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J应用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437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GJ应用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GGJ应用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GGJ应用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GGJ应用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GGJ应用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GJ应用手册.docx

《GGJ应用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GJ应用手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GJ应用手册.docx

GGJ应用手册

目录

一、平法专家——广联达钢筋算量GGJ2009介绍3

二、10.0优势继承GGJ2009六大价值全面优化4

第一大价值全面继承GGJ10.0,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4

1、在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上,GGJ2009与GGJ10.0保持一致。

4

2、对GGJ10.0工程文件的升级。

5

第二大价值基础构件的全面精确处理6

1、集水坑的建模和计算6

2、筏板钢筋遇集水坑的扣减9

3、设置筏板的变截面10

4、设置筏板边坡11

5、条基、独基和承台计算分单元12

第三大价值对图集08G101-5的全面处理13

1、通过计算设置来处理。

13

2、通过节点设置来处理。

14

第四大价值统一平台,提升整体性。

16

第五大价值新增构件类型,改进计算方法,提升产品的实用性。

17

1、新增构件类型和钢筋计算。

17

2、计算方法的改进。

18

3、新增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满足更多设计情况的计算需求。

21

第六大价值优化改进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易学易用性。

24

1、新增功能24

2、对原有功能的改进。

29

3、GGJ2009快捷键:

33

三、软件结算对量核量的应用思路35

四、GGJ2009应用思路分享41

五、GGJ2009的12个幸福体验44

一、平法专家——广联达钢筋算量GGJ2009介绍

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基于国家规范和平法标准图集,采用建模方式,整体考虑构件之间的扣减关系,辅助以表格输入,解决工程造价人员在招投标、过程提量和结算阶段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作为GGJ10.0的升级产品,GGJ2009全面的继承了GGJ10.0的界面风格和操作习惯,能够大大减少您对新产品的学习成本。

在此基础之上,软件从专业、实用、易用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完善:

完美处理了基础部分钢筋,利用自主平台的领先性,创造性的解决了筏板边坡、筏板变截面、集水坑的建模,集水坑与筏板的钢筋扣减计算都可以轻松准确简单处理。

增加最新图集08G101-5内容,自动按照新平法的要求计算箱型基础、地下室结构,拥有GGJ2009,相当拥有6本平法图集,平法学习不再头疼。

利用公司自主的三维建模平台,有效的实现了与GCL2008的数据共享,钢筋、图形、计价灵活互导,一图多算,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新增查改标注、批量识别梁支座、动态输入、自定义钢筋图形、CAD识别基础等40余项功能,优化改进了查找图元、斜板定义、按墙绘制柱等50余项功能,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易用性。

增加了后浇带、壁龛、带形窗、带形洞、边框梁等构件,并能够自动计算相应的钢筋,增强了处理工程的全面性。

二、10.0优势继承GGJ2009六大价值全面优化

第一大价值全面继承GGJ10.0,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GGJ2009坚持全面继承GGJ10.0的原则,在各个方面与GGJ10.0保持一致。

1、在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上,GGJ2009与GGJ10.0保持一致。

如右图:

 

对于在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上,GGJ2009与GGJ10.0保持一致。

对于用户的使用和操作没有任何障碍,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对于原有功能的操作习惯,也保持与GGJ10.0的一致性。

即使是对原有功能做了改进,对用户的操作力求保持不变或者更简化和易用,在实现效果上进行改进,在坚持方便用户使用的原则下,进行改进。

2、对GGJ10.0工程文件的升级。

对GGJ10.0的工程文件,GGJ2009提供了转换工具来把旧工程文件升级为新版本的文件。

如下图:

 

第二大价值基础构件的全面精确处理

1、集水坑的建模和计算

集水坑钢筋的形式比较繁琐,采用缩尺配筋,用户计算非常困难。

本版新增了集水坑的建模和计算,解决用户的计算难题。

集水坑的处理采用先建模,再绘制计算的方式。

本版可以绘制单坑集水坑,多坑集水坑相交的形式,并且可以绘异形集水坑。

1)集水坑的建模

集水坑的定义采用建模的方式,没有采用参数化的方式,原因在于参数化的方式只能提供有限的几种集水坑形式,采用建模然后绘制的方式,可以处理各种形式的集水坑以及多坑相交的形式,能够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

