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418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docx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南京国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10日

第一章绪论1

1.1引言1

1.2电除尘器的发展概况1

1.3电除尘器的分类3

1.3.1按电极清灰方式不同分类3

1.3.2按气体在电除尘器内的运动方向分类4

1.3.3按除尘器的形式分类4

1.3.4按除尘板和电晕极的不同配置分类4

1.3.5按振打方式分类5

1.4电除尘器的常用术语5

第二章电除尘基础理论8

2.1气体的电离8

2.1.1原子结构8

2.1.2负电性气体8

2.1.3气体的电离和导电过程9

2.2.1电场荷电10

2.2.2扩散荷电11

2.3荷电尘粒的运动11

2.4荷电尘粉的捕集11

2.5振打清灰及灰料输送13

2.6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13

2.6.1电除尘器型号规格的确定13

2.6.2进出气方式的确定15

2.6.3极配型式的确定15

2.6.4供电方式的选择15

2.6.5配套电源规格的确定15

第三章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16

3.1粉尘特性的影响16

3.1.1粉尘的粒径分布:

16

3.1.2粉尘的真密度和堆积密度16

3.1.4粉尘的比电阻18

3.2烟气性质的影响20

3.2.1烟气的温度和压力20

3.2.2烟气的成分21

3.2.3烟气的湿度:

21

3.2.4烟气的流速(电场风速)22

3.2.5烟气的含尘浓度22

3.3结构因素的影响23

3.3.1电极几何因素23

3.3.2气流分布23

3.4操作因素的影响24

3.4.1伏一安特性24

3.4.3气流旁路25

3.4.4粉尘二次飞扬25

3.4.5电晕线肥大26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电除尘器是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配套设备,它的功能是将燃灶或燃油锅炉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加以清除,从而大幅度降低排入大气层中的烟尘量,这是改善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环保设备。

国外多称静电除尘器,而实际上“静电除尘”这个名词并不确切,因为粉尘粒子荷电后和气体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要产生微小的电流,并不真正是静电。

但是习惯上将所有高压低电流现象也包括在静电范围之内,所以把这种除尘装置也称为静电除尘器。

而我国习惯上叫静电除尘器或电除尘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烟气通过电除尘器主体结构前的烟道时,使其烟尘带正电荷,然后烟气进入设置多层阴极板的电除尘器通道,由于带正电荷烟尘与阴极电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吸附在阴极上,定时打击阴极板,使具有一定厚度的烟尘在自重和振动的双重作用下跌落在电除尘器结构下方的灰斗中,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的烟尘的目的。

首先回顾一下国内外电除尘器的发展概况,对掌握、了解电除尘技术是很有帮助的。

1.2电除尘器的发展概况

静电除尘的第一个演示是由德国人霍非尔德(M.Hohlfeld)在1824年完成的。

他证明用莱顿瓶的电荷供给一个盛满带烟雾的玻璃瓶,通过放在瓶中的金属线产生放电现象而使烟气被净化。

二十世纪初时的1907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化学教授科特雷尔,(P.G.CottreU)将第一台电除尘器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

他的试验装置用于捕集比电阻较低的硫酸雾和采用新发明的同步机械整流器。

1910年用于冶炼铜、铅和锌回收烟气中的金属氧化物。

1912年用于水泥工业生产。

第一次采用细导线作放电电极,操作电压达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西欧各工业发达的国家,在本世纪初时,相继开展电除尘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出现了大气污染的社会问题。

自五十年代伦敦烟雾使四千余人在两周内丧生的事件发生后,大气污染的工厂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电除尘器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兴盛起来。

本世纪三十年代,一些国家的有色冶金工厂为了利用烟气中大量存在的

来制硫酸,便采用效率较高的电除尘器捕集烟气中的固体金属氧化物粒子。

与此同时,水泥工业也开始采用电除尘器净化回转窑的烟气。

到五十年代,黑色冶金部门才开始采用这一设备。

1954年电除尘器第一次在净化高炉烟气方面获得成功,1956年电除尘又用于净化吹氧转炉的烟气,同时在烧结、平炉、电炉、石灰窑、轧机等设备也都先后采用了电除尘器,五十年代可以说是电除尘器被广泛推广使用的年代。

