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249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ocx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

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一、研究目的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4.8亿吨标准煤,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家。

但我国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油气资源短缺、能源供需矛盾较突出、传统能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

纵观近年来全球发达国家能源战略,发展新能源成为全球发达国家能源重要布局。

金融危机以来,新能源产业又成为发达国家摆脱困境的战略性产业。

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已在全球各国达成共识。

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持续稳定供给的有效措施。

目前,在政府、园区和企业协同作用下,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力量。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中指出决定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设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并将对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赛迪顾问基于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详细解读,深入研究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申报指南及其发展策略,为政府、园区和企业深入了解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主要结论

1、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是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2、政府应完善专项立法,建立适合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电网运营和管理机制;加快平台建设,优化新能源发展的管理体系;强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和层次;加强政策扶持,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加大专业人才激励和培养力度,提供人才保障。

3、申报实施方案要体现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支撑项目条件、内容及投资效益分析;完善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园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组织机构建设、技术保障体系以及能够保障建设顺利开展的其他措施。

第一章《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的解读

一、政策出台背景

1、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

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将努力建立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

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包括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品生产、工程建设、融资、企业(或电站、或项目)管理运营体系、产业标准、技术创新体系、准入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内容。

以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现代能源利用体系为目标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将有效推动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建设、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管理运营体系等相关支撑体系建设,对建设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提高城市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发挥,推动有竞争性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表1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法规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明确了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总量目标制度、强制上网制度、分类电价制度、费用分摊制度和专项资金制度

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

充分认识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意义,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的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等,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

财政部、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专项资金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点领域、使用范围、申报条件及管理

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评审办法》

规范可再生能源项目评审工作

2007年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的规划》

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总量目标制度

2008年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

明确“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领域、以及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

2009年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

充分认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重要意义;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和模式,加快光电商业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明确指出要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实施好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新农村农房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项目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

明确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级关键技术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

充分认识开展城市示范的重要意义;明确示范城市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审核确认;中央财政支持城市示范的方式及有关要求;城市示范技术及管理保障措施。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

确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点领域,引导农村住宅、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建筑应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明确示范县应具备的条件

2010年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报2010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

规定重点支持项目类型及申报要求

国家发改委,《关于取消风电工程项目采购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通知》

取消关于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规范建设和持续发展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

根据汽车产业基础、居民购买力等情况和有关要求,选择5个城市编制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2011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明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广泛开展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2年

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包括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2010年

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明确北京市发展太阳能的重要意义,以太阳能高端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太阳能高端科技研发为动力,完善标准、政策、规划、宣传四大支撑体系,将背景建设成为太阳能技术研发、高端制造和应用展示中心

四川省,《光伏产业发展建设规划》

大力推进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主要在成都双流、金堂和遂宁大英布局生产基地,将成都、攀枝花、凉山、甘孜、阿坝建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及光伏产品应用示范区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整理2012,07

2、中国新能源市场空间巨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各地方纷纷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例如2009年,江苏省颁布了《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等。

2011年7月,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对外正式发布。

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

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

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

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

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通知》解读

1、核心内容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时代的主题,加之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推动新能源向前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能源终端消费最为集中的区域,城市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

新能源示范城市是指在城市区域能源发展中,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达到较高比例或较大利用规模的城市。

《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

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是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途径,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通知》核心内容为以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现代能源利用体系为目标,按照“清洁高效、多能互补、分布利用、综合协调”的原则,积极探索各类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电、供热、供暖和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减少城市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新能源利用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知》中划定的可利用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城区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城市区域消费的当地生产的其它可再生能源。

2、主要任务

《通知》中指出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主要内容为:

促进各类可再生能源及技术在城市推广应用,重点推进太阳能热利用和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风力发电、生物质清洁燃料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地热能及地表水和空气能量利用、新能源动力交通等,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达到较高比例或较大利用规模。

促进适应新能源利用的技术进步,建立适应城市新能源发展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机制等。

未来五年国内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作为新能源示范城市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知》要求新能源示范城市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城市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所发电量主要为当地用户自用或在本地电网内消纳。

同时应探索适应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政策机制,建立用户侧分布式发电与网供电相互竞争的政策和管理机制,提高分布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

《通知》要求示范城市到2015年末累计城市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分布式发电装机规模要分别大于2万千瓦和10万千瓦。

3、实施措施

新能源示范城市由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申报。

申报城市能源主管部门要在所在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配合下,组织编制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本地区能源示范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

为促进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国家将依托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外,省级政府和申报城市政府应设立支持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

且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经济政策、组织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其进行支持和引导。

三、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1、缺乏合理有效规划

随着新能源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许多省(区、市)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盲目投资建设新能源产业加工园区,缺乏科学规划,造成资源无序竞争和投资浪费,不利于新能源示范城市(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新能源产业内部规划也存在局限性。

由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城市产业园区对于新能源企业入驻标准不健全,使得大多数新能源企业仍在走传统的简单加工组装的老路,满足于圈地造厂,赚取加工费,无法打破路径依赖,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由于新能源产业所需的技术支持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园区产业链较单一,提供上下游产品的局限性很明显。

2、技术支撑尚未成熟

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技术,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一直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角逐的焦点。

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对新能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严密控制,我国投巨资购买的技术装备未能充分诱发技术扩散,企业发展过度依赖国外而未能有效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始终没有掌握新能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这不仅导致绝大多数利润被发达国家攫取,而且导致大部分市场为“三驾马车”(欧、美、日)所瓜分。

利润相对微薄、市场份额大量流失则进一步阻碍了我国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二大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但在基础研发领域投入明显不足,关键技术瓶颈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

