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89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

 

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

 

 

第1章前言

1.1摘要

在数字电路技术的课程中,计数器的功能是记忆脉冲的个数,它是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时序逻辑构件。

计数器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CPU和I/O设备提供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中断、定时检测、定时扫描、定时显示等定时控制,或者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

一般的微机系统和微机应用系统中均配置了定时器/计数器电路,它既可当作计数器作用,又可当作定时器使用,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减1"计数。

计数器:

CLK输入脉冲是一个非周期事件计数脉冲,当计算单元为零时,OUT输出一个脉冲信号,以示计数完毕。

本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是基于74161芯片而设计的,依靠传感器感应外界信号,传感器在感应范围内有物体时输出低电位,反之则是高电位。

当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有物体移过时,传感器电位由高到低再到高,出现上跳沿。

计数器会自动加一,并将在数码管上显示。

本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有两位七段数码管。

可计数0~99个物体,并易于扩展。

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理念是用于工厂流水线上产品计数,自动计数,方便简单。

1.2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相关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设计课题;

2、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3、进一步熟悉常用芯片和电子器件的类型及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器件的原则;

5、初步了解电路设计、仿真的过程和方法;

4、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设计内容及要求

1、具有2位10进制计数功能;

2、利用传感器,不接触计数;

3、每一个物体经过,计数器自动加1;

4、具有显示功能;

5、并用相关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第2章设计方案

2.1系统框图

图表2.1计数器的整体框图

2.2主要芯片功能介绍

2.2.1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161介绍

图2.2.是74161芯片的逻辑电路图,其也对应了74161芯片的引脚。

图2.3是74161芯片的功能表

图表2.274ls161逻辑电路图

图表2.374161的功能表

异步清零:

当CR=0时,不论始终脉冲是否有上升沿用,立即,Q0=0;Q1=0;Q2=0;Q3=0

同步预置:

当LD=0时,在时钟脉冲上升沿的作用下,Q0=d1;Q1=d2;Q2=d3;Q3=d4

当使能端LD=0:

S=0时,计数器计数。

锁存:

当使能端ENP=0或ENT=0时,计数器禁止计数,为锁存状态。

2.2.2七段显示译码器7448介绍

图2.4是7448芯片的引脚。

2.5是7448芯片的功能表,当接好数码管时显示的结果。

图表2.47448引脚

图表2.5七段译码器逻辑功能表

正常译码显示:

LT=1,BI/RBO=1时,对输入的十进制1到15进行译码,产生七段相对应的七段显示码。

灭灯:

当RBI=0,而输入端为0时,是译码器全灭。

当RBI=1时才产生7显示码。

试灯:

LT=0无论输入怎么样,则七段数码管全亮,所以LT用来检测数码管的好坏。

2.3工作原理

利用四位2制计数器74161设计成两位十进制。

个位、十位74161计数器的S、M脚接低电平,个位74161计数器CP脚接传感器的输出端口。

需要注明的是,本计数器采用异步清零法实现十进制。

个位、十位74161计数器的Q3、Q1相与非,与非门输出端接到74161清零端。

十位74161计数器CP脚接个位与非门的输出端。

,这样个位,十位都处于计数工作状态。

个位计数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10)2时产生进位信号,进位信号接传给个位计数器和十位计数器,分别实现了个位清零十位加一的功能。

第3章硬件设计

3.1单元电路设计

3.1两位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图

功能:

U2的D0D1D2D3输出的个位,U1的D0D1D2D3输出的十位。

当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有物体移过时,传感器电位由高到低再到高,出现上跳沿。

计数器会自动加一。

个位计数器加满9后,下次输出端出现1010,此时通过与非门,实现个位清零,同时,十位加一。

3.2解码显示电路

功能:

DCBA接口接输入信号,U3的DCBA接来个位74191芯片的的输出端,U4接十位74191的输出端,这样来自于计数器的个位、十位数据就能在数码管上显示。

 

3.2总硬件电路图

图表3.3总硬件电路图

元器件清单:

1、7400一片

2、7448两片

3、74161两片

4、共阴数码管两个

5、传感器一个

第4章仿真与试验

4.1仿真结果

图4.1是仿真结果图。

本仿真是在Multisim10的仿真环境下进行的。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见整个电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1电路仿真结果

4.2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本电路的难点是怎么实现74161的十六制转化为十进制?

十六进制的1001到1010的进位就等于9到10的进位,所以要实现十进制的关键是当1001变到1010时能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传到下一级的输入端和本级的清零端。

初步设计就采集Q3Q1的信号再相“与非”,当1001变到1010时输出“1”;

第5章结论和体会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此次课程设计,真可谓一波多折,期间真的是让人伤透了脑筋,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几度想退缩放弃,但硬是熬到了最后,并仿真成功。

这次设计不仅让我又一次全面的复习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的一部分知识,同时也让自己体会到从设计到画图、再仿真、再调试的酸甜苦辣,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在课程设计后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本次课程设计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查找知识的能力。

在设计和仿真过程中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

元器件型号的正确选择,在仿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

在仿真过程中意料之外的情况就会接踵而至,更有甚者原理没问题,但是就是仿真不出来结果,有的可能是逻辑表达式存在竞争冒险,有的可能是元器件选择不对。

有时因为知识有限,所以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

2帮助我更加熟练仿真软件protues和multisim的运用,这对我以后的课程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设计的电路中可能存在错误,或者在搭接电路时出错,可能损坏元器件,或者在调试中损坏仪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而电路仿真中也会损坏元器件或仪器,但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赖仿真,仿真软件虽然方便可也能增加惰性,不能真正起到提高我们动手能力的目的。

3熟练了对word文档的格式编排,尝试使用新的画框图软件visio。

Word软件应用极为广泛,熟练对文档的排版是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

通过对该报告的排版,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完善生活。

设计开始时毫无头绪,不知道该设计什么,能设计什么。

灵感总是青睐于热爱生活的人,设计该题目的灵感就来自于体育场,我就想到了设计一个万用型的计分器。

所以最终决定设计一个十进制加一计数器。

5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学以致用有了深刻的体会。

宋代朱熹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堂上学得仅仅是理论,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往往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或许是困难重重,荆棘满地,这就需要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这过过程我感觉可以称之为“反哺”,它有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加深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促进我们对知识的应用。

6通过这此电子设计提高了我对数电,模电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有很多电子商品,可我们感觉离我们可能太远,于是望而却步,徘徊不前。

如果有这样的心理,那永远不可能进步,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电子设计。

所以我们需要勇气去尝试,积累设计的宝贵经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终我们定当越做越好。

第6章参考文献

[1]艾永乐,付子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艾永乐,付子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周瑞景,张丽,娜丁莉.基于protue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仿真,第二版.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