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478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docx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

历史ⅱ苏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练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18·武汉模拟)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表达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表达

2.(2018·南通模拟)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

“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1953年毛泽东批示: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2018·江西师大附中模拟)《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

“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企业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演变。

天津老字号“盛锡福”建于1911年,始叫“盛锡福帽庄”,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为盛锡福制帽厂,60年代中期又改为红旗帽厂和前进帽店,而80年代它已经成为“盛锡福帽业有限公司”了。

50年代中期易名的主要原因是()

A.为适应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形势

B.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对企业进行公私合营

C.在中共指导下对企业进行改革

D.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而易名

6.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

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

“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那么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大同构想”的是()

A.近代中国的经济B.新民主主义经济

C.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1958年某领导到一农村视察,当地党委书记向领导汇报说他们的早稻达到了亩产三万多斤。

该领导听后说:

“还能再多吗?

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下深耕,还能多打些。

”该材料反映出产生浮夸风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B.过分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

C.人们急于求成

D.干部的官僚作风和追求政绩

8.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一首民谣: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

”这首民谣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以下内容与其类似的是()

A.“一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进太平洋,世界又多一大洲”

B.“列宁故国恨蜕色,帝修魑魅狂反华。

七亿神州又奋战,垃圾堆里葬群蛙”

C.“大包干,最简单,干部群众都喜欢,只要能干三五年,收的粮食堆成山”

D.“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9.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

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

由此可以看出()

A.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B.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D.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10.(2018·大同模拟)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

“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

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

”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减轻农民负担

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改革经济体制

11.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

对下图历史现象解读最恰当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B.抗美援朝胜利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C.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鼓舞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左”倾错误影响一代人

12.下图揭示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8·长春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以“创造东北产业之原动力”为名,加速掠夺东北水力资源。

1933年,伪满洲国国务院产业部国道局对松花江进行综合调查。

1936年1~8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曾两次指令伪满洲国政府必须在5年内在松花江上游建设18万千瓦水电站。

同年11月,伪满洲国政府制定了《产业开发五年规划》,将在松花江干流修建丰满发电站列入开发计划。

1937年5月,日伪水电局长、日本水力发电专家本间德雄正式提交了一份《丰满发电所计划书》,标志着丰满发电站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该工程于当年7月正式动工修建,当时号称“东亚第一”大水电站。

同时,丰满水库设计时也号称“东亚第一”,当时为仅次于美国鲍尔德和福特佩克水库的世界第三大人工湖。

——《中国能源报》(2017年5月31日)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目的是什么?

(6分)

材料二1951年丰满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工程,到1960年5月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八台主机全部安装完毕。

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全部结束,总装机容量达55.375万千瓦,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水电青工网》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丰满发电厂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6分)

材料三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5MW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

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0M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总装机1002.5MW。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网站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1998年丰满发电厂发展成为百万千瓦级电厂的原因。

(8分)

1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

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

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6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

结果如何?

(4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力,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反映了中国当时急需改变经济状况的现实需求,故A正确。

2.【解析】选B。

据材料时间“1953年4月”,此时正为中国进行三大改造时期,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故正确答案为B。

3.【解题指南】解答此题注意题干时间和材料信息,然后理解题干关键信息“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由此可以作出判断。

【解析】选C。

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应该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排除B项;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排除D项。

从材料“1953年”“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来看正确选项为C。

4.【解析】选C。

由材料中信息可知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背景。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农村生产分散,生产力低下,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要对农村中生产关系进行改造,①②正确。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就必须加快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资基础,故④正确。

③是三大改造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

5.【解析】选B。

解答此题注意时间限定“50年代中期”,迁移所学知识,可判断此时改名是为适应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答案为B项。

【变式备选】(2017·东北模拟)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选B。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指的是经济领域的变革并且发生在1981年以前;A项是指政治事件应该排除;C项有着严重的“左”倾错误,排除;D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排除,正确选项是B。

6.【解析】选C。

材料中对“大同思想”的解释是整体主义信念,在四个选项中能够表达这种思想的是计划经济,其他三个选项都存在着私有经济成分,故排除A、B、D,选C。

7.【解析】选D。

由材料中信息可知,当地粮食产量已严重超出了实际情况,上级领导仍然要求再多打些,反映了领导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那么,应选D。

【变式备选】(2017·阳泉模拟)某班学生讨论下面某时期的两幅宣传画时,形成这样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的表达

②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④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解答此题注意解读漫画,从图片可知漫画反映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冒进思想,可以判断为大跃进,①②③符合大跃进;④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答案为B项。

8.【解析】选A。

民谣是对劳动成果过度夸张的描述,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特征。

B项具有“文革”时“反帝”“防修”的语言特征,C项反映了包产到户之后人们的心声,D项是典型的保守的小农思想。

9.【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此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项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项说法完全错误。

10.【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当时中共中央肯定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家庭副业,这是对以往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纠正,应选C。

A不正确,当时中国不可能打破“大锅饭”;仅靠家庭副业并不能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排除B;D与史实不符。

11.【解析】选D。

观察图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时间为“1959年”,与人民公社有关。

A项表达不出与图片的内在联系,排除;抗美援朝胜利是1953年,排除B;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也不符合图片的内容,排除C;从高举的“人民公社万岁”宣传牌上看,说明当时人民深受“左”倾错误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均是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之下发动,论证了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左”倾错误影响一代人,答案为D项。

12.【解析】选C。

此题考查对文革时期特征的理解。

从图片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文革”运动,答案为C项。

13.【解析】第

(1)题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目的结合侵华的需要来回答。

从掠夺资源、服务侵略战争、把东北建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等角度思考。

(2)题从苏联帮助、一五计划实施以及人民努力等角度回答。

第(3)题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来思考。

答案:

(1)掠夺东北水力资源,为日本继续侵华提供物质保障和电力资源保证;服务侵华战争和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加速东北殖民地化,把东北建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和大本营,企图长久占据中国。

(2)苏联专家的帮助;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和一五计划的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增加;建国初期人民昂扬的精神状态。

(学生答出三点即可得总分值6分。

假设其他表述也符合题意,也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3)改革开放增强了国家实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装备水平的提高;丰满发电厂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

14.【解析】第

(1)题根据材料“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原因。

(2)题紧扣时间“1958年”可以判断出实践及结果。

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两支突起的“异军”是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回答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

第(4)题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总路线、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分阶段说明工业化的进程。

答案:

(1)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实践:

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

结果: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异军”的作用:

外资企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4)中国工业化进程: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