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657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药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药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药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药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docx

《中药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docx

中药学

像药剂的话我留的算是比较详细的了,看着出题方面,都很偏,看书细点,后面还考了实验的改善,尽量多把实验理解下,不排除还会再考类似的题,还有一个处方中某药物的作用,如增溶剂什么什么的最好都理解下

《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脉经》:

西晋王叔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千金翼方》:

唐,孙思邈。

“三因学说”----宋金元时期,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杲(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2.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3.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它即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5.五行的特性:

木: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

温热、升腾。

土:

生化、承载、受纳。

金:

清洁、肃降、收敛。

水:

寒凉、滋润、向下运动。

6.五行的生克乘侮:

(1)生克和制化:

A相生:

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B相克:

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C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

(2)乘侮:

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A相乘:

是指五行相克太过为害。

五行之间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既木乘土,土乘水。

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方面。

B相侮:

是指五行反克为害。

五行之间相侮的次序和相克的次序相反,既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气的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机条畅气的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

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

气陷气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滞气运行不畅阻滞不通

气逆气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闭气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

气脱气失于内收而外泄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与父母的生殖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而成

宗气又名大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中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成

营气又名荣气是血脉中具有营养的气主要来自于脾胃云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卫气又称卫阳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主要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活力最强卫外最有利的部分组成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7.血的含义:

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8.血的生成:

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

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9.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10.律液:

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1.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母。

(1)血能载气

(2)血能养气。

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与机体外部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特点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五脏中心论藏象学说受阴阳学说的影响,以阴阳来区分脏腑脏为阴腑为阳一阴一阳配一脏一腑由经络相互络属成表里又以无形学说为指导,将脏腑概括为五大系统脏腑学说是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

六腑主传化物收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到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

形体广义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狭义指皮肉筋骨脉5中组织结构,又称五体

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耳目鼻口舌又称五官他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侯窍有孔穴,苗窍之意是人体与外界想连接的窗口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九窍又称九官,指七窍加前阴后阴

心:

君主之官;肾:

先天之本;肺:

华盖之官;脾:

仓府之官;肝:

将军之官。

心主血脉主血和主脉心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主神志亦称主神明主藏神在体合脉心合脉在窍为舌心开窍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在腑合小肠

肺主气包括一身之气和全身之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志为优在液为涕其华在毛

宣发的功能有三个1通过肺排出体内的浊气2将脾胃传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散布于全身外达到于皮毛3宣发卫气调节奏理的开合将津液的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降的功能有三个1通过肺气的下降作用能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2将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3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洁净

治节是指治理调节全省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治节的功能有四个

脾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其液在涎其华在唇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其志为怒在液为泪其华在爪

肝脏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肝主疏泄功能表现在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疏通水道调理任冲

肾主藏精主水指肾对水液的蒸腾气化作用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行调节呼吸的功能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其液为唾其华在发

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概括为肾阴和肾阳

三焦含义有二1六腑之一2单纯的部位概念

三焦的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

部位三焦功能特点1上焦如雾2中焦如沤3下焦如渎

奇恒之腑脑髓胆骨脉女子胞

经络是运行全身、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

12.六腑三焦的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13.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气和血的关系。

14.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的关系。

15.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情志两个方面。

16.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与火、精与血两个方面。

17.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的代谢方面

18.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19.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20.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化生两个方面。

21.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互生和阴液互养两个方面。

22.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和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23.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

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阳经属腑,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即手足三阳经在上下肢的外侧,其排列顺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剧中,太阳在后。

手足三阴经在上下肢的内侧,其排列顺序为太阴在前,厥阴居中,少阴在后。

但是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其排列顺序为厥阴在前太阴居中,少阴在后。

至内踝上8寸处厥阴经同足三阴经交叉后,巡行在太阴和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居中,少阴在后。

手从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从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4.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25.“奇经”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

26.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27.奇经八脉分布:

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上抵颏部,在生理上能总任一身阴经,故称“阴经之海”,并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宫”。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并足少阴经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亦称“血海”。

由于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47.经络:

是人体内经脉和经络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道路。

第五章病因

三因学说: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明确提出六淫邪气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疲倦、虫兽、金刃为不内外因。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又称六邪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区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寒为冬季的主气。

当寒侵袭人体使其发病时,称寒邪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湿为长夏的主气。

当长夏这种自然气候使人发病时称为湿邪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易阻气机。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火(热)旺于炎热的夏季。

当火热侵袭人体使其发病时称为火热邪气或温热邪气

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忧心神。

2、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4、火毒结聚,易致肿疡

疫疠:

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疫疠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险恶2、传染性强,病状类似3、一气一病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感情反应

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诱则气郁。

3、影响病情变化

劳逸过度:

过劳:

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

淤血:

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活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淤血的形成:

1、各种不利于血液运行的因素,致使血行迟缓不畅,迟缓至极,凝聚停留为淤血。

2、照成各种出血的因素,由于血已离脉,却又停留于皮下或脏器,未能及时消散而成为淤血

淤血的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形成4、部位固定,病症繁多

第六章发病与病机

发病:

即指疾病的发生。

正气:

泛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总和

邪气:

泛指致病因素。

病机:

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及其变化和转归的机制

1邪正盛衰:

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与虚实变化:

