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765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docx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

*绪论

一、

1、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夸美纽斯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中国采用班级组织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定义: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一)班级是一个社会性组织

(二)班级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三)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

(四)班级是稳定的正式群体

4、班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硬件要素——教师与学生(主体)、教育场地(必要场所)、教育资料(根本保证)等;软件要素——班级目标(德智体美劳、学生个性发展)、组织结构(班主任、班委会、各种小组)、班级活动(日常性和阶段性班级活动)、班风班纪(重要标志)、人际关系等(马卡连柯的理论)。

5、班级的特点:

(班级有什么特点?

(一)学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使学生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基础。

班级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使学生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能更好地约束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二)依赖性——班级是由未成年人组成的组织群体,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心理面貌还不稳定,思维还带有片面性,考虑问题也不那么全面。

因此,在实行学生自治自理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当“幕后指导者”,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

(三)教育性——班级教育活动蕴含着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重因素,能满足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好奇、求知、联想、创造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能为他们释放天性、活跃思维、磨练意志、展示特长、追求发展提供舞台,也是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社会性——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班级是社会的缩影,是一个社会体系,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学习与交往活动为特征的教育社会。

6、班级发展历程:

(回顾一下班级发展的历程?

(一)班级的出现:

古代——个别教学——没有固定入学时间、进度不一、环境嘈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学校组织松散、混乱。

16世纪——(德)约翰·斯图漠的古典文科中学——班级授课形式

耶稣会教育——分级教学制度——初步探索,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系统阐述班级授课制并为其大规模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主要是以夸美纽斯理论为蓝本建立起来的。

(二)班级的发展:

(德)赫尔巴特——对夸美纽斯的理论整理与论证,发展而最终定型

基本形式——1.全班上课2.班内分组教学3.班内个别教学

(三)当代班级的新特点

传统班级教学的优点:

1.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互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

传统班级教学的缺点:

1.在班级活动中,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当代班级的新特点:

1.开放式班级的出现2.分层变动式班级的出现3.班级规模适当缩小,趋向合理化4.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二、

1、班级是一种组织,因而需要管理,班级管理活动既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

2、正确理解班级管理的内涵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3、管理概述:

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是组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管理措施,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含四层含义:

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3.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班级管理的定义及其理解:

定义: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其要点有四:

1.班级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围绕着教育活动而开展的;2.班级管理活动是在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由班级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3.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班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4.班级管理要遵循一定原则,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理解:

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相互交叉,相辅相成。

(P13)

5、班级管理的功能:

(一)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二)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

(1)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2)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

(3)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6、班级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产生:

夸美纽斯——考试制度(非书面的检查学习的方法,缺乏考试的规范化性质);把对学生学习任务的检查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对学生成长时刻关心;非常重视纪律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根据过失的轻重程度给予惩罚,在惩罚中,既要严格又要温和,以利于错误行为的纠正。

——主要倾向专制式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

(并预测班级的未来发展趋势?

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渡

2.教师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渡

3.教师的管理方式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

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三、

1、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你认为如何才能学好班级管理这门课程?

(一)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意义:

班级管理课程是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是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规律、成功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学习班级管理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

一,学生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在班级生活的质量,学生班级生活质量又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好坏;二,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好坏;三,班级管理的工作具有专业性和艰巨性,要求管理者具备专门的素质。

(二)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班级管理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班级管理课程的基本方法,是成功进行班级管理实践的根本保证。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是学好理论。

关键是学习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其次是从学校班级管理出发,坚持学以致用。

要尽可能地通过教育实习、见习等渠道到班级管理第一线,及时发现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班级管理理论的理解。

2.坚持研究与学习相结合——要求学习者应采取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要着眼于对现实班级管理问题的理论思考,注重对班级管理的科学方法及学生成长的科学规律的研究;要总结班级管理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从而进一步丰富班级管理理论。

坚持研究与学习相结合,首先要学会分析与总结,做好个案剖析,总结出一般性规律。

其次要学会吸收与借鉴,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批判地吸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3.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班级管理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它涉及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等相关学科。

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学习教育管理学的理论。

此外,班级管理还涉及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需要我们综合这些相关学科进行学习。

第一章

一、

1、“班”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

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工作、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

班主任和学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两大主体。

2、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如何?

