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103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

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

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

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年级艺术下册《第十单元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一年级艺术下册《第十单元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教学内容]

1、民族百花园

2、雪山小雄鹰

3、草原小牧民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2、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藏族、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蒙古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花园,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娇艳的花朵,在祖国锦绣的大地上竞相绽放。

神秘的雪山,圣洁的哈达,辽阔的草原,欢乐的歌舞——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友爱和关爱在民族间传递。

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风格。

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了解,发现个民族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为我国多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单元设置了《民族百花园》《雪山小雄鹰》《草原小牧民》三个课题。

学生通过欣赏、表演、绘画、等艺术活动,让学生知道祖国是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初步认识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和辽阔草原的蒙古族,了解两民族服饰的特点。

[课时]三课时

课题一民族百花园

执教时间:

6月23日——6月24日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2、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各民族行政分布版图和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2、不同民族问候语言汇集的录音带。

3、请学生广泛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艺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创造情境: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资料,举办“小小民族园”的展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

1、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如:

模仿民族语言,介绍民族礼仪动作,唱跳民族风格的歌舞等。

2、教师适当进行艺术要素的点拨和必要的指导、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了解各民族人物形象的姿态、神情或舞蹈动作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表演。

2

听赏、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歌曲,比较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习或交流多民族的日常礼仪用语“你好”、“谢谢”等,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了解。

3、欣赏《爱我中华》的歌曲。

师生共同跳集体舞,体验民族大团结的温馨与快乐。

三、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艺术家创作的有关民族风情的展览或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

2、通过书报、广播、影视等媒介或在外出旅游是有意识的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民间歌舞等,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增长对不同民族的感性认识。

札记:

一年级配套的光盘比起二年级的有些逊色,所以我就把二年级的.光盘的一部分内容用到了一年级的课堂上。

通过看、听、说、画、舞、做等欣赏形式,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增长学生多方面知识,能够用语言、音乐、美工、舞蹈等活动来表现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题二雪山小雄鹰

执教时间:

6月27日——6月30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藏族风景的图片或歌舞作品的影视资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像资料、画纸、彩笔、打击乐器、录音带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进教室。

二、谈话: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藏族儿童歌曲,你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表达,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补充——西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和我们相比,那里的人距离太阳最近,所以他们的脸晒的红扑扑、黑黝黝的,西藏有许多建筑奇特的寺庙,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牧区还有用牛毛布缝制的帐篷,如果你们做客,好客的藏族人会给你们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哈达”是“礼巾”,献哈达是表示主人欢迎、尊重客人,这里的人们各个能歌善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舞蹈。

活动二:

一、欣赏:

欣赏藏族儿童舞蹈。

仔细看看他们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绘画:

设计漂亮的藏族服饰,方法:

可以制作也可以绘画,

合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与方法。

在绘画过程中对歌曲旋律以有所熟悉和掌握,重点是歌词特别是衬词部分,可按照节奏读歌词,轻声随琴模唱衬词部分,歌曲掌握后由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分组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评价:

学生互评,表扬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

札记:

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学生自由结合,交流、讨论的方法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并设计、制作所需要的头饰及其他道具,教师小结、归纳、学生完整表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效果还不错。

课题三草原小牧民

执教时间:

7月1日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内蒙古族草原风光、节日欢庆场面以及舞蹈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歌曲录音带。

2常用打击乐器,如:

撞钟、木鱼、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3美术用具和制作材料。

[活动内容]:

利用绘画、歌唱等形式表现草原

[教学目标]:

欣赏歌舞作品,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美术用具

[活动过程建议]: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草原赞歌》拍手进教室。

二、交流: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资料。

2、欣赏牧歌。

3、教师简单补充:

内蒙古大草原上有肥美的牧场可以放牧牛羊,人们住的蒙古包可以拆装,人们经常搬家,哪里水草旺盛就搬到哪里居住,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欢运动,每年都举办运动会,项目有摔跤、赛马、射击等,比赛结束后大家都要唱歌、跳舞庆贺,可热闹了,特有的乐器马头琴音色优美。

活动二:

欣赏:

欣赏马头琴曲《赛马》,感受音色的独特优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与掌握马跑的不同节奏和赛马时的欢快、热烈的气氛,了解蒙古族与马的不解之缘和“马背上的民族”的特点。

运用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模仿表现骑马、马蹄声,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

一、朗诵:

朗诵古诗《敕勒歌》。

教师讲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用多种节奏朗诵,在强弱不同的节奏中,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二、创作:

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蒙古大草原的风情,制作蒙古人漂亮的头饰,展示并评价。

三、舞蹈:

伴奏音乐《草原赞歌》,基本动作——手腕组合和马步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主。

结束:

随音乐作动作出教室。

拓展:

搜集、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思路拓展:

1、观看草原风光电视片,欣赏古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制作头饰、马鞭或进行歌舞表演。

2、讲述草原上的故事。

[课后札记]:

通过这种精心设计的细致的活动程序,在以歌曲为基础教材设计的若干个层次的系列活动中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都针对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该说: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综合性、游戏性、团体性、参与性、创造性活动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的内在教育潜力,对一个完整的艺术材料,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表达,引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具、学具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到市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两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绘制成标价牌。

2.测量身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学生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

同学们,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标价牌,并交流商品的价格。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

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

(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磁性黑板上的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板书课题:

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

元角分

4.504元5角

0.707角

0.656角5分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元_角_分。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

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

第二位呢?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5.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补充练习。

(1)填单位名称

7.89元=7()8()9()

4.54米=4()5()4()

(2)填适当的数

0.56米=米=()厘米

0.89元=元=()角()分

6.18米=()米()厘米=()厘米

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经历使学生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准备:

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

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学生汇报

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比较小数大小,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

请同学们隔一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

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巩固联系,自我超越。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做一做

2、P949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小组自己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长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10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28+5=37-5=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

该怎么解决?

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

0.6+0.8

教师先提示:

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

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板书:

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

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师并示范。

元角分

0.6

+0.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

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

列出2.8+2.1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

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

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

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角分

1.2

-0.6

学生尝试: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

最后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7)反馈练习:

3.6-0.5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

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

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⑵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生活中的数学。

六、布置作业

小数计算一份

(王帮玉博客()欢迎您的到来!

在这里,愿我们能够架起友谊的桥梁,共同去奋斗、创造!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心的翅膀》选择了一段没有结局的童话故事作视点,对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进行了一番想象力的透视——同样是续编一个童话故事,身为工程师的丈夫“想了好半天”竟“想不出来”,“我”的同事“想了想”后则以解答应用题的方式给出了令人“哑然失笑”的答案,倒是四年级的孩子们“使我大喜过望”,续编出了精彩生动的故事,以至于让人由衷地发出感慨:

“孩子的心是长了翅膀的,尽管稚嫩,但飞得很高,飞得很美。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神秘兮兮、哑然失笑、大喜过望、绞尽脑汁、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4.激发学生想象力,是他们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懂得珍视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

谁能讲一讲有关想象力发明的故事?

可见想象多么的重要,想象就要给心插上翅膀,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我们一起走进《心的.翅膀》,体会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深深的思考。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音。

2.指读课文,指导字音、字形。

蹿的读音、策与束区别.

3.理清层次,围绕一个童话故事有那些人进行了想象?

三、复述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1.提示:

面对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成人和孩子各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小组先说一说。

2.指名复述

3.谈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

四、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有感受的词句,写一写你的认识想法。

第二课时

一、指名复述课文

二、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这一观点怎么体现的?

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发表看法,和同学讨论讨论。

三、全班交流,重点研读。

1.身为工程师的丈夫学识渊博,有智慧,竟:

“挠了挠头皮,很认真地说,不好回答”、“想了好半天,想不出来。

”面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他竟然苦思冥想不得答案。

此刻的他完全没有一点儿想像力,完全变成了一个知识的容器,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

丰富的知识不仅没有提高他想象的能力,反而可能因为这些知识导致他的想象能力退化。

我们相仿他起初并不是完全没有想象力的人,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味追逐知识,让知识埋葬了自己的想象,让想象的翅膀折在了知识的坟墓里。

2.我的同事:

“狐狸只好……多干掉几只鸡”中不难看出,他想象的思路就是解决数学题的思路,他完全是按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去想。

他就像一只鸡一样在自己狭小的经验世界里扑翅膀,永远也不可能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3.四年级的孩子们:

最大的也不过十岁,但他们简直令人“大喜过望”。

那个胖胖的小男孩儿的想象——狐狸认为是太阳叫来了白天,狐狸决定像吃掉公鸡一样吃掉太阳,既符合寓言故事的特点,又为其他人打开了一个想象的突破口,这是多么珍贵呀!

小女孩儿想象的狐狸“跨过小溪,穿过草地,冲进森林”去“追赶太阳”,最科由于疲劳过度而死去的情景是那么生动,仿佛她亲眼所见一般!

小眼镜想象的狐狸“心急如焚,先东奔后西走,最后它愤然跃起,蹿下了山崖”的故事情节不禁让人感叹于他心思的细腻,情感的丰富。

那个腼腆的小女孩儿讲述的狐狸“发现太阳在湖里洗澡”后,“左转右弯地跳”,“弹灰尘”,“舔手掌”的那股高兴劲儿,在“仔细打量水中的太阳”后,“对准太阳猛然冲去”的情节是多么丰富,多么精彩!

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纯洁的心灵,美好的想象。

正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孩子的心是长了翅膀的,尽管稚嫩,但飞得很高,飞得很美。

四、激发情感,拓展想象

1.张开心的翅膀,你一定也能用这个故事的开头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想象一下如果人类没有想象力,世界和生活会是什么样?

写在小练笔上,准备举办“想象沙龙”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

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

反方:

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1、全班推选出6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

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

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

四、分组辩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