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404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实施方案.docx

《课题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实施方案.docx

课题实施方案

 

依托德育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实施方案

永川区石竹小学课题研究组

我们国家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孟母三迁”等教育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中国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四二一”(即四个老人,父母两人,一个孩子)家庭结构中的独生子女,老人宠爱,父母溺爱,在家里娇生惯养,到学校横行霸道,自理能力很差,孤僻,不善与人沟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的问题日益凸显。

据调查研究,独生子女在情绪稳定性、社会责任感、世故性和独立性都较非独生子女差,而忧虑性略高,恃强性和敢为性呈两极分化倾向。

其二,在内地经济弱于沿海地区的社会环境下,打工浪潮卷走了我们绝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他们缺少了思想行为的引领者与矫正者。

在“隔代亲”这种中国几千年传统遗留下的家庭结构中,“隔代教育”替代了父母的教育,而“隔代教育”所造成的青少年思想行为畸行日趋严重。

事实上,大约在5年前,社会上已经开始流传这样的论调:

隔代教育,是误人子弟的一种教育方式。

意思很清楚,被爷爷奶奶们带着,孩子成为问题少年的几率倍增,此论调到现在几乎成了社会定论。

另一项资料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

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护”着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

近几年来媒体不断将问题少年的出事原因和隔代教育联系起来,提到这种孩子,有意无意间都要问一句:

他是不是老人带大的?

其三,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单亲家庭子女越来越多。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久而久之,性格扭曲,心理变态,必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位心理学家说:

“父母离婚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

有的孩子谁也不相信了,甚至也不自信;有的孩子远离人群,成为孤雁一只;有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归宿,逐步陷入流氓集团,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在40%以上。

同时,我们从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习惯中也发现,现在的孩子晚睡晚起,精神萎靡,衣衫不整,书包课桌一片狼藉,不懂礼仪,自信心扭曲,意志不坚……正所谓“好习惯成就好未来”,良好的习惯将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谦”、“俭”、“劳”是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

就当前局势,我们的教育不得不继续延伸,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地位究竟落于何方,值得学校和教师思考。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的需要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责任心。

其中,道德责任心的培养尤为重要。

2004年2月,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及国内外形势等多方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求。

鲜明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里就具体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了系统的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日渐提高,更加需要高素质高品格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单靠死啃书本,无法更好适应现代生存环境。

但是,由于受不良社会现象、不健康影视、不当家庭教育影响,加上当今隔代抚养和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孩子明显存在缺乏爱心,唯我独尊,脆弱娇气,不爱劳动,不善于思考和创造等一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家长普遍自身修养水平不高,部分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意识淡薄;第三是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日常行为缺乏教养。

以上原因导致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从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和观察,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有效地矫正和转变本校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为提高实效的新型德育工作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学校现状

我校地处永川区东南部,是原石竹镇政府所在地,学生居住范围广,区域交通便利,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

舒适、优越的地理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歌舞、影视、网吧等娱乐场所如细菌滋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加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行为习惯的多变性:

有的学生有惰性,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但事倍功半;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家长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还有少数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

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我校实际出发,让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恒久性。

同样一个习惯可能在学校就保持的好,在家中又变了样。

还可能一段时间保持的好,过些日子又出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是按上级要求开展的,内容和时间都是零散的,难成系统,效果很难保证。

我们希望通过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能建构一种模式,将行为习惯培养教育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充分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校园文化,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校紧邻解放初期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而英勇献身的解放军烈士陵园,学校在每年的“清明节”都要举行扫墓活动,邀请校外辅导员为我们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对全校师生无疑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和行动的鞭策。

为充分利用这良好的教育契机,构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模式,形成我校德育教育特色,我校成立课题组,确定了“依托德育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与实践。

力争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研究之中。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的研究。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又如班杜拉(A.BANDURA)和西亚斯(R.SEARS)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

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

2001年10月26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

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深入地探讨了少年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从研究角度来看,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专业理论研究,对儿童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也就是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注重了“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

