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030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的民族小学.docx

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激起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二、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课文插图,以课文第四自然段为导语揭题。

“你们看,这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不同寻常的——民族小学。

2、出示课题,将“民族”用红色表示,质疑“我们的小学”与“我们的民族小学”将会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二、初读课文

a)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试读。

c)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应提示。

第一自然段:

坪坝绒球花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

蝴蝶孔雀舞摔跤山狸

第四自然段:

凤尾竹摇晃

反馈: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积累短语:

(鲜艳)的民族服装、(敬爱)的老师、(高高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钟声、(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找出“不同”——回答思考题:

你们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有……”

他们居住的地点也各不相同,“从……”

他们的穿戴、语言也不一样(见课后资料袋,课文中的插图也可看出。

2、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3、在学生说答案时分别读相应的句子。

4、理解“绚丽多彩”

(1)师:

(学生看课后图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这些鲜艳的民族服饰把校园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也可以说“闪亮的霓虹灯把节日的大街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万紫千红的鲜花把春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学生模仿造句。

3、找出“相同”——民族小学和我们自己学校的相同之处

(1)师:

尽管他们有那么多的“不同”,但他们来到同一所小学,在同一间教师学习,成了同学,成了好朋友,他们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请同学们找一找。

(2)答案:

“同学们向……向……向……”

(3)学生读全段。

教师以最后段第一句话做小结: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四、写生字

1、写生字“坪、坝、戴、招、蝴、蝶”,教师范写“戴”和“蝶”,注意紧凑、穿插与谦让。

2、师范写“戴”,出示“戴——带”区别比较:

戴帽子、戴红领巾、戴眼镜、戴耳环、戴项链;领带、皮带、带子、绸带(戴:

一般指往身上佩戴;带:

一般指像带子一样的东西,或表示动作)小练习——选字填空:

(戴)耳环、(带)鱼、(带)路、(戴)项链

3、学生练习写字,展评。

第二课时

一、引读第一自然段

1、师:

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一所美丽边疆的民族小学,看到了学生们上学时的欢快情景,请同学们拿起书在老师的带领下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引生接:

“早晨,从——从——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有——有——还有——。

大家——,来到学校,都成了——。

那鲜艳的民族服饰,把学校打扮得——。

同学们向——,向——,向——。

二、过渡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填空题: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口(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括号内填空,与最后段的第二句相联系。

2、师:

“当,当当!

当,当当!

上课的钟声敲响了。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划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用括号画出一对反义词。

(上课了——下课了,安静——热闹。

2、上课了,同学们在干什么?

(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窗外为什么会十分安静?

答案: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3、师:

这些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动植物见同学们上课了,它们是那么懂事。

最有趣的是山林里的朋友,他们不象平时那样淘气、调皮了,在教室外是那样好奇地听同学们朗读课文。

4、想象说话:

树枝不摇了,它想……;鸟儿不叫了,它想……;蝴蝶停在花朵上,它想……;猴子好奇地听同学们朗读课文,它想……

师:

通过对这些大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托出窗外的静,写得真好,让我们好象看到了当时的情景。

让我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来写一写静。

师提供情景和事物:

清晨,公园里真安静啊,小草……垂柳……小鱼……荷叶上的露珠……

夏天的夜晚真静啊,星星……月亮……萤火虫……溪水……

4、过渡:

下课了,校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他们在干什么?

这么热闹的场面又引来了哪些朋友?

5、这一静一动,让我们感受到民族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

这段话写得真精彩,这么精彩的句子,我们该把它积累到自己的知识库里才对。

(尝试背诵)

7、读第三自然段,背诵。

四、齐读全文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

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3、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写字

1、孔、舞、雀、铜、粗、尾。

教师范写“舞”。

“舞”字有什么好办法记?

2、观察“雀”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少的一撇拉长)(师重点指导写好“舞”的笔画笔顺)小练习:

选字填空孔(雀)麻(雀)喜(鹊)(雀)巢欢欣(雀)跃

第三课时

一、词语积累

(鲜艳)的民族服装、(敬爱)的老师、(高高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钟声、(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

二、熟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抄写课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四、写话训练

1、发现第一自然段的写法规律

认真读文,你发现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规律或特点?

