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787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docx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呕心沥血整理版

1、应急救援策划

1.1方针与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持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施工员工和施工厂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职业病防治法》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9)《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

1。

3适用范围

本应急救援预案的范围适用于标段项目部,主要对发生重大坍塌、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和物体打击等突发事故的应急控制,应急救援,并对分公司属下在建的项目工程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等事故进行应急救援。

1。

4工程概况

1.4。

1工程建设规模

地铁二号线标段,包括两站两区间,即中心站、路站、路站~中心站区间、南山商业中心站~科技园站区间。

1。

4。

2工程地质

本标段的施工区域大都在深圳湾的填海区内,上层地质主要为人工填土层.下层有海积层、冲积层等。

地质比较复杂,人工填土层有大量的人工填石,且在登良路站区域有一层很厚的沙层,随地下水流动时,易发生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现象.

水文地质:

施工场地内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浅,一般在0。

7~4.6m。

主要有松散土层空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排泄以径流为主,场地原始地貌为滨海潮间带。

地下水主要富存于第四系砾砂层中,为空隙潜水,渗透性强,施工场地周围均有分布、富水性好。

气候特征:

本工程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季风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22。

4℃,极端最高气温38。

7℃(1980年7月)。

每年5—10月可能受台风影响。

1。

5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与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难度和困难、不利条件等,经多方讨论和分析,确定本项目的突发事件、风险或紧急情况如下:

(1)盾构穿过不良地层时,因围岩自稳定性差、涌水、涌砂引起开挖面塌方或隧道冒顶。

(2)盾构开挖原因引起周围重要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裂缝、倾斜、变形、倒塌,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如滨海后海立交、后海滨路、蔚蓝海岸三期建筑物等.

(3)基坑明挖时引起周边建筑倾斜、裂缝等,如南山站对凯宾斯基酒店、保利广场的影响,登良路站对蔚蓝海岸三期建筑的影响。

(4)明挖基坑因涌砂流出引起支护开裂,基坑开裂、倾斜、沉陷等。

如登良路站3m以下的基坑开挖。

(5)附属通道和风亭的基坑明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如两站、两区间周围都有大量的电缆沟、煤气管、电信管道、污水管、供水管等重要管线.

(6)台风、暴风雨的侵袭,使基坑、隧道内涌水、设备人员等被淹等。

深圳每年5-10份可能受到台风等影响。

(7)火灾、意外的工伤事故等,人员在露天场地、隧道内中暑、中毒、被困等情况。

深圳夏季有高温,可达38度以上。

(8)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火灾等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有大量机械设备和人员交叉作业,作业面宽,有大量高空作业,电气设备、电焊、气焊需要多.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土建、盾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周围建筑物和居民、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了解地表水、渗水、漏水点的情况,对地表进行必要的处理,以防止地表水下渗。

(2)认真分析地质资料,做好超前预报;

(3)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基坑开挖设计方案进行基坑开挖,不超挖。

开挖时做好位移、沉降、水位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不得冒进.

(4)施工前要认真分析和熟悉管线分布,做好标记,做好施工前的迁移。

(5)成立抗洪、抗台风抢险领导小组,并成立抢险救灾队伍,编制防台风预案,配备足够的防台风设施,做好防台风工作。

工地自备内燃发电机,抽水设备,以防停电。

(6)加强消防管理,配备足额的消防器材;高温工作时要有防暑措施,及时提供茶水.

(7)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

6危险源辨识

1。

6.1危险源辩识与风险险源评价

依据危险源辨识记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确定出重大危险,列出清单,有计划地进行控制。

一般地,采用以下公式

                          D=L×E×C

 式中: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关于L、E、C值的确定,见表1、表2、表3。

表4为D值。

表5列出了该工地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并进行了风险评价。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必然发生)

0。

5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

6

相当可能发生

0.2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0。

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果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重大,致残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要求

 

表4 危险等级划分(D)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类比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类比

〉320

极其危险,停止作业

5类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类

160—320

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4类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类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类

 

D值求出之后,按表4确定风险的级别。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设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

6。

2风险等级

公司规定风险级别分为3类:

一类:

可不控制的危险源,D〈70;

二类:

一般控制的危险源,D70—160;

三类:

重点控制的危险源,D〉160。

表5危险源辩识与风险险源评价表

序号

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判断

依据

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级别

拟采用的控制措施

L

E

C

D

三宝、四口、五临边

1

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

物体打击

V

6

6

7

252

4

e

2

高空作业或孔内绑扎钢筋时不系安全带

高空坠落

V

6

6

7

252

4

c、e

3

通道口无防护措施

物体打击

V

6

3

7

126

3

e

4

过道、斜道无防护措施

高空坠落

V

6

3

7

126

3

e

基坑支护

5

支护变形超规定而未采取措施

坍塌

V

6

0.5

100

300

4

d

6

未设置有效排水措施

坍塌

V

6

6

3

108

3

b

7

堆放料具距坑边距离小于规定

坍塌

V

1

3

40

120

3

b

8

设备施工距坑边距离不符合要求

机械倾覆

V

1

3

40

120

3

b

9

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

其它伤害

V

3

3

3

27

2

b

10

挖土时人员进入挖机作业半径内

机械伤害

V

6

3

7

126

3

c

11

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

机械倾覆

V

6

3

3

54

2

b

12

对毗邻建筑物未按规定进行监测

坍塌

V

6

1

7

42

2

e

施工用电

13

变压器的高压线外电小于安全距离无防护措施

触电

V

6

3

15

270

4

e

14

未按要求设置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触电

V

3

3

7

63

2

e

15

末级开关箱未设漏电或保护器失灵

触电

V

3

3

7

63

2

e

16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触电

V

6

6

7

252

4

a

17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

触电

V

1

3

7

21

2

e

18

灯具金属外壳未作接零保护

触电

V

3

3

7

63

2

e

19

潮湿作业未使用安全电压

触电

V

6

3

7

126

3

b

20

电线老化破皮未包扎

触电

V

6

3

7

126

3

e

21

线路架空(过道)不符合要求

触电

V

6

3

15

270

4

e

22

没按要求三相五线配电

触电

V

6

6

7

252

4

e

23

过载短路

火灾

V

6

2

15

180

4

de

施工机具

24

未接零保护

触电

V

3

3

7

63

2

e

25

无漏电保护器

触电

V

3

3

7

63

2

e

26

无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

触电

V

3

3

7

63

2

e

27

无防雨措施

触电

V

1

3

7

21

2

e

28

圆盘锯没有防护装置

机械伤害

I

320

4

b

气瓶、化学危险物品

30

卧倒存放或混放

爆炸

V

1

6

15

90

3

e

31

氧气、乙炔、煤气瓶(明火)安全距离

爆炸

V

6

6

7

252

4

e

32

无防震圈和防护帽

爆炸

V

1

10

15

150

3

e

33

乙炔没有防回火装置

爆炸

V

6

6

7

252

4

e

模板工程

34

支撑材料不符合要求

坍塌

V

6

2

15

180

4

bd

35

立柱间距不符合规定

坍塌

V

3

1

15

45

2

b

36

不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

坍塌

V

3

1

15

45

2

b

37

模板堆放过高

坍塌

V

3

3

3

27

2

e

38

拆模无人监护

物体打击

V

3

3

3

27

2

e

39

留有悬空的模板

物体打击

V

6

3

3

54

2

e

40

砼强度未达规定提前拆模

坍塌

V

10

0。

5

40

200

4

b

41

垂直作业下无隔离措施

其它伤害

V

6

3

3

54

2

e

脚手架

42

架体基础不实

坍塌

V

6

0。

5

15

45

2

b

43

架体未按规定设置剪刀撑

坍塌

V

6

1

15

90

3

b

44

脚手板没有满铺

高空坠落

V

10

6

1

60

2

e

45

架体上超负荷堆载

坍塌

V

10

3

3

90

3

b

46

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

其它伤害

V

3

6

3

54

2

e

潜水泵

47

未做接零保护

触电

V

3

3

7

63

2

e

48

无漏电保护器

触电

V

3

3

7

63

2

e

49

防渗胶圈失效

触电

V

6

3

7

126

3

e

空压机

51

气压管不匹配

爆炸

V

1

2

15

30

2

e

52

距离火源过近

爆炸

V

1

2

15

30

2

e

消防

53

油料没有防晒防爆措施

火灾

V

6

1

40

240

4

ed

54

油料距明火过近

火灾

V

6

2

40

480

5

ed

55

宿舍内电线乱拉乱接

火灾

V

6

3

15

270

4

ed

56

灭火器材不足或失效

火灾

V

3

10

7

210

4

a

57

在易燃材料上进行电焊、气割作业无防范措施

火灾

V

6

3

15

270

4

ed

劳保用品与环境卫生

58

电焊作业不穿戴劳保鞋、手套

触电

V

6

6

7

252

4

a

59

电焊作业无面罩、防护镜

灼伤

V

6

6

3

108

3

e

60

泥泞、潮湿场地不穿胶鞋

触电

V

6

6

3

108

3

de

61

高温下作业无降温措施

中暑

V

6

6

3

108

3

be

62

(水泥)作业环境粉尘过大

尘肺

II

6

3

3

54

2

be

63

无急救氧气、药箱

其它伤害

I

320

4

be

64

伙房无卫生许可证、无“三桶”

中毒

I

320

4

be

65

危险部位无安全警示

其它伤害

I

320

4

be

起重吊装

66

高处作业无信号传递

机械伤害

V

6

3

7

126

3

c、e

防水施工

67

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

高空坠落

V

6

6

7

252

4

c、e

68

材料距离火源过近

火灾

V

6

2

40

480

5

ed

注:

控制措施符号表示:

a—管理方案;b—管理程序;c-培训教育;d—应急方案;e—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

由上可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表6)如下:

表6重大危险源清单

序号

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判断

依据

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级别

拟采用的控制措施

L

E

C

D

1

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

物体打击

V

6

6

7

252

4

e

2

高空作业或孔内绑扎钢筋时不系安全带

高空坠落

V

6

6

7

252

4

c、e

3

支护变形超规定而未采取措施

坍塌

V

6

0.5

100

300

4

d

4

变压器的高压线外电小于安全距离无防护措施

触电

V

6

3

15

270

4

e

5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触电

V

6

6

7

252

4

a

6

线路架空(过道)不符合要求

触电

V

6

3

15

270

4

e

7

没按要求三相五线配电

触电

V

6

6

7

252

4

e

8

过载短路

火灾

V

6

2

15

180

4

de

9

圆盘锯没有防护装置

机械伤害

I

320

4

b

10

氧气、乙炔、煤气瓶(明火)安全距离

爆炸

V

6

6

7

252

4

e

11

乙炔没有防回火装置

爆炸

V

6

6

7

252

4

e

12

支撑材料不符合要求

坍塌

V

6

2

15

180

4

bd

13

砼强度未达规定提前拆模

坍塌

V

10

0。

5

40

200

4

b

14

油料没有防晒防爆措施

火灾

V

6

1

40

240

4

ed

15

油料距明火过近

火灾

V

6

2

40

480

5

ed

16

宿舍内电线乱拉乱接

火灾

V

6

3

15

270

4

ed

17

灭火器材不足或失效

火灾

V

3

10

7

210

4

a

18

在易燃材料上进行电焊、气割作业无防范措施

火灾

V

6

3

15

270

4

ed

19

电焊作业不穿戴劳保鞋、手套

触电

V

6

6

7

252

4

A

20

无急救氧气、药箱

其它伤害

I

320

4

be

21

伙房无卫生许可证、无“三桶”

中毒

I

320

4

be

22

危险部位无安全警示

其它伤害

I

320

4

be

23

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

高空坠落

V

6

6

7

252

4

c、e

24

材料距离火源过近

火灾

V

6

2

40

480

5

ed

2、应急准备

2。

1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2.1.1成立抢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应急救援系统,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坍塌、中毒和触电等事故时,由组长决定是否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0000

副组长:

0000

成员:

0000

职责:

负责项目“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负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

0000

副总指挥:

0000

成员:

0000

职责: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图1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图。

(3)各应急救援小分组

①应急救援通讯小组

组长:

111

成员:

111,111,111,111,111,111

职责:

负责接收事故报警信息,接报警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

负责各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通讯联系,对外联系通讯任务.在事故应急期间向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或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

②应急抢救运输小组

组长:

111

成员:

111,111,111,111,111,111

职责:

负责提供和调动应急抢救交通运输工具,应急救援设备.在事故应急期间负责抢救设备和疏散撤走物资及危险物品的工作。

负责救援物资的运输任务,及运送人员或伤员的任务。

③应急救援抢救小组

组长:

111

成员:

111,111,111,111,111,111

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抢救和工作,引导和疏散人员离开事故现场的工作。

负责抢救伤员的任务,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抢救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院,以及保护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负责事故受伤者的寻找。

④应急义务消防组

组长:

111

成员:

111,111,111,111,111,111

职责:

负责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等救援和抢救工作.负责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灭火任务,协助抢救受困人员及受伤人员。

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保护事故现场。

⑤现场事故调查小组

组长:

111

成员:

111,111,111,111,111,111

职责:

负责对事故原因和经过的调查,并做好调查笔录。

对事故的原因分析,划分事故责任和预估损失等情况,为事故处理提供原始依据.按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负责上报公司和当地有关部门和隶属上级有关部门的快报工作。

⑥技术监测监控小组

组长:

111

成员:

111,111,111,111,111,111

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措施、方案的归口管理,拟定应急计划救援方案。

对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等危险因素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并进行监测监控。

制定应急救援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对现场事故的评估,拟定应急救援的安全技术措施,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出现特发危险情况,及时制定应急对策和应急救援的安全技术措施。

协助应急救援抢救工作。

图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图:

 

2。

2联系方式

姓名

电话

备注

姓名

电话

2。

3应急资源

2。

3.1、器材

按各组任务的分工做好物资器材的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消防、抢修器材等及交通工具。

2.3。

2、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

2.3.3、经费

项目部应有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2.3.4、建立相关制度

3。

3.4。

1值班制度

项目部建立门岗值班巡逻制度,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负责夜间的巡查。

3。

3。

4。

2检查制度

结合每周安全生产的检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的情况,

3.3.4.3例会制度

结合安全生产例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负责人会议,总结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