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437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测试 8.docx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8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生的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

D.若一个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例如华南虎和东北虎,故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生物进化是定向的,故B错误;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狮虎兽”,但“狮虎兽”不育,说明了虎和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共有C错误;B的频率=81%+18%×12=90%,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015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故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故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B错误.

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故C正确.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能导致长期地理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B.

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3.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选择的是基因型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

A、生物的变异不是环境改变导致的,环境只能对生物变异进行选择,A错误;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

C、自然选择选择的是表现型,C错误;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

D.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今天看来,拉马克进化学说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生物不是由神创造的

B.生物是进化的

C.生物的进化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答案】D

【解析】拉马克反对神创论,认为生物是进化的,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是正确的;拉马克认为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是正确的;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是不正确的。

5.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种群的基因型頻率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并逐步形成生殖隔离

C.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④表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其中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①是进化的实质,即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是隔离,故A错误。

大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并逐步形成生殖隔离,但不是所有的,如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多别体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B错误。

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但④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C错误。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概念图的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

“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A正确;

B、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B正确;

C、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

D、达尔文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遗传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因此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可能作出本质上的阐明,D错误.

故选:

D.

7.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只有长舌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摄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这是长舌蝙蝠和长筒花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结果,同时通过这种的生活方式也减弱了长舌蝙蝠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舌蝙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故必须在有长舌蝙蝠生存的地方长筒花才能繁殖后代,B选项无法推断出来。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以及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8.基因流指的是遗传物质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

B.种群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

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

D.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以导致生殖隔离逐渐形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基因流指的是遗传物质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换,因此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强度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而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故A正确;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形成可以来自染色体变异,不需要地理隔离,故B错误;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增加遗传的多样性,从而丰富生物多样性,故C正确;地理隔离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导致种群的基因库差异越来越大,可能导致生殖隔离,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对生物来说大多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D.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

【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基因突变对生物来说大多是有害的,A错误。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正确。

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C正确。

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适应的是人工环境,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

“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10.生物多样性是指下列哪三个层次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是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故选C。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1.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

A.染色体变异B.随机交配C.自然选择D.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染色体变异会使基因的数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A项错误;随机交配不会产生新的基因,也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对基因频率没有影响,B项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对基因频率有影响,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新物种的形成

B.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能够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答案】C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

自然选择能够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共同进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或者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

“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13.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种群

B.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不能交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同一个物种在不同地域有多个种群,A错。

达尔文以个体为单位研究进化,现代生物进化论以种群为单位研究进化,B错。

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同一物种不同种群无生殖隔离,C错。

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不能交流,D种群。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和物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4.德国科学家利用高度纯合的植物界中基因组最少的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对基因突变的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致使生物进化的基因突变速率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速率快得多。

对此科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快速的基因突变速率可使一些植物迅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由基因突变提供

C.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的基因突变速率或许同样适用于人类的核糖核酸

D.快速发生基因突变可能是一些植物仅在几代后便能抵御特定除草剂的原因之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但基因突变速率较慢可能就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一些植物就是通过快速的基因突变速率适应外界环境的,所以A正确;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以B正确;植物和人类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而不是核糖核酸所以C错误。

D选项的理解可结合A选项。

考点:

基因突变

点评:

本题借用科学发展的前沿时间综合的考查了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意义,和DNA的中文名称为脱氧核糖核酸,RNA的中文名称为核糖核酸。

因为只差两个字很容易失误。

15.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害多利少,故A错误;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故B正确;杂交育种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的有性杂交,而基因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等可以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故C错误;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而青霉素高产菌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故D错误。

【考点定位】可遗传变异、生物育种

【名师点睛】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

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

代表实例

杂交

育种

基因

重组

杂交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

育种年限长

矮秆抗

病小麦

诱变

育种

基因

突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

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高产青

霉菌株

多倍

体育

染色

体变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

所得品种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中无法开展

无子西瓜、

八倍体小

黑麦

单倍

体育

染色体变

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京花1

号”小麦

基因

工程

育种

基因

重组

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

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转基因

抗虫棉

1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答案】D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即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由于生存环境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所以ABC正确;但达尔文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遗传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因此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可能作出本质上的阐明,所以本题答案为D。

【考点定位】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及局限性

【名师点睛】达尔文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遗传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因此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可能作出本质上的阐明,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共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2)不同点:

①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而自然选择学说从性状水平解释进化;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7.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共同进化B.自然选择

C.基因突变和重组D.地理隔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

18.普氏野马重归自然的实验,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物种异地保护阶段迈向物种回归自然阶段.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的频率将会发生定向变化

C.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

A、基因突变频率与外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如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等)有关,而野外的诱变因素不定,因此不能预测基因突变频率如何变化,A错误;

B、由于自然选择,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

C、野外的普氏野马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这会降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C错误;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仅存在地理隔离,还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

B.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

19.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Ⅱ、Ⅲ段,AA个体数逐渐减少至稳定在较低水平,aa个体数逐渐增多至稳定在较高水平,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A正确;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B错误;在Ⅰ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纯合子AA的频率+1/2杂合子Aa的频率=40%+1/2×40%=60%,C错误;在Ⅲ段,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20%+1/2×40%=40%,而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60%,即在Ⅰ、Ⅲ段内,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

20.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但一定是纯合体

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l,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A.①②③⑤⑥B.④⑤⑥⑦C.①④⑦D.①⑤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一定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生成的,故①正确。

种群的基因库一般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变小或消失,因为还有新出生的个体,故②错误。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引起一场性状的改变,因为有些不在编码区,即使在编码区密码子具有兼并性性状不一定会改变,故③错误。

真核细胞增殖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都要有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细胞质的分裂,故④正确。

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也不一定是纯合体,故⑤错误。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也有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的特殊情况,故⑥错误。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l,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故⑦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学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二、综合题

21.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个体,并且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

【答案】

(1)0.5

(2)0.25不会(3)5/8(4)0.40.2

【解析】

(1)已知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3+0.4×1/2=0.5。

(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2=0.25;由于该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3)这个题给出的条件是不是不完整,应该分别说明两种基因型中雌雄比例均为1:

1,如果是这样的话,那Aabb能够产生的基因型为Ab或ab的雌雄配子,AAbb个体能够产生Ab的雌雄配子,由于题中给出Aabb与AAbb的比例为1:

1,据此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b=1/2×1/2+1/2=3/4;ab=1/2×1/2=1/4,那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应为AAbb=3/4×3/4=9/16;aabb=1/4×1/4=1/16,由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9/16+1/16=5/8。

(4)由于豌豆在自然条件下多为闭花授粉,也就是自花授粉,所以均为自交组合,AA自交后代全部为AA,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