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92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化学的社会价值: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人类研究化学的历史:

一、古代化学:

1.火的发现和利用。

(翠绿色孔雀石上烧炭火会生成红色的铜。

写出其中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2.我国古代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战国开始冶铁炼钢。

3.制取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陶器铜器铁器造纸火药酿酒染料等。

二、近代化学: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律指导下,

利用元素规律性知识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的发展前景:

1.纳米技术.

2.绿色化学(化学生产工艺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化学:

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四个实验探究及其现象:

1.水沸腾试管口有水雾生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

(物态变化)

2.胆矾由块状变成粉末状。

(形状改变)

3.研碎的胆矾比块状的胆矾在水里更快的溶解,先后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4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消失;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

汽油的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例如:

可燃物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变质。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

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成金刚石、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轮胎爆炸、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金属易生锈、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稳定性、活泼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助燃性等

区别

看该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我们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能”、“会”、“可以”、“容易”、“难”等词语。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

圆柱形状,乳白色,质地软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中心一条棉线烛芯)

●点着时:

烛芯周围石蜡受热熔化,燃烧时冒黑烟(蜡烛不充分燃烧生

成的炭粒炭黑),火焰闪烁摇晃,火焰分三层,外焰层温度最高.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炭化)。

●熄灭后:

烛芯处形成一道白烟——蜡烛蒸气遇冷形成的细小颗粒。

用火柴点燃白烟,火焰顺着白烟把蜡烛重新点燃。

●生成物的检验: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

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另取一个烧杯,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也可以用上述烧

杯迅速倒转,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收集两瓶空气:

将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倒掉,盖上玻璃片,擦干外壁。

●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水槽中,用玻璃导管或吸管伸到集气瓶口

呼出气体,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桌面。

●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空气瓶中燃着的木条慢慢熄灭,人体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比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多。

向人体吸入的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加入等量

澄清石灰水,振荡。

人体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的空气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空气中的玻璃片始终明亮,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蒙上一层水雾。

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

由上可知:

空气中氧气含量将多,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较少;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较多。

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

(给物体测质量)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物体左盘,砝码右盘。

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

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称量完毕后,砝码回盒,游码移零。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如果是干燥的固体药品,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如果是易潮解、

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c)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

如果不平衡,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

e)称量完毕,砝码回盒,游码移零。

5.“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左码右物”时,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左码右物”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操作错误。

二、仪器的连接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闻气体的方法: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2.注意节约药品。

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用1~2mL。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四、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一斜、二送、三直立”)以免固体粉末沾在管口、管壁上。

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

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竖”)以免打破容器。

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五、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广口瓶、细口瓶的瓶口、瓶塞都经过

磨砂处理,以达到密封效果。

1.大量取用——直接倾倒

a.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b.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缓缓地倒【防止药液外流造成损失】;

c.细口瓶标签要朝向手心【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d.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防止药品潮解、变质】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2.定量取用——量筒量取

a.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

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数值偏低,实际取用的液体偏大;

俯视读数数值偏高,实际取用的液体偏小。

 

3、少量取用——滴管滴加

a.应悬空于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伸入。

容器内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

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c.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六、物质的加热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防止失火】;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防止失火】

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

【以免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失火或爆炸】

d、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盖。

e、使用前检查灯芯是否平整,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

酒精灯容量的1/4,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2/3。

f、不用的酒精灯必须盖严灯帽,否则酒精挥发吸水变稀,下次使用难以点燃。

g、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部分温度最高,用于加热。

【火柴梗水平放入,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炭化变黑,证明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用于加热的仪器:

可以用于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燃烧匙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

锥形瓶、烧杯、烧瓶。

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锥形瓶、烧杯、烧瓶。

用于加热固体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2NaOH+CuSO4=Na2SO4+Cu(OH)2↓Cu(OH)2CuO+H2O

(有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沉淀加热后逐渐变黑)

3.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

a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防止试管炸裂】

b.加热时要用试管夹。

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夹持部位离试管口约1/3处,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用拇指按住短柄。

c.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加热液体,试管口要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d.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e.加热时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集中加热药品部位。

【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炸裂】。

f.试管底部不能和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防止试管炸裂】;

g.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骤冷而炸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