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471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docx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外零售业迅速把目光瞄准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近几年GDP增加明显的内蒙古自治区。

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市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本土零售企业充分参与竞争,并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为内蒙古地区零售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零售业/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被引量0导读:

我们不停地画着一个圈,圈的尽头是另一个起点——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2010年,中国零售业正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

  金融危机下仍然交出了一份称得上是漂亮的成绩单。

对于即将过去的2009年,中国零售业是有理由自豪的。

短暂的观望过后是更厚重的发力,企业的信心和实力均有所提升,中国经济也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行驶。

  然而,危机是否已经过去?

谁也不知道答案。

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也无人敢做出肯定的结论。

  答案到底在哪里?

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触底?

如果危机持续,中国的经济还能继续一枝独秀吗?

中国零售业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究竟将何去何从?

  我们需要从一些规律与现象的分析中,找寻到答案。

  我们有坦然面对的准备,不惧一切恶劣的环境与残酷的市场竞争,我们也更有充分的信心和理由,去找寻前行的轨迹、脉络与趋势。

  我们不停地画着一个圈,圈的尽头是另一个起点——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2010年,中国零售业正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

  2010年,今年春色更宜人!

  预测1:

企业开始发力拓展

  零售企业是最有资格率先发力市场的。

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使得零售商开始放缓脚步,睁大眼睛观望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及市场行情的变化。

一来年,零售企业受到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而且,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销售业绩保持了增长,当然,2009年利润有所下滑,但这并不会成为影响零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反,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好转,零售商的信心开始恢复,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向好,零售企业将重新驶上开店快车道。

随着以华润万家、物美为代表的零售商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踏步行进,2010年,零售企业发力市场已成必然趋势。

  预测2:

“争夺”三、四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既有的网点和市场份额已基本被蚕食。

目前在大卖场领域,一、二线城市已基本被外资零售商、内资大型零售商及一部分区域零售龙头牢牢占据,外来者现在再想切入已经很难。

因此,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新一轮竞争中的主要战场。

尤其是中部和西部一些三线城市,已经吸引着诸多大型零售商的目光,2008年一些外资零售商主要就围绕这些市场在扩张。

  目前已经有更多的零售商制订好了进军这些市场的战略和计划,箭已上弦。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提醒的是,外资零售商已经走在前头,本土零售商需要审时度势,及时把握市场机遇。

否则将与一、二线市场的发展轨迹一样,在三、四线市场的拓展中仍然处于被动局面。

  预测3:

区域龙头异地扩张

  中国零售企业尤其是中小零售商从2006年底开始战略大转折,即从一味注重规模的盲目扩张开始调整为做强区域市场。

在当时很多零售商因盲目扩张的战略失误而倒在市场竞争中时,这一战略及时“保”住并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中小零售商。

  但这一战略在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后,可能将于2010年迎来新变化。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内外资零售巨头的围棋布局发展,这些各地的“龙头”开始担忧,如果不与时俱进,创新变革发展,就有可能固步自封,再过几年就可能被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的企业挤垮,或者被自己打败。

因此有实力的区域龙头企业将会重启异地扩张的步伐。

  事实上,从2008年起,武汉中百和福建永辉就以进军重庆的成功向业界证明,有足够的实力和理性、正确的战略,区域零售商完全有能力走出去。

2009年,永辉甚至迈出了向北京市场进军的步伐,而且成效斐然。

山东的家家悦也从威海走向省会济南。

中国区域零售商的走出去战略正在成形,可以预测,这一趋势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将更加凸显。

  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小零售商而言,调整好企业的内部结构,创新体制和机制,练好内功,做实、做精、做专区域市场仍将是其应该坚守的发展战略。

  预测4:

外资企业借机抄底

  很多专家在2008年底时预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会大为减速,但一年即将过去,这种预测被证实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些外资零售商减缓了其在本国市场上的扩张,却唯独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

  如沃尔玛在2009年一反常态,1至9月就开出35家新店,包括家乐福、TESCO等外资零售巨头都在中国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频繁选址,密集开店。

种种迹象显示,外资零售商正从沿海省份的二、三、四线城市向内陆省份纵深挺进,试图打造出一个网点的“包围圈”。

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再加上中国经济的高挺和消费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2010年,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步伐只会更快,抄底中国零售业的意图也将更加明显。

