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450.98KB ,
资源ID:805895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589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docx

1、最新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2位10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第1章 前言1.1 摘要在数字电路技术的课程中,计数器的功能是记忆脉冲的个数,它是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时序逻辑构件。计数器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CPU和I/O设备提供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中断、定时检测、定时扫描、定时显示等定时控制,或者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一般的微机系统和微机应用系统中均配置了定时器/计数器电路,它既可当作计数器作用,又可当作定时器使用,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减1计数。计数器:CLK输入脉冲是一个非周期事件计数脉冲,当计算单元为零时,OUT输出一个脉冲信号,以示计数完毕。本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是基于74

2、161芯片而设计的,依靠传感器感应外界信号,传感器在感应范围内有物体时输出低电位,反之则是高电位。当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有物体移过时,传感器电位由高到低再到高,出现上跳沿。计数器会自动加一,并将在数码管上显示。本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有两位七段数码管。可计数099个物体,并易于扩展。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理念是用于工厂流水线上产品计数,自动计数,方便简单。1.2 设计目的1、综合运用相关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设计课题;2、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3、进一步熟悉常用芯片和电子器件的类型及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器件的原则;5、初步了解电路设计、仿真的过程和方法; 4、锻炼分析问题解决

3、问题的能力;1.3 设计内容及要求1、具有2位10进制计数功能;2、利用传感器,不接触计数;3、每一个物体经过,计数器自动加1;4、具有显示功能;5、并用相关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第2章 设计方案2.1 系统框图图表 2.1 计数器的整体框图22主要芯片功能介绍2.2.1 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161介绍 图2.2.是74161芯片的逻辑电路图,其也对应了74161芯片的引脚。图2.3是74161芯片的功能表图表 2.2 74ls161逻辑电路图 图表 2.3 74161的功能表异步清零:当 CR=0 时,不论始终脉冲是否有上升沿用,立即,Q0 = 0 ;Q1 = 0 ;Q2 = 0 ; Q3

4、 = 0同步预置:当LD=0时,在时钟脉冲上升沿的作用下,Q0 = d1 ;Q1 = d2 ;Q2 = d3 ; Q3 = d4当使能端LD=0 :S=0时,计数器计数。锁存:当使能端ENP=0或ENT=0时,计数器禁止计数,为锁存状态。2.2.2七段显示译码器7448介绍图2.4是7448芯片的引脚。2.5是7448芯片的功能表,当接好数码管时显示的结果。图表 2.4 7448引脚图表 2.5 七段译码器逻辑功能表正常译码显示:LT=1,BI/RBO=1时,对输入的十进制1到15进行译码,产生七段相对应的七段显示码。灭灯:当RBI=0,而输入端为0时,是译码器全灭。当RBI=1时才产生7显示

5、码。试灯:LT=0无论输入怎么样,则七段数码管全亮,所以LT用来检测数码管的好坏。2.3 工作原理利用四位2制计数器74161设计成两位十进制。个位、十位74161计数器的S、M脚接低电平,个位74161计数器CP脚接传感器的输出端口。需要注明的是,本计数器采用异步清零法实现十进制。个位、十位74161计数器的Q3、Q1相与非,与非门输出端接到74161清零端。十位74161计数器CP脚接个位与非门的输出端。,这样个位,十位都处于计数工作状态。个位计数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10)2时产生进位信号,进位信号接传给个位计数器和十位计数器,分别实现了个位清零十位加一的功能。第

6、3章 硬件设计3.1 单元电路设计3.1 两位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图功能:U2的D0 D1 D2 D3 输出的个位 ,U1的D0 D1 D2 D3 输出的十位 。当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有物体移过时,传感器电位由高到低再到高,出现上跳沿。计数器会自动加一。个位计数器加满9后,下次输出端出现1010,此时通过与非门,实现个位清零,同时,十位加一。3.2 解码显示电路功能 : D C B A接口接输入信号,U 3的 D C B A接来个位74191芯片的的输出端,U4接十位74191的输出端,这样来自于计数器的个位、十位数据就能在数码管上显示。3.2 总硬件电路图图表 3.3 总硬件电路图元器件清单:1

7、、7400 一片2 、7448 两片3 、74161 两片4 、共阴数码管 两个5 、传感器 一个 第4章 仿真与试验4.1 仿真结果图4.1是仿真结果图。本仿真是在Multisim10的仿真环境下进行的。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见整个电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1电路仿真结果4.2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本电路的难点是怎么实现74161的十六制转化为十进制?十六进制的1001到1010的进位就等于9到10的进位,所以要实现十进制的关键是当1001变到1010时能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传到下一级的输入端和本级的清零端。初步设计就采集Q3Q1的信号再相“与非”,当1001变到1010时输出“1”

8、; 第5章 结论和体会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此次课程设计,真可谓一波多折,期间真的是让人伤透了脑筋,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几度想退缩放弃,但硬是熬到了最后,并仿真成功。这次设计不仅让我又一次全面的复习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的一部分知识,同时也让自己体会到从设计到画图、再仿真、再调试的酸甜苦辣,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在课程设计后我有以下心得体会:1 本次课程设计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查找知识的能力。在设

9、计和仿真过程中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元器件型号的正确选择,在仿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在仿真过程中意料之外的情况就会接踵而至,更有甚者原理没问题,但是就是仿真不出来结果,有的可能是逻辑表达式存在竞争冒险,有的可能是元器件选择不对。有时因为知识有限,所以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2 帮助我更加熟练仿真软件protues和multisim的运用,这对我以后的课程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设计的电路中可能存在错误,或者在搭接电路时出错,可能损坏元器件,或者在调试中损坏仪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而电路仿真中也会损坏元器件或仪器,但不会造成经济

10、损失。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赖仿真,仿真软件虽然方便可也能增加惰性,不能真正起到提高我们动手能力的目的。 3 熟练了对word文档的格式编排,尝试使用新的画框图软件visio。Word软件应用极为广泛,熟练对文档的排版是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通过对该报告的排版,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4 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完善生活。设计开始时毫无头绪,不知道该设计什么,能设计什么。灵感总是青睐于热爱生活的人,设计该题目的灵感就来自于体育场,我就想到了设计一个万用型的计分器。所以最终决定设计一个十进制加一计数器。5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学以致用有了深刻的体会。宋代朱熹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课堂上学得仅仅是理论,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往往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或许是困难重重,荆棘满地,这就需要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这过过程我感觉可以称之为“反哺”,它有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加深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促进我们对知识的应用。6通过这此电子设计提高了我对数电,模电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有很多电子商品,可我们感觉离我们可能太远,于是望而却步,徘徊不前。如果有这样的心理,那永远不可能进步,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电子设计。所以我们需要勇气去尝试,积累设计的宝贵经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终我们定当越做越好。第6章 参考文献1 艾永乐,付子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艾永乐,付子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周瑞景,张丽,娜丁莉. 基于protue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仿真,第二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