除了冶金和建材工业部门采用外,迅速扩展到火力发电、化肥、造纸、石油、炭墨和合成纤维等工业部门。

到六十年代,电除尘器已遍及各个工业部门,这是由于从六十年代起不少工业发达的国家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各企业不得不采用高效的电除尘器来净化烟气,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高效的电除尘器以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电除尘器的使用领域不断扩大。

电除尘器的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也日臻完善。

就电极构造而论,最早的是筒形管状收尘极和细圆电晕极。

四十年代出现了板状收尘板,使电场空间利用率大为提高。

1954年开始采用螺旋形细圆线代替直细圆线作电晕极,和直的细圆线相比,螺旋形线降低了起晕电压,这对捕集某些比电阻较高的粉尘是有利的,其后出现了星形电晕线,使电场力线分布更为合理,1960年有人发现芒刺电晕线比螺旋线和星形线的起晕电压更低,更适合于捕集高比电阻粉和净化高浓度烟气。

从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为了防止已被捕集的粉尘产生二次飞扬,带有各种防风槽的板状收尘极被设计出来,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就电除尘器的单机处理能力而论,在二十世纪初叶,每小时只能处理数千立方米烟气,其原因是受电源装置和风机能力的限制。

四十年代,处理能力突破每小时

,1954年,最大处理风量为每小时

,到六十年代,大型火力发电烟气净化的需要,电除尘单每小时处理能力已突破

大关,现在对750MW乃至1000MW的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烟气也能由电除尘器来承担净化了。

可见电除尘器的单机处理能力发展也是很快的。

就电除尘器的结构尺寸而言也是越来越大。

五十年代认为板长度不能超过8m,到1960年极板长度就越过10m,1970年后,出现了20m长的收尘极板,现在的大型电收尘,就象一座高层的钢铁大厦。

电除尘技术的发展与高压供电及其控制装置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电除尘器的高压电源装置一般有升压,整流和控制三部分。

用变压器升压是迄今仍在使用的经济而实用的方法,只是随着绝缘技术的进步,变压器的性能更为优越、体积缩小。

在整流方面,早期的电除尘器是采用机械同步整流方法,在五十年代几乎是唯一的办法。

五十年代后,电子元件逐渐成熟,机械整流曾被电子管整流所代替,但未获得大规模应用。

1956年开始用硒整流器,但体积庞大。

在五十年代末期硅整流器的出现,很快就取代了硒整流器。

在控制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控制技术和方法也日新月异。

早期的电除尘器是靠人工控制电压和电流,最早采用自耦变压器或感应调压器来调节输入电压。

早在二十年代初就已出现用直流磁场来改变交流线圈阻抗的理论,但是直到高导磁率的磁性材料和半导体整流元件大量生产和质量提高后,饱和电抗器才真正在自动控制方面得到应用。

从五十年代起,饱和电抗器就开始代替调压变压器,为电除尘器的自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采用饱和电抗器控制还存在缺陷,即电效率低,跟踪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等,所以到六十年代广泛采用可控硅控制。

由于可控硅的应用,使电除尘器的电源获得了新的控制特性,即快速降压和升压。

这种特性使电除尘器有可能在电场发生闪络的瞬间立即降压而不产生孤光放电或击穿,同时又能立即使电压回升,让电场重新正常工作。

这样,电场的工作电压会始终接近于击穿前的临界电压,从而保证最高的除尘效率。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控制部分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先后由晶体管电路控制到集成电路控制,进而到计算机控制及智能控制,发展到目前的网络控制。

使电除尘的运行、管理及自动化程度,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电除尘器的本体和电源装置到现在已发展到日趋完善的阶段,实践经验也得以不断地积

