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6243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docx

刘婉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527

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市民游憩行为研究

林学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刘婉

指导老师:

刘光立

摘要:

雅安青衣江公园属于市政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其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已成为市民游憩活动的好去处。

文章通过观察、访谈以及问卷等形式对到访公园的游憩活动者进行了具体调查,分析市民在游憩活动中的游憩方式、内容、决策、时间等行为属性特征以及游憩活动的空间特点,据此总结得出游憩者的“感知”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建设与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市政公园游憩行为特征游憩需求建议

StudyontheRecreationalBehaviorcharacteristicsofResidentsintheQingyijiangParkinYa'anCity

CollegeofForestForestResourcesProtectionandRecreationLiuWan

DirectedbyLiuGuangli

Abstract:

Basedonthefreeentrance,moreandmorelocalresidentschoosetheQingyijiangparkasthefinerecreationalactivityspaceduetoitsagreeableenvironmentandperfectinfrastructures.Thispaperwillcarryoutadetailedinvestigationontherecreationalvisitorsviaformationsofobservation,interviewaswellasquestionnaireinordertoanalysethebehavioralattributessuchasthemode,content,intentandtimeandsoforthandcharacteristicsofthespaceoftheresidents'recreationalactivity,thusacquiretheappreciativedemandofthevisitorstocomeupwithrationalproposalforthe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theQingyijiangParkinYa'anCity.

Keywords:

urbanpark;recreation;behavioralcharacteristic;recreationaldemand;suggestions

 

1前言

城市公园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1]。

城市公园通常被认为是钢筋混凝土荒漠中的绿洲。

尤其在城市中心的高密度区域,人们把公园当成庇护所,用绿色、自然、放松、舒适、宁静、平和、静谧等词语来形容公园。

雅安青衣江公园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公园位于临江路建设大厦与水中坝之间,依青衣江河畔建成,公园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绿地全长450m,平均宽度约12m。

属于市政公园,免费对外开放。

园内绿地、水面交相辉映,大树、灌木俯仰成趣,茶馆小屋点缀其间公园中环境优美,既有葱郁的树丛,赏心悦目的花果,如茵如毡的草地,还有形形色色的小品设施,不仅在样式和色彩上富于变化,而且环境宜人,空气清新。

它使到访者平添耳目之娱,尽享自然魅力,是雅安城东地区重要的绿地景观和市民游憩休闲的绝佳去处,并且成为青衣江沿线的又一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

拉丁语“recreatio(游憩)”意为“娱乐、休息”。

在此基础上,陈鑫峰(2000)提出:

“游憩是指人们利用休闲时间,在日常环境之外进行的旨在恢复精力和体力、获得愉悦感受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2]国内有关游憩的研究比国外要晚一些,20世纪后期,有学者尝试着对游憩进行一些探讨。

一直以来,我国对游憩的专门研究很少,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游憩活动日益普及,游憩方式逐渐多样化,我国学者对游憩业研究的领域也日益广泛,但专门针对游憩者行为特征的研究也较少。

对休闲行为特征的研究也是从旅游学的角度研究较多,偏重于大中尺度,对中小尺度行为的研究仅限于少数大型城市。

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日常休闲、一日游等游憩活动已逐渐成为市民游憩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类游憩活动中,市政公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调查选取雅安市青衣江公园为游憩活动客体,从游憩者基本信息、游憩活动内容、到访时间、逗留时间、游憩活动空间偏好等方面,研究以市民为主的游憩活动主体在该公园中的游憩行为,分析市民游憩需求,据此为青衣江公园服务设施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合理建议。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到访雅安市青衣江公园的游憩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到访游憩者基本信息,游憩活动内容、到访时间、逗留时间、游憩活动偏好等游憩行为特征。

2.2调查方式

文章通过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到访公园的游憩活动者进行了具体调查。

根据调查需求,参考有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

我们对雅安市青衣江公园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调查按正常工作日与周末休息日分开进行。

为使调查数据全面,普遍,同时合理安排时间,我们将一天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分别为:

清晨(6:

30-9:

00),上午(9:

00-12:

00),中午(12:

00-14:

00),下午(14:

00-17:

30),傍晚(17:

30-19:

30),晚上(19:

30-22:

00)。

由于青衣江公园依江而建,公园狭长,为使调查时间上统一,我们将调查人员分组,分别调查公园的四段(从雅安大桥往西康码头方向依次为:

入口段,西康酒店段,中间段,西康码头段)(图1)。

同时,我们在选择调查对象时尽量避免同一性,对于具有相似身份组成的团体或行人群体只调查其中1~2人,从而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发随机发放调查间卷320,收回318份,回收率为99.3%。

