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934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一)

(时间:

120分钟分数: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课文默写诗文。

(8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1分)

(2),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1分)

(3)《木兰诗》表现边塞奇寒的句子是“,。

”(2分)

(4)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lán();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àohuǐ()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3)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zhìtòng()的热爱。

(4)在那gèngǔ()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过综合整治,天津站的出租车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出租车接客队伍井然有序。

B.在成都熊猫基地,也有一片“鸟儿乐园”,但这里的鸟儿与人却相安无事。

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供养。

D.四周山峰连绵,树木成片,被秋风侵染的斑斓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明艳而又柔和。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讲话。

(“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

B.为了把校园建设得更美好,学校近日开展了评比“优秀班级”。

(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C.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

(在“静电”后面加上“的功能”)

D.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上学语文。

(把“不仅”改为“既”)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习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6.综合性学习。

(5分)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来积淀的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概括你从上面材料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3分)

(2)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2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

(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展现的画面。

(2分)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木兰当户织()

(2)愿为市鞍马()(3)出郭相扶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12.下面有关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不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三)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3~15题。

(7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

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

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

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

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

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

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

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

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

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13.通读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分)

1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雷公岩陡峭的呢?

(3分)

15.从选段看,你认为红军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10分)

三只冻秋梨

陈柏清

①父母亲被下放到乡下那些年,家境困顿,为了生计,为了筹措几个孩子的学费,母亲变卖了家里的许多东西。

②那年寒冬腊月,奶奶病了,没什么好的医药,她就躺在炕上,闭着眼,瘦小的身体蜷在被子里。

母亲常常在外屋偷偷哭泣,可她是个蹩脚的儿媳。

读书人出身的母亲,做家务、照顾人这些是不擅长的。

二伯母给奶奶做面汤,大伯母给奶奶的三寸金莲松脚,而母亲却常窘迫地立在奶奶铺边,不知所措。

③那一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奶奶忽然微微睁开双眼,叨了一句:

“如果能有一个冻秋梨吃多好呀!

”冻秋梨是我们这里的特产,一种冻梨,酸甜可口,特别适合老年人吃,因为这种梨不用咬,梨肉都是汁状,像果汁一样。

可能是奶奶生病,感觉口中无味,想吃冻梨刺激刺激味蕾。

如果是现在,这是抬腿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可是那时候,乡下水果胜金,太稀缺。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谁有钱买水果,对于填饱肚子作为第一要务的时代,那是绝对的奢侈品。

④我看见母亲犹豫了一下,便急急走出屋子,我很好奇她去做什么,便悄悄跟在她后面。

却见她进了村东韩婶婶家,我越发惊讶了,母亲是不爱走动的人,怎么倒在奶奶病着时串起门子来?

我躲在大门后张望,不一会儿就看见韩婶婶送母亲走出门,母亲手里端着一只碗,急匆匆地往家走,或许是她走得太急,也或许雪太大做了掩护,她竟没发现我。

我想知道母亲的碗里装着什么,我便一路跟踪母亲跑回家。

⑤趴在窗户一望,碗里是三只黑亮亮的冻秋梨,啊,原来母亲到韩婶婶家去搞冻秋梨。

可是母亲向来是不跟人张口要东西的,家里也没额外的钱去买梨……我思谋着,猛然发现母亲脖子上少了点什么,是她的红格围巾。

那是母亲的最爱,那条围巾好像是父亲买给她的定情物,也算是唯一剩下的奢侈品了。

每年天一冷,母亲就把它拿出来围上,天暖了就洗干净折好放在柜子里,我们平时可以随意穿她的衣服玩耍,可是唯独这条围巾她不让动。

如今,她竟然拿那条围巾换了三只冻秋梨!