累,回顾电除尘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也是很有益的。

从1911年起,美国人斯特泪(W.W.Strong)开始研究电除尘的理论,他对诸如尘粒荷电、电场形态、除尘效率等方面不断作出了大量的分析,他的不少分析直到今天还是正确的,为电除尘的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

到1922年多依奇(Deutseh)假设在没有紊流等理想条件下推导出除尘效率的理论公式。

据此,人们还常把效率与收尘极板面积和气体流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冠以多依奇的姓氏,成为目前除尘理论的基础。

多依奇公式是在安德森(Anderson)关于电除尘指数定律的基础上导出的,所以多依奇公式也称为安德森一多依奇公式。

1923年罗曼(Robman)确立了电场荷电的原理,1932年波德尼尔(Pam+henier)和莫罗一哈诺特(Moreau-hanot)发表了粒子碰撞荷电和扩散荷电的方程式,到1951年怀特导出了更加精确的扩散荷电方程式。

1948年怀特和1961年波德尼尔报导了捕集高比电阻粉尘时反电晕影响的研究结果。

1918

年沃尔柯特(Wolcott),1934年费兰克(Frandk),1960年彭尼(Peneg)和克雷格(Craig)对火花放电进行了研究。

1970年奥格尔斯比(Oglesby)和尼科尔斯(Nichols)提出了包括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理论和经验在内的数学模型,1957年克奇(Gooch)等人对这一模型作了改进。

综上所述,电除尘基础理论经历了不少科学家的探索和研究,电除尘经历了几十个年代的工业实践,在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方面,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得以提高与完善,达到了长期、可靠和安全的运行要求。

我国从事电除尘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晚,1949年以前,全国只有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和本溪水泥厂等有屈指可数的几台电除尘器,而且性能很差,结构也非常陈旧。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工业不发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为了回收有价值的物质,在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相继也采用了一些电除尘器,这些电除尘器一部分是国外引起的,一部分是仿制的,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各个工业部门装备的电除尘台数也不超过60台。

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研究和生产电除尘器是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当时的冶金部、建材部、第一工业机械部先后组织本行业的设计、研究院、所和企业开展电除尘器的试验研究工作,并着手于电除尘系列的样机设计。

1974年,在电气控制方面,可控硅调压高压硅整流设备的研制成功,采用可控硅技术代替饱和电抭器技术已成为可能,火花跟踪的自动调压技术和电除尘器样机生产有力地促进各行业对电除尘器的初步认识和应用的开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电除尘器发展步入快车道。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遏制和治理随之而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工程技术的提高,电除尘器以其除尘效率高、能耗低、能处理高温和大烟气量的气体等特点而被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烟尘治理中广泛采用。

近20年来,我国的电除尘器科研和生产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在粉尘荷电特性、粉尘特性对电除尘器的影响、板线形式及其最佳匹配、气流分布、烟气调质以及供电电源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为推动我国电除尘器的理论认识的深入和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都起到的重要用。

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电除尘器制造企业先后从美国GE公司、瑞典Flake公司、德国Lurgi公司、EE公司等公司引进电除尘技术,这对加快我国电除尘的技术进步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电除尘器研制的总体水平已基本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电除尘器产业已能满足我国各行业,特别是电力、建材、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而且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我国已经成为电除尘器生产大国,而且正在向电除尘生产的强国迈进。

1.3电除尘器的分类

1.3.1按电极清灰方式不同分类

按电极清灰方式不同分为干式电除尘、湿式电除尘、雾状粒子捕集器和半湿式电除尘器等。

1、干式电除尘器

在干燥状态下捕集烟气中的粉尘,沉积在除尘板上的粉尘借助机械振打清灰的除尘器称为干式电除尘器。

这种除尘器振打时,容易使粉尘产生二次飞扬,所以,设计干式电收尘器时,应充分考虑粉尘二次飞扬问题。

现大多数收尘器都采用干式。

2、湿式电除尘器

收尘极捕集的粉尘,采用水喷淋或用适当的方法在除尘极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沉积在除尘器上的粉尘和水一起流到除尘器的下部而排出,采用这种清灰方法的电除尘器称为湿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不存在粉尘二次飞扬的问题,但是极板清灰排出水会造成二次污染。