  不过,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也在发生变化。

2009年,台资零售企业大润发销售超过家乐福,一举跃为外资零售在华霸主已无悬念。

目前,沃尔玛加上好又多的门店也已经超过家乐福。

新一轮大卖场“老大”的残酷竞争也正在上演。

  预测5:

中外百货加速圈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回暖,外资百货巨头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不仅已有的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增开新店,一些新的中高端百货品牌也开始大举进入。

2009年初,日本知名百货品牌高岛屋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百盛集团则斥资11亿元收购了北京的双全大厦,用于新开门店;今年下半年,兰州百盛、常熟百盛和石家庄百盛也将陆续开业。

菲律宾最大的零售企业SM集团近期也宣布,今年计划在中国投资1.15亿美元,在2015年之前将以每年开设3家店的速度进军中国市场。

  本土百货企业也不甘落后。

大商集团2009年继续逆市扩张。

王府井百货更是决定向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贷款3亿元,用于新门店所需的租金和装修费用,巩固其在西北地区的发展优势。

8月10日,王府井百货正式入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此外,王府井百货在昆明、兰州的新项目也已进入筹备期。

大连万达旗下的万千百货也一路高歌,目前在全国已开有19家店,另有20多家正在筹备中。

深圳天虹百货还在2009年成功登陆北京市场。

  金融危机虽然给百货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企业的开店速度并无明显放慢,2010年仍然是中外资百货的鏖战之年。

  预测6:

并购整合蓄势待发

  每一轮经济调整的周期,都是各个行业的重新整合的阶段。

同样,金融危机给零售行业带来了新一轮洗牌的机会。

2009年,并购和整合仍在继续。

  如5月,华润万家并购无锡当地最大的零售商永安等。

一些外资零售商如百盛、沃尔玛、TESCO、家乐福等,都通过收购合资公司股份,开出独资门店来加速整合其所据市场。

而韩国乐天玛特也于10月正式宣布并购江苏时代超市。

  同样,内资零售商物美在2009年8月引入战略投资2亿美元用于并购,其旗下的浙江供销零售也在与浙江区域零售商就并购进行广泛接触并有望有所斩获。

  毫无疑问,2010年的并购整合将会更加凸显,这一点从上述零售商的动作中就能感受到,而从沃尔玛最近的动向中更是可见一斑——沃尔玛甚至开始觊觎家乐福在中国的业务,并发出了收购要约,尽管被家乐福明确拒绝,但无风不起浪,这依然显现出表面平静下的中国零售市场是暗流激涌。

  预测7:

联合之路亟需突破

  目前,一个以SPAR、IGA等外资自愿连锁,浙江连锁零售采购联盟、四方联采、中国零售采购联席会等本土自愿连锁组织为主的内外资联合体系正初步形成,尤其是内资联合体,除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中永通泰等,一些目前较为成功的组织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几年的联合之路,自愿连锁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小零售商面临的共同桎梏是,如何将联合之路,继续推向更高的水平和更深的层次。

如果不能逾越这一障碍,联合的生命力将在未来受到严峻挑战。

很多企业老总和专家学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有所行动,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状况。

如山西美特好总裁储德群,就希望通过资本的合作,把山西零售商统一起来,大家共用一个品牌,共同成立一个股份制企业,形成合力,应对外部竞争。

也有部分老总认为,中小零售商迫切需要有机构或人牵头成立一个零售研究机构,专门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等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联合机构或是联合企业,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合作、分享。

  2010年,实现联合上的突破与创新是零售业尤其是中小零售商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预测8:

便利业态稳中有进

  便利店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太大影响,是出乎意料的。

按常理而言,当经济发展减速,人们收入增长减缓时,便利业态由于价格较大卖场高而多少会受到消费者的“抛弃”。

但中国市场的便利店企业如可的、联华快客、河北国大36524、7-11、全家便利的发展却依然平稳有序。

尤其是全球便利巨头7-11也逆市加快了开店步伐,将进军上海、天津等市场,并计划1年后开始吸引加盟店,未来5年在上海和天津分别开设300家及200家便利店。

而四川的WOWO便利更是脱颖而出,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可以预见,2010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好转,便利店企业的发展将愈加成熟和稳定。

  值得重视的是,沃尔玛、TESCO等外资大卖场零售商也瞄准了便利业态,今年上半年已有3家“惠选”便利店在深圳开业。

而2008年底,TESCO的新业态TESCOEXPRESS(乐购快捷店)登陆上海,目前在上海已有6家分店。

日本零售巨头永旺也宣传旗下的便利店品牌ministop进军中国青岛,并计划5年内在山东开店200家。

这意味着外资零售巨头开始注重渗透细分市场,这将给中国本土的便利店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预测9:

社区商业或受追捧

  几年来,社区商业一直都是“叫好不叫座”。

但在区域市场大卖场业态已经饱和、区域零售商又难以外围突破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从“区域之王”沦为“瓮中之王”,重新重视并做好社区商业,或是一条新路子。

在这方面,天津津工零售可谓典范。

不过,津工董事长兼总经理卢代盛的一席话,值得想尝试社区商业的企业借鉴:

社区零售一站式服务,不是做零售,而是做服务。

另外,一定要注定对量本利——规模、成本、利润的控制,否则,社区商业的成功便无从谈起。

  预测10:

专业连锁风头正劲

  专业连锁在2010年将继续目前的势头。

  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专业连锁,正在实施由规模扩张向单店效益与盈利能力的战略转变。

苏宁还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家电连锁的寡头时代已经到来。

尽管有百思买这样的外资巨头,但短期内还难以撼动国美与苏宁在市场中的地位。

此外,各地区域市场也有家电连锁零售商,仍占据不小的份额。

不过这也为国美和苏宁在区域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机会。

  而其他专业连锁在中国市场正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周期。

以屈臣氏、万宁、莎莎、娇兰佳人等为代表的药妆专卖连锁近几年发展迅速。

服装专业连锁品牌也大肆开店,如来自瑞典的H&M以及本土的美特斯邦威等。

但在高速扩张后,与传统的连锁零售商一样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企业的管理和供应链建设仍然会成为其在突破与创新征途上的枷锁。

  预测11:

“农超对接”更加深入

  生鲜食品经营能力的提升是中国零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也是打破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瓶颈的突破口。

不仅是未来一年,生鲜经营应该是零售长期坚持的重中之重。

而“农超对接”给了零售经营生鲜商品一种新的思路和利润突破口。

很多企业,如福建永辉、家家悦、物美等,或是建立农超之间的产业链,或通过与供销合作社等组织的密切合作,拓宽了产品的鲜度和广角,且提升了利润,赢得了消费者。

  随着商务部加大力度推进“农超对接”,企业从“农超对接”获得实质效益,零售商参与并深入“农超对接”将会成为2010年的主流。

而企业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以及作为零售灵魂的生鲜经营,也有望在“农超对接”的实践过程中找寻到更大的突破。

  预测12:

加强改善销利平衡

  这是零售商在2010年尤其要重视的。

2009年的促销的确提升了销量,但与此同时,包括京客隆、大商、新华都等零售商的净利润都有所下降。

在保证市场份额不萎缩的情况下,如何平衡销售业绩与利润的双增长,是零售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盈利能力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大型零售商如此,中小零售商就更突出,因为光有销售业绩而没有强大的利润支撑,很难维持一个实力并不强大的中小企业长期可持续的拓展。

当然,在零售卖场逐步由规模效益转为精细化运作,向单店效益转变的过程中,销售与利润是可以通过调整商品结构、压缩开支、降低损耗等各种方式达到双丰收的。

  预测13:

品类结构调整深入

  调整商品结构将是零售企业的一大重点。

零售的百货化已经收到效果,模糊零售与百货店的界限的策略吸引了很多客流。

2009年,出口的严峻形势迫使很多外贸制造企业转向内销,而在内资零售商的呼吁下,一向只对外贸企业开放的广交会也首度向内资企业开放,零售商也抓住时机,一方面为制造业分忧,另一方面引进许多以前不销国内的新品,完善品类结构。

目前,尽管外贸制造企业对与国内零售商的合作还存在一些衔接上的问题,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已经达成,零售商将迎来更为丰富的品类。

  另外,自有品牌是零售竞争的一大利器,也是零售利润的新增长点。

2009年,零售企业都加大了自有品牌的开发力度。

甚至有的外资零售企业开始推出蔬菜类的自有品牌,这标志着零售商在自有品牌的开拓上新的突破。

2010年,除了外资企业,内资零售商也将在自有品牌上大做文章。

  预测14:

店铺改造渐入佳境

  零售企业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节能改造、系统节能和智能控制技术三类。

  经过几年的铺垫和实践,对店铺进行节能升级改造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由于节能店比传统店面整体节能20%至30%。

以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为例,12万多家门店仅用电量将可减少万度,减少二氧化碳碳排放160万吨。