图1雅安市青衣江公园区位图

2.3调查内容

2.3.1问卷调查

本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以公园设计评价内容为依据,从游憩活动者的基本信息(人口学特征),游憩行为方式、游憩活动偏好、游憩者主观感受等几个方面人手,同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增加了其他内容,目的是了解到通过观察法而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

数据统计时将正常工作日跟周末休息日进行分别统计(附表1)。

2.3.2行为痕迹观察

开放的青衣江游园具有很强公共性,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使用。

我们通过“行为痕迹”、“活动注记”、“访谈”等形式辅助问卷调查。

主要观察了解各时间段内活动者游憩行为方式及内容的差异,分析市民游憩内容及游憩空间偏好。

2.4调查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以及其他图表处理软件进行综合数据分析,得出调研结果。

3结果与分析

3.1游憩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游憩者人口学特征分析是游憩行为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

其意义在于为研究市民游憩需求提供依据,指明城市市政公园的建设方向,公园管理与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表1青衣江公园内游憩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指标

样本分类

样本比例

工作日

休息日

性别

47.90%

51.80%

52.10%

48.20%

年龄(岁)

18以下

3.10%

1.90%

18-35

23.80%

25.10%

35-55

58.30%

61.30%

55以上

14.80%

11.70%

职业特征

单位职员

20.80%

25.20%

自由职业者

18.60%

20.30%

退休人员

23.30%

19.60%

学生

9.40%

11.20%

家庭主妇

27.90%

23.70%

到公园距离

较远

6.40%

一般

30.20%

较近

31.60%

很近

31.80%

注:

调查时间为2008年9月12-21日;调查地点:

雅安市青衣江公园

3.1.1 性别特征分析

性别对游憩者行为的影响主要在于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性别角色行为,以及不同性别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由此而来的就业收入差别。

就调查数据显示而言,到访青衣江公园游憩者中,工作日内男、女比例大致为男∶女=47.9%∶52.1%。

女性游憩者高出男性游憩者约4个百分点。

在这种以城市公园为游憩目的地的游憩活动中,女性的出游率要高于男性,在传统文化所赋予女性的角色中,女性处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地位,女性带孩子逛公园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的机会要高于男性,因而在雅安市青衣江公园的到访游憩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而周末休息日游憩者性别比例略有变化,如男性正常工作日占47.9%,周末为51.8%。

(表1)

3.1.2 年龄特征分析

年龄是人体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

一个人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游憩活动的类型、参与的积极性及喜好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异。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年龄分布上,市政公园游憩活动者年龄主要在18-55岁之间,即青壮年人群,该人群正常工作日占82.1%,周末占86.4%。

35-55岁年龄段为市政公园的优势人群,比例较高;在正常工作日,老年游憩活动者明显多于周末休息日。

(表1)

3.1.3 职业特征分析

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以及闲暇时间的多少。

在职业特征方面,通过分析得出,在正常工作日公园的游憩者中,家庭妇女与退休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占51.2%,周末休息日则以单位职员和自由职业者居多,占45.5%。

(表1)

3.1.4市民游憩活动空间距离分析

在对来访者居住点与公园距离的调查中,我们选择用被调查者的主观意识为尺度标准,由此来衡量公园在他们心目中的吸引力,我们认为被调查者的心里感知距离与公园在他们心中的吸引力成反相关。

在参与调查的318个人(群)中,离居住点公园较远的为6.4%,一般的为30.2%,较近的占31.6%,很近的占31.8%。

结果表明,距离公园较近的人群是公园到访者的主要构成部分,而距离公园较远的人所占比例不大,且这部分人中多为外地旅游度假者;此结果表明对于日常休闲游憩活动,市民倾向于居住地附近的游憩活动场所。

(表1)

通过对到访公园的交通方式的调查了解到,步行是市民前往青衣江公园进行游憩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其比例在正常工作日为81.4%,周末节假日占79.6%。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日益成为市民出游的重要交通方式,如正常工作日占18.6%,周末休息日占20.4%。

(表2)

表2到访青衣江公园内游憩者采用的交通方式

指标

样本分类

样本比例

工作日

休息日

到达的交通方式

公交

0%

0%

步行

81.40%

79.60%

开车

18.60%

20.40%

3.2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3.2.1游憩动机

游憩者出游前的行为特征包括出游前的感知印象、动机偏好和决策行为特征。

感知印象总体上决定于客观的客体形象和主观的认识水平[4]。

客观的客体形象主要来源于游憩目的地形象和媒介传播,而游憩者自身的年龄、文化和职业等也影响着其出游前的认知印象、游憩动机和决策行为。

据调查,市民到访青衣江公园的游憩动机主要有:

观赏风景、调剂精神、友人聚会、放松锻炼及休闲喝茶等方面。

到访青衣江公园的人群中,休闲喝茶、约会交友是主要的游憩动机。

市政公园游客入园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喝茶,周末休息日尤为突出,调查统计显示(表3),正常工作日这类游憩者占45.8%,周末占56.4%;其次为放松锻炼(正常工作日占29.2%,周末占17.6%)和约会交友(正常工作日占34.7%,周末占44.6%)。

表3市民游憩动机调查

指标

样本分类

样本比例

工作日

休息日

游憩动机(复选)

放松锻炼

29.20%

17.60%

休闲喝茶

45.80%

56.40%

约会交友

34.70%

44.60%

其他

5.10%

3.20%

3.2.2游憩方式

调查显示,周末节假日个人游玩市政公园比例最高,达40.9%,其次为家庭组织和自由结伴方式游玩,分别占34.4%和27.3%;正常工作日市民游憩活动的主要方式仍以个人出游比例最高,达46.7%,其次为自由结伴和家庭出游,分别占23.4%和16.8%;偶有出现中小学生校组织学生游览写生的组团方式。

(表4)

表4市民游憩方式调查

指标

样本分类

样本比例

工作日

休息日

游憩方式(复选)

家庭组织

16.80%

34.40%

个人

46.70%

40.90%

自由结伴

23.40%

27.30%

其他

6.70%

4.20%

3.2.3到访时间和停留时间

调查统计显示:

清晨、下午、晚上的游憩者数量居多。

(表5)

此组数据主要通过观察游憩者“行为痕迹”和“活动注记”的方式获取。

对此,将游憩场所根据功能划分为四个游憩空间:

休憩平台,沿江步道,茶座,集散小广场。

(图2)

图2青衣江公园游憩空间

首先,早上七点左右是公园附近市民晨练的主要时间,他们大部分集中于公园沿江步道。

沿江步道观江景视线最佳,是游园中距江水最近的区域,它拉近了游憩活动者与江水的距离。

晨练的游人在此两地活动,体现出他们的亲水心理,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

然而周末休息日清晨活动者的数量相对偏少,这与人们周末需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一定关系。

其次,下午三点左右正是下午所有活动的开始,闲暇者,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一把藤椅,还有优美江景围绕其间,便可让游客惬意的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商务者,耳畔流水潺潺,远眺青山绿水,在悠然与友好的气氛中正兴致勃勃的谈着自己的生意。

最后,周末休息日傍晚公园游憩者较多。

因为周末休息日,市民大多外出游玩,在外就餐。

公园周边沿街饭店很多,晚上八点左右正是公园周边市民饭后外出活动的黄金时间,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或三五成群,或二四结伴,有的遛狗,有的逗鸟,有的跳舞,有的观景,有说有笑,尽显人间百态。

表5工作日各时间点游憩者空间分布

休息日各时间点游憩者空间分布

前来青衣江公园游玩的市民滞留时间以2-3h最多,正常工作日占48.3%,周末节假日占58.2%,滞留时间在1h之内的游憩活动者数量其次,正常工作日占45.8%,周末节假日占34.4%(表6)。

游憩者在公园内的滞留时间跟他们的游憩活动内容密切相关,到访青衣江公园的市民以休闲喝茶、约会交友者居多,这类人群的滞留时间通常在2-3h;而进入公园放松锻炼的游憩活动者通常活动时间都在1h之内,时间集中分布于清晨和晚饭后。

表6青衣江公园内游憩者滞留时间调查

指标

样本分类

样本比例

工作日

休息日

滞留时间(复选)

一小时以内

45.80%

34.40%

2-3小时

48.30%

58.20%

三小时以上

5.90%

7.40%

3.2.4游憩内容及游憩空间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正常工作日,游憩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以喝茶最多,其次是锻炼和休憩。

青衣江公园园内环境优美,众多茶铺老板在此摆摊设点,吸引许多游客到此品茗观景,商务洽谈。

而且我们发现喝茶的游客基本存在于公园的沿江步道,是由于沿江步道拥有视线通透、通行方便、树大荫浓的优势,是其他游憩空间无法比拟的。

作为一个城市滨江公园,拥有优美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晨练场所,作为滨江公园,理所当然的将人们吸引于沿江步道,从而更利于游人观景、与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休息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休憩平台,这决不是偶然,平台宽敞的空间与较多的坐凳数量是造成游人在此两地集中的最根本原因。

表7工作日跟休息日市民游憩活动内容统计

无论是正常工作日还是周末休息日,人们所从事的游憩活动以喝茶、打牌、休息为主。

打牌人数较多、较稳定,是由于此人群基本都是老年人,他们无需工作,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出来打牌。