3、雾状粒子电捕集器

这种电除尘器捕集像硫酸雾,焦油雾那样的液滴,捕集后呈液态流下并除去,它也是属于湿式电除尘器的范畴。

4、半湿式电除尘器

吸取干式和湿式电收尘器的优点,出现了干、湿混合式电除尘器,也称半湿式电除尘器,高温烟气先经干式除尘室,再经湿式除尘室后经烟囱排出。

湿式除尘室的洗涤水可以循环使用,排出的泥浆,经浓缩池用泥浆泵送人干燥机烘干,烘干后的粉尘进入干式除尘室的灰斗排出。

1.3.2按气体在电除尘器内的运动方向分类

按气体在电除尘器内的运动方向分为立式电除尘器和卧式电除尘器。

1、立式电除尘器:

气体在电除尘器内自下而上作垂直运动的称为立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适用于气体流量小,收尘效率要求不高及粉尘性质易于捕集和安装场地较狭窄的情况。

2、卧式电除尘器:

气体在电除尘器内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称为卧式电除尘。

卧式电除尘器与立式电除尘器相比有以下特点:

(1)沿气流方向可分为若干个电场,这样可根据除尘器内的工作状态,各个电场可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便充分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根据所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可任意增加电场长度,而立式除尘器的电场不宜太高,否则需要建造高的建筑物,而且设备安装也比较困难。

(3)在处理较大的烟气量时,卧式电除尘器比较容易地保证气流沿电场断面均匀分布。

(4)设备安装高度较立式电除尘器低,设备的操作维修比较简单。

(5)适用于负压操作,可延长排风机的使用寿命。

(6)各个电场可以分别捕集不同粒度的粉尘,这有利于有色稀有金属的捕集回收,也有利于水泥厂当原料中钾含量较高时提取钾肥。

(7)占地面积比立式电除尘器大,所以旧厂扩建或收尘系统改造时,采用卧式电除尘器往往要受到场地的限制。

1.3.3按除尘器的形式分类

按除尘器的形式分为管式电除尘器和板式电除尘器。

1、管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除尘极由一根或一组呈圆形、六角形或方形的管子组成,管子直径一般为200—300mm,长度3—5m。

截面是圆形或星形的电晕线安装在管子中心,含尘气体自上而下从管内通过。

2、板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收尘板由若干块平板组成,为了减少粉尘的二次飞扬和增强极板的刚度,极板一般要扎制成各种不同的断面形状,电晕极安装在每排收尘极板构成的通道中间。

1.3.4按除尘板和电晕极的不同配置分类

按除尘板和电晕极的不同配置分为单区电除尘器和双区电除尘器

1、单区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收尘板和电晕极都安装在同一区域内,所以粉尘的荷电和捕集在同一区域内,所以粉尘的荷电和捕集在同一区域内完成,单区电收尘器是被广泛采用的电除器装置。

2、双区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除尘系统和电晕系统分别装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内。

前区内安装电晕极和阳极板,粉尘在此区域内进行荷电,这个区为电离区,后区内安装收尘极和阴极板,粉尘在此区域内被捕集,称此区为收尘区,由于电离区和收尘区分开,称此为双区除尘器。

1.3.5按振打方式分类

按振打方式分为侧部振打电除尘器和顶部振打电除尘器

1、侧部振打电除尘器

这种除尘器的振打装置设置于除尘器的阴极或阳极的侧部,称为侧部振打电除尘器;现用的较多的为挠臂锤振打,为防止粉尘的二次飞扬,在振打轴的360°上均匀布置各锤头,避免同时振打而引起的二次飞扬。

其振打力的传递与粉尘下落方向成一定夹角。

2、顶部振打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振打整置设置除尘器的阴极或阳极的顶部,称为顶部振打电除尘器。