⑥我趴在窗子上,使劲向里看,那时我的年纪小,踮着脚,才能勉强从窗户上看见里面。

只见母亲给奶奶的枕头上垫了小手巾,正在喂奶奶吃一只冻秋梨。

奶奶苍老消瘦的脸上漾着满足,一只手抓着母亲的另一只手,边吃边说着什么。

雪花映在窗子上,有几片飘到我的鼻梁上,我突然很想哭,心里有几分凄凉难过,又有几分温暖。

母亲失去了心爱的围巾,可是奶奶那种对母亲信赖亲昵的表情感动着我,使我默默流下泪来。

⑦母亲喂奶奶吃冻秋梨的一幕我从未对母亲讲起,可它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就如昨日。

有一天我翻看老照片,看见母亲年轻时围着那条红格子围巾,英姿飒爽的样子,我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17.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奶奶苍老消瘦的脸上漾着满足,一只手抓着母亲的另一只手,边吃边说着什么。

1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手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

(10分)

儿时吃榆

牛润科

①说起家乡的美味,我就想起了儿时吃榆的幸福经历。

②记得在我家的房前屋后长着几棵榆树,一到春天,我就爬上那棵树干有水桶粗的榆树上,往朝阳处的树杈上一坐,折一枝大而嫩黄的榆钱儿捋下来,放在嘴里品尝。

一边尽情地享受着那种又甜又香的黏滑味儿,一边观看着眼前的榆钱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地亮着金色光芒的样子,真是开心极了。

③待我又吃又赏,过了瘾后,再捋上一书包带回家中,娘就给我们拌上玉米面蒸榆钱吃。

蒸好后,蘸着娘自己酿制的醋吃,醋里一定要滴上一滴熟油外加点蒜,这才是纯天然的美味呢!

在我的印象中,娘一直是一位制作榆树美味的高手。

以前早上上学前,我喝不够娘熬的榆钱粥;晚上放学归来时,娘做的一碗榆皮面疙瘩子(就是宽面条),香得我不忍放下碗。

那面一进嘴里,就变成一条条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为榆皮面又筋道又滑溜),然后滋溜一下就全都滑进肚子里了。

每到这时,娘就在一旁幸福地笑着对我说:

“看把俺儿给香的!

”这榆皮面疙瘩子吃得我们娘儿俩,仿佛成了天底下最幸福的两个人。

④到了夏天和秋天,榆树叶子老了,人不能吃了,它就成了猪的口粮。

有一年,娘养了一头自留猪,就是用我每天捋的榆叶喂大的。

杀猪的那天,娘让杀猪的人从猪脖根拉了一刀肉,包了顿饺子专门奖赏了我,然后就把猪肉和猪下水全都卖了,换成了我们家来年的全部开销。

所以娘经常吃水不忘挖井人地向我念叨着:

“这榆树可是咱们家的摇钱树呀!

”每年冬天,我会把捡来的粪全都倒在房前屋后的榆树根底下,娘看着我做这些事时笑得特别欣慰,这让我也很开心。

从此,每当吃榆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

娘爱做的事情,就是我爱做的事情;娘幸福,我就更幸福啊!

⑤后来有一年,在杏花开过,金黄的榆钱又送来了香味的一个晚上,在喝了娘给我熬的榆钱粥后,晚上睡觉时我做了个大大的美梦。

梦见屋后的榆树变成了一棵黄灿灿的“摇钱树”,风一吹,榆树上的“金币”发出悦耳的声音,最高兴的是娘,还有爹。

梦里我高兴得一跳老高,然后就把自己蹦醒了,正在摘榆钱的娘就用煤油灯照着我的脸问:

“做梦了吧?

看把俺儿给乐得,就像吃了榆皮面疙瘩似的!

”那天夜里,我幸福地窝在娘的怀里,我们娘儿俩望着窗外的榆树说了许多的话,得意得犹如两枚金色的榆钱儿,满脸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⑥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娘用榆树哺育我的日子。

每每回老家,总要在房前屋后的榆树边站上好久,回忆吃榆的幸福时刻,回忆窝在娘怀里的那个夜晚,这些回忆都让我觉得甜美。

19.分析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那天夜里,我幸福地窝在娘的怀里。

2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波浪西线的句子。

(3分)

那面一进嘴里,就变成一条条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为榆皮面又筋道又滑溜),然后滋溜一下就全都滑进肚子里了。

21.分析选文第⑥自然段的作用。

(4分)

三、写作(50分)

22.我们为什么要坚强?

我们因富有弹性而不断裂,因遭遇压力而获得坚强。

遇见障碍,遇见逆境,遇见挫折,你必须勇敢承受,让你的内心在坚强中成长。

请你以“坚强如我”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一)

1.