对于公园内的两个集散小广场,游憩活动最多的时间段在晚饭后,在这里的游憩内容较单一,均为中老年人聚集于此舞蹈。

开敞的空间为他们舞蹈提供不错的场地选择。

3.2.5游憩活动频数

调查统计显示,市民享用市政公园的频率极高。

每周至少1次前往公园的人群比例正常工作日占51.3%,周末节假日占33.2%;每天一次前往公园的人群在正常工作日有较高的比例占37.2%,周末则占49.4%。

(表8)

表8市民游憩活动频数统计

指标

样本分类

样本比例

工作日

休息日

游憩活动频数

每天一次

51.30%

33.20%

每周一两次

37.20%

49.40%

其他

11.50%

17.40%

3.2.6游憩行为偏好

不同游憩空间特征的会影响人们游憩行为偏好存在差别。

通过调查统计,沿江步道的中年男性人数最多,部分休憩平台的老年男性次之。

因为沿江步道是茶座摆设的主要地段,加之中年男性为商务人士的主要群体,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休憩平台坐凳较宽、黄桷树更为浓荫,而且众多的置石提供了可坐之处,方便众多老年川牌牌友在此交流切磋。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公园的众多休憩平台中,有两个平台游憩者活动量最少,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与其他平台相比,那两个平台空间较小,仅仅只有一个树池,而没有实质意义的平台;其次,平台上的坐凳太少,仅有一个石凳,不能满足大量游人的聚集休息之用;最后,平台黄桷树冠型不够浓密,不能形成私密空间或围和空间。

4意见与建议

青衣江公园是一座滨河公园,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限制,它的功能性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来,多数人对公园整体条件是满意的,因为这里自然环境很好,公园与周围山水相互依存,绿草绿草、水面交相辉映,大树、灌木俯仰成趣,彼此借景框情,自现意境。

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游憩行为明显受到已开发游憩设施和活动项目的限制。

但公园内仍有许多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多段沿江步道废弃;游憩活动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游憩者分布的过度集中,应对其空间重新布局,引导游憩者合理选择活动空间。

青衣江公园采用公开拍卖出让经营权的方式筹资建设,因此我们见到公园内有如此多的茶铺也不足为奇,我们不能过多的期望撤销茶铺而全面开发公园。

我们需要从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人们的心理及文化需要两方面来考虑城市公园的建设。

但公园建成后能否达到当初建设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要求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游憩者行为调的查和访问以及对公园景观要素的观察等几种不同形式,都发现了很多相似的问题出现:

①公园目前的功能分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沿江步道的通行情况较差,沿江步道和亲水平台的利用率低;②必要设施数量不足,如平台的座凳、标示牌、垃圾箱等;③商业味过浓,主要就是茶铺座位的摆设占据了游憩者的活动空间;④游园管理与养护不到位,缺少必要的直接管理机构与人员;⑤公园的整体环境状况从侧面也反应出了游憩者的素质,一些游憩者的行为也会影响到环境。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园的开发和管理力度。

①加大对沿江步道的开发利用,新增照明设施,增加可供人们休憩的场所;②增加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增加园内的座椅,可以在步道与草坪之间设置座椅供人们休息;③加强对公园茶铺的规范化管理;④随着公园设施的完善,公园应该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对公园进行监督与养护管理;⑤增设必要的展览牌、宣传牌用于精神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综合多种解说方式展示城市公园景观特色,宣传环境保护制度,提示游憩者遵守生态行为准则。

以帮助游憩者了解自然,激发游憩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使城市居民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自觉提高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黄东兵,魏春海.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p351

[2]李梅.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p121

[3]吴必虎,徐斌,邱扶东,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4-9.

[4]聂献忠,张捷,吕菽菲,等.九寨沟国内旅游者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

249-255.

[5]刘纯.旅游者行为与旅游业组织行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p24-40

[6]李燕琴.生态旅游游客行为与游客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8.p63-84

[7]马秀峰,张红菊.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特征分析_以河北邯郸市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8,17(4):

81-83.

[8]肖亮,张立明,王剑.城市森林游憩者行为偏好研究_以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例[J].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7.5,27

(2):

443-447.

[9]郑怡清,朱立新.上海市民休闲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6.4,20

(2):

60-64.

[10]马秀峰,张红菊.福州市游憩者活动的行为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9

(1):

103-106.

[11]谢佐桂,杨义标,任洁等.深圳市市政公园游客行为调查与分析[J].经济地理,2006.12,26:

67-69.

[12]张维梅,刘树忠,秦安臣等.雾灵山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6,16

(2):

122-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