早期引进美式电除尘器多为顶部锤式振打,由于其振打力不便调整,且普遍用于立式电除尘,因此得不到广泛应用,现应用较多的是顶部电磁振打,安装在除尘器顶部,振动的传递效果好,且运行安全可靠、检修维护方便。

综上所述,电除尘器的类型很多,但是大多数工业窑炉是利用干式、板式、单区卧式,侧部振动或顶部振打电除尘器,本文将较详细介绍的是引进美国八十的代技术,加以吸收改进的BE型及BEL型电除尘器。

1.4电除尘器的常用术语

1、台:

具有一个完整的独立外壳的电除尘器称为台。

2、室:

在电除尘器内部由壳体所围成的一个气流的通道空间称为室。

一般电除尘器设计成单室,有时也将两个单室并联在一起,称为双室电除尘器。

3、电场:

沿气流流动方向将各室分成若干区:

每一区有完整的收尘板和电晕极,并配以相应的一组高压电源装置,称每个独立区为收尘电场。

卧式电除尘器一般设有二个、三个或四个电场,有时也可设置四个以上的电场。

为了获得更高的除尘效率,也可将每个电场分成二个或三个独立区,每一个区配一组高压电源装置分别供电。

4、电场高度h(m):

一般将收尘极板的有效高度(即除去上下两端夹持端板的收尘极高度)

称为电场高度。

5、电场通道数n:

电场中两排极板之间的宽度称为通道,电场中的极板总排数减一称为电场通道数。

6、电场宽度w(m):

一般将一个室最外两侧收尘极轴线之间的有效距离,称作电场宽度,

它等于等于通道数与极间距的乘积。

7、电场截面

一般将电场高度与电场宽度的乘积称为电场截面,它是表示电除尘器规格大小的主要参数之一。

8、电场长度L(m):

在一个电场中,沿气体流动方向一排收尘极板的宽度(即每排极板第一块极板的前端到最后一块极板末端的距离)称作单电场长度。

沿气流方向各个单电场长度之和,称作电除尘器的电场长度。

9、停留时间t(S):

烟气流经电除尘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停留时间,它等于电场长度与电场风速之比。

10、电场风速v(m/s),烟气在电场中的流动速度,称为电场风速。

它等于进人电除尘器的烟气流量

与电场截面F(m2)之比。

11、收尘极面积

收尘极板的有效投影面积。

由于椒板的两个侧面均起收尘作用,所以两面均应计入。

每一排收尘极的收尘面积为单电场长度与电场高度的乘积的二倍,每一个电场的收尘面积为一排极板的收尘面积与电场通道数的乘积。

一个室的收尘面积为单电场收尘面积与该室电场数的乘积。

一般所说的收尘面积多指室的收尘面积。

12、比收尘面积SC

单位流量的烟气所分配到的收尘面积称为比收尘极面积。

它等于收尘极面积

与烟气流量的烟气量

之比。

比收尘面积的大小,对电收尘器的收尘效果影响很大。

它是电收尘器的重要结构参数之一。

13、处理风量

指被处理的工况烟气量。

通常指工作状态下电除尘器人口与出口的烟气量的平均值。

它等于工作状态下电除尘器人口处的烟气流量与除尘器漏风量的一半之和。

14、驱进速度ω(cm/s):

荷电悬浮尘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极板表面运动的速度称为尘粒子的驱进速度。

它与电场强度、空间电荷密度,粒子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不同粒子的驱进速度悬殊很大。

工程中通常用的是有效驱进速度(ω0),它是根据某一电收尘器实际的收尘极总面积(A),处理烟气量(Q),以及实测效率(η),利用多依奇效率公式

,算出来的,它包含了电极构造,电场强度,粉尘性质、浓度变化、粒径大小,电场风速,烟气湿度,气流分布,积灰厚度,振打效果,二次扬尘等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它是对电收尘器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价的主要参数,也是电除尘器设计的关键数据。

15、收尘效率η(%):