集水坑的形状,可以定义矩形、异形和自定义形状的集水坑构件,各种形状构件的属性定义一致(如有图)。

2)

集水坑的绘制

矩形和异性集水坑的绘制采用点画或者旋转点的画法,自定义集水坑采用线式画法。

多个集水坑相交,按照施工图中各个集水坑的位置绘制,软件会自动在相交位置进行三维实体扣减,用户不用考虑相交位置的调整(如右图)

 

3)集水坑的钢筋计算

由于本版实现了真三维的显示,集水坑的钢筋计算是按照三维实体中钢筋的位置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的,计算结果非常准确,与实际施工情况基本一致(如下图所示)。

软件在集水坑的节点设置中提供了常见的两种做法供用户选择使用,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如下图)。

2、筏板钢筋遇集水坑的扣减

集水坑绘制在筏板上之后,筏板钢筋遇集水坑需要进行相应的扣减计算。

软件在进行筏板钢筋的计算时,会自动进行扣减和计算。

软件同样提供了两种常见的做法,供用户选择使用。

用户只要选择相应的做法,软件会自动计算筏板遇集水坑的扣减。

通过集水坑钢筋的计算和筏板遇集水坑位置钢筋的扣减计算,筏板基础和集水坑的计算更加准确,解决了用户的计算难题,使用户算量更加轻松。

 

 

3、设置筏板的变截面

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两块筏板相交,存在高差。

按照平法图集的规定,相交位置需要设置变截面并进行相应的钢筋弯折和锚固计算(如右图)。

GGJ10.0中只能分别绘制,互相锚固计算,不符合平法的要求。

GGJ2009中新增了“设置筏板变截面”的功能,对筏板变截面进行设置,并进行相应形式的钢筋计算。

针对不同的高差形式设置不同的变截面形式。

变截面设置完成后,筏板钢筋的计算按照图集中的要求进行弯折和锚固的计算。

对于变截面位置钢筋的做法,可以在筏板受力筋的节点设置中“平板式筏板顶部高差节点”和“筏板底部高差节点”中选择不同的做法,进行计算。

4、设置筏板边坡

 

根据平法图集的规定,筏板的边缘可以设置边坡。

本版新增了“设置筏板边坡”的功能,对筏板的边坡进行设置,并准确计算相应形式的钢筋。

选择并设置相应形式的边坡,软件会按照设置的边坡形式计算该位置的钢筋。

 

5、条基、独基和承台计算分单元

条基、独基和承台在工程中存在多个单元多层配筋的情况,本版对构件的建模和计算进行了改进。

建立构件时分单元建立,并输入各单元的钢筋信息,满足更多的需求,也便于和GCJ2008的模型共享。

1、筏板钢筋扣减承台和独基

工程中有筏板构件和独基或承台相交时,筏板的钢筋需要进行扣减。

这种筏板大多是作为防水板或者沉降板,软件新增了“筏板钢筋与承台/独基构造”的节点来设置筏板钢筋的扣减(如右图所示)。

通过对以上构件计算方法的改进,GGJ2009在基础构件的处理上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这部分的钢筋计算更加准确,降低了用户算量的难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第三大价值对图集08G101-5的全面处理

新图集中增加了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的做法规定。

GGJ2009快速响应,在新产品中对新图集的内容做了全面的处理。

箱形基础有板和墙构成,软件中采用筏板(用来定义箱基底板)、现浇板(用来定义箱基顶板和中层板)、和剪力墙(用来定义箱基内墙和外墙)定义箱基中的各个构件,通过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来实现图集规定的各位置的做法。

1、通过计算设置来处理。

例如,箱基顶板的节点如右图所示。

在软件中,板受力筋的计算设置中修改如下图即可。

利用计算设置即可简单实现节点做法的计算。

 

