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0510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docx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单元 :

2~5的乘法口诀

课题:

数松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过程与方法    会应用5的乘法口子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师: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2问题探究

师:

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

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

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

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

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5×9=45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1、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在口诀的书写上有错误,主要体现在数字与汉字同时出现。

2、当学生遇到难记的口诀时,为了记住它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窍门。

3、学生虽然会背乘法口诀,但是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诀的意义。

课题:

做家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

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会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好高兴啊!

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

板书课题:

做家务

生:

自由汇报

二、问题探究

师:

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个星期天,小明家来了6位客人,小明主动给客人们端茶]拿水果,吃饭前,又帮着摆碗筷子,你知道小明摆了几又筷子吗?

三、体验感悟

1.谈话:

小名要摆几双筷子?

我们一起来帮小名,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

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

摆2双,3双,4双……会吗?

3.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

4.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

5、整理2的乘法口诀。

6、教学生怎样记口诀。

7、对口令游戏。

四、实践应用

做练习

1题:

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九十八这个口诀?

2题:

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

3题:

口算练习

4题:

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

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

5题:

独立完成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做家务

1×2=2    2×2=4  2×3=6   2×4=8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2×5=25   2×6=30   2×7=35  2×8=402×9=45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教学反思:

 通过解决“九双筷子是多少根?

”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

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

在这一节课里,感觉让学生说的时间比较少,学生对口诀掌握的方法比较机械的记忆,多让学生理解去记忆。

课题:

课间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2、初步接触乘加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乘加计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

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师: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

在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后,能说说5×2这个乘法算式能解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吗?

 

2、说一说,算一算。

 

课件出示:

教材第34页套圈图 

师:

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

 

3、一共有多少盆花?

 

课件出示:

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哪里有花。

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盆花呢?

 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

从从中你还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怎么解答?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练习设计:

教材第35页

教学反思:

课题:

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数学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学准备:

课件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

谁能说说你会用自己的这双小手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周末,方方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二、问题探究

谈话:

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

三、体验感悟

1.拿小棒摆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

能列乘法算式吗?

编制口诀?

3.板书:

1×3=3

一三得三

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题:

找朋友

2题:

找规律填数

3题:

动物运动会

数学故事

懂了什么?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1×3=3    2×3=6  3×3=9   3×4=12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3×5=15   3×6=18   3×7=21  3×8=243×9=27

三五一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教学反思:

 

本课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思考想象、合作交流、感受体验,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今后还要继续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是“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

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得较熟练了。

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

应用方面还有欠缺。

课题:

小熊请客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编制4的乘法口诀,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4的乘法口决,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并初步记忆4的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编制口诀的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通过“说一说”和“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

教学重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谈话:

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

谁能帮帮他?

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一串需要4个红果,两串需要多少个?

3串、4串……呢?

学生一边数数一边填表

2、能列出乘法算式算式并编制出口诀吗?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全班汇报

教师板书

3、谈论总结熟记口诀方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

3实践应用

1、“说一说”

学生组内练习。

2、“连一连”

独立完成连线任务。

3、完成其他练习和数学游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教学反思:

情景的有趣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较好地完成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但记忆口诀时学生容易出错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和四九三十六,这三句口诀特别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和多练。

课题:

回家路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记2、3、4、5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积极参与数学游戏,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和有条理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应用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和有条理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

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提问:

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谈话:

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