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59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42概率及其计算教案新版湘教版

4.2.1概率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的意义.

2.理解P(A)=

(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其中A包含m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

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在一个袋子里放有1个白球和1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大小、质地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问

(1)摸出的球可能是哪个球?

(2)全部可能结果有几种?

(3)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1)摸出的球可能是白球或红球;

(2)全部可能结果有2种.(3)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概率的概念

问题2:

如图是一个能自由转动的游戏转盘,红、黄、蓝3个扇形的圆心角均为120°,让转盘自由转动,当它停止时,问

(1)指针可能停在哪个扇形区域?

(2)全部可能结果有几种?

(3)每种结果的可能大小如何?

教师鼓励学生动脑,模仿问题作出回答.

概率的概念

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2.概率的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完成教材动脑筋从而得出概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可能,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其中

的范围是0≤

≤1,因此,P(A)的范围是0≤P(A)≤1,当A为必然事件时,P(A)=1;当A为不可能事件时,P(A)=0.

3.例题讲解

例1见教材例1

例2已知一个口袋中装有7个颜色不同质地相同的球,其中白球3个,黑球4个.

(1)从中随机取出一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2)若往口袋中再放入x个白球和y个黑球,从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白球的概率是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计算哪一种颜色的球的概率,就用这种颜色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个数.

解:

(1)取出一个黑球的概率P=

(2)∵取出一个白球的概率

,∴

.∴12+4x=7+x+y,∴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3x+5.

例3小明随机地在正三角形及其内部区域投针,则针扎到其内切圆(阴影)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

【答案】

【教学说明】针扎到阴影区域的概率=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有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2.已知一个布袋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a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若从该布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13,则a等于()

A.1B.2C.3D.4

3.如图是一副普通扑克牌中的13张黑桃牌.将它们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出的牌点数小于9的概率为_______.

4.100件外观相同的产品中有5件不合格,现从中任意抽取1件进行检测,抽到不合格产品的概率是________.

5.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2;

(2)点数为奇数;(3)点数大于2小于5.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1.D2.A3.

4.

5.解:

(1)

(2)

;(3)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概率的概念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请与同学们交流.

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摸球试验和玩转盘游戏让学生感受概率的概念及概率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习惯,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

 

4.2.2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1课时用列表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2.会用列表法求出简单事件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例子,通过列表列举出事件的所有结果,进而求指定事件的概率.

【情感态度】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列表法求概率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等可能事件”,摸球或抽卡片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活动1:

一枚硬币连续掷两次,求下列事件概率.

(1)两次全部正面朝上;

(2)两次全面反面朝上;

(3)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教师让学生回答解题结果:

(1)

(2)

(3)

教师问:

解决上述问题,能否用一个表格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再解题呢?

这个表格应怎样列,学生先动手试试看,然后教师展示列表.

思考:

若能先列出表格,列举出试验的所有结果,再求确定事件的概率,是否要简捷一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可以用列表列举出试验结果的方法,分析出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李明和刘英各掷一枚骰子,如果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是奇数,则李明赢,如果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偶数,则刘英赢,这个游戏公平吗?

【分析】1.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要看双方获胜的概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公平,若不相等,则不公平.

2.各掷一枚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多,为了不重不漏,可用列表法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

解:

列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出现点数之和为奇数的结果有18种,出现点数之和为偶数的结果也有18种.

∴P(李明胜)=

,P(刘英胜)=

,所以游戏公平.

【教学说明】以上例可以看出用列表法求概率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出表格,用表格列举出事件出现的所有结果.

活动2: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

【教学说明】用列表法求概率适用的对象是:

1.试验出现各种结果的个数是有限个.

2.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或分两步完成,如掷两个骰子,抽两张卡片,两次摸球等.

强调:

当试验为摸球或抽卡片时,一定要分清第一次摸球或抽卡片后,“球”与“卡”是否放回,即“放回”与“不放回”结果是不同的.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从1,2,3,4,5五个数中任意取出2个数做加法,其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2.均匀的正四面体的各面上依次标有1,2,3,4四个数字,同时抛掷两个这样的正四面体,着地的一面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是()

3.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

4.将一个转盘分成6等份,分别是红、黄、蓝、绿、白、黑,转动转盘两次,两次能配成“紫色”的概率是________(红色和蓝色配成紫色).

