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971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docx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医学信息学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2015年12月

1、信息、数据与知识的关系。

第一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P2-3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知识是在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而成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指导人们从大量的数据中认识信息的某种规律。

199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

2、数据、信息与载体的关系。

举例说明。

P3-4

信息是人们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所获得的对人有用的数据,数据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信息的载体。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都是数据,都是可以加工成人们所需的信息的原材料。

载体是承载信息的媒体。

若我们将数据比作一部货车,信息比作货物,则货车是用来运载货物的,而数据肩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因此叫做载体。

3、常用的收集信息方法有哪9种?

P10-11

阅读法、投书法、询问法、观察法、收听法、采集法、购买法、网络法、挖掘法

4、常用的信息分析原则有哪些?

P11-12

1)时空性2)旁系性3)内涵性4)可拓展性5)可组合性6)类比性

5、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的组成?

P18

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由提供数据的对象、承载数据的载体、传递数据的信道、处理数据的规则和目的等要素组成,是具有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人工或非人工的系统。

信息系统由信源、信道、信宿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6、信息系统相关理论中的“老三论”、“新三论”的名称是?

P21

老三论:

一般系统论、古典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理论

7、你是如何理解医学信息学的定义?

构成医学信息学的学科框架?

P26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解决医药工作人员在处理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在医学、生命科学、卫生保健等领域应用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除了包含医学、信息学外,还涉及到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的多个领域,教学内容涵盖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医学图象处理与传输、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

8、如何理解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畴(4个层次)?

如何理解医学信息的人机交互过程?

(1)原始健康数据

⑵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

⑶从数据库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库

⑷从知识库中验证出来的可直接应用的知识结晶和理论

医学信息按照存在方式可分为人体内信息和人体外信息两大类。

人体内信息是指人体内实现生命系统功能所涉及的各种信息。

人体外信息是指与医学研究、医疗活动、医院管理及药学研究、药物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有关的各种信息。

9、医院信息系统定义和分类。

P156-157

定义:

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分类:

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

10、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根据医院数据流量、流向及处理过程把医院信息系统分成哪五类?

P157

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

11、临床诊疗部分主要分系统有哪些?

P157

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检验系统、输血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手术室麻醉系统等

12、简述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要求?

P293-295

门诊医生工作站

主要任务:

处理门诊记录、诊断、处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手术和卫生材料等信息。

基本功能要求:

1.自动获取或提供如下信息:

(1)病人基本信息:

就诊卡号、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医保费用类别等。

(2)诊疗相关信息:

病史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

(3)医生信息:

科室、姓名、职称、诊疗时间等。

(4)费用信息:

项目名称、规格、价格、医保费用类别、数量等。

(5)合理用药信息:

常规用法及剂量、费用、功能及适应症、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

2.支持医生处理门诊记录、检查、检验、诊断、处方、治疗处置、卫生材料、手术、收入院等诊疗活动。

3.提供处方的自动监测和咨询功能:

药品剂量、药品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适应症等。

4.提供医院、科室、医生常用临床项目字典,医嘱模板及相应编辑功能。

5.自动审核录入医嘱的完整性,记录医生姓名及时间,一经确认不得更改,同时提供医嘱作废功能。

6.所有医嘱均提供备注功能,医师可以输入相关注意事项。

7.支持医生查询相关资料:

历次就诊信息、检验检查结果,并提供比较功能。

8.自动核算就诊费用,支持医保费用管理。

9.提供打印功能,如处方、检查检验申请单等,打印结果由相关医师签字生效。

10.提供医生权限管理,如部门、等级、功能等。

11.自动向有关部门传送检查、检验、诊断、处方、治疗处置、手术、收住院等诊疗信息,以及相关的费用信息,保证医嘱指令顺利执行。

住院医生工作站

主要任务:

处理诊断、处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手术、护理、卫生材料以及会诊、转科、出院等信息

基本功能要求:

1.自动获取或提供如下信息,

(1)医生主管范围内病人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病区、床号、入院诊断、病情状态、护理等级、费用情况等。

(2)诊疗相关信息:

病史资料、主诉、现病史、诊疗史、体格检查等。

(3)医生信息:

科室、姓名、职称、诊疗时间等。

(4)费用信息:

项目名称、规格、价格、医保费用类别、数量等。

(5)合理用药信息:

常规用法及剂量、费用、功能及适应症、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

2.支持医生处理医嘱:

检查、检验、处方、治疗处置、卫生材料、手术、护理、会诊、转科、出院等。

检验医嘱须注明检体,检查医嘱须注明检查部位。

3.提供医院、科室、医生常用临床项目字典,医嘱组套、模板及相应编辑功能。

4.提供处方的自动监测和咨询功能:

药品剂量、药品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适应症等。

5.提供长期和临时医嘱处理功能,包括医嘱的开立、停止和作废。

6.支持医生查询相关资料:

历次门诊、住院信息,检验检查结果,并提供比较功能。

提供医嘱执行情况、病床使用情况、处方、患者费用明细等查询。

7.支持医生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下达诊断(入院、出院、术前、术后、转入、转出等);支持疾病编码、拼音、汉字等多重检索。

8.自动审核录入医嘱的完整性,提供对所有医嘱进行审核确认功能,根据确认后的医嘱自动定时产生用药信息和医嘱执行单,记录医生姓名及时间,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9.所有医嘱均提供备注功能,医师可以输入相关注意事项。

10.支持所有医嘱和申请单打印功能,符合有关医疗文件的格式要求,必须提供医生、操作员签字栏,打印结果由处方医师签字生效。

11.提供医生权限管理,如部门、等级、功能等。

12.自动核算各项费用,支持医保费用管理。

13.自动向有关部门传送检查、检验、诊断、处方、治疗处置、手术、转科、出院等诊疗信息,以及相关的费用信息,保证医嘱指令顺利执行。

13、药品管理部分的主要任务?

药品管理部分主要分成哪些分系统?

P157

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

这部分主要处理的是与药品有关的所有数据与信息,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部分,包括药库、药房及发药管理;另一部分是临床部分,包括合理用药的各种审核及用药咨询与服务。

14、经济管理部分主要分系统有哪些?

P157

该部分包括门急诊挂号,门急诊划价收费,住院患者入、出、转,住院收费、物资、设备,财务与经济核算等。

15、根据门诊病人就诊过程,画出门诊就诊工作流程图。

P221

主索引账户

就诊信息

 

16、你是如何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编码标准?

P293

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字典、行业标准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

为确保数据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标、行业标准及部标的数据字典,应采用相应的有关标准,不得自定义。

使用允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

在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的程序。

17、信息系统开发常用的生命周期法分哪些阶段?

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开发、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基本思想:

先用快速的方法构成一个系统原型,使用户尽早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在此基础上与用户反复讨论和修改,得出系统的真正需求,直到开发者确信已完全掌握了用户的需求,才正式开发系统。

18、依照软件工程的原理,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可以分为哪些步骤?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P211-212

1)可行性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可行性存在于经济、管理、长远发展、投入和产出的风险等多个方面,要求决策者能够针对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率。

2)需求分析

定义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功能和性能要求,编写用户手册概要和确认测试准则,为概要设计提供需求说明书。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是指根据需求说明,建立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子系统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各子系统或多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全局性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规定设计限制,如果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则要定义好全局的类,以及类的相关属性和成员函数,还要定义好接口类。

而详细设计则是将概要设计的模块或类进行详细的设计描述和数据库的设计描述。

4)系统编码实现

将详细设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编程语言加以实现,并对其进行单元测试,验证接口模块或接口类是否与设计相一致。

5)系统组装测试

根据需求文档中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对每个单元的模块或类进行逐步的联合组装测试。

6)系统确认测试

依据系统需要说明书定义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确认程序是否达到需求说明书规定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并提交用户手册和操作手册。

7)系统使用和维护

对投入运行的系统进行修改,改正未发现的错误,或者根据实际运行的情况对程序做适当调整,以满足医院实际需求的改变。

19、标准、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基本原理.P100-101

标准: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

20、医学信息标准和医学信息标准化的概念?

医学信息标准:

指在医疗事务处理过程中,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和利用时所采用的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代码和技术,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

医学信息标准化:

利用科学的原理,对医院信息的产生、识别、获取、检验、交换、传输、存储、显示、处理、印刷等技术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的处理过程。

医院信息标准化包括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处理标准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21、理解数据元和元数据的概念。

P113-115

数据元可定义为通过标识、定义、表示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

元数据最本质、最抽象的定义为:

dataabout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即为对数据的说明。

22、分类的概念和序化原理及其典型应用。

设计一种分类方法的过程或者是对对象用某一分类法的标记性代码或术语进行编码或描述。

序化原理:

分类法实质上是一个序化系统,将某一要素或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并按照轴进行排序。

应用:

国际疾病分类

23、编码、代码的概念?

常见编码类型有哪几种?

