期的情况时说:

“尽管就在中国海岸的对面,距厦门一天的航程,但福摩萨似乎直到晚近才引起中国政府的注意。

根据他们的史书,在明朝第五帝宣宗统治的1430年之前,他们对该岛一无所知。

是年,朝廷的一位官员被风暴吹到这个岛屿。

一个世纪之后,一名被中国水师从澎湖驱逐的海盗,带领他的船队托庇于该岛。

”史第芬还描述说:

“这个岛屿那时尚未开化,只有野蛮人居住于斯。

那位野心勃勃的海盗为自己的利益攫夺了该岛,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将落到他手里的原住民全部屠杀,使他的船只上染满了那些不幸的土著的鲜血。

”②这段话似乎表明作者参考了中文文献。

但他既未提及此前中国史书对台湾的记载,也未说明其所叙述的故事是根据哪一部中国史书。

而且,这似乎也是该文提及中国文献唯一的一次。

 

按史第芬的说法,台湾史上与大陆的早期联系是以血淋淋的方式开始的,受害者是“美丽之岛”的原住民,而施暴者则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强盗。

这种背景衬托了史第芬心目中台湾历史主角的出场。

他叙述的重点是荷据时期的台湾。

按他的说法,荷兰人占据台湾最初是清政府的意思。

荷兰人1622年占领澎湖后,在中国海岸不断进行骚扰,他们“一次派出八艘船只在中国海岸穿梭航行,将他们能抓住的东西都加以毁灭”。

不胜其扰的中国政府在谈判中答应:

“如果荷兰人愿意退出澎湖群岛,他们可以到福摩萨筑垒自卫而不会受到责难。

他们对于这些岛屿本无权力,故无疑,这是一个明智的许诺。

”③结果,“在1624年,荷兰人与中国人达成了和议,得到了自由贸易的权利。

他们自动撤出了澎湖,驶往福摩萨,在西南部占领了一个港口。

”④在此背景下,“荷兰人进占了福摩萨,当时有一个小小的日本殖民地在岛上,不久退走;当地土著则未表示反对”。

⑤按这样的描述,荷兰人窃据台湾乃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宁而做出的一种安排,因此是合理的。

 

史第芬在文中叙述了荷据初期与西班牙人的争斗,荷兰人的势力在岛上的扩张,明郑势力的崛起,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郑氏在台湾的统治,清朝统一台湾的结局等史实。

应该说,作者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叙述大体上是清晰的,也基本上符合史实。

不过,他对史实做出的一些评论却透露出,他对台湾史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按照他的说法,1626年后荷兰人在其据点周围逐渐伸展势力,并在当地土著当中实施“新的法律”,改变其社会组织,“这些地区的土著抛弃了许多野蛮的习俗,接受荷兰人的治理”。

⑥众所周知,在荷兰人占据台湾之前,已有相当多的汉人从大陆移居台湾。

对此,史第芬未置一词,似乎当时的台湾岛只是其所称的“野蛮人”的天下。

荷兰人占领台湾不久,恰逢明清易代的乱世,闽粤等沿海省份汉人向台湾的移民蔚然成潮。

史第芬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

“据说有两万五千户人移居到福摩萨。

这些外来者的劳作赋予这个岛屿被开发的面貌,稻米和糖的产量增加,以供应出口。

起初,荷兰人鼓励这种移民活动,而最终他们则已无法遏止。

外国人的拥入最终帮助推翻荷兰人在该岛的统治。

”他认为这种“始料未及”的结果实际上是“欧洲人在与中国人的竞争中被打败了”。

⑦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其一,史第芬认为对于台湾来说,移居的汉人是“外国人”;其二,来自中国大陆的汉人移居台湾,及其在该岛的拓殖,与荷兰人在该岛势力的发展,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其三,中国人与荷兰人的竞争,实质上是同“欧洲人”的竞争。

这几点意味着,在史第芬看来,直到荷据台湾时期,中国对于该岛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中国人与这个岛并无关系;中国人向台湾的移民与荷兰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文明在一块蛮荒土地上的竞争。

史地芬在此表达的是当时西方人中比较普遍的台湾史观。

 

史第芬的文章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如他对郑成功驱逐荷兰人的过程描述得很细致,值得一读。

根据他的记述,郑成功在攻打荷兰人据点热兰遮城之前,曾与荷方代表谈判。

他对荷兰人说:

“台湾向来属于中国,现在中国人需要它,外国人必须马上撤离本岛。

”⑧尽管史第芬等西方作者并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国,但却记录了郑成功“台湾向来属于中国”这样的主权宣示。

这也应该是见于记载的中国人对于台湾最早的主权宣言。

以往史书,多认为这番话乃是郑成功在致荷人总督揆一(FrederickCoyett)的招降书中说的。

⑨现在看来,郑成功在口头上也向荷兰谈判代表明确强调了这一点。

这应该是一条颇有价值的资料。

 

史第芬的文章还介绍了台湾的政治格局,对后人了解当时台湾的情况,也许有一点参考价值。

除清政府在台湾的行政架构外,文章提供了当时台湾各县的土著和汉民村落分布的情况。

文章对台湾土著介绍比较详细。

作者认为台湾土著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那些不仅接受中国人统治”,而且采用汉人的文化,“从而脱离原来的未开化状态而向文明迈进”的当地居民。

作者提醒说,这些人也就是在荷据时代“受过荷兰人教化”的人,尽管他们对于基督教现在已所知甚少。

“第二等级由当地土著组成,他们尽管承认中国人的权威,但保留着自己的原始习俗,被称为‘生番’(rawnative)”,这部分人远多于第一等级人数。

⑩第三等级“包括所有未被征服的独立部落和村落,我们对其所知有限”。

(11)这个分法,与一般中国学者的“平埔人”、“熟番”、“生番”的分法有所不同,反映了那个时代西人眼里台湾土著的形象。

也有可能,史第芬对于汉语中的这几个概念没有弄清楚,以致连“生番”的含义都搞错了。

 

郭士立(CharlesGutzlaff,1803-1851)是普鲁士籍传教士,长期在中国活动,著述甚丰。

他的文章标题为《弗朗索瓦·范伦丁福摩萨评论集萃》,很明显,是将范伦丁作品中关于台湾的史料进行整理而成文的。

 

弗朗索瓦·范伦丁(FrancoisValentyn,1666-1727)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牧师,曾在荷属殖民地生活过多年,有机会接触该公司大量的档案和其他资料。

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撰写,他于1724-1726年间出版了8卷本的巨著《新旧东印度志》(OudenNieuwOost-Indien),该书长达5000页,外加1000余幅图片。

这部书的原版标题很长,显示其包括了一些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内容。

此外,范伦丁还出版了其他大量作品。

(12)按郭士立的说法,范伦丁“枯燥而繁冗”的著作“写作很不连贯,对重要问题的描述经常残缺不全,而且专注于琐屑之事。

因此,本文从中所辑也只能是零碎不堪的东西”,还要小心避免其前后重复。

(13)不过,既然范伦丁的书是依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资料写成的,其内容显然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弗朗索瓦·范伦丁福摩萨评论集萃》一文,对荷兰人早期在福建沿海追求对华通商的努力,以及他们在占领澎湖前后进行的袭扰活动,同样进行了叙述,其中包括一些具体的细节,也许值得相关研究者的注意。

文章提到,由于这一时期已有“多达25000”人从大陆移居台湾,使该岛沿岸地带颇为繁盛,“荷兰人请求(福建当局)允许他们到该岛贸易。

他们的这个要求和其他建议,都得到了许可,一个正式的条约随之订立。

”(14)这一记载作为史料,倒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无论是荷兰人请求福建当局允许他们到台湾贸易,还是福建当局答应他们的要求,都显示了,双方都认为中国政府对于台湾是拥有主权的。

 

这篇文章对荷兰人占领台湾开端的说法,与史第芬的文章有些相似,但在细节上则有所不同,可以互相参照。

按郭士立文章的说法,“那时,一位受尊敬的中国商人建议他们到福摩萨去,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支持。

这个岛屿于是被正式割让,(荷兰人)的商馆从澎湖迁至(台湾),中国人则帮助夷平了(荷兰人在澎湖)的堡垒。

”事后,荷兰人收到来自厦门官方的信,代表“该省巡抚”对荷兰人“为他们的贸易觅得另一个据点表示极为高兴”。

(15)这种中国官府建议荷兰人到台湾建立贸易据点的说法,看来是从当初荷兰人那里流传下来的。

这篇文章还提供了荷人据台初期的一些情况。

据说,荷兰人在台湾建立据点后,即向该岛当时最大宗的出口货物米和糖征收关税,当地的中国定居者倒没有说什么,“而日本人,当地殖民者当中更有势力的种族,从事着规模更大、利润更丰厚的贸易”,则“拒绝服从这一榨取”。

