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545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湛江市总体规划.docx

湛江市总体规划

湛江市总体规划

总体布局

第一章市域概况1—1地理位置

1—1—1湛江市是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东北与茂名市接壤,西北与广西省相邻。

介于北纬20o13′~21o57′、东经109o04′~110o58′。

全市辖吴川、廉江、遂溪、海康、徐闻五县和赤坎、霞山、坡头、郊区等四区,市域总面积12471平方公里,1992年总人口567.8万人。

1—2自然条件1—2—1地形地貌

市域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为起伏的小丘陵,以双峰顶为最高峰,海拔393米,其余一般在30~80米左右。

自廉江市以南多为第四系沉积物和玄武岩喷出残积层,隆起中部和南部两个高顶,然后分别向沿海倾斜成台地。

中部以遂溪县罗岗岭为最高峰,海拔233米,其余是海拔20~40米的台地;南部以南渡河以南的大岭和石板岭为最高峰,大岭海拔259米,石板岭海拔245米,其余为起伏和缓的玄武岩台地和火山及火山口盆地,一般海拔30~50米。

沿海多为海蚀海积阶地和平原,一般海拔2~20米。

在总面积中丘陵占21.5%,台地占38.9%,平原占39.6%。

1—2—2地质

湛江市属雷琼地层区,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发育良好,新生代火山岩及近代鸟粪堆积发育。

1—2—3全市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铁路及建、构筑物设计要考虑按规定设防。

1—2—4气象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偶有霜冻,阳光充足,四季常青,台风暴雨较多,冬春有干旱。

1—2—5水文

湛江市内河流众多,总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干支河流有4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1条,属独流入海的有22条。

值得注意的是,湛江因土壤渗透性大,径流系数小,常出现旱灾。

1—2—6地下水

经初步计算,多年平均地下迳流深402mm,蕴藏总量49.61亿立方米,其中浅层21.16亿立方米,深层28.45亿立方米。

1—2—7潮汐

年平均高潮位黄海高程1.283米,低潮位黄海高程—0.927米,历史最高潮位1980年7月22日为黄海高程5.1米。

1—2—8海洋资源

全市三面临海,海岸线长1555.7公里,滩涂148.62万亩,浅海面积836万亩。

1—2—9热带作物资源

雷州半岛适于热带亚热带林木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

1—2—10矿产资源

湛江市已探明的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地下矿产资源20多种,南海大陆架还蕴藏有较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3建制沿革

1—3—11984年6月湛江市析出坡头、龙头、官渡、乾塘、南三等地建成坡头区,同时与赤坎、霞山、郊区升为县级市辖区,至此,湛江市共辖四区五县。

1—4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4—1人口发展情况:

1992年湛江市共有1,247,535户,总人口为5,678,065人,其中农业人口4,54,479人,非农业人口1,128,586人,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基本持平,人口综合增长率为21%。

1—4—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99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28亿元,比1980年平均递增11.6%,其中湛江市区国民生产总值45.8亿元,占全市的35.8%。

工业总产值124.5亿元,比1980年平均递增19.6%,其中,湛江市区工业总产值59.5亿元,占全市的47.8%;农业产值78.9亿元,比1980年平均递增9.5%。

第二章湛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1湛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目标2—1—1战略思想

从湛江的地缘优势出发,围绕建设中国南方国际深水大港这一功能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态势,把湛江建设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大工业为主导,以大港口为依托,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三大产业全面繁荣,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特色、多功能的新的区域经济中心。

2—1—1战略目标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力争2010年全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达到亚洲先进水平。

gdp在1500亿元,国民收入120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600亿元,财政收入18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42.1:

25.8:

32.1调整为10:

40:

50,形成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体系;人均gdp达20833元,按平价法折合16666美元,基本达到亚洲“四小龙”中南韩和台湾的当年水平。

2—2湛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

2—2—1湛江市要围绕国民经济工业化这一历史主题,从建设国际深水大港出发,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逐步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与国际深水大港功能相适应的海港经济产业结构。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1总人口预测及城市化水平预测3—1—1总人口预测