(四句话中第一和第二句都是排比句,如“从……从……从,有……有……有和……还有……”,“向……向……向……”。

2、这种写法表示多个方面。

3、补写

(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人间,春风吹到……吹到……吹到……

(2)小明是个勤劳的孩子,他帮奶奶……帮爸爸……帮弟弟……

(3)电脑的作用真大,它能……能……能……

五、安排课余生活,布置综合性学习

1、我们在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请大家交流一下。

课余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我们可以做一些有益的事,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课余生活安排得好,课余生活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2、我们最近要开展一个活动,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怎么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写清楚哪天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有些什么感受,收获

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分时间‘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等栏目,逐项记录。

可以用画图画的形式,就像记图画日记,一旁写上时间,再写上几句当时的感受。

3、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

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2、出示课题:

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2.出示本课生字词,同桌交流读。

3.反馈读。

4.朗读展示: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四、品读课文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

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a、观看图片,给以直观的感受。

谁了解蒲公英?

也要请玩过蒲公英的同学来介绍。

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出示一首介绍蒲公英的小诗。

蒲公英,蒲公英,

坐着飞机去旅行。

飞到西,飞到东,

一飞飞到高山岭。

穿白云,驾春风,

跳下满天小伞兵。

落了地,发了芽,

大地开满蒲公英。

b、引导想象:

蒲公英盛开了,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

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

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指名交流。

2.瞧,谢廖沙两兄弟也和你们一样,跑到草地上玩耍来了。

朗读第二自然段,他们玩蒲公英可有趣了。

他们是怎么玩的?

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人边说边演一演。

3、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请一对学生表演。

4、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把“我”和弟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5、他们除了这样玩,还可能用蒲公英怎么玩?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6、你们喜欢这草地、蒲公英吗?

请你对它们说一句话。

7、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

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五、写字

1.投影出示“耍、装、些、察、掌、绒”,说说发现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

“而”下加“女”,耍耍耍

“此”地有“二”,些些些

“壮壮的”“衣服”,装装装

看到高“尚”的人或事,就会拍“手”鼓“掌”。

3、补充记“趣”:

“取”字会“走”真有趣

4、指导写字 :

重点范写“察、掌”

5、练习:

(1)比一比。

查——检查、查字典、查找;察——警察、观察、考察;

第二课时

一、听写

玩耍、安装、一些、观察、检查、鼓掌

二、朗读,解疑。

师: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

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各自轻声读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1)学生读课文。

(2)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3)草地怎么会变色?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谁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这个奥秘说清楚?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2、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

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怎么样?

让学生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谈体会。

4、穿插句子训练。

(1)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常常和我一起,和我一起。

(2)一起,一起。

三、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在那里你会长到欢乐!

四、写字

1.投影出示“劲、朝、钓、拢”-“假、瓣”,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组词练习:

假JIǎ(虚假)JIà(请假)

瓣(花瓣)辩(辩论)辨(辨别)辫(辫子)

儿歌:

用心去辨别;言语来辩论;用丝扎辫子;花瓣落尽结瓜果。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

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4.课后我们一起朗诵一首小诗。

蒲公英不说话

那远了又远了的,

那近了又近了的,

白色的一絮又一絮,

茸茸的,又轻又淘气。

哦,这是蒲公英的花季。

四、课堂摘记

1、读读课后第三题。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作业:

1、抄写词语,并听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摘抄的句子。

3、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3、爬天都峰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课前:

学生:

收集黄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温习《黄山奇石》。

老师:

收集类似《爬天都峰》的故事,习作。

课后:

交流我的课余生活记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书写生字

1、出示天都峰的图片:

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黄山奇石吗?

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

(播放图片)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滋味。

2、板书课题,书写课题中的生字:

爬、峰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议――学生再次练写

3、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都写了谁去爬天都峰?