含尘烟气流经除尘器时,被捕集的粉尘量烟气总含尘量之比称为收尘效率。

它在数量上近似等于额定工况下除尘器进、出品烟气含尘浓度的差与原入口烟气含尘浓度之比。

收尘效率是除尘器运行的主要指标。

16、一次电压V:

输入到整流变压器初级侧的交流电压。

17、一次电流A:

输入到整流变压器初级侧的交流电流。

18、二次电压kV:

整流变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

19、二次电流mA:

整流变压器输出的直流电流。

20、电晕放电:

在电除尘器的放电极和收尘极之间,通过高压直流电建立起极不均匀的电场,当外加电压升到某一临界值(即电场达到了气体击穿的强度)时,在放电极附近很小范围内会出现蓝白色辉光,并伴有嘶嘶的响声,这种通过气体被局部击穿的现象称为电晕放电。

21、电晕电流:

发生电晕放电时,在电极间流过的电流叫电晕电流。

22、火花放电:

在产生电晕放电之后,当极间的电压继续升高到某一点时,电晕极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瞬时的、通过整个间隙的火花闪络,闪络是沿着各个弯曲的,或多或少或枝状的窄路从放电极到达除尘极,这种现象称为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的特征是电流迅速增大。

23、电孤放电:

在火花放电之后,再提高外加电压,就会使气体间隙击穿,它的特点是电流密度很大,而电压降落很小,出现持续的放电,爆发出强光并伴有高温。

这种强光会贯穿想个间隙,由放电极到除尘极,这种现象就是电孤放电。

(如电焊时的现象就是一种电孤放电),电除尘应避免产生电孤放电。

24、电晕功率:

电场的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晕电流的乘积。

电晕功率越大,除尘效率越高。

25、伏安特性:

电除尘器运行过程中,电晕电流与二次电压之间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它是很多变量的函数,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晕极和除尘极的几何形状,烟气成分、温度、压力和粉尘性质等。

26、气流分布σ:

是反映电除尘器内部气流均匀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一般是通过测定除尘器人口截面上的气流速度分布采决定的。

如果各个点的气流速度与整个截面上的平均气流速度(其值等于所有各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越接近,其气流分布就越均匀,对除尘效率的提高也就越有利。

对气流速度的评定方法有多种,如均方根值法,相对速度系数法和速度场系数法等。

27、阻力,电除尘器入口和出口烟道内烟气的平均全压之差,称为电除尘的阻力。

它是烟气在流经电除尘器的过程中,克服与电除尘器内部结构的冲刷,摩擦阻力和气流紊乱对速度的不利影响而消耗的机械能。

它与电除尘器内部的结构形式,气流分布,流速等因素有关,一般电除尘器的阻力均为100~300Pa。

第二章电除尘基础理论

电除尘器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很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维持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

气体电离后所生成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粉尘上,而使粉尘获得荷电。

荷电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便向电极性相反的电极运动而沉积在电极上,从而达到粉尘和气体分离的目的。

当沉积在电极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时,借助于振打机构使粉尘落入下部灰斗中。

尽管电除尘的类型和结构很多,但都是按照同样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用电除尘的方法分离气体中的悬浮尘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复杂而又相互有关的物理过程:

(1)气体的电离。

(2)悬浮尘粒的荷电。

(3)荷电尘粒向电极运动。

(4)荷电尘粒沉积在电极上。

以下简要介绍这四个物理过程。

2.1气体的电离

空气在正常状态下几乎是不能导电的绝缘体,但是当气体分子获得能量时就可能使气体分子中的电子脱离而成为自由电子,这些电子成为输送电流的媒介、气体就具有导电的能力了。

使气体具有导电能力的过程就称之为气体的电离。

如何使气体电离对于理解电除尘的基本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2.1.1原子结构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而原子又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带正电荷的质子以及中性的中子三类亚原子粒子组成的。

电子的负电荷与质子的电荷量是等量的,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的电荷量是电荷的最小单位,这个电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