编码是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

代码是用来表示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一般用数字、英文字母、汉字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数字代码、助记代码、层次代码、双重代码、数值相加代码

24、简述信息编码校验的原理和校验码的应用。

P126

校验码:

避免输入过程中的错误

编码组成:

本体码+校验码

校验码的算法:

加权取余法

对原码中的每一位加权求和S。

求余数R。

S/M=Q…..R。

模数M任选,常用10或11。

选择校验值。

常用:

余数R、模数M与R之差、取R的若干位

25、简述医院信息进行分类和编码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P115-116

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

26、如何进行药品分类编码。

例如药品的编号为14004000012105,其中第1位表示药品的类别,1表示中成药,第2位代表剂型,4表示丸剂,第3至8位表示功能与疗效,这里功能编号004000表示脾胃类的,第9至10位表示顺序号01,第11至12位表示产地,这里编号21代表江苏,第13至14位表示规格,这里编号05表示50g。

药品编码就是基于药品分类体系和药品目录基础上赋予某种药品以唯一的代表符号(代码),这种代码便于机读或人工识别药品编码的符号系列可以是字母、数字或条形码等,对药品赋予统一的符号系列称为药品编码化。

27、简述ICD的主要分类编码方法。

P129-130

1分类。

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类目,类目下分亚目,亚目下分细目。

类目是三位数编码,包括一个字母和两位数字。

亚目是四位数编码,包括一个字母、三位数字和一个小数点。

细目是五位数编码,包括一个字母、四位数字和一个小数点。

2重分类(星号和剑号分类系统)

剑号表示疾病的原因,星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

(3)ICD索引排列方法

以汉语拼音-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分层次,不同层次以“-”为标准,多少个“-”称为第几层,第一个“-”表示主导词。

其下可包括若干个修饰词,并依据它们与主导词的关系逐层依序排列,下一层均继承了上一层的内容。

28、SNOMED中文名称、最初的用途与现在的应用;SNOMED结构。

P131-134

人类与兽医学系统术语。

最初作为帮助病理学专家整理组织病理报告的工具,给外科病理报告进行信息编码,以方便以后检索。

现广泛用于描述病理检验结果的医学系统化术语。

结构:

⑴SNOMED国际版将全部术语分成11个独立的系统模块(Module)

⑵SNOMED提供了每一个术语(词条)均有一个编码与之对应

⑶通过使用G(关键词/修饰词)模块,一些术语可以与另一些术语连接

3条的索引排列是按照编码顺序

29、HL7的用途和特点、DICOM的中文名称和应用领域。

P135-141

用途:

专门规范医疗机构用于临床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电子信息交换的标准。

特点:

完整性,可实现性、兼容和扩展性,安全性。

医学数字化影像通信标准,应用于放射学信息系统和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中。

30、临床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有何区别?

CIS是面向临床医疗管理的,是以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是以病人为中心。

事务处理的特点是以医疗过程为主,注重信息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服务对象为医院的医、教、研人员。

HMIS是面向医院人、财、物方面的管理的,是以提高医院管理效益为目的。

事务处理的特点是以重复性的内容为主,侧重在“申请-检查-结果”的事务性过程中对数据的管理,以及自动划价收费管理;

服务对象以医院各级管理人员为主。

31、解释名词:

LIS、NIS、RIS、CDSS,并简述其主要功能P159-164

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临床信息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功能:

对检验申请的自动处理;对标本的自动预处理;自动分析;通过质量控制的标准样本和试剂管理,在后台完成质量控制操作,并对当天的样本进行一次或多次核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NIS:

护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帮助护士对患者信息进行采集、管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的信息系统。

功能:

获取或查询患者的一般信息,以及既往住院或就诊信息;实现对床位的管理及对病区一次性卫生材料消耗的管理;实现医嘱管理;实现费用管理;实现基本护理管理。

RIS:

放射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放射学科室数据信息(包括图片影像信息),完成输入、处理、传输、输出自动化操作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功能:

患者登记、检查预约、患者跟踪、报告生成、账单计费、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医疗档案、综合管理、接口功能、系统管理、胶片管理。

CDSS: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临床医疗工作予以辅助支持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做出整合型的诊断和医疗意见,提供给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功能:

P192

32、PACS系统概念、分类和主要功能?