5.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1,2,3,4.小明先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小强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记小明摸出球的标号为x,小强摸出球的标号为y.小明和小强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一个游戏规则:

当x>y时小明获胜,否则小强获胜.

(1)若小明摸出的球不放回,求小明获胜的概率;

(2)若小明摸出的球放回后小强再随机摸球,问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请说明理由.

【教学说明】学生先自主解答,再教师引导分析讲解,加深对新知识理解.

【答案】1.C2.B3.B4.

5.解:

(1)由题意知(x,y)共有(1,2)(1,3)(1,4)(2,1)(2,3)(2,4)(3,1)(3,2)(3,4)(4,1)(4,2)(4,3)共12种,其中x>y有6种,∴小明获胜的概率P(x>y)=

=

(2)由题意知(x,y)除

(1)中情形外,还有(1,1)(2,2)(3,3)(4,4)共16种.其中x>y有6种.

∴x>y的概率P(x>y)=

=

∴游戏规则不公平.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掷硬币试验引出用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列表,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乐趣.

第2课时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画树状图法列举试验的所有结果.

2.掌握用树状图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掌握画树状图的方法,进而掌握用树状图求概率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品质.

【教学重点】

用树状图求概率.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地画出树状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活动1:

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掷三次,问:

(1)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求结果为一次正面,两次反面的概率.

教师问:

该问题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吗?

请试一试看(学生分组讨论).

经探究发现,上述问题用列表法不易解决,因为列表法适用于试验只需两步完成的事件,而上述掷硬币需三步完成,所以不易用列表来解决,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树状图法.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如何用树状图来解决[活动1]中的问题呢?

先让我们一起来画树状图.

从所画树状图可知共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8种结果,而结果为一次正面两次反面的结果,有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3种,∴P(一次正面,两次反面)=

【教学说明】列表法求概率适用的对象是两步完成或涉及两个因素的试验,而树状图法既运用于两步完成的试验,又适用于三步及三步以上较复杂的试验.

例1小明和小华做“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游戏规则是:

若两人出的不同,则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若两人出的相同,则为平局.

(1)怎样表示和列举一次游戏的所有可能结果?

(2)用A、B、C表示指定事件:

A:

“小明胜”B:

“小华胜”C:

“平局”

分别求出事件A、B、C的概率.

【教学说明】本例为教材“动脑筋”,教师要求学生先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再以小组交流的方法去完成,过程见课本.

例2教材例2

【教学说明】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都可以不重不漏地列举出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是适用的范围不同,一般来讲,可用列表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树状图来解决,反过来,就不一定.

画树状图时,一定要看清题意,注意试验是几步完成,一般来讲试验分几步完成.树状就“分枝”几次;树状图可以横着画,也可以竖着画.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要从小强、小红和小华三人中随机选取两人作为旗手,则小强和小红同时入选的概率是()

2.小红上学要经过三个十字路口,每个路口遇到红、绿灯的机会都相同,小红希望上学时经过的每个路口都是绿灯,但实际这样的机会是()

3.一套书共有上、中、下三册,将他们任意摆放到书架的同一层上,这三册书从左到右恰好成上、中、下顺序的概率为________.

4.三个同学同一天生日,他们做了一个游戏:

买来了三张相同的贺卡,各自在其中一张内写上祝福的话,然后放在一起,每人随机拿一张,则他们拿到的贺卡都不是自己所写的概率是________.

5.一家医院某天出生了3个婴儿,假设生男生女的机会相同,那么这3个婴儿中,出现1个男婴、2个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

【答案】1.B2.B3.

4.

5.解:

画树形图如下:

所以P(1个男婴,2个女婴)=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特别要注意树状图的画法.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三次掷硬币引出用树状图求概率,与上节课“两次掷硬币”用列表法求概率相比较,让同学们学会比较、观察、探究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求概率知识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