实证与虚证虚实错杂虚实真假。

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2、邪盛正衰3、正虚邪恋4、邪去正虚)

2阴阳失调:

指人体的阴阳失去相对的协调平衡,形成以阴阳偏盛偏衰为核心的一系列病理变化(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

第七章诊法

四诊:

望、闻、问、切

望诊:

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颈肢体皮肤、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望舌

望小儿指纹是指观察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形色变化的诊病方法

望神:

神的几种表现: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望舌:

(1)望舌质(舌色、舌形、舌态)

(2)望舌苔(苔色、苔质)

问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久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包括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寒不热但热不寒

骨蒸潮热是指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属阴虚证阴虚潮热

但热不寒包括壮热潮热低热潮热分阳明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

问疼痛:

1、问疼痛性质(剧痛、隐痛、胀痛、刺痛、重痛、绞痛)2、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躯体疼痛、四肢关节痛)

疼痛形成机制: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切诊分为脉诊和按诊

脉诊部位临床常用诊脉部位在腕后桡动脉处名曰寸口又名气口或脉口

寸口诊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左寸侯心右寸侯肺左关侯肝右关侯脾与胃左尺侯肾右尺侯肾

诊脉方法布指指法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一息四至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尺脉沉取有力节律一致随相应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发生变化

第8章辩证

辩证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辨明各种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从而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机作出判断的过程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证是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方面所作出的病理概括,从某一角度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病虽同而证不同同病异治病虽异而证相同异病同治

八纲辨证:

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表里证:

辨病证部位和病势深浅

表证:

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症。

表证可分为表寒、表热、表虚和表实证治则:

发汗解表

表寒证治则:

辛温解表。

表热证:

辛凉解表(麻黄汤)

里证:

指病变部位深、累及脏腑气血的一类证,可分为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和里实证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①发病及病程。

新病、病程短者多属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多属里证。

②病候特点。

发热兼有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多为里证。

③舌脉象。

表证的舌象变化不大;里证的舌质及舌苔变化较大。

脉浮者为病在表;脉沉者为病在里

寒热证:

寒热辨病证性质,临床表现为身寒肢冷,喜暖,舌淡苔白,脉迟缓或沉细无力等

寒热热证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等症候

鉴别寒证和热证。

主要区别点在于寒热、口渴与否,大小便情况及舌脉象等。

面色白,恶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者为寒证;相反,面色赤,恶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证。

虚实证:

虚实辨邪正盛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证:

是正气不足,实指邪气太盛的一类病证。

实证:

指邪气过盛,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的一类病证。

虚证面色白、苍白、萎黄无华神疲乏力声低懒言隐痛喜按舌淡苔白或少苔脉虚无力。

治则补虚。

实证面红烦躁谵语声高气粗剧痛拒按舌红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治则泻实。

阴阳证:

阴阳则统摄六纲,阴阳是八纲的总纲,是对表里、寒热、虚实的总概括。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阴偏盛的证候。

阳证是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证候。

阴虚证阴液亏损阳气偏亢所形成的症候,又称虚热证

阳虚证阳气亏损虚寒内生所形成的症候又称虚寒证

亡阴证机体阴液突然大量消耗,以至全身功能衰竭所形成的症候

亡阳证机体阳气过度消耗以至全身功能衰竭所形成的症候

气血津液辩证运用脏腑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对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辨别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的辨证方法

气病辩证:

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脱

血病辩证血虚证血脱证淤血证血热证血寒证

气血同病辩证

津液病辩证津液不足证水肿痰饮

卫气营血辩证是外感温热病的辩证纲领,是把外感温热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症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4个不同阶段的症候类型以说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以及个阶段的病理变化和疾病传变规律的辩证方法

第九章预防与治则

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治则:

1、治病求本:

(正治与反治,治本与治标)

正治:

是指逆其症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

反治:

是指顺从疾病症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

治本与治标原则: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2、扶正与祛邪

3、三因制宜:

是指治疗疾病是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第十章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中药的性能: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

四气:

是指寒热湿凉四种药性,是反应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五味:

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反应药物补泄散敛等作用特点

五味特点:

辛:

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特点。

甘:

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作用。

酸:

能收、固涩等作用。

治疗滑脱证的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血固精止带。

苦:

能泄即降泻通泻清泻、能燥燥湿。

咸:

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

消散瘿瘤痰咳。

淡:

具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归经:

是指药物对集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肝脏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从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升浮沉降:

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药物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也是通过药物对病症的治疗效应加以认识和概括

中药配伍: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的用药为目的,按照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七情:

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七情配伍的意义:

相须、相使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相畏、相杀可使毒副作用降低或消除,使用药更安全有效,是临床用药值得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

相恶会使疗效作用消弱或消除,相反会使毒副作用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影响临床用途的安全性,故相恶与相反原则上均是临床用药应当避免或禁忌的配伍关系,单行的药物针对病症组方,不存在对其他药物产生影响,发挥预期疗效,同样为临床应用所需。

十八反:

即指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藜茹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玉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第12章方剂学

方剂的八种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方剂组方目的:

1、增强药物作用,综合并产生新的作用以提高疗效,满足病情需要

2、随证选药组方,以全面照顾病情,扩大治疗范围

3、降低药物毒性,缓和峻猛之性,调和药味,以到达安全用药以及便于服用的目的

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