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477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docx

完整打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后半学期教案已整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秒的认识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

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

教学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的10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

(神六发射成功)对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一天发射成功了!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

(画面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

3、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

(出示主题图:

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3、2、1)

  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

(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

  3、揭题,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板书课题:

秒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

(画面演示:

钟面)

(1)师:

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

(又长又细红色的就是秒针)

 问:

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

秒针走了几小格?

引导学生一起得出: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走了5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5秒。

板书: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再看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

(10秒)再接着看,从6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

(30秒)为什么?

(2)你还能说一说,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就是走了几秒。

(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说)

2、借助钟表,体会1秒:

(1)同学们都带了心爱的钟表,下面就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如果上面有秒针的,你就放在耳边,仔细的听一听;如果是数字式的,你就仔细的看一看,它是怎样一秒一秒的过去的。

(听声音的同学,谁来把你听到的声音学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学秒针发出的声音:

嗞、嚓、嗒……这一声的时间就是1秒;刚才看数字钟表的同学,谁来介绍一下你的钟表上时间是怎样一秒一秒过去的?

[

(2)投影仪展示数字电子表:

这一栏的数字在增加,增加1的时间就是一秒;这儿有两个小圆点在闪动,闪动一下的时间就是一秒。

问:

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这样用数字来表示时间的吗?

(电脑、汽车、计算器、银行等)

(3)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吗?

(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3、根据体验,谈“1秒”的感受。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

(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一秒钟可是能做很多事情呢,你们看(课件演示):

(1)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

(2)火车每秒约行55米(3)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4)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5)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每秒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

  师:

看了这么多的介绍,你觉得1秒的作用怎样?

(作用很大、很广泛、一秒很有价值)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看这短短的一秒!

那么现在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新感受呢?

谁来说说(珍惜每一秒、珍惜时间)对了,鲁迅爷爷说得好: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画面演示)同学们要珍惜分分秒秒。

刚才我们了解了一秒钟能创造那么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游戏活动,估算几秒。

  

(1)跳绳活动,估算几秒。

 师:

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跳绳比赛,我们班的李德锋同学以一分钟跳了152下的好成绩,夺取了年级组的第一名,那么下面我想请李德锋同学到前面来跳绳,跳20下,其他同学给他估算用了几秒时间,老师用秒表准确计时,你们估算。

(学生汇报,老师对估算的较准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估算的不准确的一起来总结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三)探索猜测,发现1分=60秒

  1、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数数,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一起来估算这段音乐大约是多少秒?

(播放1分钟的音乐。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时间,或点头估算,或拍手估算,或没有声音的在心里数数等等)

  2、刚才这一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就是1分钟,1分钟是多少秒呢?

我们一起来看电脑演示。

(画面演示:

刚才的1分钟音乐作背景,伴着“嘀哒”声音,钟面上秒针走了60小格,分针同时走了一小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仔细观察,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学生同步数到60)师生一起得出结论:

板书1分=60秒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对我们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同学们,时间是一分一秒积累起来的,今天我们珍惜40分钟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也会像今天这样每时每刻珍惜分分秒秒,让我们永远记住古人的教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五)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一小格1秒

  1分=60秒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时间的简单计算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

秒针走1 圈是(   )分。

(3)1 时=(   )分;(4)1 分=(   )秒

  2.情境引入

  播放课件:

时间的计算 

  从家到学校共要多久?

想一想,你会怎么算呢?

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关于时间的计算。

相信这节课后,大家就能够很轻易的解决这类问题了。

二、新课学习

 1.例12 时=(   )分

  继续播放课件:

时间的计算 

  怎么想?

想:

1 时是60 分,2 时是60 加60,就是120 分。

  做一做

①5 时=(   )分,怎么想?

(5 个60 连加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这样想:

在120 分的基础上再加3 个60 分,即120+180=300分钟) ②2 时=(   )分③3 分=(   )秒④4 分=(   )秒

 2.例2

  现在我们来解决这节课开始时候的问题:

 分针从6走到9,走3大格,是15分钟。

也可以这么想45-30=15(分钟),所以说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你学会了吗?

我们来检查一下。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小明7:

50 到校,11:

50 放学。

他上午在校几小时?

(2)1 时=(   )分    2 分=(   )秒    

 2.在○里填上“>”、“<”或“=”。

①9 分○80 秒;②6 时○600 分;③4 时○240 分 ;④320 秒○5 分;⑤30 分○半小时; ⑥一刻钟○16 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连续进位乘法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复习(略)

二、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

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四、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五、课堂作业:

P80第1题

六、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

(只写得数)

500×721×4320×31000×9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525269×6=6564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

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89×6798×369×5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复习

1.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

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师:

用乘法怎样算?

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0×3二0)

教师:

“0×3”表示什么呢?

(3个0相加.)

教师:

“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

为什么?

(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5×6=4×3=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

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

(都相等.)教师:

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

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

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下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2000×3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

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乘积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

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

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

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

“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

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整理复习(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200×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

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

揭示课题板书:

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

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

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

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

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

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四)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第97页第4、5、6题。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

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

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

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并交流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一周教学札记

第周星期(总)第节年月日

课题

可能性

本课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具

教学反馈

含板书设计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

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

1号盆、2号盆

(实物:

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

(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

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

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

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

1号盆,谁来?

(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

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

那可能摸出什么球?

为什么?

)(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

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

3、活动小结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

……(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