(一)班级管理中主客体的辩证统一—班级管理中主客体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统一性和动态性。

所谓统一性,是指管理与被管理过程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所谓动态性,是指主客体关系总是来自某一过程或某一环节,过程与环节不同,这种主客体关系又将是互相转化的。

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同时又是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是彼此割裂而是交织在一起的。

(二)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客体,要履行作为学生角色的权利与义务,要遵守班集体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而献计献策。

(三)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2.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4.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3、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本质属性: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一)学生是人——1.学生是完整性的人;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主体性的人;3.学生是具有生命独特性的人。

(二)学生是儿童——1.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处于发展的过程中;3.需要得到成人的教育和关怀。

(三)学生是学生——1.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4.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4、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初中生特点:

1.身体迅速发育;2.性器官和性功能开始发育成熟;3.感受性和观察力很快地发展起来,感觉的精确度、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同时,知觉的有意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也相应地得到发展;4.注意力得到显著发展,逐渐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使注意力集中在必须注意的事物上;5.记忆力也有明显发展。

(二)高中生特点:

1.身体发育基本完成,但未完全成熟;2.性机能大都发育成熟,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的发育都已基本完成;3.感知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更有目的性和系统性;4.注意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注意的自觉性也更加增强;5.情感的发展造成他们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二、

1、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直接责任者——这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班主任负责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德智体美以及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工作都要由班主任参加和实施,这是其他教师所不能取代的。

这种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就越完美。

反之,班主任偏颇于某些方面,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二)班主任是学校工作展开的纽带和具体实施者——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实施者。

学校的整体运转是由班级的各种活动推动的,肩负着学校“基本单位”的全权责任的班主任,自然就发挥着学校基本工作实施者的作用。

二是整个学校工作是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工程,这个立体的全方位工程的目标指向是学校的全体学生,不可能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同时各个部门又需要沟通和连接,这些连接的纽带就是班主任。

(三)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沟通社会和沟通家长是班主任搞好工作的基础,发挥好这个作用等于扩大了教育力量,增强了教育力度,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益。

反之,失去了社会的支持,与家长不能协调,则学校教育有时事倍功半,有时或许效果是零。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3、班主任的职责:

(一)管理班级

(二)指导班级工作(三)教育影响学生(四)协调科任教师关系(五)沟通家长(六)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七)为学生服务,教好功课

4、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P33):

(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有哪些?

(一)社交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广泛灵活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生动艺术的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体态语言表达能力;(三)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四)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五)分析研究能力;(六)终身学习的能力

5、班主任的专业发展(P36):

是指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

(一)制定自我发展规划

(二)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活动

(三)参与专业合作交流

(四)进行教育实践反思

(五)从事班级课题研究

(六)充分利用教育博客

第二章

一、

1、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班集体管理主体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使班集体达到一种所期望的状态。

2、班级管理目标具有1.指向性2.社会性3.层次性4.可行性5.集体性等特点。

3、目标类型:

主次程度——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预期时间长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实际情况对目标的限制——必达目标和争取目标;目标性质——任务目标和班级建设目标;目标内容——一般管理目标、具体管理目标和领导工作目标;目标主体指向——组织系统目标和组织成员目标

4、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一)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

(简要论述班级管理目标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1.社会性质——班级是一个社会组织,班级管理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统一。

班级管理目标要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班级管理活动的规律——班级管理活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制约着管理活动的开展,因此,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遵循管理规律的要求,管理目标的制定也是如此。

3.学校的教育目标——在我国,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首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高度体现,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以此为基础,全面考虑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4.4.班级的现实状态——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必须分析班级现实的主客观条件,明确班级现存的优缺点,要对班级的人力、物力、财力、学生、教师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力求在现实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管理目标。

(二)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程序:

(简要论述班级管理目标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1.全面收集资料,掌握内外信息;2.提出目标方案;3.评估目标方案;4.比较分析,择优选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要以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为依据。

班级管理思想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它决定班级管理的方向。

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就是要体现特定班级的学生的发展要求。

同时,班级管理目标设定还要以班级实际情况为依据。

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以特定班级的学生的特定发展情况为依据(特定指家庭、社区、班级特定的环境)。