2、通过节点设置来处理。

例如,如右图所示,箱基内墙水平筋构造节点。

在软件中,选择“水平钢筋丁字暗柱节点”中的节点1,如下图所示即可实现对该节点做法的计算。

 

软件中对箱基和地下室结构的处理都是通过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实现的,对用户来说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只要在原有的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做相应的设置即可,非常方便简单。

软件中对箱基和地下室结构的处理都是通过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实现的,对用户来说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只要在原有的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做相应的设置即可,非常方便简单。

新图集中还规定了板和墙拉筋的两种做法:

双向布置拉筋和梅花状布置拉筋的做法。

软件中在筏板、板和剪力墙的节点设置中增加了相应的节点设置项,供用户选择使用(如下图所示)。

通过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GGJ2009轻松实现了对新图集的处理,方便用户操作,降低用户学习成本,专业、实用、易用。

第四大价值统一平台,提升整体性。

为了实现钢筋软件和图形软件的模型共享,并且方便用户学习和使用,GGJ2009在多方面和图形算量GCL2008保持一致性和整体性。

1、延续钢筋图形可以互导的原则,实现GGJ2009和GCL2008的互导,实现模型共享。

2、GGJ2009和GCL2008保持界面风格的一致。

3、GGJ2009和GCL2008保持操作流程的一致。

4、GGJ2009和GCL2008力求功能实现的一致。

对于两个软件中共有的功能,例如偏移、对齐等功能,保持操作步骤和实现结果的一致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对于不同的功能,也力求在操作习惯上保持一致,使用户能够快速掌握。

这样,把GGJ2009和GCL2008的整体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局限于原来的可以实现互导,进而进行模型共享。

在此基础上,力求在各个方面将两个软件保持一致,力争使用户的学习和使用达到“学一知多”的程度。

不仅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界面风格上保持整体的一致性,针对具体的内容,也力争保持一致。

业务和功能一致的保持完全一致,业务和功能不同的保证操作习惯和原则思想的一致。

这样,对于同样的内容,降低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成本,对于不同的内容,也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学习,更快上手。

第五大价值新增构件类型,改进计算方法,提升产品的实用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本版在建模部分新增了一些构件类型,直接进行绘图和钢筋的计算。

并且,根据调研和用户的反馈对原有构件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增加,能够更好满足非标准设计的需求和多种钢筋计算方法的需要。

1、新增构件类型和钢筋计算。

暗梁的类别中新增了边框梁,用来处理工程中遇到的剪力墙中的边框梁。

门窗洞口下的门联窗、带形窗、带形洞和壁龛,用来精确布置门窗洞口,也便于和图形算量软件的模型共享。

另外,在门窗洞口的定义中,增加了洞口加强筋信息的输入,钢筋信息和构件一体化,更方便高效。

本版还新增了后浇带构件,在后浇带构件定义属性中,输入相应的钢筋信息,后浇带图元绘制完成后,就可以计算构件中的加筋,也便于和图形算量软件的模型共享。

梁的构件类别中新增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来定义工程中的地下框架梁和基础连梁。

在桩构件的属性中添加了钢筋信息的输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输入钢筋信息,进行计算。

在各个构件的属性中,本版还增加了搭接方式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单个构件和图元的搭接形式和定尺长度。

2、计算方法的改进。

本版对原有构件的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改进,对GGJ10.0不方便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完善。

这里简单介绍几个例子。

1)梁和柱箍筋输入方式的增加,可以直接计算多种类型的箍筋设计方法。

•梁箍筋:

•指定箍筋数量:

40A8;

•制定各部位箍筋数量但肢数相同:

9B16-100/12B16-150/B16-200(6);

•各部位肢数不相同的情况;9B16-100(5)/12B16-150(4)/B16-200(6);

•加密非加密箍筋信息不同:

A10-100(4)/A8-200

(2);

•同一跨内不同范围箍筋:

A8-100(4)[1500];A10-100(4)[2000];

•柱箍筋:

•加密非加密肢数不同:

A8-100(4*4)/200(2*2);

•指定上下端箍筋数量:

13A8-100/200(4*4);

•指定上下端数量且肢数不同:

13A8-100(4*4)/200(2*2);

•指定数量:

40A8(4*4);

加密区非加密区钢筋信息不同:

A10-100(4*4)/A8-200(2*2);

2)跨内变截面梁的处理,更准确计算变截面梁的钢筋。

(如右、下图所示)

 

 

3)

板负筋的分布筋,可以按板厚的不同进行设置和计算。

工程中经常遇到,板负筋的分布筋按照板厚不同进行设置。

GGJ2009在板的计算设置中新增了“分布钢筋配置”的设置,如右图。

在其中选择“同一板厚的分布筋相同”进行分布筋的设置。

设置完成后,在绘图区绘制完板和负筋,软件自动取计算设置中的分布筋信息,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类似的计算改进还有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便可以体会到,这些计算方法的改进,一些是出于对GGJ10.0的改进,另外还有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样的设计方法。

3、新增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满足更多设计情况的计算需求。

GGJ10.0中的内容是基于平法图集进行设置和计算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方法的出现,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GGJ2009新产品针对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把钢筋计算过程中的计算方法更多的放开给用户,通过新增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的方式来满足不同的计算需求,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计算设置项。

针对存在多种做法或者存在争议的内容,在计算设置中放开,用户可以修改为自己需要的数值。

例如在梁的计算设置中新增了“上部第三排非通长筋深入跨内的长度”(如下图所示),默认为常用的数值,并可以修改和选择其他数值,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解决计算中取值的争议。

2)

增加计算设置中的输入格式,可以输入更多的形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可以输入锚固长度,直径,跨长,半径等,并且可以输入函数,如下图所示。

3)拆分节点,做法设置更灵活。

例如,剪力墙的垂直筋插筋的节点在GGJ10.0中只有一个设置项,在GGJ2009中把左侧和右侧垂直筋的做法拆分为两个设置项(如下图所示),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节点做法进行组合,满足更多的需求。

 

4)新增可以自由输入参数的节点,满足各种非标准设计。

本版针对很多存在非标准设计的节点提供了一种可以输入各个位置参数的节点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修改,满足各种做法的需求。

例如,针对楼层框架梁端部节点存在锚固设置方式的情况,新增了下面的节点。

5)在各类构件中新增节点设置项,对以前不能处理的情况进行设置和计算。

例如新增柱子层内变截面的节点设置、配筋不同的墙一字相交构造节点设置、水平折梁的节点设置、填充墙构造柱预留钢筋锚固节点等等(如下图所示),提供各种计算方法供用户选择使用。

GGJ2009通过新增构件类别和钢筋计算,可以在绘图输入部分计算更多的钢筋。

通过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的改进,可以满足更多非标准设计的需求。

通过对计算的改进,提升了产品在实际工程量计算中的实用性,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第六大价值优化改进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易学易用性。

在软件的功能方面,在继承了GGJ10.0原有的成熟功能基础上,GGJ2009新增了部分功能,并对原有的一些功能进行了改进。

新增和改进功能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软件时,更简单,更方便,能够更快速的进行绘制和计算,提升产品的易学性和易用性。

1、新增功能

GGJ2009在GGJ10.0的基础上,各板块的功能新增的有50项左右,重要功能有十几项。

主要是为了提升软件的易用性,降低学习和操作难度,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1)“应用同名称板”功能,主要是为了快速布置板的钢筋。

按照图集04G101-4中的标注方法,工程中同名称的板配筋信息一致。

软件提供这个功能,可以一次性布置上所有同名板的受力筋,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受力筋的布置难度。

