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706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docx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1996年度博士班考题

中国史一(上古至五代)

1.试述从先秦到南北朝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关系和影响。

2.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以后,古代贵族解体,秦汉建立了以「编户齐民」为主体的社会。

然而到了两晋南北朝却出现了士族门阀,请问士族门阀与封建时代的贵族有哪些异同之处?

又,从秦汉「编户齐民」到士族门阀是怎样演变而成的?

3.隋唐时代的中国文化既璀璨又繁盛,不仅有承传自隋糖以前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吸收了不少域外的文化,使隋唐的文化呈现出它的多元性和特殊性,请针对此问题来论述隋唐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是什么?

4.安史之乱对唐帝国影响甚为深远,安史之乱前和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不论在制度、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显然都不太一样,是就它的变革分别论述之?

中国史二(宋代至现代)

1.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在宋朝有什么重要发展?

你是否同意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宫市定的看法:

宋代各方面发展具有突破性因而构成「近世中国」的开始?

或者认同美国学者柯睿哲(Kracke)的观点:

宋代所产生的不过是「传统之内的变迁」(changewithintradition)而已?

2.元朝与清朝同为北方游牧民族或半游牧民族所肇见。

讨论并解释这两个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政策、族群政策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3.试述科举制度字宋朝至清朝的发展并评估此一制度对中央及地方菁英阶层构成所产生的影响。

4.自一八四二年中英缔约始,中国进入所谓的「条约世纪」(TreatyCentury),直迄一九四三年英美正式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终止。

有学者认为,即使「条约世纪」只损伤中国主权,并未有外国人入主中原,但其影响却比金元清等朝外族入主还来得深远。

请问,自一八四二年迄一九四三年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各方面所造成的实质伤害为何?

这些对中国的现代化及革命运动又起了什么作用?

试将此百年作适宜的分段再论述之。

在作答中请尽量举出你读过的与次问题相关的学术论著,对其主要观点一并加以讨论。

中国思想史

1.分析《老子》、《庄子》、及「黄老」思想之异同及发展脉络。

2.析论学术、思想、文化在「西汉至东汉」及「东汉至魏晋」时的重要变化。

3.试以朱子学为主轴,析论宋末元初及元末明初学术思想文化变迁及其特色,并举数字代表性人物加以论说。

4.自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理学、经学与科学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试举史实申论之。

中国科技史

1.在李约瑟《中国之科技与文明》一书中,将中国天文学史分成

(一)绪论

(二)定义(三)天文图书概要(四)上古及中古的宇宙观(五)中国天文学的极和赤道特性(六)星体命名、星录和星图(七)天文仪器的发展(八)历和行星的天文学(九)天象记录(十)耶稣会士时期等章节加以讨论,请就该书的思想架构试加评论。

2.在中国传统的科技或医学文献当中,往往也出现许多被现今之世界视为非理性的术数内容,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请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面对这些内容。

3.试评论下面这段关于中国科学的历史见解。

科学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独立的地位,它作为探求自然界的认识活动和对于自然界的知识,是附带在儒家"格物致知"理论之内的。

                

1997年度博士班考题

中国史一(上古至五代)

1.从世禄到汉代俸禄(三公万石,九卿为中二千石等等)说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的演变,及其中的关连性。

2.《汉书·赵充国传》云:

「秦汉以来,山东出将,山西出相。

」又《地理志》云:

「汉兴以来,鲁、东海多出卿相。

东平、须昌、寿良,皆在济[水]东。

」秦汉以来军人、文人地理分布的不同,请以自然环境、经济以及历史传统解释之。

3.隋代所开凿的运河对于隋唐帝国有深切的影响,请就运河与隋唐帝国之间关系加以论述。

又,当代学者对于运河的开凿(包括元明所开凿的运河)提出迥异于昔的观点,他们观点又是什么?

请一并说明之。

4.试论述隋唐时期史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中国史二(宋代至现代)

1.过去学者多认为:

中国历代朝廷皆坚持朝贡制度是对外关系的唯一基础,而以与外族建立平等关系为耻辱。

近代则有学者主张朝贡制度不足以涵盖整个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

试以宋朝与辽朝及金朝的关系为范畴,说明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中国近世以来,经济颇为发达。

但在十九世纪西人入侵以前,却未产生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关于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过去学者颇多讨论。

有的学者则认为传统的伦理与价值才是真正的阻碍。

试评论过去学者的论点并表达你个人的看法。

3.前辈学者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称满人入关之初,「一切官职悉仿明制,期间略有损益……」。

若细究清初制度,与明朝殊异处仍不少。

请试就清初中央建置与明制相较,指出那些地方有所损益?