而且,荷兰人的行为还由此危及他们与日本的贸易。

经过一番争斗后,日本人从台湾退走。

(16)

 

《弗朗索瓦·范伦丁福摩萨评论集萃》对荷兰人据台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这段史事的叙述,较为简略。

文章基本的笔调是对荷兰人较为同情,不过对其残酷镇压本地人的反抗,也有所提及。

该文关于1662年荷兰人退出台湾后,又企图卷土重来,占领基隆与明郑政权对峙,最终退走的史实的叙述,亦可补史第芬文章之缺。

 

从总体上来看,与史第芬的文章相比,郭士立的这篇文章相对简略,但在对具体史实的叙述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其中提到的日本人在荷据前后与台湾的纠葛,就是史第芬的文章里所没有提到的。

 

除上述对台湾重要史实的叙述外,具有基督教背景的作者们,对荷据时期荷兰传教士在台湾的早期传教活动也加以注意。

史第芬写道,1626年乔治·坎地丢斯(GeorgeCandidius)“被派往那个居留地,努力在土著当中传播基督教”。

他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据说,基督徒的数字日益增加;出现了荷兰人和当地人通婚的情况;教堂和学校日见其多;结果是,成千上万的岛民受洗皈依为基督徒”。

(17)按他的说法,一个东方的基督教王国似乎在台湾岛呼之欲出了。

郭士立在文中对早期台湾土著的宗教崇拜仪式,以及荷兰人在他们当中传播基督教的过程,进行了一些叙述。

文章也认为荷据时代,台湾土著皈依基督教者众,但此过程因郑成功驱逐荷人戛然而止。

站在一个传教士的立场,郭士立用较长的篇幅摘录了关于郑成功残酷杀害荷兰传教士的史事。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用一段文字介绍了彼时台湾本地族群的风习,倒是颇为可读。

(18)

 

《中国丛报》的编者之一、在中国从事传教印刷事务的美国人卫三畏在该刊即将终刊之际,发表了一篇概论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的长文,其中摘录了弗朗索瓦·范伦丁《新旧东印度志》第2卷中叙述荷兰传教士在台湾传教的史实。

(19)摘录的内容从荷兰教会向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派遣牧师(当时叫作sick-visitor)开始,叙述多名荷兰传教士依托于殖民当局,学习台湾当地语言,深入台岛各地,进行传教活动,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以及他们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关系,等等,偏重于记载有代表性的传教士的具体活动情况。

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重点叙述郑成功及其后的明郑势力对荷兰传教士的打击,对后者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

范伦丁的书中附有前往台湾从事传教工作的荷兰神职人员的姓名,及其在台湾活动的年代,都被卫三畏所摘录。

(20)卫三畏最后还评论说:

“迄今为止就我们所知,自国姓爷的胜利切断了台湾本地居民与基督教世界的关系后,在他们当中已经找不到任何基督教的痕迹。

”(21)在卫三畏的眼里,一个颇有希望成为基督教世界一部分的岛屿却被中国人夺走了,他对此显然是很感痛惜的。

 

上述几位作者对台湾早期历史的论述或介绍,有些内容是对客观史实的陈述,其中对某些历史过程细节的叙述应该说是有一定价值的。

但显然,上述文章实际上将荷兰人占领和统治台湾作为该岛历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对象,而明显忽略了中国人在台岛繁衍生息的久远历史。

由欧洲人的占领和治理开头、因中国人的竞争而失去的故事,构成了他们心目中台湾早期历史的主要内容。

这些文章对于郑成功驱逐荷兰的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从他们对郑成功带有敌意和谴责性的描写,以及对荷兰人在失败之际悲壮之举的渲染,可以看出,在事隔一百多年后,他们对荷兰人最终失去这个“美丽之岛”的结果,还是感到难以接受。

对他们来说,这是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人在世界各地殖民过程中罕见的失败,而中国人的胜利不过是在他们征服各处蛮荒之地过程中极为遗憾的意外和例外。

19世纪来华西方人士对台湾的现状和地位的认识,就是建立在这种历史意识之上的。

可以说,《中国丛报》发表的上述文章所呈现的这种台湾史观,是本文所谓“福摩萨情结”的基础。

 