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教师用课件检查识字。

a.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读准多音字:

假日、假如、似乎、似的、白发苍苍、发财、照相、互相、应该、答应

c.给“奋”扩词:

发奋、奋发向上、勤奋、奋斗;比较“迎——仰”

2、学生读好后,让他们再次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

3、谁愿意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正音。

4、课文写了谁去爬天都峰?

指名说

“我”是一位――板书:

小朋友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爷爷?

板书:

老爷爷,课文是怎么写的?

(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三、体会天都峰的险峻

1、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这座奇险无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峰,准备迎接挑战,课文又是怎么描写这座天都峰的?

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句子。

2、谁来读你划出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自由读这两个句子,特别是哪些词体会到天都峰的高和陡?

圈出来。

4、指名说,笔陡:

陡是生字。

这样笔直陡峭的山峰就叫笔陡。

齐读词语。

从天上挂下来:

正因为山峰如此地笔陡,石阶旁边的铁链才会像从天上挂下来一样。

指导朗读:

第一句:

天都峰高1829米,而我们的教学楼最多三十来米!

再次齐读。

第二句:

这么高、这么陡的石级,你能读出来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背诵写天都峰的句子。

6、是啊,小朋友站在这么笔直陡峭的天都峰下,她会怎么想?

指名说,师:

她的心里直――发颤。

你能给发颤换个词吗?

(发抖、害怕)

四、体会一老一小的不怕困难、互相鼓励

1、此时小朋友的心里非常害怕,那最后有没有爬上去呢?

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

齐读第7自然段。

那究竟是谁使她克服了害怕,爬上了天都峰?

(老爷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吧。

2、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当小朋友和老爷爷见面时,他们彼此都问了对方同样的一个问题,请你们找出来。

指名说,出示: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两组互读对话,师:

他们在问对方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引读问题

师:

他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决定克服困难,爬上去,所以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引读):

对,咱们一起爬吧!

3、师生合作读课文3――5自然段。

师:

他们到底是怎样爬的呢?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五、写字指导

1.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咱、奋、辫、勇、居),并分别组词。

2.重点指导写“辫、勇”

3.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聚焦“怎样爬”

1、下定决心爬并不难,真正难的是爬的过程中能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到底。

那么我到底是怎样爬的呢?

默读第6节,划出写我怎样爬的句子。

指名读。

2、想象:

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

(提供情境:

没爬多久,我就气喘吁吁了,满头大汗,双腿直打颤,真想不爬了,可是看到……爬着爬着,我一不小心跌了一跤,膝盖蹭破了皮,疼得我直想哭,可是看到……)

3、课文里没写老爷爷怎么爬山,我们能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写一写吗?

(提供句式:

老爷爷……向峰顶爬去,一会儿……一会儿……)

4、这真是艰难的旅程,但又是多么有意义的旅程!

就这样,引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三、聚焦“为什么能爬上”

1、爸爸正当壮年,能爬上天都峰并不奇怪,可我和老爷爷,一个是还没长大的孩子,一个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能爬上这么高险的天都峰实在令人佩服。

我们来看看他们爬上峰顶后的情景吧。

(自由读8-10小节)

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他们俩都说是对方的勇气鼓舞了自己呢?

让我们回过头去读读3-5小节,找一找,划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3、历尽艰难收获的成功总是最甜蜜的,此时的我和老爷爷会是怎样的心情?

带着这种感受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4、指名读对话。

5、交流:

(再次出示天都峰的插图。

)当我看到天都峰的峰顶这么高,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我和老爷爷心里都对自己没有信心,(我想:

山这么高,我能坚持到峰顶吗?

老爷爷想:

我年纪这么大了能征服这座高山吗?

)都担心自己爬不到峰顶。

可是当我看到白法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我想……,老爷爷看到小小年纪的我也来爬,他心想……哦,原来他们就是这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啊!

6、同桌分角色读。

读出他们的心情。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

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了什么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

在人与人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吗?

请你坚持把课余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集体交流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4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

掌握生字词。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具准备:

槐乡槐花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

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

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课件,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

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那花苞什么样的?

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根据学生反馈学习句子“鸡热得……知了,知了。

”出示课堂小练笔: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

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

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

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齐读散文诗一片槐树叶。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米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