并请分析此损益之用心,是要保存满族部份的文化?

或是基于某些现实的考量?

作答是最好分项讨论之。

4.美国学者柯保安(PaulA.Cohen)在其论著中,以「香港-上海走廊」(HongKong-ShanghaiCorridor)来形容香港与上海等地在十九世纪后期以迄二十世纪初期,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请就这方面,举出具体的人物事迹说明之。

中国思想史

1.孔子、孟子、荀子虽然同为儒家,但他们在各主要时代中对儒家学术、思想、文化的影响各有不同。

试析论之。

2.试就《庄子·天下篇》及《汉书·艺文志》所述,析论「诸子之学」与「王官之学」的关系。

3.或云:

「宋明六百年理学,自濂溪〈太极图说〉、康节〈皇极经世〉、横渠《正蒙》,下至阳明之『致良知』,心斋之『安身』,蕺山之『慎独』,皆不出寻求『天地万物为一体』之意,惟渐寻渐细,渐求渐近,乃舍本体而专论工夫,舍外物而专重我心,乃归结于即以我心独知之独体,为天地万物一体之体焉。

」(钱穆:

《国学概论》)

试就「天地万物一体」为主轴,论述宋明理学之演变,并论述此一观念兴衰之理由与时代背景。

4.梁启超说:

「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

『以复古为解放』。

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

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

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

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传注而得解放。

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

然其所以能著著奏之放者,则科学的研究精神实启之。

」(梁著:

《清代学术概论》)试申其意,并提出批评。

中国科技史

1.「中国科学史」的意义,从英文翻译来看,简单而言有两种,一是"AChineseHistoryofScience",一是"AHistoryofChineseScience",试述此二者有何不同。

还有,你自己比较倾向哪一种意义?

为什么?

(34分)

2.

(1)请抄写并标点下列文句:

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无好历法不过如汉家不知合朔之法日蚀多在晦日而犹享四百年之国祚有西洋人吾惧其挥金以收拾我天下之人心如厝火于积薪之下而祸发之无日也。

(六分)

(2)请问清初人杨光先在前述文句中士图表达何种意见,此类意见的思想和社会背景又如何?

(十五分)

(3)鲁迅尝撰〈读镜有感〉一文,其中有云:

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哭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人杨光先。

直到康熙初,争胜了,就教他做钦天监正去,则又叩阍以「但之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术」辞,不准辞,则又痛哭流涕地还做《不得已》,说道「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然而终于连闰月都算错了,他大约以为好历法专属于西洋人,中夏人自己是学不得,也学不好的。

做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你是否接受鲁迅的看法?

试申论之。

又,在进行类似的评价时,我们究竟应采取何种态度为宜。

(十二分)

3.一位著名的学者提出下面的见解:

公元1600-1900三世纪里,儒家保守思想所产生的文化和知识方面的惯性抗拒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引进。

请就历史的证据与你所了解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表达你对上述见解的看法。

                

1998年度博士班考题

中国史一(上古至五代)

1.人类古文明始于动、植物的驯化,即所谓之畜牧业与农业。

但繁荣的古文明不是出之畜牧民族,却是谷物栽培的农业。

这是什么原因?

请试论之。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但是北方却是发展迅速,夏、商、周三代首先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封建帝国,而长江流域,在文化、经济方面,直到西汉时期,仍然处在相当落后的情况。

此中原因为何?

请试论之。

2.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从战国到西汉初期(秦帝国时代除外),出现了许多工商资本家。

但是到了武帝时代,由于汉初的放任经济政策转变为重农抑工商以及管制经济,而且政府采行了国营工商。

请说明经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以及法家、荀子、陆贾、贾谊、错等人经济思想的影响。

3.中国历史上的典型「封建社会」,有以为是在西周,有以为是在春秋时期,有以为是在魏晋南北朝。

试就「封建社会」之特性,来讨论西周、「春秋」、魏晋南北朝三时期政治社会之特色。

4.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唐代而极盛。

有谓此域外宗教之传入与本土化,和当时边疆民族之入侵与华化之历程有密切关系。

试对此论点,就「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时期析述其大略。

中国史二(宋代至现代)

1.中国历代鼎革之际,都有不少杀身成仁的忠义与不仕异代的遗民。

近世以来,易代更牵涉种族因素,不是由「华夏」而「夷狄」,便是由「夷狄」而「华夏」,忠义与遗民较前更多。

在你看来,由「华夏」而「夷狄」的宋元之际及明清之际与由「夷狄」而「华夏」的元明之际的忠义与遗民现象有何相同之处与相异之处?

