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333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校级联考】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冰雪融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量取液体C.

向试管中加固体D.

稀释浓硫酸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100L氧气压缩为10L是因为压缩过程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凡带电的粒子都属于离子

D.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8.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建立销售网络B.腐熟农家肥C.架设电线D.清理池塘

9.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

CO2B.2CO+O2

2CO2

C.H2+Cl2

2HClD.2Mg+O2

2MgO

10.已知:

,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

的质量

C.固体中

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1.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

2CuO+O2↑+4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1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

4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探究水的组成B.

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分子运动D.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1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二、填空题

15.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①4个氧原子___________;②2N2____________;

③2个铜离子__________;④+4价氮的氧化物__________;

⑤碳酸氢钠__________;⑥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_________;

⑦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⑧保持二氧化碳分子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

16.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

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

用“

”表示氮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3)从变化角度:

已知:

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条件)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

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

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VIA族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_____相同。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由原子序数为1、8、12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

18.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三、推断题

19.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

A________;E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小实验,请回答:

(1)A中___________能燃烧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C实验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D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如图)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②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

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作用。

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_通入。

2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用接口字母和“→”表示).(注:

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应选择_______来作发生装置.

五、计算题

23.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__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下图是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

某同学为了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用烧杯取该溶液50g,加入二氧化锰1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9.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3)通过计算回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已知质量分数=

×100%)是否与标签上相符?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

A、矿石粉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酒精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汽油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A、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C、向试管中加固体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

故选A。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A

【解析】

A、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做保护气;故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不是不和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故错误;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是常考知识点之一.

4.D

【详解】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但从结构上来说,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选项错误;B.100L氧气压缩为10L是因为压缩过程中氧分子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体积是不变的,故B选项错误;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都属于离子,如质子、电子带有电荷,但不属于离子,故C选项错误;D.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D选项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故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D。

6.D

【详解】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D。

7.B

【解析】

A、用扇子扇煤炉时,为煤提供了足够氧气,所以越扇越旺,该选项解释正确;

B、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周围的温度,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该选项解释正确;

D、实验室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降温同时隔绝氧气,该选项解释正确。

8.B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A、建立销售网络,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腐熟农家肥,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架设电线,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清理池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9.A

【详解】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题中信息可知,四个方程式对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边的数为化学计量数,所以A中计量数之比为1:

1:

1,B中计量数之比为2:

1:

2,C中计量数之比为1:

1:

2,D中计量数之比为2:

1:

2,故选A。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于KCl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气体O2,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应该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少,但由于、MnO2在这个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它的质量不变,故氧元素质量不会变为0,正确,B、生成O2的质量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大,错误,C、MnO2在这个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它的质量不变,错误,D、由于固体总质量减少,而钾元素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增大,错误,故选A

考点: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量的变化,催化剂的特点

11.C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NO3)2

2CuO+O2↑+4X↑,可得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反应后

铜原子22

氮原子40

氧原子12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

B、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该反应符合这一特征,是分解反应;

C、因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u(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铜符合该特征,是氧化物;

故选C。

12.D

【详解】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后出现的新物质是生成物。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差量可知,反应是W+O2→H2O+CO2。

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是8g,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是:

20g-8g=12g,生成水的质量是10g-1g=9g。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

8g+12g-9g=11g,此选项错误;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此选项错误;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W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11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11g×

=3g,9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是:

9g×

=1g,碳元素与氢元素是质量之和是:

3g+1g=4g,而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是8g,所以W中除含有碳元素、氢元素之外,一定含有氧元素,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8g-4g=4g,此选项错误;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4,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能达到目的;B选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是不能达到目的的;C选项用浓氨水探究分子的运动;时能达到目的的;D选项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时能达到目的的;故选B。

考点:

实验方案评价

14.A

【解析】

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正确;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错误。

故选A。

15.4O两个氮气分子2Cu2+

NaHCO3

Cl-CO2

【分析】

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上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元素化合价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

【详解】

①4个氧原子:

4O;

②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③2个铜离子2Cu2+;

④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4价氮的氧化物为二氧化氮:

⑤碳酸氢钠NaHCO3;

⑥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

⑦带负电荷的离子为阴离子,氯化钠中的阴离子Cl-;

⑧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CO2。

16.混合物氮分子C燃着的木条熄灭液氧H2属于B

【详解】

(1)从分类角度:

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从微观角度分析,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1个氮分子;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氮气约为氧气体积的4倍,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氮分子);

(3)从变化角度知:

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因为首先挥发出的气体为氮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由于氧气的沸点低,剩余的主要成分是氧气;

(4)从应用角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H2 ;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为0价,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从环保角度: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选项错误;

B.乙醇中只有没有氮、硫等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选项正确;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选项正确。

故选BC。

17.金属;S;最外层电子数;得到;Mg(OH)2。

【详解】

(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锂,最外层电子为1,容易失去,属于金属,位于第3周期第VIA族的元素是S;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为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外层电子排序为2、8、7,故易得到1个电子;(4)原子序数为1、8、12三种元素分别为H、O、Mg故化学式是Mg(OH)2。

18.

(1)分子(或微粒)不断运动

(2)分子构成不同(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或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氢原子、氧原子或H、O

【解析】

试题分析:

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分子(或微粒)不断运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或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或氢元素和氧元素。

考点:

分子的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19.COCuCaO+H2O=Ca(OH)2放热CaCO3

CaO+CO2↑

【分析】

根据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C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无色气体B相互转化,故B是二氧化碳;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故A是一氧化碳;常见的黑色固体有:

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氧化铜、铁、木炭等,氧化铜是黑色固体,生成的铜是红色固体,氧化铁是红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生成的铁是黑色粉末,所以D是氧化铜,E就是铜;二氧化碳能与F反应生成碳酸钙和G,故F可能是氢氧化钙,G是水,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根据分析,A是一氧化碳,E是铜;化学式为:

CO;Cu;

(2)根据分析,反应②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反应方程式为:

CaO+H2O═Ca(OH)2;放热;

(3)根据分析,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20.铜片上的白磷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详解】

(1)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且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

(3)该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至刻度1,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干燥的布条没有变色,湿润的布条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考点:

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1.长颈漏斗集气瓶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E或F或GMnO2催化作用2H2O2

2H2O+O2↑CO2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凡叙述合理均可)b

【详解】

(1)仪器的名称:

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①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收集到的气体更纯;

②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易导致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应该略向下倾斜;

(3)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固体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F,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用装置E或G。

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法制氧气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

MnO2,在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