许多业内人士担心,自主技术路线迟迟不能成熟,将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

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问题,在我国新能源产能的快速膨胀中,正越来越突出。

在风电制造领域,近年来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各路资本正加速进入。

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几乎走的是清一色的引进路线,直接从国外购买图纸就开工上马,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少、投入少,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

在光伏产业领域,前期暴利行情导致多晶硅项目一哄而上,但由于核心技术研发滞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出现的一方面是以国内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多晶硅生产为发达国家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是国外市场行情变化后,迅速出现的产能过剩和行业危机。

同样的情况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也存在,研发不足、没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都制约着下一步产业的发展。

3、体制机制不尽完善

目前,体制仍然是制约分布式发电的重要因素。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行动,政出多门,矛盾重重,对新能源的发展十分不利,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极其不利。

近年来“金太阳工程”的目的就是以投资补贴的方式支持用户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但受制于电力管理体制实施的效果并不够理想。

目前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价格机制等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规定。

导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狂潮下,吸引了不少短期投资者,各类新能源企业泥沙俱下,造成投资建设较为混乱,不少补贴企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成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绊脚石。

新能源产业终端应用一般为发电,市场运营资金和运营主体准入门槛高。

目前我国的发电领域仍然是垄断性行业,发电项目的运营权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能源企业,民营和外商企业进入该领域的仍是少数。

另外,进入发电领域,不管是项目建设还是未来的项目运行,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融资渠道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尚不具备自有发电市场,缺乏与现有大型企业抗衡的能力。

第二章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申报

一、必要性

1、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加速推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

但我国的能源消费以原煤、原油等化石类为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新能源属于洁净能源,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具有资源可再生、节能减排、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以风力发电为例,一个700MW的风电场,按照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2500h计算,与2×350MW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分别减排CO2、SO2和NOX约156万吨、1930吨和2731吨,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

通过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实现多能互补,减轻对化石燃料依赖,优化能源结构,还可以大大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图1中国2001-2010年能源消费构成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整理2012,07

2、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地方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节能减排考核指标由“十一五”期间五年一考核,变为每年一考核。

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提出,争取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至45%左右,并且争取非化石能源(各类新兴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到达15%左右。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将节能减排放在优先的地位,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国家,走低碳发展道路迫在眉睫。

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通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发展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将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新能源,还可以改善我国一次能源长期依赖煤炭的局面,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实现国内能源可持续发展,从而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新能源产业以创新为驱动力,中国和全球新能源产业实现同步发展,中国新能源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应用市场。

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体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通过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构筑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互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新型能源产业结构,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常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缓解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新能源产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各国之间的差距还不是很大。

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潮流,以发展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申报条件

《通知》中明确新能源示范城市的申报主体为:

地级市和县级市(不包括已申请绿色能源县的县级市)。

副省级以上特大型城市可选其中的一个城区申请,具备较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的产业园区可申报新能源示范园区。

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必须同时具备两项基本条件,即“城市综合能力达标”和“城市新能源消费基础比重达标”。

且《通知》要求示范城市到2015年末的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以上。

同时《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新能源示范城市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含三类一级指标,分别为新能源利用量指标、分类新能源利用指标和组织管理及激励政策指标。

表2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申报具备的条件

基本条件

具体说明

城市综合能力达标

按期完成国家和省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包括SO2、COD)削减任务;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小于所在省(区、市)的平均水平,或“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大于所在省(区、市)的平均降幅;

新建建筑符合所在省(区、市)政府建筑节能要求;

上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不低于所在省(区、市)的平均水平;

城市新能源利用基础达标

至少在两类新能源利用方面具有良好条件;

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3%,或新能源年利用量达到10万吨标准煤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整理2012,07

表3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规划期末)

备注

新能源利用量指标

1

新能源利用量占总消费比重

≥6%

分类新能源利用指标(至少选择两项二级指标)

2

太阳能利用(可选其一)

2.1天阳能热利用

累计太阳能集热总面积≥100万平方米;或人均太阳能集热面积≥360平方米/千人

2.2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安装量

累计装机容量≥2万千瓦

3

分布式风能安装量

累计装机容量≥10万千瓦

4

生物质能利用

4.1生物质能利用量

利用总量≥10万吨标准煤/年

4.2城市污水处理厂沼气、污泥能源化利用

有科学合理的沼气、污泥能源资源化利用方案

5

地热能利用

规模以上地热能供暖、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

6

其他新能源利用

上述利用方式外的其他新能源年利用量≥5万吨标准煤/年

组织管理和激励政策指标

7

地方政策支持

(1)建立多部门协调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2)设立新能源技术利用示范和推广的专项资金,以及其他扶持措施

均为必选项

8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建立新能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2)培育新能源专业化服务公司;

(3)开展新能源城市能力建设和培训

9

配套基础设施及发展环境

(1)建立有利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策和管理机制;

(2)其他新能源配套销售渠道和设施

10

宣传教育

宣传新能源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

参考项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整理2012,07

三、申报流程

1、地方组织领导

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根据本地新能源状况,按照《通知》要求,按照“清洁高效、多能互补、分布利用、综合协调”的原则,选择本地区新能源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向国家能源局推荐。

2、编制实施方案

被推荐城市(园区)要按照“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分析本地区新能源利用现状,挖掘发展潜力,明确新能源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项目布局、运营模式和政策措施等,经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初审后上报国家能源局。

3、确定示范城市(园区)

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分批对被推荐城市(园区)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纳入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名单。

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新能源城市规划批复意见,作为新能源示范城市编制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