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613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docx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

宝塔型超高曲线桥塔施工控制和难点工程措施方案

方案概述

桥塔分节段施工,为保证塔柱曲线线形,将塔柱分为4.5m一节,共分为41节(塔冠除外)。

塔住施工采用劲性骨架加劲,模版已直代曲,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以爬架作为施工平台,并可在上面堆放少量物资设备。

桥塔施工为平衡因塔柱向内倾斜产生的水平分力,防止塔身位置错位,当施工至一定高度进行水平预顶力施工,并在每节塔柱施工放样时向塔柱外侧方向偏移2cm,以保证塔柱施工精度。

上塔柱施工先进行索道管定位后进行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定位。

索道管定位以索道管上口定高程,上、下两端定轴线的方法定位。

预应力施工为后穿束的施工方法,采用爬架平台作为张拉平台,两端对称张拉。

横梁施工先施工塔柱后施工横梁,两者异步施工,互不影响,支架采用装配式钢管支架体系,拆装方便,重复利用。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泵送混凝土,合理布置下料口,在钢筋密难以振捣处采用小型振动棒加强振捣。

自动液压爬施工

高塔施工一般有3中施工方法:

①落地式满堂脚手架施工;②附塔柱爬架、爬模施工;③在塔柱劲性骨架上生根挂设空中脚手架施工。

落地满堂脚手架一般用于不太高(通常不大于100m)的墩柱施工,且超过50m的墩柱,50m以下脚手架要用双立杆,如果墩柱过高,为减轻脚手架自重,超高脚手架要另立在墩柱外侧预埋的牛腿梁上。

第②、③种施工方法均不受墩高限制,但在塔柱劲性骨架上生根挂设空中脚手架要求塔柱倾斜率较小,以便更好利用空间。

由于本桥塔全高188.3m,且为向内倾斜的曲线线形,因此选择液压自动爬模技术施工较为合理。

爬模系统主要由大面积模板体系,爬升主体及钢结构工作平台构成(见图2)。

大面积模板体系由进口维萨板、H20木工字梁、横向背楞和专用连接件组成,面板与竖肋(木工字梁)采用自攻螺丝正面连接,竖肋与横肋(双槽钢背楞)采用连接爪连接,在竖肋上两侧对称设置2个吊钩(见图3)。

2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从而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受力更加合理、可靠。

木梁直模板为装卸式模板,拼装方便,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能拼装成各种大小的模板。

液压自动爬架设5个工作平台,上、下平台之前通过固定爬梯贯通,同层平台之间连成同一整体。

横梁施工

横梁采取塔梁分离的施工方式,先施工塔柱,控制悬臂长度,再施工横梁。

其中下横梁根部高9m,中间高7.4m,分为两次浇筑,根据钢绞线布置及下横梁结构分层,第1次浇筑4.1m,第2次浇筑4.9m。

中、上横梁均一次浇筑完成。

桥塔3道横梁距离地面高度自下而上依次为33.5m、99.7m、179.4m。

横梁采用装配式支架法施工,钢管立柱均做成标准节段,两端采用法兰盘连接,安装拆卸速度快,可以循环使用。

xx长江大桥桥塔为宝塔型,2根塔柱向上逐渐靠拢,下、中、上3道横梁逐渐变短,下横梁支架量最大,施工中下横梁施工完成后,支架可以拆卸倒运至中横梁施工,最后再使用到上横梁的施工中。

横梁支架见图2。

图一.1-1装配式钢管支架

塔柱预偏

塔柱向内倾斜且悬臂施工距离较长,为避免塔柱向内倾斜过大,减少预顶力吨位,在每节塔柱顶部施工方样时,通过对塔柱模拟计算,将塔柱位置向外偏离2cm。

在每节塔柱施工完毕后,对塔柱位置进行复测,通过对塔柱施工前后双控测量,以保证塔柱线形。

预顶力施工

由于塔柱整体向内倾斜,其中下塔柱倾斜度为5.45:

1,施工中为减小塔柱外侧混凝土拉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根据监控单位计算结果施加预顶力。

每道横梁施工完成后,横梁之下对应的预顶力装置即同横梁支架一起拆除。

预顶力施加示意见下图。

单位:

cm

图一.1-2横梁支架系统及预顶力施加示意图

每道预顶力通过对应的横梁支架体系进行施加,其中最下面一道预顶力为9000kN。

预顶力施工通过2根钢管施加,使用穿心千斤顶,在钢管中部顶推,钢管两端与塔柱预埋钢板焊接固定。

钢管每隔5.25m设置1道限位装置使钢管只能沿轴向移动。

在顶推过程中,使用全站仪观测桥塔偏位情况,并使用钢尺测量千斤顶伸长量及钢管压缩量。

顶推完成后在顶推位置加入内撑装置,退出千斤顶。

待上层横梁施工完成后,拆除预顶力装置。

图一.1-3预顶力施工

上塔柱锚固段施工

上塔柱锚固段施工,通常有地面定位劲性骨架、预应力、索导管然后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和塔顶安装定位劲性骨架、井字形预应力、索导管的形式,前者优点是地面施工操作简单、定位方便,缺点是整体吊装和塔顶整体定位难度大,且局部出现误差后调整困难,后者的优点是操作灵活,误差修正方便,缺点是高空作业,操作不便、测量不便。

考虑到xx大桥四索面的特点,1个节段需要定位4根索导管,地面定位精度不能保证,因此采用塔顶定位的方式。

索导管塔顶定位要求速度快,精度高。

xx长江大桥为四索面斜拉桥,需要一次定位4根索导管,第1个编号索导管长达11.81m,穿越3个节段塔柱施工段,定位难度大。

施工中采用索导管上口定位轴线和标高,下口定位轴线的方式。

索导管加工精度要低于索导管定位精度要求,且索导管下口为坡口形式,因此索导管长度不能作为定位的依据。

上口制作与索道管内径相同的圆形盖板,定出中心,盖在索导管上口作为定位辅助工具。

下口制作与索道管内径相同的半圆钢板,定出圆心,作为下口定位工具。

上口盖板盖在索导管上口后与索导管口齐平,因此盖板中心位置可以代表索导管上口的中心高程和轴线。

下口的半圆盖板,根据索导管口有坡脚的形式,在坡脚内随意定点,半圆盖板与管壁垂直,钢板圆弧一边紧贴索道管内壁,则半圆盖板圆心可以确定在索道管的轴线上,即确定了轴线上的另一点。

通过一条轴线,一个高程精确定位了索导管,简洁高效。

锚固段施工中,以爬模施工系统为载体,由于爬架设有上、下5层操作平台,在爬架上层操作平台上进行下一节段劲性骨架焊接,钢筋绑扎、预应力波纹管定位、模板施工等,在下层操作平台上进行上一节段预应力穿束、张拉、压浆、封锚等施工。

更重要的是,在下层操作平台进行已浇筑段预应力施工的同时,上层操作平台正在进行对应节段塔柱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形成紧张有序的施工节奏,加快进度。

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目前国内建成和在建的长江大桥中,xx长江大桥为首次采用宝塔型超高曲线砼桥塔,其结构新颖,施工难度大。

为了解该类桥塔在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模拟xx长江大桥主塔施工的动态力学过程,分析主塔的受力随施工过程变化的规律,找出了主塔在施工中最危险阶段,和最危险的部位。

(1)计算模型

选取大桥主塔和施工临时支撑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大桥主塔各部位采用实体单元模拟,下、中、上三套支撑体系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模型共有75181个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