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从可行性角度来看,针对农村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没有一套全面而系统的体系,现有的相关教育课程虽融入到了每一个学科,但是相当零散,许多教育工作者从中无法挖掘,导致教育教学过程此方面重视度苍白无力,到实实在在的教学中,甚至完全被忽视,这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只可谓“水中月,镜中花”。

从课程角度来看,现有课程虽然与时俱进,注重了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但课本中许多与少年儿童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被删除,特别是现在教材的“城市化”趋向,逐渐远离农村生活实际,使得贴近农村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教材内容显得更少。

(四)研究基础

从我校实际情况来看,自2005年就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确立为学校的发展个性,并进行了一定研究、探索和实践。

我校紧紧围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优化育人环境,成就学生未来”的办学目标,坚持“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的育德理念,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养成教育操作规范制度和评价体系。

如:

《石竹小学班级管理办法》《石竹小学教职工综合考评条例》等。

我校的养成教育已经卓有成效,为将养成教育发展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而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我校决定把“开展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期望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

本课题研究能很好的破解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时空跨度大、易反复、监督乏力、评价不及时不全面,测量监控难度大的若干难题,能保证养成教育的长效性。

自2005年到2009年,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已经完成了永川区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并顺利结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骨干教师。

担任本次课题研究组组长的是周吉秋同志,他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级教育科研骨干教师,从教近二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先后主持和参研了两项重庆市级研究课题及两项区级课题,参加过西师版语文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并获奖,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

副组长白洪同志,是区级语文骨干教师,文学功底深厚,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

参加本次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均我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强,他们精力充沛、勤奋好学,是本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与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有分歧的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

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目的、爱好、兴趣等。

它特别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的意识能超越加乎其上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并认为人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存在的价值。

罗杰斯在阐述其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抨击,并提出许多新的教育观念。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

其中,罗杰斯所倡导的“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尝试。

2、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

皮亚杰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规范形成与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他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儿童对弹子游戏规则的态度变化。

学前儿童对规则极少关注或缺乏意识。

在弹子游戏中常常满足于从弹子本身的多种操作戏法中获得乐趣,极少考虑要在一种统一的规则下获胜。

两名3岁儿童玩弹子游戏,很可能会使用各自喜欢的不同的游戏规则。

但到5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的较多的注意和尊重。

规则在儿童看来,代表着权威和神圣,是不可怀疑的、固定不变的。

儿童常常依据老师、父母和某个令人敬重的长辈的话来作行动标准。

189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巴恩斯用问卷法研究儿童惩罚观念的发展。

研究表明:

成人对儿童的惩罚,儿童总认为是对的。

任何对规则的违背必将受到惩罚。

皮亚杰称这一时期的道德为“他律道德”阶段。

大约在9~12岁左右,儿童开始认识到社会规则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社会契约。

对权威的遵从既非必要,也不总是正确的。

违犯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不一定非要受惩罚。

儿童判断他人行为时开始考虑到动机与情感的问题,试图寻求一种更为公正、平等的公理。

这一时期的道德,皮亚杰称之为“自律道德”。

这种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反映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与内化过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权威、偶像作为中介媒体,进而逐步摆脱这种权威,形成道德自我,即完成由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变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立主体自身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

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二、课题界定

(一)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基地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特定内涵和典型环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青少年了解历史,考察现实起了桥梁作用。

建立并利用德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教育,强化了教育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缩短了校内与校外、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使教育内容更为形象可感,教育活动更富实效。

我校德育基地建设,依托永川区石竹革命烈士陵园,组织和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光荣历史,实现价值的真实感悟。

在体验与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行为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爱生活、勇敢、好学、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

(二)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农村小学生与城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缺少行为意识的引领者和行为习惯的帮辅者与矫正者,行为习惯较城区学生自由散漫。

由于地处农村,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尤其溃乏,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根深蒂固,加上农村文化建设薄弱,造成了学生意识形态无力,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不仅未得到及时矫正,反而日益恶化。

