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299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docx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标准答案(经过核对)

第七届(2012)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

高中组试题主题:

防灾避险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这次地震的发生地点,和发生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位于大陆内部断裂带

C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所致D由于下地幔地应力的强烈释放所致

2此次地震震后救援难度大是因为该地

①高寒缺氧②生态环境脆弱③正值多雨季节④交通不便⑤缺乏预警机制

A①②B①④C②⑤D③④

3下面哪一个是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

A山崩B滑坡C泥石流D房屋倒塌

4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

A李希霍芬B魏格纳C莫霍洛维奇D古登堡

5如果按照地震种类来划分,哪一个地震类型的发生次数最多?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诱发地震D陷落地震

6下面四个选项,属于我国地震多发区的是

A四川B广东C河南D内蒙古

7下面哪一项属于地震三要素的是

A地震造成的倒塌房屋数B地震死伤的人数C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D地震的强度

8目前科学界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地震预报的仪器。

这种预警系统能在地震发生前三十秒得知地震即将发生,并发布信息,给人们留下15秒的时间提前逃生。

下面四项对地震预报系统原理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地震前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可以被这种预报系统辨别

B地震前地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预报系统会结合数据分析,预测即将会发生地震

C地震发生时,一般是先上下跳动,再左右摇晃。

这是因为横波传播的速度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是破坏较大的是横波,所以,我们在检测到纵波时候,就可以提前30秒发生预警。

D地震预报系统是根据地震对地下以及地面的震动波得到初步判断,接着根据震动的强度,推测出地震的危害程度的。

9地震发生时,下面哪种措施是不对的

A如果在房子外面,不要试图进教室或者回家,应该呆在空旷地带

B如果在室内,应该把头低下,靠近膝盖,靠墙蹲下。

C如果在室内,应该把双手扣在脖子后,背对窗户蹲下

D如果在野外,应该往山上跑,或者往河边跑

10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

②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

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西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东部大城市

④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关于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云的上部以负电荷为主,中下部以正电荷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层的点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火花放电,形成我们常见的闪电

B雷电和雷暴是指同一种天气,雷电和雷暴多分布与北方地区的平原

C雷电可以制造化肥,促进生物生长

D雷电灾害在中国很常见,最严重的是东北地区

12下图是两亿年前地球上的联合古陆地,请问那个选项所代表的大陆演变成了现在的非洲?

ABCD

13下图是地震学家绘制的全球地震带,请问其中哪个字母代表的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ABCD

14下图是一张现今全球板块分布图,在标号的几个板块边界中,属于板块挤压边界的是

ABCD

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0-1995年)图(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回答15-16两题

15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洪涝B火山爆发C地震D干旱

16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按表现特征主要是

A缓发型灾害B突发型灾害C过渡型灾害D人为诱发灾害

17这幅照片拍摄的时间在哪个事件后

A火山爆发

B飓风(台风)

C滑坡

D林火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第18-19题。

 

图2.4-6

18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19洪涝灾害一般情况下

A只发生在多雨季节B常引发泥石流和风暴潮

C多发生在河流中上游地区D破坏力不断累积导致危害严重

20做好防灾减灾,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有

①利用GPS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分析、应用

②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③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④利用卫星遥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

⑤加强政府对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派比安”是2012年编号为1221的强热带风暴。

请据此回答21-24题。

21请问台风多形成于

①冬春季②夏秋季③低纬度洋面④高纬度洋面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②地表径流③水汽输送④下渗⑤降水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④⑥

23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台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促进水资源的更新②促进高低纬度之间能量交换

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

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A甲B乙C丙D丁

25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B逃生时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的检测工作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

据此回答26-28题。

2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炎热高温B台风C洪水灾害D泥石流

27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长江中下游地区B西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西北地区

28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

2001年冬季,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现象,回答29~30题。

29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的原因是

A黄河流域暴雨成灾

B台风过境普降大雨

C发生凌汛现象

D大堤年久失修

30防治此类决堤现象发生的现行的措施是

A飞机轰炸B跨流域调水C修水库D加固大堤

31各种自然灾害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

A各自然灾害都发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内

B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环境不同

C是各自发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主要取决于发生区域内自然环境因素

32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图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

33“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aBbCcDd

读下面的甲、乙两幅图,回答34~36题。

34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5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B②C③D④

36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AA点BB点CC点DD点

 

37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全球变暖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

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环节是图中的

A

B

C

D

 

38“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

A森林雷灾B乱砍滥伐C森林虫灾D毁林开荒

39关于毒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毒蛇咬人之后,伤口不会立刻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B无毒蛇喜欢将身体盘成圆盘,将头埋在肚子下面,见到人后往往并不立即逃窜

C蛇类喜欢火,如果在野外露营时生火,很容易将蛇引来

D有毒蛇的尾巴一般较长,无毒蛇的尾巴一般较短

40下面关于森林火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B森林火灾的自然火源包括雷击火,自燃,火山爆发,未完全熄灭的香烟

C森林火灾的可燃物就是森林中容易燃烧的枯枝、落叶

D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第二部分科学小论文写作

【案例】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学校全部停课,直到9月底,学校才陆续复课。

由于此次停课时间长达20多天,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复课学校决定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

2012年10月4日清晨,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发生山体滑坡,山下小学被掩埋。

有18名年龄在8岁到12岁之间的学生这时候正在学校准备上课,他们年轻的生命瞬间就被滑坡的泥浆和灰石掩埋了。

地震,滑坡,泥石流似乎是不可分割的灾害。

在地震发生之后,人们沉浸于悲痛之中,忙于抢险加固,重新建设。

滑坡和泥石流并不与地震同时发生,他们蓄势待发,等到人们松懈下来后,突然发生,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你所生活的地方也会受到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么?

请结合所给的案例,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题,选择你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完成一篇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研究的动机(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问题);2研究的目的;3研究方法;4研究内容;5研究结论;6研究心得(或体会)

(注:

也可以根据大赛主题采取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

 

第七届地理小博士选择题答案

1——5BDDBB6——10ADDCC

11——15ADCAC16——20BBCAD

21——25DCBCB26——30AACCD

31——35DCBBC36——40BBB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