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760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docx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人口语文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

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答案】1.B2.C

2.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长时间人口大量迁出,造成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就业压力虽有减轻,但劳动力短缺会制约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C项正确;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使该地区经济充满活力,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环境承载力上升,但长时间人口大量迁入,会给生态

环境、城市治安管理等带来一定负担,B、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1949—2019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

据此回答3—5题。

时间

人口政策

建国初

鼓励生育

1971年

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82年

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9年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2019年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3.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人口基数最大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

D.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4.不少学者曾预言2019年尤其是2019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 ③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的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3.D4.A5.B

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4.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人口每隔2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生育期,形成一定的生育规律,即人口惯性会促成婴儿潮的出现;相对原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而言,实施二孩政策会使生育率增加,可能导致新的婴儿潮出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条件总体较好,故对婴儿潮的形成影响不大,则只有①②正确。

5.二孩政策会使生育率增加,可能导致新的婴儿潮出现,故②错;经济结构的调整可能影响极个别生育期女性就业的行业,故几乎不影响婴儿潮的出现;生育观念的改变、抚养成本的提高会使人们不愿意多生,故B项正确。

据统计,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材料表.据表和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俄罗斯、阿联酋、美国、英国B.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

C.俄罗斯、美国、英国、阿联酋D.美国、英国、俄罗斯、阿联酋

7.表中③国家吸引国际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适宜,环境优美②缺乏青壮年劳动力

③移民政策宽松④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⑤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答案】6.B7.B

7.表中③国家是阿联酋,自然环境恶劣,①错。

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但石油资源丰富。

吸引国际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青壮年劳动力,②对。

为加快资源开发,该国移民政策宽松,③对。

石油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④对。

国土面积狭小,⑤错。

B对,A、C、D错。

8.下列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时期内的环境是稳定的,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B.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消费总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等,与人口素质无关

D.当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时,必然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答案】8.D

【解析】人口数量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一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人口素质等;当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时,必然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自叙利亚发生战争以来有超过400万难民流向周边国家。

下表为2019年欧盟部分国家对叙利亚难民提交的庇护申请通过率资料表。

读表回答9—10题。

欧盟国家

德国

瑞典

保加利亚

荷兰

丹麦

瑞士

法国

比利时

英国

挪威

庇护申请通过率(%)

93.61

99.82

99.77

91.43

96.49

96.31

95.99

95.99

86.89

96.90

9.欧盟部分国家庇护申请通过率极高,这可以说明

A.距离远近是最主要影响因素B.这些国家气候湿润,更宜居

C.石油资源流向引导难民流动D.这些国家吸引外来人口迁入

10.中东地区人口流动性很大,其原因包括

①三洲交界处的地理位置 ②水资源严重不足③石油资源开发 ④人口密度过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9.D10.A

截至2019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面来袭。

据此回答11—12题。

11.单身潮可能带来

A.出生率增加B.劳动人口数增加

C.死亡率降低D.老龄化趋于严重

12.2019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根据材料,出台普遍二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④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1.D12.D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理论界将人口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

图7示意1950—2050年中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可能为

A.1980—2019年B.1990—2030年C.2019—2040年D.2019—2045年

2.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我国

A.老龄化加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利于人口迁入,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生育率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失衡D.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1.B2.D

波兰是欧盟第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均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

2019年以来,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为此波兰历届政府均实行鼓励生育政策。

2019年底,波兰实行更加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全民“500+”,即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官方货币),直至孩子成年。

根据波兰中央××局预测,2019年波兰将迎来“婴儿潮”。

据此完成3—4题。

3.波兰政府全民“500+”政策的实施主要得益于

A.快速的经济增长B.完善的社会保障

C.广阔的国土面积D.较小的人口基数

4.波兰迎来“婴儿潮”将会

A.降低老年人口数量B.稳定人口年龄结构

C.增强民族的竞争力D.提高国家教育水平

【答案】3.A4.C

【解析】3.据材料可知,波兰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实施全民“500+”的鼓励生育政策,政府要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进行补助,这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强劲的经济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波兰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年均增长率,因此,强劲的经济增长为波兰政府实施“500+”政策奠定了基础,故选A。

4.新生儿数量的增长,将会改善波兰人口结构,B错误;会缓解老龄化现象,但是不会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A错误;对提高国家教育水平关系不大,D错误;新生儿数量的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竞争力,C正确。

故选C。

下图为XX地图记录下的2019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数量前五位省份(直辖市)人口流动状况,五省市地域相邻省贡献了主要流动人口。

据此回答5—7题。

5.春节前后人口流动方向与图示相反的是

A.安徽、河北、广西B.湖南、江西、陕西

C.湖北、河南、宁夏D.四川、河南、西藏

6.五省市净流入人口波峰波谷出现时间不同的影响因素是

A.来源地远近B.交通通达度C.职业构成D.年龄结构

7.能有效降低五省市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强度的措施是

A.东部地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B.东部地区加快进行高速铁路建设

C.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节日旅游业D.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

【答案】5.A6.C7.D

2019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500万。

下图为“2019—2019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回答8—9题。

8.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

9.上海市

A.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B.2019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

C.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D.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

【答案】8.A9.C

继2019年年初“大妈”的汉语拼音“Dama(大妈)”登上《华尔街日报》之后,近日一则关于“Dama”等中文热词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再次引发国际社会热议。

“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炒房、抢购比特币等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阅读材料完成10—12题。

10.“中国大妈”这个群体引起海内外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什么现象比较突出

A.少子化比较严重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流动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11.“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炒房、抢购比特币等投资行为,从侧面反映

A.我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B.“中国大妈”比较富裕

C.“中国大妈”在投资方面经验丰富

D.“中国大妈”们熟悉国内外经济形势

12.下列哪个产业不是受益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而迅速发展的

A.银发产业B.医疗保健

C.儿童奶粉D.汽车

【答案】10.B11.A12.D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数据。

读图,完成13—15题。

13.该省级行政区可能为

A.北京B.陕西C.西藏D.广东

14.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2019—2019年,该省级行政区持续收紧人口迁入条件,主要是因为

A.大量产业外迁B.经济发展持续倒退

C.环境承载力大幅下降D.“城市病”日益突出

15.下列措施利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持续发展的是

A.鼓励向外生态移民B.制定引导人口流动的政策

C.鼓励人口生育D.增加城市职能

【答案】13.A14.D15.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