2)“平齐板顶”功能,主要为了处理坡屋面结构,快速调整坡屋面下各种构件的标高。

如右图所示的坡屋面结构,在GGJ10.0中处理起来非常繁琐。

在GGJ10.0中,处于不同坡度的梁,需要在顶部打断,调整完标高,再进行合并。

对于处于不同坡度的墙,也需要分段绘制,不能合并,计算结果并不准确。

梁和墙较多的情况,处理起来就更加麻烦。

在GGJ2009中,为了解决用户设置坡屋面结构的难题,软件新增了“平齐板顶”功能。

所有构件绘制完毕后,定义斜板,然后使用这个功能,便可以一次性的调整板下构件的标高与板平齐,不需要打断或者分段绘制,也不需要手动设置标高,非常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操作难度。

另外“平齐板顶”功能,还可以用于错层结构构件标高的快速调整(如下图所示)。

3)CAD识别独基、承台和桩

GGJ2009增加了CAD识别基础中的独基、承台和桩的功能。

对于异形或者位置不好确定的基础构件,通过CAD识别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绘图难度。

这三类构件的识别与CAD识别柱类似,操作流程和功能完全一致,方便用户学习和快速掌握。

4)在位编辑方式的增加

在GGJ10.0中,可以进行在位编辑的有梁的“原位标注”,负筋左右标注的修改等。

GGJ2009中新增了部分可以进行在位编辑的功能。

例如“查改标注”,“三点定义斜板”,“查改标高”。

对于板钢筋的在位编辑,不仅能编辑负筋的左右标注,还可以直接在绘图区修改负筋的钢筋信息和受力筋的钢筋信息。

在位编辑的增加,使图元的编辑更加直观和方便。

5)新增双向布置、双网双向布置,提升绘图效率

 

6)批量识别梁支座

实际工程中存在上下层梁相同,但是支座宽不同的情况,在10.0中用户往往将下层的梁标注完之后,复制到上层,但是由于支座宽不一样,需要一道梁一道梁的点选提取梁跨识别支座,这样操作会很繁琐,也容易遗漏。

为此,新钢筋中对提取梁跨识别支座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批量识别梁支座】的功能键。

与【重新提取梁跨】比,两者作用都是提取梁跨,但也有些不同。

对于新绘制的梁,批量识别梁支座可以一次性批量提取梁跨。

而对于已经进行过梁支座识别的梁,进行【批量识别梁支座】的操作时,会对支座的数量进行判断。

如果支座数量大于等于原来的支座数量,进行“批量识别梁支座”只是刷新支座的宽度。

如果支座数量小于原来的数量,则重新提取梁跨。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在这里把所有的新增功能列出介绍,其他具体的内容读者可以参照GGJ2009其他的学习资料。

新增功能是在坚持尽量不增加用户学习量的基础上,力求解决用户更多的问题,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2、对原有功能的改进。

1)按门窗洞口宽度布置过梁。

实际工程的设计中,经常会有按门窗洞口的宽度布置过梁的情况。

GGJ2009对过梁的智能布置新增了按洞口宽度布置的方式(如右图所示),采用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用户的绘图效率。

2)“自动判断边角柱”功能的改进。

在GGJ10.0中,自动判断边角柱只能判断柱子为中柱、边柱或者角柱,不能自动判断边柱需要长锚的边,用户需要手动在需要长锚的边输入“#”,软件才能准确计算。

GGJ2009中,对于顶层柱使用“自动判断边角柱”功能,软件能够自动判断边角柱,并且可以确定顶层柱需要长锚的边,用户不用手动修改钢筋信息即可轻松实现准确算量(如左下图所示)。

3)“按墙绘制柱”和“CAD识别柱”的优化。

在GGJ2009中,“按墙绘制柱”绘制的柱,软件会自动与内置的参数化柱截面进行匹配,有对应截面形式的,生成参数化的柱构件,方便用户输入箍筋信息和对截面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

GGJ10.0按墙绘制柱的生成的构件均为异形柱,输入箍筋信息和进行截面编辑很不方便。

 