影响忠义与遗民最大的是君臣大义或是夷夏之辨?

2.德国学者傅海波(HerbertFranke)曾提出下列问题:

「各征服王朝是否真正代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自然发展」的主要挫败?

如果没有过征服王朝,宋朝在十一世纪的那种迅速成长与理性组织能否继续?

征服王朝是否促成学者所谓在宋朝已经出现的「近世」半途夭折?

傅氏所谓「征服王朝」乃指辽、金、元朝而言。

在你看来,征服王朝之统治是否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大挫败?

征服王朝统治对中国历史发展竟产生什么影响?

或是宋朝以后中国各方面之不能持续发展乃是由于其它因素,而与征服王朝统治并无关联?

3.西方十六世纪末,明朝处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盛世,但在几十年间,便发生「天崩地裂」(王夫之语),明朝覆亡。

试讨论隐藏于「盛世」表象之下,造成明朝衰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乃至军事危机。

4.近代期间,「中国」逐渐由世界帝国(天下)转变成民族国家的形态。

试分别从思想面与制度面来剖析说明此一过程。

中国思想史

1.孔子(包括儒门)和墨子(包括墨派)的思想在同异、承转上有很微妙的关系,试析论之,并兼论两汉时期儒学与墨学的境况。

2.析述战国末叶和西汉初年「道家」和「法家」思想学说之重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印度佛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所以能生根且影响深远,实与佛学中国化之成功有密切关系。

试以南朝竺道生及唐朝慧能为主要实例,说明其对佛学中国化之影响与贡献。

4.邵雍可为宋代以来象数学派开山始祖,在宋元明清有不少学者受其影响而阐述其学说。

试略述邵雍思想要点,并举实力说明象数学派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

中国科技史

1.你/妳觉得,西方科学史的研究,对「中国科学史」研究,有否帮助?

为什么?

若在参考西科史来帮助了解中科使研究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试举一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你的观点。

2.关于台湾的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的研究,有何可能的意义?

有人说,台湾科学史不如中国科学史,没有刘徽、一行、沉括等大大有名的"古代科学家",更不如西方科学家,没有如牛顿、达尔文、哥白尼等科学革命的大巨人,那么:

研究台湾科学史,有何价值?

若仍觉得有意义,试举一点例子来说明。

3.明末天主教徒孙元化尝于天启六年上疏曰:

弓矢远于刀鎗故敌尝胜我铳炮不能远于敌之弓矢故不能胜敌中国之铳惟恐不近西方之铳唯恐不远故必用西方铳法若用之平地万一不守反藉寇兵字当设台然前队挟梯拥牌以薄城而后队强弓劲矢继之虽有远镜谁为照放此非方角之城空心之台所可御故必用西洋台法请将现在西洋铳作速料理车弹药物安设城上及时教练俟敌稍缓地冻继开于现在城墙修改如式继不特建而滋多费亦非离城而虞反攻都城既固随议边。

(1)请将前引文在试卷上抄写一遍并加标点,

(2)试申论明末火器发展之时代背景以及孙元化在此疏中所欲表达的理念。

4.通书与黄历均为清代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每年堪行的数目以百万计。

试从史学或科技史的角度,说明有哪些方向值得我们对这两类书籍进行深入的研究。

                

1999年度博士班考题

中国史一(上古至五代)

以下四题任选三题作答,试卷上第一题34分,第2、3题各33分,标明题号,不须抄题。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如何划分?

并比较这两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2.试述两汉时期的政府制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其先后经过的重要变化。

3.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至隋唐,基本上是属于门阀政治,这样的门阀社会是如何造成的?

它的原因是什么?

并举例说明门阀社会的实际情形。

4.近一二十年来学术界开始注意城市史的研究,唐代的长安和洛阳当然会影起众多学者的注目。

所以,相关的研究著作当然不少。

那么,唐代的长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城市,请就各方面来描述它。

中国史二(宋代至现代)

以下四题任选三题作答,试卷上第一题34分,第二、三题各33分。

标明题号,不须抄题。

1.试述自宋朝至明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并讨论这些变化对君与臣及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2.有的史家认为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大陆国家,从未产生海权。

有的史家则认为:

自南宋至明朝前期是中国的海权时代。

你是否同意第二种看法?

你若不同意,请申述理由。

若同意,请回答下列诸问题:

(1)海权表现于哪些方面?

(2)海权为何兴起?

为何衰落?

3.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有关历史进步或进化的问题,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讨论的重要议题,试述此种现象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又,请就此类有关历史进步或进化的议论中,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作一简介,并请讨论:

这些议论与传统儒家的政治社会秩序有何冲突之处?