很明显,上述文章叙述的台湾史都是以西文史料为基础的。

但这些文章的作者,特别是郭士立,撰写过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论文,对中国典籍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当时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文献也不陌生,然而他们都极少引用中国书籍中的相关材料。

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些记载与他们视野中的“福摩萨”的历史无关。

西文文献所提供的史实依据,以及蕴涵在这些文献中的历史认识,构成了19世纪西人台湾论述的基本语境。

 

二、西人视野里的台陆关系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特别是清朝统一台湾后,台湾得到较快速的开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显著。

随着清政府对台湾的治理渐趋成熟,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的持续扩大,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17—19世纪的台湾发展史,以及这段时期大陆与台湾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无疑是台湾史的重要内容。

然而,《中国丛报》的作者和编者对这方面的内容均未加关注。

相反,该刊感兴趣的是台湾岛的动乱。

该刊发表的关于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文字,基本上集中于台湾民众的造反事件。

 

1832年,台湾发生了张丙等农民反抗清朝当局事件,《中国丛报》对此予以密切的注意和报道。

张丙乃台湾嘉义县农民,以贩鱼为业。

道光十二年(1832)大旱,米谷歉收,张丙等因禁粜之事与官府冲突,于阴历九月起而领导民变,自号“开国大元帅”,年号“天运”,反清色彩甚浓。

除张丙外,另有许成、黄城等亦率众起事。

台湾官府加以镇压,但官员、军队死伤甚众。

清政府调集福建等地军队渡台,历经数月,扑灭了各路起事队伍。

张丙等兵败后被清朝处死,而台湾一众官员均被议处。

按现代学者的研究,此事件之发生,除官民冲突外,与台湾闽、粤移民之间的矛盾亦有一定之关系。

(22)

 

《中国丛报》编者尽力收集相关信息,在每期的“大事记”栏目,以“福摩萨”为标题,多次加以报道。

1832年12月,该刊第1卷第8期首次报道了此事:

“从这个中国人称为‘台湾’的岛上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即该岛“发生了严重的骚乱”。

“警察因细故进行镇压和榨取,而公众则起而抗争,结果就导致了凶杀——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大约1700名士兵和20名以上的军政官员被杀。

据报道,所有政府官员或是被杀,或分散到山里,或被逐出该岛。

(清政府)从福建抽调大量兵力,从广东也调集了二三千人,但据报,叛军迄未受到控制,正发起新的行动。

”(23)该刊显然是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报道。

随后几期都刊登了有关这一事件的消息。

如第9期报道说,1300名清兵在台湾被杀,清政府从广东调集了5000人的军队,还需要更多军队。

(24)随后该刊报道说,谣传叛军有70万之众。

(25)按这样的报道,似乎清朝在台湾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1833年初,这次起事被平息。

但《中国丛报》在这之后,仍对此次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显示该刊对台湾事态的浓厚兴趣。

(26)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丛报》编者在评论关于张丙事件被平息时,似乎对这一消息感到难以相信。

他说,前不久朝廷还在各地调兵遣将,但“现在所有的军队马上被撤回了,福摩萨的叛乱已被镇压!

到底是朝廷的计划有变,还是官军真的取胜,抑或是叛军领袖内部发生争吵并向他们共同的敌人让步,或者像连州山民那样接受贿赂而休战,并交出几个不幸的同党以供处死,现在还不能确定。

”(27)“福摩萨”的一次旨在反清的大规模民变,居然被清朝在短时间内平定,《中国丛报》的编者是不相信,还是不愿相信,其心理是颇堪玩味的。

 

1833年5月,该刊转载了同在广州发行的英人报纸《广州纪事报》(TheCantonRegister)上的一则评论,说明来华西人中抱有同样心理的并非只有《中国丛报》的编者:

 

(福摩萨的)整个人口约为二三百万……整体来看他们是无法无天的部族,抗拒政府和所有人类社会的规章,一切以他们的家族为中心。

一些出生于内地(指距海岸地带较远的地区——引者)的乡村土生人群,从不承认中国官员是他们的统治者。

(28)

 

与上述对事件进程的报道不同,这段文字是对台陆关系基本面的一种说明,给读者的印象是台湾民众与大陆之间处于明显疏离的状态,对清朝缺乏认同感。

在上面这段文字之后,作者写道:

“福摩萨的殖民者们(此处指该岛的移民)对外国人的好感是众所周知的。

”(29)作者并未提供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但在显示台湾民众对清朝的疏离态度的同时,却断定他们对一百多年未接触的“外国人”具有友好的情感,暗示了“福摩萨”和“外国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不得不说,这样的对比有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因素。

 

实际上,史第芬的《福摩萨》一文在评论1787年林爽文起义这一事件时,也运用了类似的模式来描述台陆关系。

在那篇文章中,史第芬并没有在叙述这一事件的过程上花费太多的笔墨,而是用相当大的篇幅分析林爽文起义的背景和原因。

他认为,清朝当局治台的策略,除了保证该岛不为外国人所占,就是防止它成为罪犯和亡命之徒的逋逃薮,其措施就是对来自福建、广东、浙江的新移民收取高额费用,“据说官员们操纵着一个针对新来者的常规性的勒索体制”。

在此体制下,移民们被迫缴纳的钱财数量如此之大,以致只能“长期上缴直至完纳”,结果是“很多移民发现他们成了官员们某种形式的奴隶”。

但是,移民们都是些“桀骜不驯和无法无天的人”,他们“刚刚摆脱了家乡专制官员的折磨,自然希望在这自愿放逐之地享有更多的自由”。

而官员们则因远离上级的监督,也希望能够在此进行更为肆无忌惮的榨取。

于是,“一方进行新的压榨,另一方则具有新的规避和反抗的方法”,结果就是,“台湾比帝国任何部分的叛乱都要多”。

(30)在清朝这个广阔帝国的各地都面临各种形式的反抗和动荡的背景下,史第芬的这个结论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他赋予台湾民众的造反以突出的地位,并从台陆关系体制性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必然会发生的原因。

与此相联系,史第芬还援引“一位最近的观察家”的话,称他们“十分喜欢与外国人交往”。

(31)

 

通过这些论述,一个反抗清朝的统治而对“外国人”友好的台湾形象,就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作者们宣称的台岛对外国人——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友好”的断言,无疑能够在西方读者的心目中唤起该岛与西方关系的历史记忆,虽然并无实际证据的支持。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丛报》的作者和编者对台岛动乱的叙述,实际上将民众造反这种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内部斗争,展现为政治上的国家认同问题。

 

以上所述西人关于台陆关系的言论,多集中于对台岛西岸汉族聚居区与大陆关系的叙述。

由于其时台岛东部尚未开发,主要为土著民族居住地,西方文献中有关台岛东部地区的记载亦较缺乏。

郭士立在其文中说:

“我们对该岛东部地区依然一无所知。

尽管一些早期荷兰航海者曾造访此地,但现今似乎甚少有人论及。

甚至连距当地最近、乐于冒险的中国人,也未敢造次,进入这一未知之域。

”他在文中提到,“琉球人将当地土著描述成野蛮人,而我们的作者(弗朗索瓦·范伦丁——引者)却告诉我们说,他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的懒散之人,与奸诈嗜血的马来人完全不同。

他们或许是日本人的后代,后者在15和16世纪经常来到福摩萨,建立过颇为兴旺的居留地。

”不过,他承认这是“纯粹的猜测”。

(32)

 

这说明,当时西方人对于台岛东部土著聚居地区的情况的确了解甚少。

然而,他们对这个地区其实也是非常关注的。

为此,他们尽力发掘西方的相关文献。

实际上,在发表郭士立的文章之前,《中国丛报》已经发表了史第芬对波兰人贝尼奥斯基回忆录的介绍文章。

 

莫利斯·贝尼奥斯基(MauriceAugustBenyowsky,1746-1786),波兰裔匈牙利贵族。

他1768年参加对俄战争被俘,1771年越狱,伙同90余人,从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琉球,在当年8月26日抵达台湾东部。

他们与当地原住民发生冲突,后又卷入部落之间的征战,及其与台岛政府间的战斗,历经17天后离开。

他后来经澳门抵达欧洲,又到非洲、美洲等地冒险,最后在与法国人的战斗中死于马达加斯加。

(33)1790年,他的自传《贝尼奥斯基伯爵回忆录与游记》(TheMemoirsandTravelsofMauritiusAugustCountdeBenyowsky)出版,其中叙述了他的这一段海盗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