二、

1、班级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分为组织的初建阶段、组织的发展阶段和组织的高级阶段(集体阶段)。

班级的组织建设涉及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

包括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

班级组织建设包括建立班级组织规范体系,具体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与班风。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

2、班级的日常管理:

1.思想管理——对学生的基本思想进行引导、教育和规范是常规管理的内容。

2.纪律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

3.学习常规管理——属于班级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学习态度的管理及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常规管理。

3、班级的活动管理的两条原则:

一是避害,即有益性原则。

学生中,无论进行什么活动和交往,一定“要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对那些危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活动与交往都要坚决制止。

二是多样性原则。

学校组织的活动从内容到形式要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以适应和满足青少年追求新鲜、多样、变化的心理要求。

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一)学校教育力量——任课教师承担着班级的教学任务,是班主任需要统合的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二)家庭教育力量——班主任既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三)社会教育力量——班主任应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章

一、

1、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是班主任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班级管理的科学实施是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基础。

2、班级管理的原则(P59):

原则是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时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或者说是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全面管理原则

(三)自主参与原则

(四)教管结合原则

(五)全员激励原则

(六)平行管理原则

二、

1、班级管理的方法(P66):

(一)制度管理方法

(二)民主管理方法

(三)自主管理方法

(四)目标管理方法

(五)情感沟通方法

*第四章

一、

1、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从静态分析,班级组织建设就是要形成一个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机构和组织规范三个方面的建设。

从动态分析,班级组织建设就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班级培养成班集体的过程。

2、班级组织建设的意义:

(一)完善的班级组织建设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效能

(二)进行班级组织建设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在班级组织建设过程中学生个性会得到和谐发展

(四)积极开展班级组织建设能使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

(一)组织目标

(二)组织规范

(三)组织机构

4、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P81)

(一)松散群体阶段

(二)形成稳定班级组织阶段

(三)班级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班集体阶段

二、

1、班级组织目标建设

(一)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激励性原则

3.阶段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二)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方法

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新组建的班级,班主任可依据实际情况为班级提出奋斗目标,再增加学生对目标的认同程度;有建设基础的班级,最好是采用民主商议的方法来确定班级目标。

(三)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注意事项

1.选准突破口

2.发挥良好的首因效应

3.必须实事求是

4.目标要有层次性

5.力求体现班级特色

2、班级组织机构建设

(一)班委会

(二)团支部(或少先队中队委员会)

(三)全员管理岗位的设置

3、班级组织规范建设

(一)班级组织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班级组织规范的功能

(三)班级组织规范的作用过程

(四)制定班级组织规范的注意事项

三、

1、班集体:

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班集体的功能

(一)社会化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归属功能

(四)发展功能

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P93)

(一)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健全的组织机构

(三)形成了健康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四)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4、班集体建设的途径与方法(P94)

(一)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1.在教学活动中建设班集体

2.在发展性班级管理中建设班集体

3.在班本化教育活动中建设班集体

4.在随机教育中建设班集体

(二)班集体建设的方法(P96)

1.目标管理法

2.立体教育网络法

3.系统教育活动法

4.规范制度管理法

5.自我教育法

第五章

一、

1、环境管理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基础。

学生的管理与指导是班级日常管理的核心。

学生的评价有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

2、班级制度环境管理

(一)考勤制度

(二)课堂学习秩序

(三)考试管理

3、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一)教室的布置

1.教室布置的原则

(1)教育性

(2)实用性

(3)个性化

(4)艺术性

(5)针对性

(6)主体性

2.教室布置内容与操作

(1)班训与班徽

(2)管理园地

(3)公布栏

(4)荣誉栏

(5)板报或者墙报

(6)学习园地

(7)其他

(二)班级座位的编排

1.座位编排方式

2.传统班级座位编排方式的弊端

(1)高矮型

(2)成绩型

(3)表现型

(4)任意型

(5)关系型

3.班级座位编排的原则

1)互补性原则

(1)品行互补

(2)“智能”互补

(3)环境互补

(4)性别互补

2)灵活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