可见,零售企业节能不仅仅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不可否认,节能降耗将是零售商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零售企业已从局部照明、空调等见效快的节能设备更新,逐渐进入到门店全局架构节能统筹改造阶段。

对零售企业而言,尽管初期投入较大,但经过节能改造后的店铺基本能在2至3年内收回投资成本,此后的节能费用将成为净利。

因此,节能是纯粹增加投资的观念将逐渐改观,零售企业的节能降耗将渐入佳境。

  预测15:

盈利模式加速转型

  这并非一种新的趋势,只是迫于金融危机的压力,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会更加积极主动。

  首先,大规模、长时间的促销虽然增加了销售额,但却没有带来利润的增长,甚至反而出现下降势头,这显然不符合零售商的心理预期。

著名零售业专家黄国雄就指出,降价促销可以提高总体销售额,但是利润反而下降了,而且以低价位满足社会的需求,会影响未来的消费增长,这就等于透支了以后的消费。

一些零售企业开始转变一味打价格战的做法,比如超市发就通过亲情服务、绿色营销等新的促销手段,显著促进了销售业绩,且大幅提升了利润。

这种做法值得业界效仿。

  此外,无论是超市、百货、家电还是其他专业连锁,自营能力的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尤其是危机下,自营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很多超市企业都在调整联营策略,将生鲜等品类逐渐纳入自营体系,促进利润直线上升。

而百货企业也在培育品牌和买断品牌方面有了新尝试,内资百货业对“买手”的重视程度日渐凸出。

依靠盘剥供应商、当个二房东这样的盈利模式将被逐渐淘汰。

  预测16:

零售人才门槛提高

  受益于金融危机,很多制造企业裁员,大批人才流向社会,再加上大学生的求职期望降低,使得许多原本瞧不上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才开始向零售企业抛“绣球”,零售企业自然乐得其成,大量吸纳高素质人才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零售业从业人员学历低的状况将在未来几年得到根本改观,这也将提升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而提升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水平。

包括TESCO、物美、步步高等内外资零售商,都在2009年借机大量储备人才,为将来经济转好后的“春播”作准备,步步高甚至还在10月引进了一支专业的外籍高管,专门负责超市业态的运营管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与零售企业对上眼,既有零售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吸引因素,也有目前就业大环境并不乐观的因素。

零售业从基层人员的招聘就能够走“高端”路线,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但问题是,招人易,留人难。

零售商还需妥善处理好人才与其职业规划的问题,以及教育程度高的员工与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员工在彼此融合与发展中的问题。

  预测17:

供应链成竞逐热点

  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中,商品陈列、布局、环境这些我们样样都能模仿,只有供应链我们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与其比肩。

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对零售业而言,供应链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因此,这将成为企业的竞逐热点。

  外资零售巨头最具优势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供应链。

因为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它能控制供应商做到最低价进货,将供应链压到最短,而这一点却是内资企业的短板。

而在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需要快速回笼资金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零售商还面临着缩短供应商账期的压力,这也会给零售商的现金流和经营成本造成不小的影响。

因此,内资零售企业如何通过物流配送、信息技术、与供应商携手合作等既有方式和其他创新,压缩自己的供应链,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是2010年尤其需要重视的。

  预测18:

配送中心建设高潮

  SPAR广东物流中心4月全面动工,山西美特好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配送中心年底可投入使用,物美新的生鲜配送中心即将投用,福建永辉将在北京建立物流中心,武汉中百7月募集了6.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新物流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步步高、山东家佳乐等超市也都在开建物流配送中心。

随着连锁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正迎来高潮。

  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部门也从前几年起,就一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据统计,目前全国较大型的连锁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中小零售商也在筹建物流配送中心,以提高商品的自给配送率。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都在着眼于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

2010年,一大批零售区域配送中心将应运而生。

物流配送中心的成功制胜将使零售商在商品结构、周转以及缺断货现象等方面得到极大改观。

同时,大量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也给提供这方面技术支持的供应商带来了难得的商机。

  预测19:

供应商迎来新商机

  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零售业的软硬件设施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口。

目前,大量的店铺升级改造、外资零售商的借机抄底、节能设备的广泛采用、零售商开店的重新发力等诸多因素,将使商品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迎来新一轮宝贵的商机。

  我们建议,广大供应商尤其是设备供应商,应该更多关注二、三、四线市场。

一线城市的卖场已经饱和,改造也基本走在前列。

而二、三、四线市场的零售商,大多正处于卖场设备、信息系统、环境提升的时期,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企业自身的微观处境,都已经迫使他们必须对此进行投资。