CAD识别柱也进行了同样的优化,柱子识别时,软件自动与内置的参数化柱匹配,生成参数化柱。

4)“梁跨数据复制”和“梁原位标注复制”的优化。

“梁跨数据复制”和“梁原位标注复制”是对GGJ10.0中“梁跨格式刷”和“梁跨数据刷”的优化。

GGJ2009中,这两个功能可以跨图元和构件进行钢筋信息的复制。

“梁跨数据复制”可以把某一跨的原位标注钢筋信息复制到其他多个跨,“梁原位标注复制”可以把某一位置的原位标注钢筋信息复制到其他多个位置。

5)增加方向长度、轴线距左边线距离。

用于绘制短肢剪力墙,提高绘图效率(如右图所示)

6)工程设置中修改默认值后,以黄色底色显示。

便于用户后期查看和修改。

绘图界面可以记忆,满足个性化需求。

7)界面记忆,照顾个性化需求

•按钮位置自动替换

•工具条位置记忆,界面风格记忆(如下图所示)

GGJ2009中优化的功能共有几十项,优化的原则是不改变用户的操作习惯,不增加用户的操作难度,简化操作步骤(平齐板顶,应用同名称板等等)或者优化功能的实现效果(按墙绘制柱、自动判断边角柱等等),或者细分功能的实现方式(XY方向布置板的受力筋,点加长度等等),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选用,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这几十项功能的优化,全面提升产品各部分功能的易学易用性。

通过以上六大价值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对GGJ2009新产品的定位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GGJ2009新产品现在所做的内容,以及对前期版本的优化,是基于对全国各地用户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做出的,期望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协助用户的工作。

新产品其他内容,读者可以参考其他学习资料和途径和新产品介绍资料。

3、GGJ2009快捷键:

功能

快捷方式

功能

快捷方式

启动GCL2008程序

在开始—运行—输入:

GCL2008

俯视图

Ctrl+Enter

帮助文档

F1

全屏

Ctrl+5

批量选择构件图元

F3

放大

Ctrl+I

绘制点式构件时,水平翻转

F3

缩小

Ctrl+T

绘制点式构件时,上下翻转

Shift+F3

向左平移

Ctrl+L

改变点式构件插入点

F4

向右平移

Ctrl+R

合法性检查

F5

向上平移

Ctrl+U

动态观察器

Ctrl+F7

向下平移

Ctrl+D

汇总计算

F9

撤销

Ctrl+Z

查看构件图元工程量

F10

恢复

Ctrl+Shift+Z

查看构件图元工程量计算式

F11

剪切

Ctrl+X

构件图元显示设置

F12

复制

Ctrl+C

定义

Ctrl+J

粘贴

Ctrl+V

绘图

Ctrl+K

新建

Ctrl+N

定义绘图切换

构件列表区双击鼠标左键

打开

Ctrl+O

构件列表区上移

Ctrl+PgUp

保存

Ctrl+S

构件列表区下移

Ctrl+PgDn

删除

Del

构件列表区构件分层展开

Ctrl+=

表格输入中添加清单

Ctrl+Ins

构件列表区构件分层折叠

Ctrl+-

表格输入中添加定额

Ins

选择所有构件图元

Ctrl+A

 

 

 

三、软件结算对量核量的应用思路

结算对量的应用思路包含两部分内容:

1、对量的流程;2、对量的技巧和方法。

1、对量流程:

软件还是按照大家比较熟悉的先总后分,先大量后小量的思路,通过软件把大家想要的量提取出来。

2、对量的技巧和方法

在对量之前我们,一般我们都会自己先核自己的量,那先了解一下如何核量:

我们算出量之后经常会根据经验数据去判断我的钢筋总重或单方含量与指标是否吻合,哪些不符,那软件里面就提供这些报表来进行对比。

在GGJ2009中报表分为了三大类:

定额指标表、明细表和汇总表,那定额指标表中就提供了这些数据(如右图、下图所示)。

核完量进行对量的时候,先看总量,软件提供了汇总表,如构件类型级别直径汇总表和楼层构件类型级别直径汇总表,可以按构件和楼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