P162

是指应用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分类:

微型PACS、放射科PACS、全院整体化PACS

功能:

(1)可以在诊断、报告、会诊和远程工作站上观察医学图像;

(2)根据图像的性质,把图像存储在适于短期或长期保存的介质中;

(3)利用局域网、广域网和公共通信设施进行通信,传输图像信息;

(4)可以快速获取图像,根据诊断需要,灵活地处理图像,便于远程医疗服务。

33、临床路径的概念、组成要素和实施目标。

P168

由医院中各种背景的专家,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之定义中大家同意认可的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以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并依据治疗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总结每个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失误来控制医疗成本,维护并提高医疗质量。

组成要素:

患者类型;常用的医疗照顾方法和实施的时间顺序;多学科的临床医疗、护理;其他专科医生、辅助科室人员;偏离常规路径的差异问题;连续性评估和改进。

实施目标:

(1)发展一套兼具品质与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模式;

(2)改善与确保医疗品质;(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差异;(4)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合并症,降低感染率、再入院率与死亡率;(5)控制医疗成本支出;(6)促进医疗行政团队的合作,强调持续性医疗照护;(7)提升患者的满意度;(8)预防医疗纠纷。

34、分别描述电子病历和电子病历系统的定义。

P170-171

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

电子病历系统是医疗机构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和在线帮助,并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35、电子病历不同名称及其比较。

P171

EMR(电子病历)、EHR(电子健康档案)、PHR(个人健康档案)EPR(电子病人记录)、CPR(计算机化的患者记录)、EHCR(电子医疗保健记录)

36、HIMSS含义?

HIMSS电子病历成熟度评估等级中关键能力?

P172-173

医疗保健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

阶段

关键能力

7级

无纸化电子病历,区域共享

6级

全医疗文档,CDSS,PACS

5级

闭环药品管理

4级

CPOE,临床决策支持

3级

临床文档库

2级

CDR,可控医学术语

1级

实验室、药房、放射系统

0级

基本临床业务自动化

37、电子病历数据存储库(CDR)?

对电子病历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功能要求?

P175

是指各种来源的电子病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服务。

支持对各种类型的病历资料的转换和存储管理,采用公开的数据存储格式,使用非特定的系统或软件能够解读电子病历资料;提供按标准格式存储数据或将已存储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功能;处理暂无标准格式的数据时,提供将以私有格式存储的数据转换为其他开发格式数据的功能。

38、叙述电子病历系统的管理功能。

P176

(1)电子病历系统必须提供长期管理和随机访问电子病历数据的功能

(2)电子病历应具有电子病历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3)依托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或独立的备份与恢复系统来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

(4)以适当的方式保存完整医疗记录,能够以原有样式再现医疗记录

(5)具备当超出业务规则规定的时限或场景时,禁止再修改医疗记录的功能

(6)需要界定哪些数据是不应当变化的数据,并制定业务规则禁止修改此类数据

(7)需要建立数据与系统的备份体系

39、区别远程医学信息系统、远程医疗概念?

P176-177

远程医学信息系统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与医学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综合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

远程医疗,从广义上讲,是指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全息影像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发挥大型医学中心在医疗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为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及特殊环境提供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

40、医学决策支持系统概念。

P189

包括院长决策支持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院长决策支持系统是为医院领导及各级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临床医疗工作予以辅助支持的信息系统。

41、描述院长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

P191

(1)医院财务状况的查询与分析

(2)药品信息汇总与分析(3)人事行政方面信息分析(4)总务后勤信息汇总与分析(5)医疗统计信息汇总与分析(6)患者查询(7)其他信息查询(8)系统维护

42、简述专家系统概念和专家系统的组成。

MYCIN系统的原理和用途。

P190

专家系统是基于医学知识库的知识利用系统,是一种求解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组成:

1.医学数据库2.推理机3.咨询解释器4.知识获取

MYCIN,用于鉴别细菌传染及治疗的著名医学专家系统

43、数据仓库的概念。

简述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中的决策支持。

体系结构:

数据源、数据的存储与管理、OLAP服务器、前端工具与应用

44、简述数据仓库的特征。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数据库的数据组织面向事务处理任务,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域进行组织。

主题是指用户使用数据仓库进行决策时所关心的重点方面,一个主题通常与多个操作型信息系统相关。

数据仓库是集成的。

数据仓库的数据有来自于分散的操作型数据,将所需数据从原来的数据中抽取出来,进行加工与集成,转换统一与综合之后才能进入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不断跟踪事务处理系统中,数据仓库会把业务系统数据库中变化数据追加进去。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比较适合处理格式化的数据,能够较好的满足商业商务处理的需求。

稳定的数据以只读格式保存,且不随时间改变。

数据仓库是稳定的(非易失性的)。

其数据以物理分离的方式存储,决策人员只进行数据查询,而不进行数据修改。

数据仓库只需要两类操作:

数据的初始化装入和数据访问

45、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数据挖掘(DM):

从大量的数据中正规地发现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被读懂的模式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知识发现(KDD):

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知识表示等步骤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