(1)百般红紫斗芳菲

(2)马上相逢无纸笔(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1)狂澜

(2)懊悔(3)挚痛(4)亘古

3.C(“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不合语境)

4.D(把“在生活中”和“在课堂上”调换位置。

5.A

6.

(1)示例:

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孝敬父母示例:

黄香温席;尊师重道示例:

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7.在一个春风骀荡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8.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9.

(1)对着

(2)买(3)外城

10.

(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2)(天子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11.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12.B(“要求男女平等”说法有误)

13.黎明后,“我们”到达山顶前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做的宣传工作。

14.一是直接描写,写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二是侧面描写,写马匹从崖上跌落下来,脚骨都断了。

15.不怕困难、坚强不屈、充满乐观的精神。

16.在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日,母亲拿她唯一的奢侈品红格围巾为生病的奶奶换来三只冻秋梨。

17.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生病的奶奶吃冻秋梨时的满足感和对母亲的亲昵、感激。

18.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母亲不擅长做家务和照顾人,为下文写母亲用红格围巾给奶奶换来冻秋梨做了铺垫。

19.“窝在”一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在母亲怀里的样子,表现了“我”的幸福和喜悦。

20.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榆皮面爽滑的特点,表达“我”的快乐。

2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儿时吃榆经历的怀念。

22.例文展示

坚强如我

那个冬夜,新年,一场大火无情地夺走了我的双手,使我成为只剩下一根指头的“废人”。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度过灰色童年的。

记忆中,在无数个夜里,我呆望星空,渴望那充满智慧的星辉能赐予我灵气。

但幼小的我太疲倦了,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怅然睡去,醒时,眼角挂着苍天恩赐的几颗苦涩的泪珠,整个世界仿佛都充满着沉重的叹息。

时间似流水般流过了6年,同龄的小伙伴都背着书包蹦着跳着跑向了学校。

我却充满渴望地看着妈妈:

“我要读书,妈妈!

”此时掠过妈妈脸上的是一片痛苦的神情,随即泪水“哗”地流了下来。

一次,两次……终于,我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

从此,我迈出了人生的起点。

凭着超出常人的毅力,考初中时,我得了全校第一名。

初中,悲、喜、忧占去了我生活的全部画面。

老师每次都把它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讲解,这使我感到惊喜,精神也振作了百倍。

可是,在大伙怜惜的目光中,我的值日——被人取代,这又使我心灵的创伤日益加重,我感到烦恼不安。

走进六月的考场,我的心情好暖和,然而,七月的暴雨却淋得我的心好冷、好冷——分数合格却不能去读中专,残缺的身体是我永远的错。

面对如此打击,我失眠了。

孤苦的我,常独自徘徊在心灵的海滨,拾起那一片片灰色的记忆。

从此,我再也强装不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心冷如铁。

流浪——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盘旋,任生命的种子随风飘落吧,因为一切早已命中注定!

细雨飘零的日子,迷惘的我常呆坐窗前,好似等待着上帝那最严厉的宣判。

月色皎洁的夜晚,我常辗转难眠,对着窗外的月光沉思:

我就这样结束了我的读书生涯了吗?

我就这样做了生活的懦夫?

心中那久寐的梦被一阵阵的叩问一次次惊醒。

“不,不,我不能做懦夫,我一定要找回那曾失落的梦。

”于是,枯燥的农活之余,我便钻入书海,如痴如醉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然而,未来的路仍是一则难猜的谜,或许坦荡如砥,或许坎坷崎岖。

但这些我都不在乎,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则难猜的谜,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读大学成了我一直的梦。

尽管它或许是一个循环无尽的小数,或许还会破灭,但不管怎样,我新建起来的防线——求知的欲望决不会动摇。

现在,继续着我人生中艰难的跋涉。

我不再因自身的残缺而畏惧前面的险阻。

大脑的沉闷,就让知识的浪涛去冲洗;心灵的悲伤,就让知识的营养来滋润,使它能够更好地去辨析世间的一切真假、对错和美丑。

我坚信,希望离我并不遥远。

因为前面的那一片蓝天正在向我点头微笑。

于是,我迈着坚实的步伐,踏着轻快的脚步,昂着头向前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