预测今后二十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全市机械增长总人口为10万人/年,则2010年湛江市总人口将控制在720万人左右。

3—2城镇体系规划3—2—1规划原则

强化市域中心城市,提高湛江市区对市域的社会经济辐射能力,以中心城市带动市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2—2积极发展各县县城作为地区次级中心,强化次级中心城市职能,形成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一般小城市——小城镇的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

3—2—3充分利用和依托市域内的交通设施,形成城镇沿交通干线轴向发展,从而带动周围地区发展。

3—2—4规划总目标

用20至50年的时间,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形成由一个核心大城市、五个县级中等城市、10-20个小城市组成的具有热带、亚热带海洋风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群体。

3—2—5湛江市城市规模体系规划

2010年,湛江市将有城市人口432万人。

第四章湛江市城市性质及人口发展规模

4—1湛江市城市性质

4—1—1湛江市是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华南西部地区的主枢纽港,大西南的主要进出口岸;以发展钢铁、石化、汽车工业、轻工旅游和国际贸易为主的亚热带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海港城市。

4—2湛江市城市发展规模4-2-1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

调顺岛以北海湾(包括五里山港海岸线及陆域500米-----此地段部分属遂溪县管辖)、团结大堤、双港、陈村、新坡、赤岭、新屋、长布、麻章镇区、沿麻东大道以东,三岭山森林公园、交椅岭、湖屋村、湖光岩、下村岭、塘北村、黎屋村至海边;坡头区龙王海湾(柴埠江)、龙王围、扫广尾、山芝澳、老杨村、兰妙村、李丰村、黄屋南、南三河、南三岛黄村至禾坡村以西,南三岛岸线纵深500米陆域,特呈岛、硇洲岛和东海全部。

4-2-2人口综合增长预测

取1992~2000年常住人口综合增长率为7%,2000~2010年为6%,则2000年湛江市城市常住人口达74.4万人。

2010年达133.2万人。

第五章对外及区间通规划5—1规划范围

湛江市市区(1993年总体规划范围),东海岛经济试验开发区(对外交通涉及湛江市域)。

5—2规划原则

1、从湛江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全局,确定交通发展战略,把握和认定湛江市市区和东海岛经济试验开发区交通系统的功能与性质。

2、根据交通系统的功能分工和布局特点,科学合理地分配流量。

3、采用平面系统分流的技术方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

4、在上述原则指导下确定各交通系统的标准、交通设施。

5—3规划年限

1、近期1994年~2000年(起步阶段,具有操作性和短期性)。

2、远期2000年~2010年(发展阶段,具有操作性和弹性)。

3、远景2010年以后(完善阶段,具有策略性和弹性)。

5—4交通发展战略与目标

1、要求国家和政府予以交通发展、政策倾斜、体制倾斜、投资倾斜。

2、充分发挥全球及亚太地区海上枢纽,大西南、粤西地区铁路枢纽,市际、省际与国际民航运输中心的综合运输枢纽作用,开发运输通道,强化中心城市集、疏、运的交通功能和区域交通枢纽点的网络联系功能,形成地区与地区之间、市际之间、内外交通之间客货运输便捷、通畅的交通系统。

发挥湛江优势,将湛江建成为我国南方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对外窗口和海、陆桥梁。

3、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与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做到安全、便捷、舒适、经济,并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分流,城市交通实现人、车分流。

4、结合湛江市市区与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环绕湛江内港的线连体的布局特点,城与区之间的交通体系发展战略如下:

(1)围绕内港,建立疏港系统、城、区之间的通道由一个出口逐步发展到三个出口以上;

(2)城、区之间形成水陆路客运系统,并逐步发展为快速客运系统。

(3)城市各中心区采取以公交车为主,逐步建立满足居民步行出行交通要求的步道系统,有控制地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

(4)中心区与各片、各片与各片之间以公交车为主,社会客车、中小巴士、私人汽车为辅的区域交通发展战略。

(5)市内各小区内采用以自行车、步行为主,适当发展公共交通和私人机动车的市区交通发展战略。

5、货运交通实施重点发展专业运输队伍,建设货物联运中心和分中心,减少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益,向大吨位船、集装箱货车和大吨位货车倾斜发展的战略。