4.试从乡村自治及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影响这两方面,来讨论比较近代前和近代后中国乡村的重要变迁。

中国思想史

以下四题任选三题作答,试卷上第一题34分,第二、三题各33分。

标明题号,不须抄题。

1.综论先秦「名家」及「名家思想」的发展。

2.比较董仲舒和王充的时代背景极其思想学说。

3.试从儒释道三教之发展论周敦颐〈太极图〉(含〈太极图说〉)出现的思想背景,及其思想史意义。

并论清初以前程朱与陆王二派学者不断以此争论所反映的不同思想立场。

4.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之传入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之钜大影响为印度佛学之传入可与比拟,然两者无论就内容、传入方式、时代背景、国人反应等等均有差异,是从宏观角度加以析论。

中国科技史

1.关于台湾的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的研究,有何可能的意义?

有人说,台湾科学史不如中国科学史,没有张衡、沉括、孙思邈等大大有名的"古代科学家",更不如西方科学家,没有如牛顿、达尔文、巴斯德等科学革命的大巨人,那么:

研究台湾科学史,有何价值?

请谈谈你/妳的看法,并举例说明之。

2.科学与数术两者,今天很不同,科学家批评数术"迷信",数术家却常说自己是"另类科学"。

请问科学与数术二者,在中国古代的关系为何?

为何又会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之。

3.前引文出自孙元化于天启年间所撰《西法神机》一书。

请于细读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称:

「点放欲知几远,须为器以度之」,请描述此器应如何操作。

(2)此段文字中有一处小误,请指出。

(3)文中「水银点滴不走」之亦为何,试说明之。

(4)如一铳的仰角为300,依据文中所述其射程应可达几尺?

(5)从此文略论当时对弹道有何种程度的理解。

4.徐光启曾于崇祯二年上〈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说明欲制订一好历法必须先详细测量与日、月、五星和黄赤道相关的各种度数,并称:

「度数既明,又可旁通众务,济时适用」,在徐氏所列的「度数旁通十书」中有下列两条:

(1)「历象既正除天文一家言灾祥祸福绿历所禁止外若考求七政行度情性下合地宜则一切晴雨水旱可以约略豫知修救修备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

(2)「医药之家宜审运气历数既明可以察知日月五星躔次与病体相视乖和顺逆因而药石针砭不至差误大为生民利益。

请先将此两段文字抄录标点后,再从其内容申述徐光启对天文星占的态度,此与中国天文学的传统又有何异同。

                

2000年度博士班考题

中国史一(上古至五代)

四题任选三题作答,不必抄题,但请写明题号;在答案卷上的第一题占34分,其余二题各33分。

1.综析自西周至南北朝中原与边疆地区的互动关系

2.比较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央政府的架构,及其与地方势力的互动关系。

3.印度的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就逐渐的取得社会大众的信仰和支持,也逐渐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到隋唐时期,佛教可说已经逐渐的中国化。

那么,请你将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五代之间,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加以论述之。

(回答问题时请注意,这里所谓的文化是相当广义的)

4.请就隋唐赋税制度中租庸调制的内容加以说明。

安史乱后,赋税制度有很大的改变,如何改变?

其故安在?

又改变后的新赋税制度其内容为何?

有何特色?

当时新制度就遭遇到不少的批评,这些批评以何人最具代表性?

请就他的批评内容加以论述之。

中国史二(宋代至现代)

四题任选三题,不须抄题,但请写明题号;在答案卷上的第一题占34分,其余二题各33分。

1.请简要说明下列五种书籍的重要内容与著述体例,以及其在理解宋代历史上的重要性。

最后请指出目前最便于使用的版本,并稍加解释。

1、续资治通鉴长编2、文献通考3、宋元学案4、三朝北盟会编5、名公书判清明集。

2.契丹、女真、蒙古原为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在其征服中原后皆采行若干中原的典章制度及基本政策以求便于统治。

有的学者称这些措施为「汉化」,有的学者称之为「行汉法」,也有学者称之为「儒家化」。

这些概念基本差异何在?