而新店的拓展,更是需要大量的设备设施的采购,尤其是外资零售企业目前正在三、四线市场密集布点,并且所开门店都将以节能为重要原则,历经2009年零售业短暂沉寂后的低潮,供应商在2010年乃至未来数年,商机无限,只待发掘。

  预测20:

外包服务更加凸显

  随着规模逐步增大,区域零售商也再度向异地省份扩张,外包服务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首先得益的应该零售物流外包。

之前其在国内应用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零售企业规模不够大,无法产生外包本应带来的规模效应。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物流外包,如福建永辉在北京市场的物流配送,就外包给了北京快行线物流配送有限公司。

不过,对外包物流来说,物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足以支撑零售流通业大量的信息传递需求,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配送延误等问题,而这对零售商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供应链的外包也受到零售商的重视。

沃尔玛在中国市场授权鸿骏讯息设计开发了供应商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该平台将成为沃尔玛与供应商之间在订单、合同、商品信息及货款结算等方面即时沟通的工具。

这种合作为软件提供商与零售商之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选址和拓展的外包也备受商家青睐。

零售商异地扩张,如果全都亲力亲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效果未必就好。

把这些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完成,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还能集中精力做好市场和经营。

这方面,福建永辉在北京的几家网点,全是由专业的商业地产顾问公司北京东方国泰负责完成选址前期工作的。

截至目前,双方合作可谓业界典范。

  此外,包括富基融通的软件外包、华士盘点的第三方盘点外包等各项外包服务,都呈蓬勃发展之势。

毫无疑问,2010年,外包服务的趋势将进一步凸显。

摘要:

从商品种类角度看,现代超市已经是现实经济中的长尾现象的典型代表。

零售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应该积极探寻开展在线零售与传统零售的途径。

连锁零售企业采取融合的运营模式,会拓宽消费者选择范围,降低消费者的担心与顾虑,促进在线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现代零售业;长尾理论;运营模式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全面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使得人们的生活和购物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市场的增长潜力日益被人们看好,网络商业被预测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商业形式。

克里斯安德森研究了亚马逊、NETFLIX等互联网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并且把他们比对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发现在互联网商务市场中,90%的产品根本在传统市场上买不到,却能为公司贡献25%的销售额和25%的利润,2004年,克里斯安德森总结此现象并提出了“长尾理论”。

基于大样本统计分析,长尾理论认为,经营冷门产品与经营热门产品,在利润上可以是一样的。

一、长尾理论的启示长尾理论带给传统零售业的思考是深刻的。

在传统零售业中,受卖场、货架、柜台等稀缺资源的局限,企业不得不对经营的商品种类予以限制,而将经营重点放在热门产品中,这些产品占据了最好的卖场位置,陈列在货架的“上段”,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

随着网络商店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彰显个性,满足特性需求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传统分销渠道的有力竞争者。

2005年感恩节销售季节,War-mart.com第一次超过Amazon.com,成为美国访问量第一的电子商务网站。

而英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则是英国最大零售商TESCO的网站:

TESCO.COM。

2005年,在美国开展B2C网络营销的企业中,70%来自传统零售企业。

2006年,国内B2C和C2C营业额达到82亿元和230亿元,淘宝网的交易额突破169亿元,超过了沃尔玛99.3亿元的在华全年营业额。

可见,在线零售对传统零售的影响是现实的,零售企业尤其是连锁零售企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长尾理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提供近乎无限的选择,这些选择彰显了需求个性。

现代超市尽管货架资源是有限的,但它能够容纳的选择已经超出了顾客的感知极限。

从普通超市到超级大卖场,品类成百倍增长,北美的沃尔玛超级店提供超过15万种SKU。

特易购(Tesco)80%的购物者使用会员卡,收集的大量购物信息显示,典型家庭的购买品种不会超过300种SKU快速消费品,而特易购大百货(TescoExtra)提供的品种是8万种,即对典型的消费者来说,大卖场里面99.6%的商品与他没有关系,从这个角度看,现代超市其实已经是现实经济中的长尾现象的典型代表。

但国内超市业态规模普遍偏小,在需求个性化发展速度加快的情形下,通过现代零售业态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是不现实的,否则也难以解释在线零售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美国Aberdeen咨询公司研究表明,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美国公司可在流通领域节省费用70%。

艾瑞市场咨询公司2006年中国网络购物研究报告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