我们的研究,将充分发挥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学生礼仪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育人环境及课程教材,唤醒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营造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

环境的熏陶具有很强的教育感染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创建优良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在这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的正确认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通过研究,构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为了探索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组将采取调查问卷、学生座谈、家访、社会调查等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课程文化的整合,开展研究者个体研究与小组协作研究,同时注意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散乱的特点,结合课题研究组拟定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总结形成培养策略,规范出一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

3、通过研究,构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课程文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德育教材多姿多彩,如思品、健康、社会等等,但“学科泛滥,科科浅谈”,远离学生生活,收效甚微。

我们构想,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如:

石竹陵园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必备的传统礼仪,不同年段的日常规范内容,本校师生中的先进事迹、动人故事等,编辑成我校的校本教材,我们想,孩子们读起来一定有趣、有效,更有激励性。

4、通过研究,构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长效管理机制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

为了保障学生从进校到毕业这6年漫长的时间都能接受行为习惯持续有效的培养,课题组将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分小组实施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机制。

根据学校打造德育品牌的发展精神,制定保障体系。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生与城区小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受滞后的农村意识形态影响严重,加上农村与城区的文化差异,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的增加,造成了当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很不理想的状况。

课题研究组将采取调查问卷、学生座谈、家访、社会调查等方式,分析农村小学生与城区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2、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任何一项研究,只要有目标就自然有评价。

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方法不胜枚举,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本课题的研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小学德育纲要》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以教育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分年级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评价机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目前,小学生的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评价模式,在发展性评价方面研究还不够。

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主体性和主动性,随时代变化的价值观念等导致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作为学校评价,应当着重研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内容体系问题,使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评价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符合儿童的共性与个性。

为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做到主体性和发展性,我们将采取学生自主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如《学生行为习惯成长记录簿》中设置学生自主评价的“我得到的奖励”、“自我批评”“我的感想”板块等,设置多元评价的“教师评说”、“家长的话”、“朋友分享”、“荣誉栏”等板块,以此将评价贯穿在学生成长的日常生活行动中,使评价机制日常化、通俗化、动态化,当孩子在参与到这样的评价之中,每评价一项,孩子就经历了一次反思和总结自己行为的过程,从而使自己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途径和策略

(1)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对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校环境作为隐性的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来抓。

一是我们将以烈士陵园建设为依托,创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把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食粮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校园的每一面墙和走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先辈的美好品德自主地付诸到行动中。

二是搭建活动展示平台,发现、培养和树立道德典范,让农村孩子有可供学习和参照的榜样。

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小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利用好清明节、六一节、国庆节、元旦、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

如组织小学生到街道驻地、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小学生情操的目的。

三是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拟定出不同年龄段的有针对性的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石竹小学低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石竹小学中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石竹小学高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让道德行为要求落实到小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事上去,经常要求,时常训练,形成习惯。

避免以往行为规范“空”而“虚”的弊端。

(2)狠抓德育基地建设,打造独特的德育基地学校品牌

我校紧邻解放初期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而英勇献身的解放军烈士陵园,2011年,永川区大安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对烈士墓加以修葺,并将管理任务交付我校,这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切切实实的有利条件,我校德育工作更应该以此为依托,净化育人环境,明确办学特色,打造德育基地学校品牌,努力创建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并以革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制度为规范,以学科教学和各类活动为载体,树立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认识,培养学生坚强的自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切实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革命英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事迹必定流芳百世。

目前,了解他们英雄事迹的老人已年过古稀,我们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详实的资料,并整理出规范的文字材料,编入校本课程,教育我们的孩子,从思想上唤醒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同时,精选部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为校本教材的精髓。

在活动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每年清明节我校传统的清明扫墓活动,更要开展得庄严隆重,轰轰烈烈,震撼人心,让先烈的精神如同星星火炬点亮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希望,让英雄的故事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真正崇拜的人。

(3)形成校本课程文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之间整合教学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