你认为哪一种概念最合事实,试以辽、金、元三代之史实论证之。

3.多年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近世以来(宋至清)「地方菁英」(或称绅士)的性质及及其生存策略颇多争议。

或认为其身分是由国家经由科举所赋予,或认为其身分植根于区域社会中,与国家关系不大。

试评估功名(包括学位与官位)、财富、婚姻、家族、地方势力等因素在菁英身分的取得与延续中的相对重要性。

4.游民者,混迹于城市或乡村,不农不商不工不佣,代代有之,而近代尤为显著。

试述近代社会产生游民的原因,并述游民的主要活动、及其对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

以下四题任选三题作答,不须抄题试,但请写明题号;在答案卷上的第一题34分,其余二题各33分。

1.试述先秦诸子中之「杂家」的源流及其重要代表。

2.评析东汉末年的「荆州学派」与「清谈、玄学」的关系。

3.宋明理学以复兴先秦儒学为职志,而对隋唐佛学则大抵援佛入儒而又排佛的态度。

是以周敦颐、朱熹、王阳明为例,说明其援佛与排佛之思想要点,及其所以必须既援佛又排佛的思想理由。

4.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徘徊于古今中外的文化价值矛盾之中,而形成了多次文化论战。

试以民国12年科学与玄学论战,及民国24年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论战为例,说明双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点,并试述这些论战的起因及影响。

中国科技史

三题都要答

1.如何比较科学史(含技术与医学史)?

过去一直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中国科学史、台湾科学史、西方科学史三方面,要如何相比较才有意义的问题,从李约瑟、席文、GeoffreyE.R.Lloyd、小田俊郎以来,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试举一两个例子,透过前面所提的三方面中的任意两方面(如中国与台湾),来进行一些「比较历史」的讨论,然后提出你/妳对比较科学史的看法。

又,如果妳准备专门研究中国或台湾科学史,那么西方科学史对你的研究又会有甚么帮助?

(33%)

2.过去十年中,中国/台湾医学史研究有着空前蓬勃的发展。

在国内,中研院史语所成立了「生命医疗史研究室」,而聚合了一群优秀的学者,此外青壮代学者如梁其姿、熊秉贞、傅大为也都有极具影响力的重要研究出版。

在欧美与日本学界,NathanSivin,PaulUnschuld,JudithFarquhar,ArthurKleinman,CarlBenedict,ShigehisaKuriyama,FrankDikotter,CharlotteFurth与ElisabethHsu均有重要英文专书出版。

此外,还有十多位新锐学者方才完成他们的博士论文,而成为本领域的生力军。

请试举三至五本你最欣赏的著作,说明作者的研究旨趣、核心问题(或论点)、研究方法、使用材料、以及特殊贡献。

并由之归纳出近十年的蓬勃发展所开发出的新问题、方法、与视野,以及未来的走向。

(33%)

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新历晓或),未题「修改历法汤若望识」。

此书乃以自设问答的方式。

答辩众人对清初时宪历所题的质疑,今将该书中所述的六条问疑依序胪列于次:

  1.或问:

二十八宿旧有定序,今新法先参后觜,近于立异,未解也。

  2.或问:

新法节气与旧法有差至二日者,太远若此,未解也。

  3.或问:

旧法节气时刻惟一,新法诸方不同,篇首赘附数页,未解也。

  4.或问:

每昼夜百刻,所从来矣!

今称九时六刻,无端少却四刻,未解也。

  5.或问:

旧载四余,今则遗却紫气,未解也。

  6.或问:

天行与人事相应,以此历有推算、铺注二事,今云依西法造历,则是铺注亦西法矣?

请试择其中任二问题代耶稣会士汤若望作答,做为一位现代的科学史工作者,你的回答又如何?

(34%)

                

2001年度博士班考题

中国史一(上古至五代)

1.试论战国、秦汉之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法的背景及影响。

(34%)

2.自战国以来,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形成土地私有制度,而土地兼并风气也相应而生,试论自秦汉迄隋唐间,政府对于土地兼并是如何因应?

(33%)

3.中国古代经济与户口重心皆在北方,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都逐渐转移到南方,试论述造成南北朝迄隋唐经济重心与户口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33%)

中国史二(宋代至现代)

1.宋朝以后,中国基本上为一「科举社会」。

朝廷、士大夫及学术文化经由科举而紧密结合。

试述自宋至清,科举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对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4%)

2.历史上的「时代」可说是风貌不同,各具特色。

请问:

宋代的特色是什么?

这样的特色如何形成?

你这方面的认识主要得自哪些论著?

(33%)

3.十九世纪中叶后,列强入侵中国的动作之一即侵蚀边疆。

是就西北回疆、东北满州与东南的台、澎,简述这三个地区在外力冲击下,之后三、四十年间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政府对其有何因应措施或政策的改变?

并试比较这些地区的发展。

(34%)

中国思想史

1.析论先秦、秦汉时期关于「数」、「术」、「法」、「道」的思想。

(34%)

2.比较汉魏诠易与宋儒诠易之要点与特色,并举重要代表人物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