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124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A、课外活动

B、班级教育活动

C、少先队活动、

D、小组活动

【答案】B

【解析】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故选B。

2、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的阶段依据的

()制度。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学制

【答案】C

【解析】“壬戌学制”是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

段依据的学制,史称“六三三”学制。

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故选C。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属于普通中学在()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C

【解析】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故选C。

4、有关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都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心理教育

D、道德教育

【答案】A

【解析】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故选A。

5、问题情境就是()。

A、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B、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C、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D、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答案】C

【解析】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

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故选C。

6、教师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在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实质训练说

【答案】A

【解析】going,playing,coming都存在共同成分“ing”,因此,题干中的现象可以用共同要素说加以解

释。

故选A。

7、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

将孔这一经验概括为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A、孟子

B、荀子

C、王阳明

D、朱熹

【答案】D

【解析】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来源。

故选D。

8、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答案】B

【解析】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五种因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故选B。

9、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

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答案】A

【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

何做事情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之后才能逐渐获得。

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有关

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技能,

真正学会了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

故选A。

10、正式的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答案】A

【解析】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是

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故选A。

1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这是谁的观点?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马克思

D、高尔顿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

“心理学起源说”。

有关教育起源的观点还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故选B。

12、()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理特征。

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兴趣

【答案】C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

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

故选C。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德育过程既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也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

B、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现代三大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发展与教育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D、当事人中心疗法强调三条:

接纳、尊重和真诚

【答案】D

【解析】当事人中心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该疗法强调真诚、无条件尊重和同理心。

因此D

项表述是错误的。

故选D。

14、能改变“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答案】D

【解析】能改变“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

杜威是学生中心、活

动中心、经验中心的倡导者,儿童中心主义的提倡者,所以本题选择杜威的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观。

故选

D。

1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信任感

【答案】D

【解析】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

度。

故选D。

16、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答案】B

【解析】传统教育重知识记忆和再现,而现代教学过程则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

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

故选B。

17、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即处于教育制度的核心位置。

故选D。

18、“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反映人需要具有()

A、自然性

B、层次性

C、选择性

D、动力性

【答案】B

【解析】题干意思为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引申为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会去追求更高层级的需要,体现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故选B。

19、“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反映人需要具有()

A、自然性

B、层次性

C、选择性

D、动力性

【答案】B

【解析】题干意思为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引申为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会去追求更高层级的需要,体现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故选B。

20、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A

【解析】努力、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因素。

故选A。

21、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后出现了学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答案】B

【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形态。

故选B。

22、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

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答案】A

【解析】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

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3、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查名原因后

B、在当日

C、在学校领导同意后

D、及时

【答案】D

【解析】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故选D。

24、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学与教的规律

【答案】D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

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故选D。

25、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

A、课堂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活动

D、生理活动

【答案】D

【解析】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

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故选

D。

26、桂阴小学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一次是“文明从我做起”评比活动,另一次是“我的中国梦”

演讲比赛。

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是()。

A、德育管理

B、德育途径

C、德育模式

D、德育价值

【答案】B

【解析】德育途径指的是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题干中

桂阳小学组织的两次德育活动,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是德育途径。

故选B。

27、对于听课者的要求不包括()。

A、听课前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B、听课前要了解教材、学生的基本情况

C、听课前应和授课教师充分交流

D、听课要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

【答案】C

【解析】1.听课前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听课前要了解教材、学生的基本情况;3.听课要处理好听

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4.听课者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学科的课改理念;5.听课要做到听、看、

记、思的有机结合;6.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

故选C。

28、专制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使学生形成下列哪一种人格特点()。

A、情绪紧张,冷淡,攻击性强,自制力弱

B、无组织纪律性,无团体目标

C、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有领导能力

D、乐观活跃,具有创意,直觉力强,人际关系很好

【答案】A

【解析】专期型的教师发现为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全凭个人的好恶对学生赞誉、贬损。

学生则表现为情

绪紧张、冷漠、具有攻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