6、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入国际运输一体化体系,同时发展运输业的信息化和交通通信技术。

7、重视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交通运输的国防功能。

8、建立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建设投资体系,多渠道、多种形式失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5湛江市交通发展需求预测

5—5—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要求

根据湛江市计委提出的1990~200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规划设想,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递增15%,1995年增至200亿元,2000年增至400亿元,2010年增至1600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为1830元,1995年达到3400元,2000年达到6500元,2010年达到22500元。

5—5—2交通流量预测(详见说明书)5—6实现发展战略交通运输目标的对策要点

5—6—1区域交通对策

大力加强湛江市作为我国南方海陆空枢纽的地位与作用,在湛江市对外交通上针对以前及今后的客货流密集带,湛江市综合运输网的建设必须开发完善八条以不同运输方式组成的互相衔接的运输大通道,这八条运输通道是:

(1)以湛江港为主,海安港等为辅的海上通道。

(2)湛海线铁路,高速公路,

一、二级公路组成的从市区西南角起点,经海康至海安的南部通道,沟通与海南的联系。

(3)广湛线铁路,高速公路,航空,

二、二级公路组成的从市区东北角起点,经平坦、同庆往广州方向的东北部第一通道,沟通与省内珠江三角洲及粤西地区的联系。

(4)高速公路,

一、二级公路组成的从市区南部东海岛起点,过海底隧道(或架桥)经南三岛,吴川往广州方向的东北部第二通道。

加强、便捷与省内珠江三角洲及粤西地区的联系。

(5)由湛茂线铁路,高速公路,

二、二级公路组成的由市区起点,经梅录至茂名的东北部第三通道,加强与茂名和粤西地区的联系。

(6)由复线后(1996年底完成)的黎湛线,高速公路,

一、二级公路组成的由市区起点,经遂溪、河唇,往大西南地区的北部通道——往大西南第一通道,沟通与大西地区的联系。

(7)由河合线,高速公路,

一、二级公路组成的由市区起点,经河唇、山口至文本合浦的西部通道——往大西南第二通道,沟通与广西的联系,加强与大西南的联系。

(8)由洛阳至湛江的中南地区第三条南北铁路大通道,高速公路,航空,

一、二级公路组成,由市区起点,经玉林,往洛阳方向的西北部通道——大西南第三通道。

沟通与大西南中南地区的联系。

5—6—2区间交通对策

5—6—2—1湛江市区交通运输经多年建设已形成拥有铁路、航空、港口、公路、城市道路和管道运输六种形式的交通体系。

5—6—2—2东海岛经济试验开发区(下简称“区”)目前处在初始开发阶段,仅有部分低等级公路,且岛与城之间仅有东北大堤相联。

5—6—2—3为配合并加强湛江市市域交通体系的海陆空枢纽作用和地位,适应区域交通体系的未来变化,“城”与“区”的交通体系,特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a.“城”和“区”以港区和疏港交通为重点,建设现代化海港,建立疏港专用通道,专用通道由铁路和汽车专用道组成,与区域铁路和高速公路衔接,形成五个出口。

b.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形成环绕“城”、“区”的疏港系统和环路系统,疏港系统走向为东海岛西南大堤——建新——麻章——坡头——南三岛——东海岛,为城市过境交通为主。

环路走向为东海岛东北大堤——霞山——开发区——坡头——南三岛——东海岛,以片区间交通为主,过境交通为辅。

c.建立快速公共交为主,与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控制自行车的发展。

5—7交通专项规划5—7—1港口

(1)第一作业区、北月作业区为件杂货作业区;

(2)第二作业区为石油、液体化工专业作业区;

(3)第三作业区、东海岛蔚律港东区以散货为主,兼作杂货;

(4)第四作业区、宝满作业区、蔚律港西作业区为散粮件杂兼集装箱综合性作业区;(5)霞海(第五作业区)为以公路集疏运为主的件杂货作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